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哈拉人(英语:Amhara people)是东北非埃塞俄比亚的主要哈比沙民族群体,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和北部,使用阿姆哈拉语,属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现为埃塞俄比亚国语,通用英语。有古老的元音附标文字。阿姆哈拉语的前身称为“吉兹语”。这一早期语言仍在宗教仪式中使用。信奉基督教。阿姆哈拉人分贵族与平民,前者占有土地,后者受地租盘剥。

阿姆哈拉人
አማራ
分布地区
 埃塞俄比亚19,867,817[a]
 美国83 000
语言
阿姆哈拉语
宗教信仰
埃塞俄比亚正教会伊斯兰教犹太教
相关族群
提格利尼亚人提格雷人索马里人贝扎人奥罗莫人阿法尔人 • Agaw • Saho • Gurage • Jeberti [1]
注释
  1. ^ 母语人口

1974年废黜埃塞俄比亚皇帝后,发生较大变化。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按父系居住,按双亲计算亲属,实行长子继承制。男女均行割礼。主要从事农业,男方兼事畜牧,棉纺、木雕等手工业发达。 总人口约2千2百万人,占埃塞俄比亚总人口26.9%[2]

人口与语言

编辑

人口

编辑

目前阿姆哈拉人口约两千两百万人。 各国人数统计:

语言

编辑

阿姆哈拉人主要使用的语言是阿姆哈拉语,阿姆哈拉语为属于亚非语系闪米特语族的语言,使用吉兹字母(ፊደል)来书写。在埃塞俄比亚闪语中,ፊደል(Fidel)意为字母或文字,而 አቡጊዳ(Abugida)则来源于字母表的前四个字母,现代语言学中元音附标文字的英语名称Abugida正式来源于此。 阿姆哈拉语没有确定的罗马字母转写方案,在文法上动词于过去式及将来式有变化,也有否定式、及命令式的形式。句型有简单句及疑问句等,词性有复数及性别的符号、人称代名词、连接词、介系词、指示代名词、及定冠词等。

民族分布、地理环境

编辑

阿姆哈拉人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和北部,埃塞俄比亚东北部。当中阿姆哈拉州埃塞俄比亚的9个州之一,是阿姆哈拉人的故乡,首府巴赫达尔

 
阿姆哈拉州(Amhara)是埃塞俄比亚的9个州之一,是阿姆哈拉人的故乡

传统阿姆哈拉人所居处的环境海拔约七千到一万四千呎(约两千一百到四千三百米)的高原地区,北纬约九到十四度。肥沃的火山土以及丰沛的雨量还有还有凉爽的气温,这样宜人的气候让阿姆哈拉人有稳定的农牧生活。

在二十世纪以前,阿姆哈拉(当时以 amariñña表示)一词较多被指称为阿姆哈拉语使用者或者是阿姆哈拉地区(今阿姆哈拉州),而并不是指阿姆哈拉人。一直到了今天,阿姆哈拉人一词多为外人或是人类民族学家对这一群人的他称标示,内部的阿姆哈拉人仍多以埃塞俄比亚人自称。根据埃塞俄比亚民族学者当劳·莱文(Donald Levine)指出,“对使用阿姆哈拉语的谢瓦人(古埃塞俄比亚人)来说,相较于非使用阿姆哈拉的谢瓦人和使用阿姆哈拉语的外地人,前者和他们是比较亲近的。”[4] 但是阿姆哈拉语使用者这个群体可能并不能被普遍认同为一个民族,而是偏向于一个超民族[5]现代学者塔克勒‧塔德斯描述阿姆哈拉人:

阿姆哈拉人可以说是一个融合埃塞俄比亚诸多民族的超民族,这样的一个巨大混合体就像一个巨大的锅子,当中其他民族一个个融合后成为一个超民族群。而阿姆哈拉语就是这个超民族形成的重要关键。但是我们却很难去找到阿姆哈拉语究竟是哪一族的母语,纵使阿姆哈拉族并不存在,但是掌政之人常常为了营造种族优越主义,所以常常向大众推广阿姆哈拉族的存在。对于这样的现象,我们不难称阿姆哈拉人的存在其是是一种神话[5]

历史沿革

编辑
 
戴维特二世, nəgusä nägäst 埃塞俄比亚及所罗门王朝帝王.

距今约两千年前,部分闪米语人,尤其以哈比沙人居多,建立了阿克苏姆帝国位于今天的厄立特里亚、北埃塞俄比亚甚至抵达也门苏丹

现今所称的阿姆哈拉在早期是有诸多个自治省所组成的,包括贡德尔、果佳姆、沃罗以及谢瓦。阿姆哈拉人的传统居住地是现今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中间高地。过去两千年以来,他们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由于高大的山地还有深峻的峡谷,阿姆哈拉人与世隔绝生活在这片传统地域当中,也因此安阿克苏姆帝国与外界几乎互不相影响。阿姆哈拉人所居处的环境海八约七千到一万四千呎(约两千一百到四千三百米),北纬约九到十四度。肥沃的火山灰土壤以及丰沛的雨量还有还有凉爽的气温,这样宜人的气候让阿姆哈拉人有稳定的农牧生活。然而,由于阿姆哈拉人重军国主义,政权常偏向扩张领土,所以在埃塞俄比亚的各处都可以看到阿姆哈拉人。

阿皋人扎格维王朝结束统治后,公元1270年由所罗门王朝掌控了埃塞俄比亚帝国的政权。十五世纪前叶, 埃塞俄比亚帝国力求能够与欧洲的王国能够建立外交关系,希望能与当时的英国国王亨利四世有所通信[6]。1428年,皇帝耶沙克派遣两名使者晋见西班牙的阿方索五世,阿方索五世也派出了两名使者,但其派出了两名使者不幸没有完成任务。[7] 第一次连续性的接触关系是在1508年戴维特二世时期,与葡萄牙王国[8]

这项举动促此了帝国的发展,当时阿达尔王国伊玛目阿玛德挥兵入侵所罗门王朝,葡萄牙派遣了四百兵力以其各式武器协助当时的所罗门皇帝格拉朵沃斯。[9] 这也是第一场葡萄牙王国奥斯曼土耳其之间的代理战争。

 
特沃德罗斯二世, nəgusä nägäst近代埃塞俄比亚统一国家的缔造者之一。

中世纪晚期,阿姆哈拉人以及提格利尼亚语的使用者开始出现分化。阿姆哈拉军阀开始挑战提格利尼亚人军阀主导地位。虽然在帝国时期有许多军阀出身于阿姆哈拉地区,但在提格利尼亚地区也出现一群不容小觑的军阀。在十七世纪前半叶的帝国初期,阿姆哈拉人倚贡德尔的势力占了上风。然而,在接着的群侯分政,皇帝成为有名无实的傀儡,帝国呈现半无政府状态,而权力转由奥罗姆人掌控,在这股势力下阿姆哈拉军阀的势力渐渐衰败。尤赫纳斯六世时期,阿姆哈拉人进行复兴,直到1889年,他们成功建立了回到谢瓦地区的基础。

阿姆哈拉人身份的继承在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有许多不同的继承方法,比如双向混合继承的海尔·塞拉西一世[10] 海尔·塞拉西一世的外祖父是奥罗莫人外祖母是古拉格人,祖父是奥罗莫人、祖母是阿姆哈拉人。以父系继承原则来看的话:海尔·塞拉西一世属于奥罗姆人;以姆系继承原则来看的话:海尔·塞拉西一世属于古拉格人。但海尔·塞拉西一世却认为他是阿姆哈拉人,因为来自祖母的阿姆哈拉血统是尊贵的,他也因此能够继承皇权。[11]

阿姆哈拉语目前为埃塞俄比亚的官方语言。直到近代埃塞俄比亚的建立,阿姆哈拉人与提格雷人的政治地位才并驾齐驱,但直到1974年以来,大多的埃塞俄比亚帝国皇帝都是阿姆哈拉人。

社会、家庭与婚姻

编辑

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按父系居住,按双亲计算亲属,实行长子继承制。男女均行割礼。

产业与生活

编辑

经济生活

编辑

阿姆哈拉人大多居住于高地,主要从事农业,男方兼事畜牧,棉纺、木雕等手工业发达。约有90%从事自给自足的农业生计 在1974年共产军政府时期前,地主扮演主要的控制生计角色,而佃农负责耕种。在1974年后,生计掌控权从地主转为政府所有。 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大麦玉米杂谷小麦高粱。另外苔麸豆类辣椒鸡豆也是重要的农作。在高原地区一年仅有一获,但在低地地区一年有机会可以有二获。另外阿姆哈拉人还饲养了绵羊山羊等。 根据埃塞俄比亚中央统计局的估计阿姆哈拉州2005年共有9,694,800头牛(占埃塞俄比亚牛总数的25%)、6,390,800头绵羊(36.7%)、4,101,770头山羊(31.6%)、257,320匹马(17%)、8,900头驴子(6%)、1,400,030头骡子(55.9%)、14,270头骆驼(3.12%)、8,442,240头猪(27.3%)、919,450窝蜂(21.1%)[12]

饮食

编辑
 
阿姆哈拉典型饮食: 英杰拉 (类松饼) 与多种沃特(炖肉).

与大多数非洲民族的饮食类似,阿姆哈拉人的饮食中有许多的炖肉、肉糜、还有面饼等。而阿姆哈拉人的饮食又与埃塞俄比亚的饮食有许多相似之处。当中的常见的饮食有:Wat、与英杰拉Kitfo英语Kitfo等。

  • 沃特

阿姆哈拉语(ወጥ),类炖肉,系由多种蔬菜鸡肉牛肉羊肉混合炖煮而成。

  • 英杰拉

阿姆哈拉语(እንጀራ),类比萨饼,由苔麸粉制成,的饼类。将wat至于饼上食用。

  • Kitfo

埃塞俄比亚传统菜肴,由绞碎的生牛肉腌mitmita(辣椒粉香料混合物)和Niter kibbeh(液体黄油混入草药和香料)。字根来自犹太人的字根KTF,意思是:切碎,切末。

信仰与节日

编辑

阿姆哈拉人的主要信仰为埃塞俄比亚正教会伊斯兰教犹太教

 
Crowds gather at the Fasilides' Bath in Gondar to celebrate Timkat - the Epiphany for the Ethiopian Orthodox Tewahedo Church.

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基督教当中的埃塞俄比亚正教会为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地区的主要信仰,不论在语言、文化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1994年的人口调查,阿姆哈拉地区的人口当中81.5%信仰埃塞俄比亚正教,18.1%为穆斯林,0.1%为 基督新教 ("P'ent'ay").[13] 。而复活节主显节是本民族最重大的节庆。除此之外,阿姆哈拉人在一年当中还有许多的节庆,在这些节庆中他们有特殊的斋戒,只以蔬菜还有鱼类为食。

艺术与文学

编辑

邪眼

编辑

阿姆哈拉人的社会中存有阶级制度,当中熟悉制陶、冶铁、织布的人被称为布答(BUDA),阿姆哈拉人相信这些工匠们拥有邪眼(evil eye)。阿姆哈拉人禁止与布答通婚或者是发生性行为,并且不可以对布答表现出真实的情感,以免受到布答的凝视而受诅咒。若有阿姆哈拉人受到布答的诅咒,将会迅速病倒甚至死亡。而布答将在死者下葬后用邪眼解除诅咒,并成为布答的奴隶。此种想法相信是由他人的对于手足财产的继承产生妒忌而生。[14]

现况

编辑

著名人士

编辑

其他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Joireman, Sandra 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Horn of Africa: The Alloc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and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ment. Universal-Publishers. 1997: 1 [2015-03-04]. ISBN 1581120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0). The Horn of Africa encompasses the countries of Ethiopia, Eritrea, Djibouti and Somalia. These countries share similar peoples, languages, and geographical endowments. 
  2. ^ CIA - Ethiopia - Ethnic groups. [2015-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6). 
  3. ^ According to mother tongue
  4. ^ Donald N. Levine "Amhara," in von Uhlig, Siegbert, ed., Encyclopaedia Aethiopica:A-C, 2003, p.231.
  5. ^ 5.0 5.1 Takkele Taddese "Do the Amhara Exist as a Distinct Ethnic Group?" in Marcus, Harold G., ed., Paper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thiopian Studies, 1994, pp.168–186.
  6. ^ Ian Mortimer, The Fears of Henry IV (2007), p.111 ISBN 1-84413-529-2
  7. ^ Beshah, pp. 13–4.
  8. ^ Beshah, p. 25.
  9. ^ Beshah, pp. 45–52.
  10. ^ Kjetil Tronvoll, Ethiopia, a new start?, (Minority Rights Group: 2000)
  11. ^ Peter Woodward, Conflict and peace in the Horn of Africa: federalism and its alternatives, (Dartmouth Pub. Co.: 1994), p.29.
  12. ^ 埃塞俄比亚中央统计局,2005年国家统计,表D.5和D.7
  13. ^ FDRE States: Basic Information – Amhara. Population. [26 March 2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4). 
  14. ^ Reminick, Ronald A. The evil eye belief among the Amhara of Ethiopia. 1974: 279-291. 
  15. ^ Shinn, David; Ofcansky, Thomas.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Ethiopia. 2013: 5.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Amhara Contributions to Ethiopian Civilization. Ethiopian Review. [9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8). 
  17. ^ Kessle, David. The Falashas: A Short History of the Ethiopian Jews. 1996: 94. 
  18. ^ Shinn, David; Ofcansky, Thomas.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Ethiopia. 2013: 6. 
  19. ^ Gordon, Howard. Be Not Thy Father's Son. 2011: 128. 
  20. ^ Stewart, John. African States and Rulers. 2006: 93. 
  21. ^ Vitae Sanctorum Indigenarum: I Acta S. Walatta Petros, Ii Miracula S. Zara-Baruk, edited by Carlo Conti Rossini and C. Jaeger Louvain: L. Durbecq, 1954, pg. 62.
  22. ^ Young, John. Peasant Revolution in Ethiopia: The Tigray People's Liberation Front, 1975-1991. 1997: 44. 
  23. ^ Foster, Mary; Rubinstein, Robert. Peace and War: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1986: 137. 
  24. ^ Asrat Woldeyes. the Guardian. [9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2). 
  25. ^ Administrator. Belay Zeleke. [9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3). 
  26. ^ Senamirmir Projects: Interview with Dr. Getatchew Haile. [9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3). 
  27. ^ Belcher, Laura. Abyssinia's Samuel Johnson: Ethiopian Thought in the Making of an English Author. 2012: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