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铭(1938年11月1日[1]中华民国台湾律师、政治人物,桃园平镇人,曾任第二届、第三届监察委员。先此之前以无党籍身份在台湾省第二选区(桃竹苗)当选为第一届第三次增额立法委员[2]

张德铭
中华民国(台湾)政治人物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 (1938-11-01) 1938年11月1日85岁)
学历
经历

早年生平 编辑

张德铭出生于今桃园市平镇区[3]早年曾在大同中学初中部、成功中学高中部、国立台湾大学法律系司法组毕业,后任华南银行业务员。[2]

后来,张德铭在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台大法学院旁开设一家律师事务所陈淑暖(后来任民进党宜兰县议员)与傅云钦(后来任建国广场负责人)曾在此担任法律助理,林勤纲(后来任台北地检署主任检察官)曾在此担任律师。

1972年,张德铭与林义雄姚嘉文等青年律师在台北共同创办“平民法律服务中心”免费为贫民提供法律服务,姚嘉文任指导委员会主任。[4]

参与民主运动 编辑

1977年县市长选举,参加桃园县县长选举的候选人有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欧宪瑜、及遭开除党籍的许信良。许信良的参选获得党外的支持,知名党外人士张德铭、黄玉娇吕秀莲等人为其助选,林正杰许国泰林清松邱垂贞等人也为其活动。1977年11月19日,中坜事件发生。张德铭为事件中被告伪证罪邱奕彬担任辩护律师,[3]在该件官司败诉后著有《公道何在》一书。

1978年,张德铭投入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于台湾省第二选区竞选立委。[3]然而因发生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而推迟,在此次选举中参加竞选的张德铭也不得不停止竞选活动。[5]

1979年美丽岛事件发生后,康宁祥紧急联络党外律师张德铭,为美丽岛事件的被告们组成了一个辩护律师团。[6]受到张德铭通知的律师包括海商法律师陈水扁,最终陈水扁答应为黄信介辩护。日后陈水扁曾回忆1980年2月23日张德铭的那通电话,改变了他的一生。[7]

1980年6月11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年底举办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幕后协调筹组“美丽岛事件辩护律师团”的张德铭角逐第三次增额立法委员选举,当选立法委员[8]

1981年省市公职人员选举中,党外通过集体推荐制获得丰硕的选举战果。此后,作为党外主流领袖的康宁祥与同为立法委员的张德铭、黄煌雄讨论到党外应当拓展外交。1982年6月29日起,康宁祥、张德铭、黄煌雄尤清应“北美洲台湾人教授协会”邀请,进行了为期40天的访问美国日本之行,史称“党外四人行”。此行中,四人向美国方面提出,台湾前途由台湾人民决定,台湾应释放政治犯、开放党禁报禁、全面改选中央民意代表,美国要继续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四人有关台湾人权的言论令台湾的国民党当局难堪,但要求美国确保台湾安全的言论又令国民党当局欣喜。这次访问在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美国停止售台武器问题的谈判中,对美方起到一定影响。1982年8月7日,四人回到台湾。此行是首次有独立于国民党之外的高阶层台湾人政治领袖访问美国。但此行在党外未获普遍支持,特别是未获党外新生代支持,反而怀疑四人是为国民党做说客。[9]

1982年5月中旬,党外立法委员为审查警备总部预算,指定警备总司令到席接受质询,但被警备总司令以军令、政令系统不同为由拒绝。这引起张德铭的不满,遂发动党外人士杯葛。但国民党在立法院出动足够人数以便表决,党外人士认为杯葛无法奏效,遂提出三个条件同国民党谈判,国民党立法委员党团书记长周慕文随即同意这三个条件,党外人士放弃杯葛。此后,许荣淑发行、林世煜主编的《深耕》杂志公开指责放弃杯葛是康宁祥“放水”,刊登王丽美李敖、林世煜、张明雄(邱义仁)等人的“批康”文章,这掀起了历时三年多的党外杂志“批康运动”。该运动争论的焦点是党外运动的路线,其中也搀杂了权力之争、派系之争、个人恩怨等等。[10]

1983年12月,在立法委员增额选举中,党外新生代吴乃仁邱义仁林世煜等通过《生根》杂志(即原《深耕》杂志)推出的“美丽岛系统连线”候选人获得大胜,而以康宁祥为首的党外主流系统遭遇惨败,“党外四人行”中的康宁祥、张德铭、黄煌雄均落选立法委员。[11]

1985年,在县市长及省市议员选举前,党外的两个主要团体“党外编联会”(以新生代为主)、“党外公政会”(以公职人员组成)在新任公政会理事长尤清的调和下由互斗转为合作,共同成立“1985年党外选举后援会”,推荐42位候选人,其中包括在台北市第四选区参选台北市议员的张德铭。1985年11月选举完成,张德铭在第四选区以最高票当选。[12]

1986年2月间,台湾各地党外纷纷筹备设立公政会分会,受到国民党劝阻。1986年4月9日,蒋经国指示12位国民党中常委研议六大政治议题,其中也包括政党问题。1986年4月12日,康宁祥宣布正式向公政会提出设立分会申请,立即引发其他地区的党外人士跟进。4月26日,公政会举行大会,选出新任理事9人(尤清、游锡堃林正杰、张德铭、林文郎陈水扁张俊雄谢长廷颜锦福)、监事3人(黄玉娇康水木周伯伦),并且宣布经理事会同意成立的公政会各分会。随后,公政会各分会的成立问题引发政潮,党外势力也因此再度陷入内斗。[13]

1986年9月28日,全国党外后援会召开,游锡堃担任大会主席。第一项议案为尤清提出的组党议案,获大会鼓掌通过。当天下午,利用大会间隙召开新党发起人会,由费希平主持,朱高正突然在发起人会上提出今天宣布新党成立的主张,立即获得张贵木、张德铭、谢长廷等人同意,最终当天大会宣布民主进步党正式成立。[14]

1986年11月10日,民进党11位中常委在台北市元秾茶艺馆选举民进党第一届主席,费希平以一票之差败给江鹏坚[15]。康宁祥执意支持费希平竞选党主席,身为康宁祥“最好的兄弟”的张德铭难以忍受康宁祥此举而在党主席选举中投废票,结果是一直对创党时机有所保留的江鹏坚当选民进党第一届主席[16]

事迹 编辑

  • 1979年美丽岛事件发生后,张德铭积极奔走筹组律师团、参与军法大审辩护。当时打电话游说律师陈水扁出任辩护律师者即是张德铭。1983年立委选举时陈水扁为张德铭站台时即慷慨激昂表示:“没有张德铭来找我为黄信介辩护,今天我没有机会当上台北市议员,为党外民主运动继续努力。”[17]:110日后陈水扁更回忆1980年2月23日张德铭的那通电话,改变了他的一生。[7]

参考文献 编辑

  1. ^ 法务部 律师查询 台证字第0937号 民国27年
  2. ^ 2.0 2.1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 第1屆立法委員個人資料 張德銘. [2008-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5). 
  3. ^ 3.0 3.1 3.2 张德铭著,《还我公道》
  4. ^ 赵印香,顽固“台独”分子——第二届党主席姚嘉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网,于2014-11-24查阅
  5. ^ 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40年,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第136-138页
  6. ^ 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40年,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第163页
  7. ^ 7.0 7.1 陶五柳著,《陈水扁震撼》,页32-50
  8. ^ 范泓:台湾宪政不寻常路(5). 共识网. 2014-06-05 [2014-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5). 
  9. ^ 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40年,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第178-184页
  10. ^ 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40年,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第184-189页
  11. ^ 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40年,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第189-195页
  12. ^ 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40年,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第213-218页
  13. ^ 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40年,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第218-219页
  14. ^ 李筱峰,台湾民主运动40年,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第238-240页
  15. ^ 〈党禁崩溃之彼日,“民主进步党”成立了--“环亚”、“甲天下”会场记实〉,《开拓时代周刊》第18期(《自由时代》总第146号),1986年11月17日。
  16. ^ 夏珍,〈党外学分与政治学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时报》2014年1月8日。
  17. ^ 前卫编辑小组. 《黨外 補破網》. 前卫出版社. 1984年1月1日. 

相关书籍 编辑

  • 张德铭著,《还我公道》。桃园。198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