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玛兰文学
噶瑪蘭族文學(英语:Literature of Kebalan),泛指自过去至今已有文字明确记载的传说、神话故事、歌谣或是其他足以呈现该族特色的文学作品。噶瑪蘭族文學大致上依照年代划分可分为“族语口传文学时期”、“战前-日语记载时期”、“战后创作时期”。[1]
族语口传文学时期
编辑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
编辑神话在一个民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除了解释人类起源、现有的自然现象之外,也包含许多其他的功能与意义[2]。能让我们从中看见该民族的生活样貌与产业型态[3]。 由于噶玛兰族在过去并没有发明自己的文字,因此过去并无相关的文字记载,只能借由口述传说和神话等方式将过去的故事留下来。
《冬瓜美人》
编辑据说过去有一位噶玛兰族农人发现了冬瓜的种子,并将其埋置土中,等到成熟要把它切开来吃的时,却听见从冬瓜里传出“不能切”的声音,使农人甚感惊讶,只好将冬瓜放在家中。不久后,熟透裂开的冬瓜蹦出了一个女孩,农人变开心地将这个女孩取名为冬瓜美人。
冬瓜美人长地非常美丽,让许多村内的族人为之向往。每当她去附近打水时,总会有许多人向她要水,只为了见冬瓜美人一面,导致冬瓜美人回到家后容器里的水都已经所剩无几。此外,冬瓜美人也喜欢织布,但每次众人都会围在她身旁观看,造成冬瓜美人十分困扰,因此农人盖了栅栏阻挡外人,并将织布机放置在屋顶平台上,好让冬瓜美人能够好好织布,并叮嘱她要小心安全。
没想到某天,当冬瓜美人正专心织布的时候,织布机竟然滑落屋顶,冬瓜美人一心只想将织布机捡回来,却因为不小心失足而滑落平台摔死了[4]。
从这个神话传说,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噶玛兰族的年轻女子,除了负责农作和采集工作之外,也必须肩负起打水、织布的工作,且从织布这项传统技艺中衍生出许多神圣仪式、器具与禁忌,更成为女性族人的专属领域,为噶玛兰族人的织布工作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噶玛兰公主》
编辑在民间故事里流传着一部有关兰阳平原与龟山岛的起源故事,内容主要讲述的是海龙王的女儿噶玛兰公主与龟将军的相爱过程,两位有情人却碍于海龙王的反对而无法终成眷属,只能被虾兵蟹将阻挡在海洋外,从此化作兰阳平原与龟山岛隔海相望的由来[5]。噶玛兰公主在广为流传后还被写入乐谱成为国乐曲[6]及传唱歌曲“噶玛兰公主”,其歌词内容部分如下[7]:
“ | 四海龙王之中 就属那个东海龙王的脾气最坏
他若生气 就会领着九级风和十一级的台风 让那个半暝不困的囝仔 就惊嘛嘛哮 他有一个女儿 名叫噶玛兰 芳龄十八 皮肤像花枝 肤色比珊瑚还美 走起路来 头发就像五彩水波的胭脂... 噶玛兰公主 真正爱着东海龙王身旁的龟将军 龙王发现 为着龙宫的规矩 和他千年的面子 将他疼惜黑珍珠ㄟ噶玛兰 赶出了龙宫 他两人离开之后 定居在东北角 固执的龙王 派著虾兵和蟹将 将龟山往外海移 依依难舍 龟山永远回头看着心爱的噶玛兰 [8] |
” |
战前-日语记载时期
编辑噶玛兰族的起源传说
编辑由于甲午战争战败,清廷依据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予日本。殖民者一方面为了了解台湾地区的风俗民情,另一方面为了加强统治与管理,因此派遣许多民族学、民俗学以及人类学者,例如:伊能嘉矩、鸟居龙藏、马渊东一等人前来台湾展开旧惯调查,并从参与观察、实际访谈中取得原住民族的口述传说故事[10]。
依据马渊东一在台湾调查期间所整理的《南方土俗》中,可以看见书中有关噶玛兰族的起源传说: 过去有一对夫妇叫做Kuzuzayan与Kunasayan,是“加礼宛”的祖先,也就是噶玛兰族的祖先之一。这对夫妇生了三个小孩,孩子长大后因为耕地不够,因此三人决定打造一艘大船到其他地方开开垦,最后大哥和三哥辗转来到了肥沃的兰阳平原,他们在这里落地生根,生活在噶玛兰地区的后代便成了噶玛兰族的后代,而二哥则在太鲁阁这个地方驻足发展[11][12]。
伊能嘉矩《宜兰方面における平埔蕃实查》
编辑民族学家伊能嘉矩在撰写《宜兰方面における平埔蕃实查》中,曾于宜兰地区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并记录了噶玛兰族抵美社总头目振金声的口述资料,使噶玛兰族的祖先传说得以公开于世: 我祖先叫Avan(阿蚊),他从一个很远的地方乘船出海,并在台湾北部登陆,进而抵达宜兰,并称这个地方为“蛤仔难”(Kavana)。 当时这里还没有汉人的踪迹,但原先就已有山番住在这一带,所以Avan一族只好住在沿海的荒地,便和当地的先住民争夺地盘,最后获得胜利,占领兰阳平原,山番因而迁往高山地区,这是数百年前的事[11][12]。
战后创作时期
编辑自1980年代原住民正名运动兴起后,许多原住民作家开始投入创作,主要以汉语或族语书写,内容多为呈现该族的真实样貌、文化特色等,其体裁有叙事书、小说、诗歌不等,当中亦有其他汉人作家书写对该族观察的出版物。
相关书籍
编辑此书由噶玛兰族作家潘朝成(木枝‧笼爻Baugu Anao)先生著作而成。主要内容以族人观点呈现,讲述噶玛兰族作为长期受主流社会欺压的弱势族群,必须隐姓埋名地躲在汉人背后,凸显了台湾原住民传统文化逐渐消失的现象,并印证了台湾主流社会对原住民的歧视与偏见[13]。
《噶玛兰族香蕉丝文化情》
编辑作者潘朝成(木枝‧笼爻Baugu Anao)先生先是在书中开头展示噶玛兰族在兰阳平原的旧社位置,解释了噶玛兰族如何从宜兰迁移到花莲地区的历史过程,并以花莲县新社部落为主要研究地,纪录噶玛兰族流传已久的香蕉丝技艺、传统祭典与仪式,以及香蕉丝制作而成的相关产品,让读者透过文字认识噶玛兰族。[14]。
知名作家李潼以噶玛兰族后裔少年潘新格作为故事主角,讲述主角如何穿越近200年的时空,回到噶玛兰祖先的发源地,并借由他对身份认同上的矛盾,及回到现实后对自己族群文化的改变作为对比,点出对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和保存意义[15]。
歌曲
编辑此曲曲调本为宜兰地区噶玛兰族人的传统民歌,后来被来到兰阳平原传教的马偕博士收录进“圣诗集”中。后来由致力推动噶玛兰复正运动的长老偕万来先生,依据自己对乐理的了解,以及对噶玛兰古调的认识,融合阿美族的曲调和自己写的词,将此曲用族语重新谱曲,歌曲内容主要描述过去噶玛兰族人的传统生活[16],其歌词部分如下:
“ | kebaran masang niz ita giran. 咱们噶玛兰人从前都住在宜兰。qaqarizaqan qnabinus na kebaran 噶玛兰的人逍遥又快乐。 | ” |
另有其他30首噶玛兰族传统的民谣、融合外来语的歌谣以及新创作的民歌被收录在原住民乐曲唱片“噶玛兰族之歌: 花莲县新社 SONGS OF KAVALAN”中[18]。
《母岛解体‧登基》
编辑此曲被收录在台湾重金属乐团“闪灵”成团后所发行的第一张创作专辑“祖灵之流”当中,歌词内运用了大量原住民传说中的神祇,其中的“Kuit na Lazin”和“Saluman”便是使用了噶玛兰族语。“Kuit na Lazin”是噶玛兰族语中的“鬼(Kuit)”和“海(Lazin)”,“Saluman”则是噶玛兰族入山打猎前必须祭拜的山神[19]。
参考资料
编辑- ^ 童信智. 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自覺脈絡研究—以原住民族文學為素材分析(1980、90年代) (PDF). 国立政治大学民族研究所: 231. 2007 [2018-12-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12-25).
- ^ 杨利慧.张霞.徐芳.李红武.仝云丽. 現代口承神話的民族誌研究: 以四個漢族社區為個案. 秀威资讯出版. 2016-01-30 [2018-12-13]. ISBN 97898632635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4).
- ^ "你所不知道的台湾创世神话"[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原视界,[12 13 2018].
- ^ "噶玛兰族-冬瓜美人的传说"[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原住民族委员会,[12 13 2018].
- ^ 叶明琦. 阮阿公講ㄟ龜山島故事. 宜兰县史馆. 2008. ISBN 9789860166163.
- ^ "2013 竹堑国乐节 《噶玛兰》 新竹市立三民国中"[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YouTube,[12 13 2018].
- ^ "噶玛兰公主 陈明章"[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魔镜歌词网,[12 13 2018].
- ^ 陈明章,《噶玛兰公主》歌词
- ^ "噶玛兰公主"[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兰阳舞蹈团舞作资产,[12 13 2018].
- ^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纪念专刊:战后七十年台湾人类学发展与后殖民批判"[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人社东华,[12 13 2018].
- ^ 11.0 11.1 "噶玛兰族起源传说"[7][永久失效链接],台湾原住民族文化知识网,[12 13 2018].
- ^ 12.0 12.1 "起源传说(噶玛兰族)"[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湾原住民族历史语言文化大辞典,[12 14 2018].
- ^ 潘朝成. 噶瑪蘭族-永不磨滅的尊嚴與記憶. 原民. 10 01 1999. ISBN 9578491484.
- ^ 潘朝成. 噶瑪蘭族香蕉絲文化情. 东部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 12 01 2008. ISBN 9789860165609.
- ^ 李潼. 少年噶瑪蘭. 天卫文化. 2004-08-20. ISBN 9574901521.
- ^ "怀念故乡"[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家文化数据库,[12 14 2018].
- ^ 词/偕万来 唱/潘金英,《怀念故乡(kasianem)》歌词
- ^ 合辑 Various Artists. 噶瑪蘭族之歌: 花蓮縣新社 SONGS OF KAVALAN. 风潮音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10 01 1999. ISBN 0568151321.
- ^ 平埔文化资讯网-噶玛兰人的歌谣文化[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