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

北斗七星第一至四顆星的道教神化形象,統稱斗魁或璇璣,與文昌帝君、朱衣帝君、孚佑帝君、關聖帝君等合稱「五文昌」
(重定向自奎星

文魁星,或称奎星,原指奎宿[来源请求],后指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颗星,这四星为斗魁,另三星为斗杓。

台南赤崁楼文昌阁 魁星爷
艋舺龙山寺 魁星爷

另一说指魁星是离斗柄最远的星天枢

魁星之星君(星神)被认为是主宰文运之神,尊称为大魁夫子大魁星君,又与文昌帝君朱衣帝君孚佑帝君关圣帝君合称“五文昌”,为文人所敬奉。

天文学观点

编辑

汉代纬书《春秋运斗枢》指出“魁”即为北斗七星中的第一至四颗星,也称为“斗魁”。《春秋文耀钩》又以:“玉衡属杓,魁为旋玑”,将璇玑释为北斗魁四星,玉衡释作杓三星。[1][2][3]四星之资料列表如下:

星名 术数名 英文名 拜耳恒星
命名法
能见度 距离
光年
天枢 贪狼 Dubhe α UMa 1.8 124
天璇 巨门 Merak β UMa 2.4 79
天玑 禄存 Phecda γ UMa 2.4 84
天权 文曲 Megrez δ UMa 3.3 81

也有一说指“魁,斗之首”,认为魁星只是指北斗中的第一颗星天枢

相关信仰

编辑

因为魁星“屈曲相钧,似文字之书”,故魁星之神被认为能主宰文运,尊称“大魁夫子”或“大魁星君”。

神祇之形象貌似,以脚踢。民间的魁星塑像,右脚踩头(象征中第),左脚踢起星斗,手握,身体动感十足。[3]初思想家顾炎武认为此形象是后人改“奎星”为“魁星”后,根据“魁”的字形所创造。[4]

许多地方会建筑文昌阁以祭祀魁星及文昌帝君,此外亦常见于各地的文昌宫文武庙中,例如台北文昌宫新庄文昌祠台中南天宫、高雄文武圣殿等。

大魁星君与文昌帝君朱衣帝君孚佑帝君关圣帝君合称五文昌,为文人所敬奉。[3]

供奉处所

编辑

台湾

编辑

主祀魁星之处所如下

福建

编辑
  • 金门县金城镇奎阁(魁星楼)

辨析

编辑

文魁星、文曲星文昌星在民间经常混同,不过在宗教中魁星是鬼面踢斗的大魁星君,文昌星神则为文人打扮的文昌帝君

天文学上的“文曲”是北魁斗中第四星天权的古名[6](英文名:Megrez δ,大熊座第六十九号星δ星);“文昌”则是三垣二十八宿紫微垣的一个星官有星六颗,如半月形(见图片左边),列在北斗魁前(因此有“魁星踢”之说),分别象征六个政府部门或官员,分别为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按西方星座的画分,这六星均属大熊座

文昌二 大熊υ 文昌二
文昌三 大熊φ 文昌三
文昌四 大熊θ 文昌四
文昌五 大熊15 大熊座15
文昌六 大熊18 大熊座18

由此看来,文曲、文昌和魁星实各有所指。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春秋运斗枢》:“斗……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
  2. ^ 《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北斗一至四颗星组成斗形,故名斗魁,或称魁星。”
  3. ^ 3.0 3.1 3.2 福山堂. www.fushantang.com. [2020-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6). 
  4. ^ 日知录》:“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于何年。以奎为文章之府,故立庙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又不能像魁,而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
  5. ^ 魁星神介紹. 大里永隆宫官方网站. 2012 [2021-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7) (中文(台湾)). 
  6. ^ 唐代密宗经典《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南无文曲星。是东方无忧世界最胜吉祥如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