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巴格拉季昂

(重定向自彼得·巴格拉基昂

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亲王格鲁吉亚语პეტრე ბაგრატიონი 俄语:Пётр Ива́нович Багратио́н;1765年—1812年9月24日),俄罗斯帝国陆军上将、亲王、格鲁吉亚巴格拉季昂王朝的后裔。

彼得·伊万诺维奇·巴格拉季昂

生平

编辑

巴格拉季昂出生于1765年,出生地也许是基兹里亚尔(今马哈奇卡拉西北,北高加索)或是格鲁吉亚。他的父亲伊万·巴格拉季昂上校是格鲁吉亚亲王。他的哥哥罗曼·巴格拉季昂也是一名服役于俄军的将军。

巴格拉季昂于1782年加入俄军,在高加索战区服役数年。期间他参加奥恰科夫攻城战,并在1794年随苏沃洛夫元帅进入波兰平息柯斯丘什科起义。巴格拉季昂的长处逐渐被苏沃洛夫所发觉。巴格拉季昂随苏沃洛夫参加之后的意大利和瑞士战役,并在攻取布雷西亚中表现突出。在1805年与拿破仑的战争中,巴格拉季昂的功绩甚至显得更加辉煌。仅靠着一只小规模的后卫部队,巴格拉季昂在申格拉本成功地抵御法军反复不断的五次攻击,尽管损失半数军人,巴格拉季昂还是成功向库图佐夫所率领的主力会合,而库图佐夫及其军队则因此获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12月2日)中巴格拉季昂率领皇帝右翼前锋部队(9200步兵,4500骑兵和42门炮)在战场北线与缪拉拉纳率领的法军左翼交战,巴格拉季昂与盟军利希顿斯坦因的4600名奥地利骑兵向拉纳把守的桑顿山发动数次进攻,但在法军步骑炮的配合均被击退。当日上午10点30分,拉纳和缪拉发动反击将联军击退,巴格拉季昂只好率所部结阵撤退。在之后的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中,巴格拉季昂勇敢而坚韧的奋战在埃劳战役(1807年2月7日)、海尔斯堡战役(1807年6月11日)和弗里德兰战役(1807年6月14日)。

在1808年的芬兰战争中,巴格拉季昂率军穿越冰封的芬兰湾占领奥兰群岛,1809年他率领俄军在RassowaTataritza土耳其交战。战后巴格拉季昂晋升陆军上将

1812年巴格拉季昂指挥西部边境第二军团,尽管在莫吉廖夫被法军击败(1812年7月23日),巴格拉季昂还是成功在斯摩棱斯克与巴克莱将军率领的主力会合,在博罗金诺战役(1812年9月7日)巴格拉季昂指挥俄军左翼在巴格拉季昂凸角堡与法军反复血战,激战中巴格拉季昂受致命伤。9月24日,伤重不治的巴格拉季昂在西祢村逝世。

荣誉

编辑

尚武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即位后,下旨在博罗金诺战场建立纪念巴格拉季昂军人荣誉的纪念碑。巴格拉季昂的遗体被转移到这个他倒下的地方,直到现在。巴格拉季昂的陵墓在二战中被毁坏(据说当局只从中抢救出了巴格拉季昂遗骨的碎片),但很快就被重建。约瑟夫·斯大林选择了巴格拉季昂这个名字作为1944年6月22日苏军击溃德国中央集团军行动命名。战后,苏联兼并了东普鲁士的北部,昔日的战场埃劳被重新命名为巴格拉季昂诺夫斯克来纪念这位勇敢的将军。1973年,小行星3127以其名字命名。

名字的发音

编辑

巴格拉季昂的发音并非是许多人第一次阅读《战争与和平》时念的“bag-ration”(bəˈɡreɪʃən)。说英语的人常常用给意大利人名发音的方法来发音,念作“Ba-gratsi-ON”(bəˌɡrɑːtsiˈoʊn),但在俄语则发音为bah-grah-tee-ON [bəɡrɐtʲɪˈon],格鲁吉亚语发音是bah-grah-tee-on-i[bɑɡrɑtʼiɔni],且没什么显著的重音。

评价

编辑

在《战争与和平》中,托尔斯泰所创造的主角安德烈·鲍尔康斯基被像穿越小说一样的安插方法放到了巴格拉季昂的身边亲历申格拉本之战,由此可见作家对于伟大将军的追思和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