卡尔加里

加拿大的一座城市

卡尔加里[3](英语:Calgary发音: /ˈkælɡəri/),当地华人又译为卡加利,又译卡加立[4]卡技利,简称卡城,是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南部落基山脉山麓的城市,是该省最大城市,加拿大第三大都会区温哥华以东、以及第一大都会区多伦多以西之间最大的城市,也是加拿大的第五大都会区暨第三大城,城市人口约130万。

卡尔加里
Calgary
城市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卡尔加里市中心天际线、斯蒂芬大道、洛希德之家、奥林匹克广场、南艾伯塔理工学院, 卡尔加里牛仔节
卡尔加里徽章
徽章
格言:向前进 (onward)
卡尔加里在加拿大的位置
卡尔加里
卡尔加里
卡尔加里在艾伯塔省的位置
卡尔加里
卡尔加里
坐标:51°02′N 114°03′W / 51.033°N 114.050°W / 51.033; -114.050
国家 加拿大
 艾伯塔省
政府
 • 市长Jyoti Gondek
 • 行政机关卡尔加里市议会
面积(2021)[1]
 • 城市726.5 平方公里(280.5 平方英里)
 • 陆地820.62 平方公里(316.84 平方英里)
 • 市区621.72 平方公里(240.05 平方英里)
 • 都会区5,098.68 平方公里(1,968.61 平方英里)
海拔1,045 米(3,428 英尺)
人口(2021年)[2]
 • 城市1,306,784人
 • 密度1,592.4人/平方公里(4,124人/平方英里)
 • 市区1,305,550
 • 市区密度2,099.9人/平方公里(5,439人/平方英里)
 • 都会区1,481,806
 • 都会区密度290.6人/平方公里(753人/平方英里)
时区北美山地时间UTC-7
 • 夏时制北美山地夏令时间UTC-6
网站www.calgary.ca

卡尔加里是艾伯塔省的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工程师密度位居加拿大全国第一,并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5]。其为1988年第15届冬季奥运的主办都市,2009年第40届国际技能竞赛亦在此举行。

历史 编辑

欧洲人定居卡尔加里之前,该地附近的地区便已有原住民居住。在1787年,探险家大卫·汤普森英语David Thompson (explorer)在进行测绘期间于弓河岸边度过了寒冬,为有记录首名到卡尔加里一带的欧洲人,而首名定居卡尔加里的欧洲人则为约翰·格连英语John Glenn (Alberta),时为1873年[6]。1873年卡尔加里成为了西北骑警(North West Mounted Police,现加拿大皇家骑警)的一所驿站,当时名为比斯波堡(Fort Brisebois),后来在1876年于麦克劳英语James Macleod上校的领导下以苏格兰茂尔岛的地名卡尔加里为该驿站命名。

及后加拿大太平洋铁路修建至此,卡尔加里逐渐发展成商业及农业重镇,而该铁路线的总部至今仍设于卡尔加里。卡尔加里在1884年正式取得Town)地位,选出了首任镇长,而于10年后更取得City)的地位。

1941年这里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从此该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世界上众多的石油公司都在这里设有常驻机构,很多大的石油公司的总部就设在该市,因此卡尔加里也被称作加拿大的能源中心。1988年该市举办过第十五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当时作为赛场的室内滑冰场位于知名学府卡尔加里大学的校区内。

地理 编辑

卡尔加里属落基山脉的山麓丘陵地带。

 
班芙国家公园

城市以西的班夫国家公园是世界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也是加拿大第一所国家公园,各国游客亦慕名而来。

气候 编辑

卡尔加里的天气素以多变著称,甚至市内流传着“一天之中你会体会到一年四季”的说法。当地夏天出现冰雹的几率也比较大。卡尔加里四季分明, 春、秋、冬三季较长,夏季较短,往往到了5月初还会有飘雪的日子,而最冷的月份一般集中在2月和3月。该市阳光充沛,平均年日照时间居全国之首。

卡尔加里/斯普林班克机场(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湿热指数 15.7 21.3 22.9 25.7 30.6 31.9 34.1 34.0 31.0 26.4 20.5 17.1 34.1
历史最高温 °C(°F) 16.5
(61.7)
22.1
(71.8)
23.8
(74.8)
26.5
(79.7)
33.0
(91.4)
31.0
(87.8)
33.8
(92.8)
32.1
(89.8)
30.6
(87.1)
27.1
(80.8)
20.4
(68.7)
17.9
(64.2)
33.8
(92.8)
平均高温 °C(°F) −1.8
(28.8)
0.0
(32.0)
3.9
(39.0)
10.5
(50.9)
15.3
(59.5)
18.8
(65.8)
22.2
(72.0)
21.2
(70.2)
17.0
(62.6)
11.0
(51.8)
2.3
(36.1)
−0.6
(30.9)
10.0
(50.0)
日均气温 °C(°F) −8.2
(17.2)
−6.7
(19.9)
−2.7
(27.1)
3.4
(38.1)
8.1
(46.6)
12.1
(53.8)
14.8
(58.6)
13.7
(56.7)
9.5
(49.1)
3.9
(39.0)
−3.8
(25.2)
−7
(19)
3.1
(37.5)
平均低温 °C(°F) −14.5
(5.9)
−13.4
(7.9)
−9.2
(15.4)
−3.8
(25.2)
0.9
(33.6)
5.4
(41.7)
7.4
(45.3)
6.2
(43.2)
1.9
(35.4)
−3.3
(26.1)
−9.9
(14.2)
−13.3
(8.1)
−3.8
(25.2)
历史最低温 °C(°F) −42.8
(−45.0)
−41.6
(−42.9)
−36.3
(−33.3)
−21.7
(−7.1)
−14.1
(6.6)
−6.1
(21.0)
−0.1
(31.8)
−5.9
(21.4)
−9.8
(14.4)
−29.1
(−20.4)
−36.5
(−33.7)
−41.6
(−42.9)
−42.8
(−45.0)
历史最低风寒指数 −56.0 −56.0 −48.0 −27.0 −20.0 −10.0 −4.0 −8.0 −14.0 −38.0 −48.0 −57.0 −57.0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9.9
(0.39)
11.5
(0.45)
17.6
(0.69)
25.4
(1.00)
61.1
(2.41)
106.7
(4.20)
66.9
(2.63)
78.0
(3.07)
50.3
(1.98)
16.3
(0.64)
16.3
(0.64)
9.8
(0.39)
469.8
(18.49)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0.2
(0.01)
0.0
(0.0)
0.4
(0.02)
9.3
(0.37)
49.5
(1.95)
106.7
(4.20)
66.9
(2.63)
78.0
(3.07)
45.5
(1.79)
7.0
(0.28)
2.4
(0.09)
0.3
(0.01)
366.2
(14.42)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12.7
(5.0)
14.7
(5.8)
21.7
(8.5)
19.0
(7.5)
12.4
(4.9)
0.0
(0.0)
0.1
(0.0)
0.0
(0.0)
5.3
(2.1)
11.6
(4.6)
17.4
(6.9)
12.4
(4.9)
127.3
(50.2)
平均降水天数(≥ 0.2 mm) 5.8 5.7 7.5 8.1 11.6 14.5 12.8 12.4 9.4 7.2 6.0 5.3 106.3
平均降雨天数(≥ 0.2 mm) 0.17 0.04 0.48 3.5 9.7 14.5 12.8 12.3 8.8 4.3 0.91 0.23 67.73
平均降雪天数(≥ 0.2 cm) 6.0 5.9 7.6 5.8 3.0 0.0 0.09 0.05 1.4 3.9 5.9 5.4 45.0
平均相对湿度(%) 58.6 56.0 50.3 43.3 45.7 50.8 48.2 49.2 47.8 46.5 57.1 60.4 51.2
数据来源:Environment Canada[7]

人口 编辑

卡尔加里人口
年份人口±%
19014,091—    
190611,967+192.5%
191143,704+265.2%
191656,514+29.3%
192163,305+12.0%
192665,291+3.1%
193183,761+28.3%
193683,407−0.4%
194188,904+6.6%
1946100,044+12.5%
1951129,060+29.0%
1956181,780+40.8%
1961249,641+37.3%
1966330,575+32.4%
1971403,319+22.0%
1976469,917+16.5%
1981592,743+26.1%
1986636,107+7.3%
1991710,795+11.7%
1996768,082+8.1%
2001878,866+14.4%
2006988,193+12.4%
20111,096,833+11.0%
20161,239,220+13.0%
20211,306,784+5.5%
来源:加拿大统计局

当地人口超过130万,60%为白人,少数族裔中,南亚人占大多数。[1]

区划 编辑

卡尔加里分为东南(SE)、东北(NE)、西南(SW)、西北(NW)四个区(Quadrants),主要以弓河(Bow River)作南北分界,中央街(Centre St)和南部的麦考德径(MacLeod Trail)作东西分界。市中心(City Center,通称Downtown)主要位于东南和西南区。本市共有超过180小区(Neighborhoods),列表如下:

 
卡尔加里市地图

经济 编辑

 
卡尔加里塔

卡尔加里经济一向以来都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油砂为主,大量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驻扎于此,如加拿大BP加拿大自然资源公司塞诺佛斯能源恩卡纳帝国石油森科能源加拿大壳牌哈斯基能源横加尼克森公司国际管道公司等。[8]

教育 编辑

交通 编辑

卡尔加里是加拿大西部的主要运输中心。该市东北区的卡尔加里国际机场是加国第4大的机场,也是一个主要货运物流中心。卡尔加里国际机场有直飞航班前往加国各大主要城市、美国欧洲中美洲等地,亦有货运航班往亚洲。由于卡尔加里也位于横加公路(1号公路)和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PR)上,因此也是个主要物流中心。卡尔加里/斯普林班克机场也位于此地。

卡城也有一个完善的街道及快速公路系统。大部分街道以数字及区别命名(例 14 Street SW 西南14街、7 Avenue SW 西南7大道,Streets街是南北走向,Avenues大道是东西走向),但在住宅小区内则大部分以小区名命名(例 西南Woodbine小区有Woodbine Blvd SW、Woodmont Way SW等)。 主要高速公路有横加公路、鸦童径(Crowchild Trail)、 鹿蹄径(Deerfoot Trail,向北可通往省会埃德蒙顿,往南可到达加美边境)、弓径(Bow Trail)、镜芜径(Glenmore Trail,艾省8号公路)等。

卡城是北美洲第一批兴建现代轻铁系统的城市之一。系统名为C-train,总长60km,设有2条主要在地面营运路线(201及202),由市营的卡尔加里运输局营运。该部门亦拥有800辆巴士和营运市内超过160条巴士路线;巴士和轻铁系统相辅相承。

艺术及文化 编辑

特色节日 编辑

七月初,一年一度的卡尔加里牛仔节是该市最著名的节日,每年都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但主要是美国的游客。

博物馆 编辑

市中心内有数座博物馆,当中葛伦堡博物馆为西加拿大最大规模的美术馆。市内其他主要博物馆包括位于华埠卡城中华文化中心(占地七万平方英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加拿大体育名人堂、军事博物馆、机场南面的机库航空博物馆(前称:卡尔加里航空航天博物馆)、以及民俗公园历史村

体育及消遣 编辑

NHL卡尔加里火焰亦以该市的丰业银行马鞍体育馆为主场。

友好城市 编辑

参考资料及注释 编辑

  1. ^ 1.0 1.1 Population and dwelling counts: Canada, provinces and territories, and census subdivisions (municipalities). Statistics Canada. February 9, 2022 [February 9,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7). 
  2. ^ Calgary Census Profile. Canada 2021 Census of Population. Statistics Canada. [2022-08-19]. 
  3. ^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 (编). Calgary 卡尔加里 [加]. 世界地名译名词典.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458. 2017-05. ISBN 978-7-5087-5525-0. OCLC 1121629943. OL 28272719M. NLC 009152391. (简体中文)
  4. ^ 董事局成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港铁公司网页(参看《张佑启教授》一条)
  5. ^ Forbes Magazine. Which Are The World's Cleanest Cities?. April 2007 [2010年8月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25日). 
  6. ^ Alberta Tourism, Parks, Recreation and Culture. The Glenns. [August 24,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9月27日). 
  7. ^ Springbank A. Canadian Climate Normals 1981–2010. Environment Canada. September 25, 2013 [May 22,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8. ^ Alberta First. Calgary. 2007 [March 12,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13, 2007).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