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阁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2年7月14日) |
艺阁(又名台阁、日本称作山车或屋台)是一种源自东亚传统民俗技艺表演,与阵头合称艺阵,常见于迎神赛会。一般由小孩子装扮成各种历史人物,坐在制作精美的阁子里,由人抬着或搭载于车子上游行街头。又称“诗意阁”,古代是一种古色古香的传统式花车,车上由真人扮演各种神话、戏剧人物,并布置有花草树木的亭台楼阁,借此呈现民间传说或小说戏曲之故事情节。举凡地方上有迎神庙会、行香等庆典活动,常见艺阁参与游行。日本以“山车・鉾车・屋台祭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非物质遗产,台湾台南市则以“艺阁”登录为无形文化资产保存技术及保存者-传统工艺类。
源起
编辑艺阁源自于汉代的上元节点灯。根据《佛教大辞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点灯,放夜也。汉明帝时,佛法初东渐,摩腾竺法兰与道士角力胜之,明帝于上元燃灯,以示佛法大明。后代效之。”汉明帝时,诏令上元节必须“点灯放夜”,以表示佛法大明,此后由于历代仿效,逐渐成为民间习俗。到了唐宋,订定上元为灯节。不过“点灯放夜”只是一种静态的展示;唐代开始,民间出现了山车和陆船的动态表演形式,即现在的艺阁。
宋代的“讶鼓戏”及“肉傀儡”是艺阁的其中两种表演形式,《武林旧事》、《梦梁录》等诸书均有纪录当时“台阁”出现于庙会迎神之盛况。明代时,“迎台阁”成为当时迎神庙会最普遍流行的活动。
清朝时,山车和陆船逐渐开始发展成为民间迎神庙会的重要游艺阵头,因其外表颇似楼阁,故又被称“艺阁”。
各地发展
编辑台湾
编辑艺阁的引入,相传是由信徒从福建泉州、厦门等地引进台湾,至今约有三百年的历史。而台湾在清朝时期出现以真人马匹扮演的“马前阁”,场面十分浩大。清乾隆朱景英《海东札记》中记载:“俗喜迎神赛会,如天后诞辰、中元普度,辄醵金境内,备极铺排,导从列仗,华侈异常。又出金佣人家垂髫女子,妆扮故事,舁游于市,谓之‘抬阁’,靡靡甚矣。”。成书于同治十二年(西元一八七三年)的《东瀛识略》亦有记载:“又有择童男女之美秀者,饰为故事,名曰台阁;数架、十余架无定,每架四人舁之,先以鼓吹,?历街市,及署而止,官乃赉以银牌。”依此言当时艺阁是以童男童女装扮,以人力扛抬,并以乐队伴奏游街,且受官署所肯定。连横“诗意”一文亦提及:“台湾迎赛,辄装台阁,谓之诗意。而所装者,多取小说,牛鬼蛇神,见之可唒。”。此外,在台湾竹枝词中记载艺阁更多,例如:刘其灼〈元宵竹枝词〉“熬山艺阁簇卿云,车鼓喧阗十里闻,东去西来如水涌,尽多冠盖庇裙钗。”
刚开始时,以木板搭建阁棚,加以布置装饰,并由能歌能弹的南管乐曲艺旦,打扮成历史诗词或小说典故中的各个角色,坐在阁棚的阁台上,演唱南管乐曲,并由四到八个壮汉扛抬游街,颇受爱好南管音乐者与诗人墨客的喜爱。
日治时期,艺阁多半由艺妓扮演。日本皇太子到台湾游玩时,政府当局曾强迫艺阵游行供皇太子欣赏借此表示欢迎之意[1],因而曾使艺阁极盛一时。日治末期,受战争之影响艺阁一度销声匿迹,其后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再度活跃于民间庙会活动。
早期的艺阁是由真人扮演并以人力扛抬,逐渐演变至人力板车承载,另有牛车、木轮车。随着时代进步,增加了铁牛车及马达三轮车的辅助;电动车,现由小货车发展成大卡车、大拖车承载,阁台上的装饰也更多了彩绘、雕花乃至于各种科技的声光特效,最后演变成如今的“电子花车”。
台湾的艺阁有蜈蚣阁及妆台阁两种,妆台阁是在木座上装置楼台亭阁,由孩童扮演历史或戏剧人物,或坐或立于台上;蜈蚣阁则是以多个艺阁串联而成,行进时宛如蜈蚣行走故名。而蜈蚣阁因其具有宗教功能自成一阵,所以称为蜈蚣阵,现今艺阁多是指妆台阁为主,妆台阁属小型艺阁,有在汔车上装设楼台布景,设置电动假人的,或真人置于其中的;也有装阁在三轮车上而多台串连起来的,在学甲上白礁里可以看到所有艺阁的种类,有后社集和宫的蜈蚣阵、有设于汽车上的艺阁,也有三轮车的艺阁如白礁宫的董汉寻母及宅口角兴太宫的五虎平西,更有类似蜈蚣阵的罗姓角八仙棚。
艺阁台上的人物,通常都由童男童女扮演,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浓妆艳抹,穿着华丽的戏服在台上全力演出。
台湾之艺阁分布以云林北港、台南学甲、佳里、嘉义朴子、和台中海线地区为主,目前云林北港和台南学甲之艺阁仍由真人扮演配合电动模型,而北港镇北港朝天宫之艺阁规模为全台最大,近年更透过网络新媒体报导、传播而享有高知名度。[2]嘉义朴子地区近年也开始复兴真人配合电动模型艺阁,台中地区则全以道具、模型装阁,加上炫丽的灯光、劲爆的音效,因而成为另类的电动声光阁。
日本
编辑日本祭典中33件涉及山・鉾・屋台等称呼的山车游行节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6年(平成28年)11月30日登录为无形文化遗产。[3]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民俗采风. 台灣遊行文化——藝閣藝術. 大纪元时报. 2006-12-14 [2023-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6) (中文(台湾)).
- ^ 黄淑莉. 北港真人藝閣遊行 天降這一物民眾樂翻!. 自由时报. 2023-05-09 [2023-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6) (中文(台湾)).
- ^ 黄菁菁. 日本33項傳統祭典活動 登世界無形文化遺產. 中国时报. 2016-12-01 [2023-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6)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