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疆大臣,又称“封疆大吏”,指中国时期执掌地方(一或数省)最高军政权力的官员,乃朝廷要员。中国自秦代以来确立中央集权制后,历代执掌地方最高军政大权的官职包括秦代的郡守两代与初唐太守州牧刺史三国晋代都督北周大总管隋代行台尚书省唐代的都督、都护节度使宋代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提举常平公事和掌军权的安抚使辽国的都总管、处置使和转运使(有些道称为户部使、度支使等)、西夏都统军金国的诸京留守司留守带本府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元代行省丞相行省平章政事等职衔,这些职衔所存在的朝代虽未有针对这些职务比喻为封疆大吏的说法,但这些职务皆有封疆大吏之实,为封疆大臣发展演变的历史沿革。直至明代一般被称为“封疆”之职位有都指挥使按察使以及布政使[1],而延至清代,除了通常所指的总督和各省巡抚外,旗兵的最高地方长官—将军亦同被称为“封疆大臣”,因为这些官员均为皇帝亲自任命,且权力极大,类似古代君主分封疆土的诸侯,故因此而得名。

清朝总督 编辑

清朝最高级的九位总督包括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陕甘总督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明史.兵志二》:“当是时,都指挥使与布、按并称三司,为封疆大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