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巡抚衙门

(重定向自安庐巡抚

安徽巡抚衙门,于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以操江军务(所部十二营)归并两江总督,专设安徽巡抚,裁撤操江巡抚。安徽巡抚驻地在安庆府(今安徽省安庆市)。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分省后,安徽巡抚与安徽布政使司辖区一致,安徽省亦在此后成型。乾隆时,亦或以安徽巡抚驻地称安庆省[1]

衙门驻地

编辑

衙门驻地最初在安庆府[1]咸丰三年(1853年),因太平军攻占安庆,省会迁到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巡抚衙门随迁。同治元年(1862年),巡抚衙门迁回安庆,直到清末。

机构设置

编辑

无固定的机构设置,也不设官员。

衙门内一切保管及办理文牍等事务,皆聘用书吏、承差办理,有时也调用侯补佐杂官员及武辩临时充任。据《清会典》记载,巡抚衙门内有书吏人员30名。这种情形直到清末。

光绪33年(1907年)七月,巡抚冯煦奏准在巡抚衙门内设幕职,佐理文牍,分科治事。具体设置为:秘书1人,助理秘书2人,参事7人,各科精简者则1人兼两科,其繁者酌设助理1人。缮写文牍,稽核卷宗诸事,另设书记员若干人。还设有一个会议厅,按日分级会见各级官吏,商议重要政务。

宣统元年(1909年),巡抚朱家宝在巡抚衙门内设宪政考核处,处下设编制、审核两科,选派文案委员中谙习法政各员兼司核办。宣统二年(1910年),宪政考核处改名为宪政筹备处。

清末,属巡抚直接管辖的机构有安徽督练公所安徽宪政调查局

安徽督练公所

编辑

光绪30年(1904年)八月,清廷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光绪31年(1905年),巡抚诚勋在衙署中增设安徽督练公所。光绪33年(1907年)十一月,巡抚冯煦奏请暂裁督练公所,改为督办处。光绪34年(1908年)七月,又奏请规复,嗣由护理巡抚沈曾植奏明,复设督练公所。

安徽督练公所负责管理全省新旧各军及筹备粮饷、编练队伍一切事宜,以及与军队有关的学堂局所等其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项事务。督练公所设督办1人,由巡抚兼任;总参议2人,分别由布政使和按察使担任;副参议1至2人,一般由补用道充任。

督练公所内分3处8科,其具体设置及职掌是:

  • 兵备处:负责考核章制,既各营功过赏罚,筹备粮饷,军械医务等事略。下设搜讨科,分管考核章制等事;执法科,分管功过赏罚等事,附属宪兵学堂;经理科,分管筹运粮饷、军械医务等事,附属筹饷局、军械局、火药局、制造局、官电局、德律风各处及医院。
  • 参谋处:负责调查策划,并考查中外舆图形胜等事略。下设运筹科,分管调度策划等事;检阅科,分管检阅各军利弊得失等事,附实地观战及考查中外舆图形胜;测绘科,分管测绘中外舆图形胜等事。
  • 教练处:负责考查训练兵队,及审订学堂课程事略。下设训练科,分管审订学堂课程等事,附监察要塞;教育科,分管审订学堂课程等事,附陆军各学堂及本处将校研究所。

以上3处,每处设总办1人,禀承督办之命,办理该处事务;设帮办1人,禀承总办之命,协助总办管理该处事务。3处下设有8科,每科设提调1人,管理本科工作。另设有正副文案、收发、核对、收支、差遣、清书等人,其人员数额视事务繁简酌定。

安徽宪政调查局

编辑

光绪34年(1908年)三月开设,是专门办理清廷宪政编查馆应行调查的一切事件的机构,归安徽巡抚主管。宪政调查局设总办1人,综理局务,由巡抚选派。政宪调查局的内部机构设置及职掌是:

  • 法制科(下设3股):第一股,掌调查全省一切民情、风俗,并所属地方绅士办事,以及民事、商事、诉讼事的各种习惯;第二股,掌调查本省巡抚许可权内的各项单行法及行政规章;第三股,掌调查本省行政之上沿习及其利弊。
  • 统计科(下设3股):第一股,掌属于外交、民政、财政之统计;第二股,掌属教育、军政、司法之统计;第三股,掌属实业、交通之统计。

以上2科 ,每科设科长1人,各股设管股委员1至3人,另设书记员若干人。

  • 庶务处:掌一切杂务,由总办选派委员2人办理。

宪政调查局调查所得材料,按类编订,呈由巡抚咨送宪政编查馆。其统计事项,分送各主管部院。

宣统三年(1911年),撤宪政调查局,所有事宜,转交巡抚衙门办理。

安徽巡抚一职

编辑

顺治元年(1644年),设置凤庐巡抚,驻淮安府,领淮安、扬州凤阳庐州4府及徐州;以操江巡抚防护长江中下游地方兼巡抚广地方事。顺治六年裁,顺治十六年复设,后改凤阳巡抚。顺治十八年,设安徽操江巡抚。康熙元年(1662年),撤销操江,所属12营改隶两江总督,始设安徽巡抚,驻安庆。康熙四年裁凤阳巡抚,所属庐州、凤阳2个府,滁、和2个州归并安徽巡抚管理。至此,安徽巡抚负责安徽全境巡抚事宜。

康熙时,安徽巡抚一职的全称是巡抚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1]。为从二品官(加兵部侍郎衔者为正二品官),按例兼都察院右副御史,是全省地方政务的最高长官。巡抚负责考察全省地方官吏,掌管全省关税、漕政等,若有用兵,则督理粮饷。每次乡试,按例由巡抚督试,武科则由巡抚主考。巡抚辖有直隶军营,名为“抚标”。嘉庆八年(1803年),安徽巡抚加提督衔,可管辖全省军队。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安徽省从清廷独立,安徽省军政府成立后,安徽巡抚被废除。

历任安徽巡抚

编辑
安庐池太巡抚
操江巡抚改安徽巡抚
历任安徽巡抚一览表[2]
姓名 民族、籍贯 任职年代 备注
张朝珍 汉军正蓝旗 康熙六年(1667 年)~十年五月
靳辅 汉军镶黄旗 康熙十年六月~十六年二月
徐国相 汉军正白旗 康熙十六年三月~二十三年正月
薛柱斗 康熙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六年五月
杨素蕴 康熙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七年十月
江有良 汉军正白旗 康熙二十七年十月~三十一年十二月
高承爵 汉军镶白旗 康熙三十二年正月~三十三年正月
佟国佐 汉军正蓝旗 康熙三十三年二月~三十四年九月
缐一信 汉军正白旗 康熙三十四年九月~三十五年正月
陈汝器 汉军镶红旗 康熙三十五年正月~三十七年十一月
李鈵 汉军正黄旗 康熙三十七年十一月~三十九年五月
高承爵 汉军正蓝旗 康熙三十九年五月~四十年十月
喻成龙 汉军正蓝旗 康熙四十年十二月~四十二年四月
刘光美 汉军正红旗 康熙四十二年五月~四十八年九月
叶九思 汉军镶蓝旗 康熙四十八年九月~五十年七月
梁世勋 康熙五十年八月~五十五年十月
李成龙 汉军正红旗 康熙五十五年十月~雍正三年八月
魏廷珍 雍正三年(1725 年)八月~八年五月
程元章 雍正八年五月~十年七月
徐本 雍正十年七月~十一年十二月
王纮 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十二年十月
赵国麟 雍正十二年十月~乾隆三年四月
孙国玺 汉军正白旗 乾隆三年(1738 年)四月~四年十一月
陈大受 乾隆四年十一月~六年六月
张楷 军正蓝旗乾隆六年六月~七年十二月
喀尔吉善 乾隆七年十二月~八年三月
范璨 乾隆八年三月~九年六月
准泰 乾隆九年六月~十年四月
魏国定 乾隆十年四月~十一年五月
潘思榘 乾隆十一年五月~十二年九月
纳敏 乾隆十二年九月~十四年四月
卫哲治 乾隆十四年四月~十二月
图尔炳阿 乾隆十四年十二月~十五年七月
卫哲治 乾隆十五年七月~十一月
定长 乾隆十五年十一月~十六年二月
卫哲治 乾隆十六年二月乾隆~三月
张师载 乾隆十六年三月~十八年八月
卫哲治 乾隆十八年八月~十九年十月
鄂乐舜 乾隆十九年十月~二十年十一月
高晋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二十六年三月 二十五年十二月常钧
托庸 乾隆二十六年三月~三十年十一月
冯钤 乾隆三十年十一月~三十四年二月 三十四年二月陈辉祖
富尼汉 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十月
胡文伯 乾隆三十四年十月~三十五年七月
裴宗锡 乾隆三十五年七月~四十年五月
李质颖 汉军正白旗 乾隆四十年五月~四十一年三月
闵鹗元 乾隆四十一年三月~四十五年八月
农起 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四十六年十二月
谭尚忠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四十七年六月
富躬 乾隆四十七年六月~四十九年六月
书麟 乾隆四十九年六月~五十二年十一月
陈用敷 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五十四年十二月
穆和蔺 乾隆五十四年十二月~五十五年二月
福崧 乾隆五十五年二月~四月 二月康基田
何裕城 乾隆五十五年四月~七月
朱珪 乾隆五十五年七月~五十九年五月
陈用敷 乾隆五十九年五月~十月
惠龄 乾隆五十九年十月~六十年四月
费淳 乾隆六十年四月 未到任
汪新 乾隆六十年五月~嘉庆元年六月
张诚基 嘉庆元年(1796 年)六月~八月
朱珪 嘉庆元年八月~四年正月
陈用敷 嘉庆四年正月~八月
荆道干 嘉庆四年八月~六年十月
和甯 嘉庆六年十月~十一月
李殿图 嘉庆六年十一月~十二月
王汝璧 嘉庆六年十二月~八年闰二月
阿林保 嘉庆八年闰二月~十二月
王汝璧 嘉庆八年十二月~九年十二月
长龄 嘉庆九年十二月~十年十一月
成甯 嘉庆十年十一月~十一年九月
初彭龄 嘉庆十一年九月~十二年五月
董教增 嘉庆十二年五月~十五年三月
广厚 嘉庆十五年三月~十六年七月
钱楷 嘉庆十六年七月~十七年八月
胡克家 嘉庆十七年八月~二十一年四月
康绍镛 嘉庆二十一年四月~二十四年闰四月
姚祖同 嘉庆二十四年闰四月~二十五年四月
吴邦庆 嘉庆二十五年四月~十二月
李鸿宾 嘉庆二十五年十二月~道光元年六月
孙尔准 道光元年(1821 年)六月~八月
张师诚 道光元年八月~十月
孙尔准 道光元年十月~三年正月
陶澍 道光三年正月~五年五月
张师诚 道光五年五月~六年四月
邓廷桢 道光六年四月~十五年八月
色卜星额 道光十五年八月~十九年十一月
程楙采 道光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三年十一月
王植 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咸丰元年五月
蒋文庆 汉军正白旗 咸丰元年(1851 年)五月~三年正月
周天爵 咸丰三年正月~二月
李嘉端 咸丰三年二月~九月
刘裕 咸丰三年九月署
江忠源 咸丰三年九月~十二月
福济 咸丰三年十二月~八年元月 六年六月毕承昭
翁同书 咸丰八年六月~十一年正月 八年七月李孟群
李续宜 咸丰十一年正月~八月 未任,贾臻
彭玉 咸丰十一年九月~十二月 未任
李续宜 同治元年(1862 年)七月~同治二年四月 同年八月唐训方
唐训方 同治二年四月~十月
乔松年 同治二年十月~五年八月
英翰 同治五年八月~十三年九月 六年十一月张兆栋
七年正月至八年三月吴坤修
吴元炳 同治十三年九月
裕禄 同治十三年九月~光绪十年六月 光绪十年(1884 年)六月卢士杰
吴元炳 光绪十一年二月~十二年五月 十二年五月张端卿
陈彝 光绪十二年五月~十四年十月 同年八月阿克达春
沈秉成 光绪十四年十月~二十年四月 十六年十月阿克达春
二十年四月德寿暂署
李秉衡 光绪二十年四月~七月
福 润 光绪二十年七月~二十二年七月
邓华熙 光绪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五年十月
王之春 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七年十月
聂缉规 光绪二十七年十月~二十九年八月 二十八年九月改任浙江巡抚
因安徽新任巡抚饶应祺诚勋未到,仍留任
二十九年三月,联魁
诚 勋 光绪二十九年八月~三十二年二月
恩 铭 光绪三十二年二月~三十三年五月
冯 煦 光绪三十三年五月~三十四年五月
朱家宝 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宣统三年(1911 年)九月 该年六月继昌
八月沈曾植护。

参考文献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1.0 1.1 1.2 侯杨方. 《“安庆省”考——兼论清代的省制》. 历史地理 (上海市: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008年第1期): 88–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简体中文). 三、“安庆省”的名称来源及“分省”问题……根据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坐名敕谕:“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江有良,巡抚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驻札安庆府”,可见安徽巡抚辖区与安徽布政使司辖区完全一致,即通称的安徽省,它的名称来源即为安徽布政使司和安徽巡抚。从安徽巡抚的坐名敕谕可知,“安徽巡抚”并非正式的官职名称,巡抚在敕谕中实际上是动词,取其辖区排名第一、第二的两个地方的首字通称为“安徽巡抚,其辖区因此也通称为“安徽”。由于安徽巡抚并非正式的官称,在清朝的正式官方文件中也以其驻地称之为“安庆巡抚”。 
  2. ^ 《安徽省志·人大政府政协志》引自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 年版《清史稿》,中华书局标点本《(光绪)重修安徽通志》。

来源

编辑
书籍
  • 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安徽省志·人大政府政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