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意大利電影導演兼編劇
(重定向自安東尼奧尼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意大利语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年9月29日—2007年7月30日),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导演,也是公认在电影美学上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他是目前唯三在国际三大影展获得大满贯的导演之一(剩下的分别为亨利-乔治·克鲁佐罗伯特·奥特曼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导演
出生(1912-09-29)1912年9月29日
逝世2007年7月30日(2007岁—07—30)(94岁)
职业导演编剧剪辑
配偶Letizia Balboni (第一任妻子)
恩里卡·安东尼奥尼 (第二任妻子,1986年-2007年)
活跃年代1942年-2004年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奖项
奥斯卡金像奖
奥斯卡荣誉奖
1995年
戛纳电影节
金棕榈奖
1967年《春光乍现
评审团奖
1960年《情事
1962年《意大利语L'eclisse
其他奖项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1964年《红色沙漠意大利语Deserto rosso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61年《
洛迦诺电影节金豹奖
1957年《呼喊意大利语Il grido (film 1957)

早年生活

编辑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出生在意大利北方艾米利亚-罗马涅的历史名城费拉拉。1935年,在波隆那大学取得经济学学位之后,他开始为费拉拉地方报纸《Il Corriere Padano》写作,成为电影记者。

1940年安东尼奥尼搬至罗马,为杂志《电影》(Cinema)工作。该杂志是官方法西斯主义的电影刊物,由贝尼托·墨索里尼的儿子维托里奥·墨索里尼主编。而安东尼奥尼在数月之后就被开除。之后他进入罗马电影实验中心(Il Centro Sperimentale di Cinematografia)去学习电影技术。

第一部影片

编辑

1942年,他与罗伯托·罗西里尼合作写出《飞行员的归来》(Un pilota ritorna)的剧本,也在福基隆尼的电影《弗斯卡里父子》(I due Foscari)之中担任助理导演。1943年,安东尼奥尼去法国协助马赛尔·卡尔内拍摄《夜间来客英语Les Visiteurs du soir》(又译为《夜来恶魔》或《夜间访客》)。安东尼奥尼在1940年代开始拍摄短片,《波河的人们英语Gente del Po》是说在波河贫穷渔夫的故事(安东尼奥尼自1943年到1947年在波河工作)。这些短片是新写实主义的风格,有着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作半纪录片的研究。[1]

然而,安东尼奥尼的第一部长片《爱的谎言意大利语L'Amorosa menzogna》借由描写中产阶级而逃脱了新写实主义。他继续创作一系列的影片:《失败者英语I Vinti》,是叙说在不同国家(法国意大利英国)所发生的青少年犯罪系列故事;《不戴茶花的茶花女意大利语La Signora senza camelie》描述一个年轻的电影明星与她的堕落;以及《女朋友意大利语Le Amiche》叙述都灵中产阶级妇女。《公路之王意大利语Il Grido》(又译为《喊叫》、《流浪者》、《呐喊》)重新回到工人阶级的故事,叙述一个工厂的工人和他的女儿。每一个故事都与社会异化相关[1]

国际闻名

编辑

在电影《女朋友英语Le Amiche》(Le Amiche)之中,安东尼奥尼实验了原创的新风格:他放弃了传统的叙事手法,而以一系列表面上无关连的事件来表现,并大量运用长镜头[2]

这样慢步调的风格很可能让人感到沮丧并失去往前的动力。然而安东尼奥尼在作品《情事》(又译为《奇遇》或是《迷情》,1960年)之中回归到这样的风格,也使他第一次在国际上闻名。虽然这部影片在戛纳电影节毁誉参半[3],但是这部影片在全世界的艺术电影院受到相当大的欢迎。1962年,英国的《视与听》杂志将《情事》列为影史上十大佳片的第二名。

安东尼奥尼接着拍了《》(1961)与《英语L'Eclisse》(1962)。由于这三部影片风格类似,而且都是讨论关于人类在现代世界的异化,所以通常被合称为是“疏离(爱情)三部曲”。刻画现代人因缺乏有效沟通而苦闷、孤独,转而寻求爱情以寄托心灵。但往往不得慰藉,反而再度因无形的隔阂之墙而爱情挫败,陷入绝望与更深沉的孤独中。[4]

他第一部彩色电影,《红色沙漠英语Il Deserto rosso》(1964)处理了类似的议题,所以有时候这部影片也会被当作是第四部曲。

英语电影

编辑

安东尼奥尼接着与制作人卡洛·蓬蒂(Carlo Ponti)签约,使未来三部电影可以以英语发音而被米高梅公司发行。首先,以英国为背景的电影《春光乍现》(又译作《放大》,1966年),造成了空前的成功。虽然它处理“客观标准的不可能性”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题材,但这部电影却非常的成功与卖座,当然电影中明显直接的性爱画面也对票房有帮助。这部电影是由影星大卫·汉明斯David Hemmings英语David Hemmings)与瓦妮莎·雷德格瑞夫主演。

在第二部英语电影《扎布里斯基角》(Zabriskie Point英语Zabriskie Point (film),又译作《无限春光在险峰》、《沙丘》或《死亡点》,1970年)中,安东尼奥尼第一次将背景设在美国。这部电影虽然电影配乐包括了当时流行的艺人如平克·弗洛伊德(他们为了这部电影特别写了新歌)、死之华合唱团滚石乐队,但是却没有前作来的受欢迎。影片描述反传统文化运动,但却因新手演员单调的表演而饱受严厉批评。

杰克·尼科尔森主演的第三部英语电影《过客英语The Passenger (film)》,又译作《职业:记者》、《旅客》,1975年 )受到评论家的赞扬,但在票房的表现依然无力。这部影片许多年没有在市面上流通,但是在2005年10月在部分的戏院档期重新放映并且接着发行DVD

《中国》事件

编辑

1972年,在《扎布里斯基角》与《过客英语The Passenger (film)》之间,安东尼奥尼受江青和毛泽东夫妇的邀请[5],在文革期间访问中国。他应邀拍摄纪录片《中国》,但此后这部影片却被某些人以“反华”与“反共”的理由严厉谴责,电影上映遭禁。 [6] [7]这部纪录片在中国的第一次放映是2004年11月25日在北京,由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一个纪念安东尼奥尼贡献的影展之中[8]

晚年作品

编辑

1980年,安东尼奥尼拍了《奥伯瓦尔德的秘密英语Il Mistero di Oberwald》(Il Mistero di Oberwald),这是一部在色彩电子处理上的实验:先用电视摄影机拍摄(使用625线、50图场的格式),再转成胶卷,跟一般直接用胶卷底片拍摄的手法不同。这也是首度用电视摄影机(video)拍摄一部长片,可说是数字电影的先锋。该片由时常与安东尼奥尼合作的女星莫妮卡·维蒂主演,改编自尚·科克托的故事《双头鹰之死》(L'aigle à deux têtes)(尚·科克托于1948年拍过同名电影《双头鹰之死》)。

电影《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英语Identificazione di una donna》(Identificazione di una donna,1982年 )在意大利拍摄,主题又再次处理三部曲系列的相同议题。

1985年,安东尼奥尼中风,让他半身瘫痪,无法言语。然而,他继续拍片,包括与维姆·文德斯合拍的《云上的日子》(又译为《在云端上的情与欲》,1995年),将他的四个短篇故事改编搬上银幕。维姆·文德斯担任候补导演,并负责拍摄四段影片中的桥段。这部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中与《三轮车夫英语Cyclo)同时获得影评人费比西奖

同年,他获得美国奥斯卡终身成就奖。颁奖给他的是杰克·尼科尔森。数月之后,小金人被夜贼偷走,后来又被偿还。在这之前,他曾因《春光乍现》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奖

安东尼奥尼最后一部电影,是在他90多岁时拍的,是一部电剧集爱神》(Eros,2004年)的其中一段〈欲〉(Il filo pericoloso delle cose)。本片制作的原始动机是向安东尼奥尼致敬,最终由三部短片构成;公开表明深受安东尼奥尼影响的导演王家卫史蒂文·索德伯格各拍了一段,加上安东尼奥尼自己的注脚。这个短片集是由许多朦胧的构图与卡耶塔诺·费洛索所作曲并演唱的歌曲〈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所架构而成。[9]

这部影片的美国DVD发行时包含了安东尼奥尼另一部在2004年拍的短片《米开朗基罗的凝视英语Lo Sguardo di Michelangelo》(Lo Sguardo di Michelangelo)。

安东尼奥尼于2007年7月30日逝世于罗马,享年94岁,另一个伟大的电影导演英格玛·伯格曼也在同一天过世。安东尼奥尼的遗体目前放置在罗马市政府,直到2007年8月2日的丧礼。市政府也在灵堂设了大萤幕呈现安东尼奥尼黑白的连续画面,包括了影片的背景与后台。

形式与风格

编辑

电影历史学家弗吉尼亚·莱特·魏克斯曼英语Virginia Wright Wexman叙述安东尼奥尼对于世界的观点,是一种“后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知识分子”的方式。[10] 安东尼奥尼在戛纳的一段致词说到关于《情事》(1960年)。他说在这个理性与科学的现代世代,人类始终借由著“苛刻且死板的道德被认为且承担了懦弱与全然的怠惰”存活。他说电影能够洞悉矛盾-我们非常仔细的去审视那些道德看法,我们细心研究且分析他们直到筋疲力尽。我们有能力作,但我们没有能力去发现新的方式。[11]九年后他在一个访谈上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他说,他憎恨道德这个字:当人变得安于自然,当精神空间变成他真正的背景,这些字和看法(指道德)将会失去它们的意义,而且我们也不再需要使用它们。[12]

因此,安东尼奥尼电影当中循环的主题之一,就是忍受倦怠的主角们的生活除了声色之娱的满足或物质财富的追求之外,皆空虚且毫无目标。电影史家大卫·鲍得威尔英语David Bordwell写说,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假期、派对、以及艺术的消遣追求,都无法掩饰主角目标与情感的缺乏。性行为是随意的诱惑,且主角不惜任何代价地追求财富。[13]

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倾向于省略情节与对话,且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徘徊特定的境景,例如在《过客英语The Passenger (film)》中十分钟的长镜头,或者在《英语L'Eclisse》中莫妮卡·维蒂好奇地瞪着电子看板,搭配着环境音与电路当啷声。弗吉尼亚·莱特·魏克斯曼英语Virginia Wright Wexman是如此解释他的风格的:

“...摄影机放置在中景远比特写多,频繁地缓慢移动,镜头容许借由著剪辑以延长连续性。如此一来每个画面会更复杂,比一般较小环境被构筑的那种风格,能够承载更多的资讯…在安东尼奥尼的作品中我们必须详细的了解他的画面,他迫使我们所有的注意力借由著持续的镜头,直到镜头被剪断...”[10]

安东尼奥尼也被受瞩目,因其在他的电影风格中开发了色彩为重要的表现元素,特别在他的第一部彩色电影,《红色沙漠英语Il Deserto rosso》片中。

重要性

编辑

大卫·鲍得威尔认为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在艺术电影有巨大的影响力:“比起其他导演,他更能鼓励电影工作者去探索简约风格且开放结局的叙事方式”。[14]

安东尼奥尼的简约风格与无目的的角色并不被所有的评论者所欣赏。英格玛·伯格曼曾说他欣赏一部分安东尼奥尼的电影包括《春光乍现》与《》,因为影片中不带感情且有时带有朦胧的特质,然而他觉得安东尼奥尼的其他电影很无聊,并说他不了解为什么安东尼奥尼这么受尊敬。[15]

电影作品

编辑

奖项

编辑

入围

编辑

获奖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David A. Cook, A History of Narrative Film, 4e (New York: Norton, 2001), 535.
  2. ^ David A. Cook,A History of Narrative Film, 4e (New York: Norton, 2001), 535.
  3. ^ http://film.guardian.co.uk/obituaries/0,,2138557,00.html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enelope Houston, "Obituary: Michelangelo Antonioni", 《卫报》(The Guardian),2007年七月31日
  4. ^ http://www.southcn.com/ent/zhuanti2/antonioni/news/200310050124.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安东尼奥尼简介〉,南方网
  5. ^ 存档副本. [2010-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6. ^ 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 & Christine Leefeldt, "De Interpretatione, or the Difficulty of Being Marco Polo On the Occasion of Antonioni's China Film", 《Film Quarterly英语Film Quarterly》 30.4, Special Book Issue, 8-12, 1977
  7. ^ Seymour Chatman, Antonioni, or The Surface of the World.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p.174. ISBN 0-520-05341-9
  8. ^ 存档副本. [2007-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4). 
  9. ^ [http://www.brightlightsfilm.com/53/cronaca.htm[永久失效链接] Ian Johnston, "We Are Not Happy and We Never Will Be: On Cronaca di un amore ", Bright Lights Film Journal英语Bright Lights Film Journal, #53, August 2006.
  10. ^ 10.0 10.1 Virginia Wright Wexman, A History of Film, 6e (Pearson, 2006), 312. ISBN 0-205-44976-X
  11. ^ Antonioni, 'Cannes Statement', repr.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websit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 ^ Michelangelo Antonioni. Interview. Rome, July 29, 1969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7年9月27日,.. In: Charles Thomas Samuels, Encountering Directors. New York: G.P. Putnam's Sons, 1972, pp. 15-32.
  13. ^ David Bordwell and Kristin Thompson, Film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McGraw-Hill, 2003), p. 427-428. .中文译本为《电影百年发展史》 ISBN 957-493-073-4 ISBN 957-493-130-7
  14. ^ David Bordwell and Kristin Thompson, Film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McGraw-Hill, 2003), p. 428.中文译本为《电影百年发展史》 ISBN 957-493-073-4 ISBN 957-493-130-7
  15. ^ Aghed, Jan (2002). När Bergman går på bio. Sydsvenska Dagbladet, 12 maj 2002.

文献目录

编辑

相关书籍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invoke: Navbox Template:Nav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