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彦超(?—952年),五代时军事人物,吐谷浑人,后汉高祖刘知远同母异父弟。

冒姓阎,因体黑又麻脸,故被称为阎昆仑,早年担任李嗣源士兵,累迁至刺史。后担任泰宁(今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节度使。因喜爱诈术而为郭威所忌。乾祐三年(950年),郭威起兵反后汉,在刘子陂(今河南封丘南)击败慕容彦超,彦超逃往兖州开封府尹侯益向郭威投降。郭威又击败刘承祐,建立后周。后周广顺二年(952年)慕容彦超联络南唐北汉反周,兵败,投井死。

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编辑

他早年跟随李嗣源,从不断立军功从底层做到了刺史。他在后晋时期,和契丹作战无比英勇。后来刘知远当了皇帝,授他为镇宁军节度使,他还跟随高行周一起讨伐杜重威,刘知远为了协调他和高行周的关系,把他调到兖州,任泰宁军节度使。

背叛后周 编辑

干佑三年(公元950年)后汉隐帝反动了政变,杀掉了史弘肇杨邠,逼反了郭威。刘承祐下诏让慕容彦超来京,希望他能够抵挡住郭威,慕容彦超接到刘承祐的诏书时,连忙放下碗筷赶赴京师,来到京城,受命为主将,带兵抵御郭威大军。但他因为轻敌,致使后汉军队大败,刘承祐也死于乱兵之中。慕容彦超则逃回了兖州。

后来郭威称帝建立了后周,作为前朝的宗室,他要不要向郭威称臣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他逃回了兖州后心中就一直惴惴不安,担心郭威随时来清算自己。他内心里不敢与郭威正面交锋,他见郭威称帝,还派人来京城进献宝物,表达了自己愿意归顺的意思,以此来试探郭威。郭威清除后汉所有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继承人,慕容彦超虽是刘知远同母异父的弟弟,但因他姓慕容不姓刘才躲过一劫,郭威新定天下,想拉拢更多人,就加封慕容彦超为中书令,并派人到兖州抚慰。郭威的圣旨大意为:“前朝失德,少主听信谗言,仓促之间,召卿入京,卿接到诏令后立马出发,几天就来到了京城,为救国难,奋不顾身,后来天亡汉室,汉军将校,纷纷归降,卿却调转马头,回到兖州。由此来看,不管是为国尽忠,还是审时度势,你都做的有始有终。疾风知劲草,危难见忠臣。得国者自然都想用你这样的人。对汉室三心二意的人,怎么可能会效忠周廷!如果因为抵挡过我而担心恐惧,岂不是过于杞人忧天了吗?你只要保持安国体民。对我就像对待故主一样,那你就一样还是社稷重臣。言尽于此,卿无复疑!”

然而慕容彦超看到诏书后并没有借坡下驴,真心归附,他依旧疑心不断,后来听说刘赟暴死,这让他更加不安。于是他在兖州招兵买马,积蓄粮草,并暗中勾结北汉,准备起兵反周。然而郭威早就截获了他与北汉之间的往来书信,所以郭威早就清楚慕容彦超的野心。郭威非但没有发兵责问,反而派人到兖州和慕容彦超订立盟约,想最后一次争取他。但慕容彦超非但不领情,还想用计策反与自己相近的高行周,让郭威对高行周生疑,然而郭威识破了他的计谋,郭威反而更加信任高行周,派遣张凝郓州支援高行周防守。

广顺二年(公元952年) ,慕容彦超准备起兵,他把部下招入城中,并且挖护城河。他又准备和南唐勾结,部下劝他不要反抗后周,说山东自古以来没有起兵自立的条件,希望他能够吸取杜重威李守贞的前车之鉴,但慕容彦超没有采纳。郭威后见到慕容彦超起兵,发兵征讨,慕容彦超见后周军来势汹汹,便派人到南唐请求支援,唐主李璟派遣燕敬权来支援他。但没想到唐军主力被周军打垮,而且主将燕敬权也被后周军队所擒。郭威好言宽慰燕敬权,拉拢南唐,给了他钱财并将他放回南唐,并警告他们不要再助逆。李璟心中颇有感激,便不再帮助慕容彦超。不过,慕容彦超也是一员良将,防守做的很好,让后周军一时拿不下城池。曹英见猛攻无效,就下令在城外修筑堡垒,打算困死兖州城。后慕容彦超见后周的援军越来越多,心中越发觉得恐惧,想要带兵突出重围。但他数次突围,都被药元福堵了回来。就这样一直相持到了夏天,城中的粮草被消耗殆尽。慕容彦超下令,让军士大肆搜刮百姓,城中的大户阎弘鲁见他大肆搜刮,预感到他自己的钱财肯定都保不住,干脆把自己的家产都献了出来,但是慕容彦超却还说他有私藏,最终将其冤杀。

郭威见兖州久攻不下,就御驾亲征,他先派人劝降慕容彦超,但是郭威却只得到守军的污言秽语。郭威大怒,立马督军猛攻,各军见主上御驾亲临,各个都气势如虹,卖力进攻。而城内的守军因为粮草短缺,早就无心守城。很快, 在内外无援,兖州城被攻陷,城中守军纷纷投降,慕容彦超见城池不保,便来到城中的镇星祠里,祈祷了起来。他起兵造反,便是因为城中术士说他起兵造反必然有神相助,慕容彦超信以为真,特意在城中修建了此镇星祠,每天前来祭拜,现在他无计可施,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指点。然而,此时他听说兖州被攻破,连忙起兵督战,然而兵败如山倒,他打了一会儿巷战,见手下的人越来越少,就再次回到了镇星祠,一把火烧了这里,然后回到了府中,带着夫人一起投井自杀。慕容彦超的儿子带着五百人想突围,也被捉住斩杀。慕容彦超的家族悉数被诛杀,就连慕容彦超的尸体也被人打捞上来,枭首示众。原本郭威还想杀慕容彦超的将校,但冯道范质为他们辩解道他们是被慕容彦超胁迫的,不应治罪。郭威听后觉得有理,便赦免他们。

参见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旧五代史·卷130》,出自薛居正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卷53》,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参考资料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