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2月3日) |
典故
编辑这个名称首见于《新序・杂事二》中“共定国是”一词:
“ |
楚庄王问于孙叔敖曰:“寡人未得所以为国是也。”孙叔敖曰:“国之有是,众非之所恶也。臣恐王之不能定也。”王曰:“不定独在君乎?亦在臣乎?”孙叔敖曰:“国君骄士曰:‘士非我无逌富贵。’士骄君曰:‘国非士无逌安强。’人君或失国而不悟,士或至饥寒而不进,君臣不合,国是无逌定矣。夏桀、殷纣,不定国是,而以合其取舍者为是,以不合其取舍者为非,故致亡而不知。”庄王曰:“善哉!愿相国与诸侯士大夫共定国是,寡人岂敢以褊国骄士民哉!” |
” |
国是这一概念到了宋代成为一个法度化的观念,成为权力结构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是”的选定与执行起源于北宋熙宁变法,到南宋末期。“国是”始终与党争、党禁、伪学等重大政治事件互相纠缠[1]。选择什么样的国是,就立什么样的法,并驱逐反对该法的士人官员,以便国是可以执行。在斗争激烈时,国是往往也成为打击异己、获取权力的工具,如章惇、蔡京等时。宋神宗时之所以要与士大夫或宰执共定国是,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宋仁宗时士大夫之异议、谏诤往往令仁宗的政令朝令夕改。
应用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上。
- ^ 央視官方頻道 - 國是2017. [2017-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