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寿

清朝科学家 (1818-1884)

徐寿(1818年2月26日—1884年9月24日),生元雪村江苏无锡人,晚清科学家工程师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

徐寿
性别
出生(1818-02-26)1818年2月26日
大清江苏省常州府无锡县
逝世1884年9月24日(1884岁—09—24)(66岁)
 大清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格致书院
国籍 中国
职业工程师、化学家、翻译家
活跃时期19世纪
代表作

生平 编辑

徐寿幼时丧父,早年曾研习儒学经义和八股诗文。道光咸丰年间,徐寿放弃科举考试转而开始研究博物学。1853年,徐寿和同乡的数学家华蘅芳结伴前往上海,在墨海书馆结识了晚清数学家李善兰(提出了李善兰恒等式)。李善兰当时正在墨海书馆从事欧洲近代物理学、动植物学和矿物学等书籍的翻译。徐寿和华蘅芳虚心求教、认真钻研的态度给李善兰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们在购买了大量科学书籍和有关物理实验的仪器后回到家乡。之后徐寿参考书籍进行了一系列的物理实验,并于1856年再次来到墨海书馆购买了一批化学实验仪器和英国医生合信编著的《博物新编》。通过非常勤奋的自学和极高的天赋,徐寿对于欧洲近代科学的了解程度飞速提升。1861年,成为中国最早的近代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的技术人员,作为核心参与设计制造了中国首台蒸汽机(1862年7月制成)和首艘国产蒸汽动力木壳轮船(1866年4月建成,排水量45吨,时速约为12.8公里,由曾国藩命名为“黄鹄”号)。1866年,徐寿在上海任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首任襄办(副总工程师)。任职期间,徐寿与其子徐建寅以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同设计建造了中国首艘国产蒸汽动力军舰——“恬吉”号木壳内河明轮船等多艘舰船[1],开启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之后徐寿又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办翻译馆并参与主持翻译欧洲科技书籍,其译著有《化学鉴原》、《化学考质》、《西艺知新》、《化学求数》、《法律医学》等,主要介绍欧洲近代化学,并创造汉字命名化学元素(对中国和日本两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874年,徐寿在上海参与创办了中国近代首所教授欧洲科技的学校——格致书院,同年在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火药厂,成功采用铅室法研制出生产无烟火药的核心化工原料硫酸硝酸。1876年,徐寿主导出版了中国最早的中文科技期刊——《格致汇编》。当时中国缺乏很多实验仪器,徐寿则到处搜罗,然后加以钻研。他曾经尝试找三棱镜,却不成功,唯有把水晶印章打磨成三角形,试验出光的色散[2]。1884年,徐寿于上海格致书院逝世,享年66岁,葬于现今无锡梅园公墓。

著作 编辑

译著:

 
徐寿译著《化学鉴原》插图

贡献 编辑

从19世纪40年代起,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徐寿比较系统和全面地翻译传播了西方的近代化学知识,成功地创造了化学元素汉语命名原则,并在化学知识的运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译书 编辑

徐寿他们译书的过程,开始时大多是根据西文的较新版本,由傅兰雅口述,徐寿笔译。即傅兰雅把书中原意讲出来,继而是徐寿理解口述的内容,用适当的汉语表达出来。西方的拼音文字和中国汉字,在造字原则上有极大不同,几乎全部的化学术语和大部分化学元素的名称,在汉字里没有现成的名称,为此徐寿花费了不少心血以翻译。对及养气()、轻气()、绿气()、淡气()等元素,他沿用前制,根据它们的主要性质来命名。对于其它元素,徐寿利用西文第一音节而造新字的原则来命名,例如等,据传是用明朝君主的名字取的,但史学家认为只是因为汉字的特性造成的巧合。徐寿采用的这种命名方法,后来被化学界接受,一直沿用至今。这是徐寿的一大贡献。

徐寿在制造蒸汽机时,碰到和化学元素一样的问题:蒸汽机技术的中国译者太多,术语不统一。于是他写了一本《汽机命名说》《汽机中西名目表》,分别对蒸汽机的各个部件进行解释与统一译名。如“活塞”是蒸汽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件,英文piston,德文做kolben,徐寿解说:“汽筒之内为汽所冲激而进退者,名曰鞲鞴。”

格致书院 编辑

为了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徐寿和傅兰雅等人于1874年在上海创建了格致书院(现上海格致中学)。这是中国第一所教授科学技术知识的场所。它于1876年正式开院, 1879年正式招收学生,开设矿物、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等课目。同时定期地举办科学讲座,讲课时配有实验表演,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中国兴办近代科学教育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格致书院开办的同年,徐寿等创办发行了中国第一种科学技术期刊一《格致汇编》。刊物始为月刊,后改为季刊,实际出版了7年,介绍了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对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括起了重要作用。[3]

声学 编辑

1878年,徐寿在《格致汇编》第7卷上发表了《考证律吕说》,纠正了伯努利定律。其被翻译为英语,并发布至《自然》[4],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在《自然》上发表文章的人。

参见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清史稿·卷505》,出自赵尔巽清史稿

参考 编辑

  1. ^ 无锡人设计了“亚洲第一巨舰”定远号. [2020-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2. ^ 张廷玉等, 清史稿. 嘗購三棱玻璃不可得,磨水晶印章成三角形,驗得光分七色。. 清史馆. 1927年. 
  3. ^ [1],格致书院——传授科学知识。
  4. ^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Acoustics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