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尾尺蛾

尺蛾科尾尺蛾属昆虫

张氏尾尺蛾学名Ourapteryx changi)是鳞翅目尺蛾科尾尺蛾属物种,属于中小型的夜行性尺蛾[1][2],常见于台湾中低海拔山区[3][4],可能亦见于中国大陆江西[5]湖北[6]湖南[7]贵州[8]。成虫全年可见,幼虫取食五列木科蔷薇科植物[2][3][9]

张氏尾尺蛾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目: 鳞翅目 Lepidoptera
科: 尺蛾科 Geometridae
属: 尾尺蛾属 Ourapteryx
种:
张氏尾尺蛾 O. changi
二名法
Ourapteryx changi
Inoue日语井上寛 (昆虫学者), 1985

成虫形态

编辑

张氏尾尺蛾展翅长38至62毫米[3][10],雄蛾前翅长22至25毫米,雌蛾前翅长25至28毫米[11]。雌雄外观相近,触角均为丝状。触角、面部和唇须英语External morphology of Lepidoptera#Palpi呈深赭棕色,躯体呈白色。前、后翅皆为纯白色底,翅脉呈黄褐色,翅面布有清晰的浅灰褐色短横斑,以前翅前缘、外缘及后翅外缘较为密集;翅缘黄褐色,外缘基部常掺有黑色鳞片,尤以前翅外缘和后翅尾突周遭特别明显[2][11]。前翅宽,雄蛾顶角略钝,雌蛾顶角略呈镰状[11];外缘生有黄褐色缘毛[3];内、外中线呈赭棕色,粗细因个体而异[2][11]。后翅中央有灰色斜带;第三中脉(M3)于臀角形成尖锐的尾突,尾突基部有一对镶黑边的红斑,两个红斑由一条深灰色带纹相连,靠近内缘的斑点有时不具红色区域,而是表现为黑斑[2][3][11];尾突尖端的缘毛色泽较两侧浅;尾突上方的第一中脉(M1)末端延长形成肩状突出[11]

与同属的相似种淡黄高山尾尺蛾荷兰语Ourapteryx monticola相比,张氏尾尺蛾前翅的内、外中线色泽为较浓的黄褐色,也较鲜明,而淡黄高山尾尺蛾翅的外缘基部也不像张氏尾尺蛾杂有明显的黑色鳞片。此外,许多淡黄高山尾尺蛾个体后翅尾突基部的两个红斑没有灰色带纹连贯[3][12]

雄蛾生殖器的颚形突(gnathos)中央具有粗糙的唇突(central lip);叉状器(furca)长过颚形突且略微弯曲,末端略为内折,同时生有许多突起物;阳茎生有粗而长的骨质刺(cornuti)。雌蛾生殖器的前阴片(lamella antevaginalis)呈半圆形;囊导管(ductus bursae)宽度中等,比同属的淡白粗纹尾尺蛾英语Ourapteryx inspersa淡黄双斑尾尺蛾英语Ourapteryx yerburii宽,而比黄尾尺蛾英语Ourapteryx sciticaudaria台湾黑缘尾尺蛾英语Ourapteryx taiwana窄,中段明显弯曲,在靠近交配囊(corpus bursae)处明显加宽;交配囊的花壁(signum)具有颇厚的褶边,外围生有至少25根骨质化的短刺,中央圆盘比台湾许多同属的物种小[11][13]

生态习性

编辑
 
停栖的成虫,摄于惠荪林场

在台湾,张氏尾尺蛾成虫活动的海拔范围相当广,是海拔跨度最大的尾尺蛾属物种,从海拔不及100米的内沟溪流域至逾3200米的武岭一带均有纪录[4][6][14],但大部分观察记录都集中在人为干扰程度较低的中、低海拔山林[3]。成虫属夜行性,会趋光,全年可见,属于一年多代英语Multivoltine的蛾类[2]。饲养个体的生活史约四个月,在野外的出现频度亦呈现约四个月的周期,其中春、秋两季为高峰期[4][9]

雌蛾可产逾200粒酒桶状的卵,卵壳绿色,带有浅色纵纹[9]。幼虫体表深褐色,已知取食蔷薇科山樱花[4]雾社山樱花[9]台湾扁核木[4],以及五列木科森氏红淡比,可能属于取食多个科的广食性英语Polyphagy[2]。幼虫在孵化后的第50至60日化蛹,蛹呈深褐色,外侧有时黏附枯枝与落叶,有时则仅依附在叶背,不做任何额外的掩蔽。蛹期短则一周,长则一个月[4][9]

命名沿革

编辑

张氏尾尺蛾的正模标本是由日本昆虫学家井上宽日语井上寛 (昆虫学者)于1964年7月中旬在奋起湖采集,现存于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井上注意到,与同属的近似种淡白粗纹尾尺蛾、淡黄高山尾尺蛾和淡黄尾尺蛾英语Ourapteryx pallidula相比,张氏尾尺蛾后翅的尾突略长一些,同时第一中脉末端更为突出,使尾突上方的肩状突出部分更加明显。此外,在张氏尾尺蛾的雄性生殖器中,颚形突中央的唇突比上述的三个近似种都还要宽,阳茎形态也有别于已知的尾尺蛾属物种,叉状器的长度并未超出爪状突(uncus)基部,倒与许多亚洲东部的尾尺蛾相同;雌性生殖器与其他同属物种的形态差异较小,其中前阴片较淡黄尾尺蛾大,花壁在比例上则较淡白粗纹尾尺蛾、淡黄高山尾尺蛾、淡黄双斑尾尺蛾等近似种小[11]

基于上述特征组合,井上认为张氏尾尺蛾是一个新物种。1985年3月,井上在首次针对台湾尾尺蛾属分类的研究中依据奋起湖的标本,连同其他来自全台各地的80余件副模标本英语Paratype描述并发表英语Species description张氏尾尺蛾。井上以台湾昆虫学家张保信之姓作为张氏尾尺蛾的种小名,感谢他在研究中提供的协助,张氏尾尺蛾的副模标本即包含张保信从南投云林采集的标本。井上推测,张氏尾尺蛾与淡白粗纹尾尺蛾、淡黄高山尾尺蛾、淡黄尾尺蛾、淡黄双斑尾尺蛾宽、黄尾尺蛾、台湾黑缘尾尺蛾、接骨木尾尺蛾英语Ourapteryx sambucaria等形态相似的物种构成复合种[11],惟尚未有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支持他的观点。

1912年夏季,德国昆虫学家梭德在台湾南部荖浓溪以西的四社[注 1]采集到若干尾尺蛾属的标本。英国昆虫学家普鲁特英语Louis Beethoven Prout后来将其中的两只雄蛾与两只雌蛾鉴定为东南亚的物种 Ourapteryx picticaudata[16],但井上认为这批标本应属于张氏尾尺蛾[11]

注释

编辑
  1. ^ 当时隶属阿缑厅楠梓仙溪东里荖浓庄,海拔4203日尺(约合1274米),约在今高雄市六龟区甲仙区一带[15]

参考资料

编辑
  1. ^ 林义祥. 張氏尾尺蛾. 嘎嘎昆虫网. 2009-08-09 [2023-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徐堉峰、许育铭. 陽明飛蛾:陽明山賞蛾手冊 (PDF). 台北: 内政部营建署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 2017: 62 [2023-03-10]. ISBN 978-986-05-508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3-10)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吴士纬 (编). 張氏尾尺蛾 Ourapteryx changi. 台湾产蝶蛾图鉴. [2023-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中文(台湾)). 
  4. ^ 4.0 4.1 4.2 4.3 4.4 4.5 慕光之城蛾类影像查询系统. Ourapteryx changi. 台湾飞蛾资讯分享站.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蛾类科普推广研究室.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中文(台湾)). 
  5. ^ 方育卿. 庐山蝶蛾志. 南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3. ISBN 7-81075-546-3 (中文(中国大陆)). 
  6. ^ 6.0 6.1 傅建明、乐思朗、林旭宏 (编). 合歡山的蛾. 南投: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2013: 153–154 [2023-03-10]. ISBN 978-986-03-98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中文(台湾)). 
  7. ^ 湖南省林业厅 (编). 湖南森林昆蟲圖鑑.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ISBN 7-5357-1068-9 (中文). 
  8. ^ 廖启荣. 尺蛾科 钩蛾科 枯叶蛾科. 杨茂发、金道超 (编). 贵州大沙河昆虫. 贵州: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 329–340. ISBN 7-221-07199-3 (中文(中国大陆)). 
  9. ^ 9.0 9.1 9.2 9.3 9.4 李圆恩. 張氏尾尺蛾生活史初窺. 自然保育季刊. 2011, 76: 44–48 [202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中文(台湾)). 
  10. ^ 蛾类标本影像查询系统. Ourapteryx changi. 台湾飞蛾资讯分享站.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蛾类科普推广研究室. [2023-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中文(台湾)).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Inoue, H. The genera Ourapteryx and Tristrophis of Taiwan (Lepidoptera: Geometridae). Bulletin of Faculty of Domestic Sciences, Otsuma Women's University. 1985, 21: 75–124 (英语). 
  12. ^ 王效岳. 臺灣尺蛾科圖鑑(2). 台北: 台湾省立博物馆. 1997: 385. ISBN 957-9497-74-5 (中文(台湾)). 
  13. ^ 张保信. 臺灣蛾類圖說(四). 台北: 台湾省立博物馆. 1990: 152–153 (中文(台湾)). 
  14. ^ 傅建明、大和田守、施礼正、林旭宏 (编). 南橫的蛾1. 南投: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2020: 365 [2023-03-10]. ISBN 978-986-5449-7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中文(台湾)). 
  15. ^ 三輪勇四郎水戶野武夫. 外國の文獻に現はれた臺灣の昆蟲採集地名. 科學の臺灣. 1940, 8 (5): 12–25 [202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0) (日语). 
  16. ^ Prout, L. B. H. Sauter's Formosa-Ausbeute. Geometridae (Lep.). Entomologische Mitteilungen. 1914, 3 (7/8): 236–249 [2023-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3)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