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沙惑佛教术语,指无始无明所知障烦恼。

概说 编辑

  • 因为无始无明里面的上烦恼极广极多,因此说它是过恒河沙数上烦恼,也因此而又简称作尘沙惑。因为这种上烦恼的无明极微细、极多广,极难断尽。
  • 五十二阶位的所有菩萨,在成佛前,对法界实相─如来藏真如心体是不能究竟具足了知。这是由于实相心第八阿赖耶识心体虽清净恒常不变易,但所含藏的的无明极细、极多,其数无量,故名过恒河沙数烦恼,故名尘沙惑。在三乘菩提中的佛菩提道修行过程当中,菩萨需经三大阿增祇劫的次第修行,才能究竟灭除所知障中所断的惑即是尘沙惑,也就是修证一切种智上面所应该断除的过恒河沙数微细无明烦恼。
  • 无明众生、声闻学人、已解脱无学阿罗汉、辟支佛,对法界实相─如来藏真如心体是不知不证,所以纵能尽断见思惑的一切烦恼障,仍有尘沙惑。[1]
  • 起无始无名诸上烦恼是相对于一念无明烦恼来说,在所需修断的时间长短而言、烦恼的广狭而言、断除之难易而言,一念无明烦恼当属于“下烦恼”,而无始无明的烦恼为“上烦恼”,其中如有心上烦恼、果上烦恼、定上烦恼、得上烦恼、止上烦恼、观上烦恼、慧上烦恼、……无量无数上烦恼,皆因对于佛地有惑而有,故又名为尘沙惑。
  • 等到成佛时,一切种智的智慧,也就是对于真心如来藏所含藏的一切种子都具足圆满的了知,没有丝毫的无明,就是你已经断尽了所知障的最微细无明随眠,这时方可说“尘沙惑”已断尽。如尚有还有一丝一毫的所知障随眠,定非成佛;换言之,地上菩萨的阶位只得道种智,非证得一切种智。成佛时最后一分极微细所知障的随眠断尽,大圆镜智成所作智现前,方称之为一切种智。[2]

参考条目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宗镜录》卷76:“此二乘人,未得如来一心三点涅槃,于无学位虽见修惑尽,所有无知,皆是无明之余习,亦名无明住地,亦名所知之障,亦名尘沙无知。” (CBETA, T48, no. 2016, p. 838, c20-23)
  2. ^ 《六妙法门》卷1 :“菩萨大士,破尘沙无明障尽故。”(CBETA, T46, no. 1917, p. 551, a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