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鲁阁国家公园

位於台灣的國家公園
(重定向自太魯閣

太鲁阁国家公园德路固语Rngayan qmita kana klwaan Truku[2])是中华民国第四座成立的国家公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国家级风景区,1986年11月12日公告计划,1986年11月28日成立管理处。位于台湾东部,地跨花莲县台中市南投县三个行政区。园内有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通过,称为中横公路系统。

太鲁阁国家公园
Taroko National Park
IUCN分类II(国家公园
沿着太鲁阁峡谷走的中横公路
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标志
位置 中华民国台湾花莲县秀林乡富世村富世291号(内政部国家公园署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
坐标24°10′N 121°20′E / 24.167°N 121.333°E / 24.167; 121.333
面积92,000公顷(920平方千米)
建立1986年11月28日
访客量3,267,612人次 (2017年)[1]
管理机构内政部国家公园署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
网站www.taroko.gov.tw

太鲁阁国家公园的特色为峡谷断崖,崖壁峭立,景致清幽,“太鲁阁幽峡”因而名列台湾八景之一。[3]此外,园内的高山地带保留了许多冰河时期孑遗生物,如山椒鱼等。

“太鲁阁国家公园”因雄伟的断崖河阶地、开阔河口冲积扇峡谷等地质地形,符合世界遗产登录标准第七项;以及地壳持续活跃隆起的上升运动,造就太鲁阁峡谷浑厚雄伟的景观,生物多样性与独特性符合世界遗产登录标准第九项;此外,此区未受人为破坏的原生植被与森林,让栖息其间的动物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并产生互相依赖的关系,符合世界遗产登录标准第十项,因此被文化部遴选为台湾世界遗产潜力点之一。[4]

名称

编辑

太鲁阁”或“大鲁阁”一词原为太鲁阁族之自称“Truku”。16世纪前后,赛德克族人由南投越过中央山脉迁居花莲的立雾溪、木瓜溪流域,后居住在花莲的族人产生自我认同,遂自称为“太鲁阁族”。其原音为“Truku”(德路固),日治时期被称为“Taroko”(太鲁阁),“太鲁阁”的名称,也因为太鲁阁族人居住于此而得名。[5]

历史沿革

编辑

太鲁阁国家公园计划最早可追溯至日治时期[6]。1937年12月27日,台湾总督府国立公园委员会公告“次高太鲁阁国立公园”成立,包括现今雪山及太鲁阁等地,面积达27万公顷,但因日治时期结束而废止。

 
1936年(日治昭和11年)9月,台湾军司令官畑俊六中将,在花莲视察时于太鲁阁入口与山内高级参谋、松本大佐、镰田副官、荻洲参谋长等人合影。

至1979年,行政院核定“台湾地区综合开发计划”,指定太鲁阁地区、中横公路大禹岭合欢山一带及苏花公路为国家公园及国家道路公园,最终于1984年完成界定国家公园范围。1986年11月12日,太鲁阁国家公园计划正式公告实施,国家公园范围南北长约38公里,东西宽约41公里,面积共计92,000公顷,涵盖行政区包括花莲县秀林乡74,800公顷、台中市和平区9,500公顷以及南投县仁爱乡7,700公顷,太鲁阁国家公园筹备处与首任处长为国立东华大学自然资源管理研究所创所所长徐国士[7][8]

2021年11月28日,Google台湾版将长春祠画成首页涂鸦以庆祝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成立35周年[9]

2024年4月3日,花莲地震重创太鲁阁国家公园,其中锥麓步道、得卡伦步道、燕子口步道、砂卡礑步道、白杨步道和慈母桥步道等景点与联外道路均发生大小坍方,导致数名游客伤亡以及近千名游客被困在园区内。[10]当天地震后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立即宣布关闭园区,修复工作进程尚无法预估,园区将关闭至对进行安全评估后再另行通告开放。[11][12]

自然环境

编辑

地形、水文

编辑

国家公园东临太平洋中央山脉北段通过园区,园区最高点为海拔3,742米的南湖大山[8]。海拔三千米以上之高山寒带地区面积约占国家公园范围的7.2%,列名台湾百岳的山峰共27座。一千米至三千米之温带山地地区约占全区78.4%,坡度55%以上地区约占园区面积44.7%。

水系大致以中央山脉为分水岭,东侧主要属于立雾溪集水区,占国家公园面积的65.7%,少部分属于木瓜溪三栈溪流域;西侧则分属大甲溪浊水溪上游,两集水区占国家公园面积的20%[8]

全区南、北地势均高,中央地带因位于欧亚大陆板块菲律宾板块的碰撞交界以及太平洋西岸亚热带台风豪雨区,产生复杂的地质现象。持续进行的极速造山运动,以及立雾溪的极速下切作用,形成奇特之高山、峡谷地形[13]。太鲁阁狭窄呈V字型的大理岩峡谷,深度超过1,000米,大理岩岩层厚度达千余米以上,分布范围广达十余公里。

气候

编辑

园区东部由海平面到500米以下地区,属于亚热带夏季湿润炎热气候区;南、北、西侧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之高山地区,属于高山寒带气候区;其余在海拔1,000米至3,000米山区,则为山地亚热带湿润炎热气候区[8]。溯立雾溪而上,年平均气温由海拔100米处的23℃逐步递减,至海拔3,000米的合欢山一带,年均温为7℃。到南湖大山奇莱山一带3,500米以上之高山地区,年均温则降为4度,其中冬季12至2月间月均温都在0度以下,最低温更会低至-10度以下。国家公园范围内年雨量几乎都在2,000mm以上,无明显旱季,夏季易受台风影响,2,500米以上山区,冬季已有降雪。

生态

编辑
 
园区内的淡纹青斑蝶

根据调查,园区内已发现动物物种1,517种[13]。园区至少有46种哺乳类,约占台湾陆域哺乳动物的一半。有15种属于台湾特有种,以台湾森鼠分布面积最广。园区鸟类至少有173种,并包含了台湾所有的特有种鸟类24种,其分布以中横公路大禹岭至慈恩一带鸟类最多。两栖类至少有15种,占台湾两栖类之半。其中除盘古蟾蜍莫氏树蛙梭德氏赤蛙山椒鱼之外,大部分都分布在1,000米以下之潮湿地区。爬虫类至少34种,约占台湾爬虫类之三分之一,其中特有种至少包含菊池氏龟壳花标蛇斯文豪氏游蛇雪山草蜥斯文豪氏攀蜥台湾蜓蜥等6种。立雾溪主流及其支流发现有21种溪流鱼类,其中包括台湾缨口鳅台湾石宾大吻鰕虎粗首鱲等特有种4种。

园区昆虫至少有1,150种,其中蝶类就至少有239种,且有宽尾凤蝶曙凤蝶等28种属台湾特有种;蛾类据初步调查,已发现至少有340种。甲壳类至少发现有22种,其中虾类至少有2科13种,其中以长臂虾科的12种所占比例最高。蟹类至少有2科6种,分属于方蟹科的台湾绒螯蟹字纹弓蟹,以及溪蟹科的扁足泽蟹灰甲泽蟹细足泽蟹太鲁阁泽蟹。贝类方面,根据调查资料,共记录陆生软体动物计 15科43种,占台湾约220种陆生软体动物物种数之五分之一,其中29种为台湾特有种,再并计文献纪录共至少有55种,包括高山豌豆蚬以及分布于立雾溪的壁蜑螺

园区森林覆盖区域约占75%,其中天然林占绝大部分,依其优势种区划,以2,000米以下,300米以上之常绿阔叶树林所占面积最广;人工林占6%;草生地及疏生林地约占13%,分布于高山积线或土壤发育不良之岩壁;其余为地质脆弱造成之裸露地达10%左右[13]。已纪录植物共2,093种,包括单子叶植物355种、双子叶植物1,166种、裸子植物17种、蕨类370种、苔藓类185种。

人文景观

编辑
 
台湾画家李梅树曾绘制有多幅太鲁阁景色

当地至今已发现多处遗址,于立雾溪河口右岸,太鲁阁大门牌坊前100余米处之上方河阶地上,为邻近国家公园计划区的富世遗址所在地化,距今已有2,000年之历史[13]。国家公园区内原为太鲁阁族部落分布地区,除少数部落外,其余部落旧址多已无人居住。

清同治13年(1874年)至光绪2年(1876年)间,沈葆桢来台时所修筑之三条连系东、西岸交通道路中的“北路”,为当地文献记载中最早由官府维修之道路,到了日治时期又经重行改建,是现今苏花公路前身。日治时期另由官方开辟的合欢越道路与之后由中华民国政府动员修筑的中横公路,则成为园区主要联外要道及景观公路。大正4年(1915年),在太鲁开峡口兴建跨越立雾溪之“仙寰桥”,为当时进入太鲁阁峡谷的第一座铁线桥,战后更名为“长春桥”。

地理环境

编辑

合欢群峰

编辑

位于国家公园西侧,由邻近七座山[注 1]所串连,其中五座名列台湾百岳[注 2]

奇莱山

编辑

位于国家公园西侧,标高3,607米。奇莱山素以险峻著名,是台湾发生最多山难的山区之一,所以有“黑色奇莱”的称号。

中央尖山

编辑

位于国家公园北侧,标高3,705米,为中央山脉第四高峰。与大霸尖山达芬尖山合称“三尖”,高度为三尖之首。

南湖大山

编辑

位于国家公园北侧,标高3,742米。与玉山雪山秀姑峦山北大武山合称“五岳”,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之一。

清水山

编辑

位于国家公园东侧花莲县秀林乡。和三角锥山塔山合称太鲁阁三山[14]

园内景点

编辑

太鲁阁牌楼

编辑

太鲁阁牌楼是象征进入中横公路的指标建筑,也是游客前往太鲁阁峡谷途中会停驻拍摄之景点。

长春祠

编辑

长春祠的建筑采中国古典唐代亭台楼阁风格,并依照附近地势嵌入山壁之间,精巧而庄严。清新的泉水自山壁涌出,形成一道飞瀑直泻而下,终年不歇,形成“长春飞瀑”,为中横公路的一处盛景。

燕子口

编辑

为太鲁阁峡谷的一段大理石峭壁,峭壁有许多小洞穴,因常有小雨燕、洋燕在峭壁间觅食或筑巢,形成“百燕鸣谷”的奇景,因而成“燕子口”。

九曲洞

编辑

中部横贯公路在此穿山凿洞而建,形成许多弯曲的山洞,故称“九曲洞”。

天祥

编辑

区内设有“天祥游客中心”,以及公车、邮局、晶华酒店天祥青年活动中心可提供饮食和住宿。

清水断崖

编辑

位于清水山东侧,高1000多米。为台湾八大景之一。

合欢山

编辑

合欢山冬季白雪皑皑,素有“雪乡”之称。

其他景点

编辑

体育休闲活动

编辑

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于2000年首度举办太鲁阁峡谷马拉松,现已成为台湾知名的马拉松赛事,每年于11月举行,可吸引万人以上报名参加[15][16]。同样于11月左右举行的太鲁阁峡谷音乐节,自2002年创办后也成为台湾东部地区的年度重要音乐活动[17]。另为了推动登山教育,由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筹备的国家公园登山学校于2010年挂牌成立,训练与活动基地分布在太鲁阁国家公园园区内[18][19][20]

姊妹国家公园

编辑

照片集

编辑

参见

编辑

注解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統計資料. 台湾国家公园. [2019-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5). 
  2. ^ 太魯閣必經之路 藏富世遷徙史. 原视族语新闻. [2016-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3. ^ 《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二土地志胜迹篇,第14页
  4. ^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太魯閣國家公園. [2023-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8). 
  5. ^ 太魯閣國家公園-太魯閣族人. 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1). 
  6. ^ 太鲁阁国家公园第三次通盘检讨计划书,第一章
  7. ^ 2.16.886.101.20003.20001.20002.20004. 太魯閣國家公園全球資訊網. 2.16.886.101.20003.20001.20002.20004. 2012-01-01 [2023-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3) (中文(台湾)). 
  8. ^ 8.0 8.1 8.2 8.3 太鲁阁国家公园第三次通盘检讨计划书,第二章
  9. ^ 太魯閣國家公園創立 35 週年. Google. 2021-11-28 [2021-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1). 
  10. ^ 中央通讯社. 花蓮地震4死 太魯閣國家公園近千人受困 | 生活. 中央社 CNA. 2024-04-03 [202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0) (中文(台湾)). 
  11. ^ 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 花蓮地區餘震不斷,自即日起封閉太魯閣國家公園5天,至2024年4月7日止,封園後續開放時間將另行公告。. 太鲁阁国家公园. 2024-04-03 [202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3) (中文(台湾)). 
  12. ^ 王燕华、陈敬丰. 太魯閣國家公園持續封閉 太管處:修復期無法預估. 联合新闻网. [202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10) (中文(台湾)). 
  13. ^ 13.0 13.1 13.2 13.3 太鲁阁国家公园第三次通盘检讨计划书,第三章
  14. ^ 步道列表-清水山步道. 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 [2021-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6) (中文(台湾)). 
  15. ^ 太魯閣峽谷馬拉松活動. 交通部观光局. [201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02). 
  16. ^ 2012太魯閣峽谷馬拉松 報名人數已額滿. 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6). 
  17. ^ 太魯閣峽谷音樂節活動. 交通部观光局. [201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13). 
  18. ^ 游太郎. 23年夢圓 登山學校成立. 自由时报. 2010-01-29 [201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2). 
  19. ^ 成立緣起. 国家公园登山学校. [201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20. ^ 國家公園登山學校設置. 内政部营建署. [2013-06-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22).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