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新字体,是指使用日本政府公布的《常用汉字表》中简化汉字的方法来类推简化表外汉字及《改定常用汉字表》中新增的未简化的汉字而产生的简笔字。扩张新字体不是日本的标准字体,在正式场合通常应以旧字体代替。[1]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拡張新字体
假名かくちょうしんじたい
平文式罗马字Kakuchō Shinjitai
日语旧字体擴張新字體
本条目包含JIS X 0213日语JIS X 0213:2004编码收录的文字,相关文字需在支持JIS X 0213:2004的环境下才能正确显示。(详细

汉字表中的新字体 编辑

1949年,日本官方发布《当用汉字字体表》,收录1850个汉字,不少新字体成为标准汉字,例如“”、“”和“”分别被简化为“”、“”和“”。后来,《常用汉字表》发布,收录1945字,该字表追加了若干新字体,例如“”、“”、“”简化成“”、“”、“”,另外,已经在《当用汉字字体表》出现的“”字在该表中被简化的“”字替代。此时,有357个旧字体简化为新字体(由于“”、“”和“”被合并简化为“”,新字体的数量只有355个)。

日本汉字简化带来的问题是,有相同构成部分的汉字并未统一简化,导致简化后字体不统一。例如《常用汉字表》内的“”、“”和“”被简化成“”、“”和“”,而表外汉字“”、“”和“”右边的“”不简化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化字其实亦存在类似问题。在《简化字总表》时代,由于使用类推简化规则,表外字问题理论上不存在。但后来大陆在2013年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中曾说明“本字表以外的字,不再类推简化”;虽然正式公布时表中去掉了此说明,但配套出版物《〈通用规范汉字表〉解读》中提到了不再类推简化。至此,中国大陆的简化字也面临类似扩张新字体的问题。

扩张新字体的诞生 编辑

1950年代,《朝日新闻》使用简化的《常用汉字表》表外汉字,如“”、“”和“”右边的“”均被简化为“”,这些简化的汉字被称为“朝日文字”,对日本社会用字影响巨大。

后来,扩张新字体也被收录于JIS,1978年的JIS C 6226-1978(简称78JIS、旧JIS)中,“嘘(噓)”、“”等少量表外字(10字左右)简化为扩张新字体。

1983年制定的JIS X 0208:1983(简称83JIS、新JIS)是首个大量收录扩张新字体的字符集,其中,包括“鴎(鷗)”、“涜(瀆)”、“溌(潑)”、“”、“”在内的299个(若包括“曽(曾)”“訛(譌)”则是301个)已收入旧JIS的汉字改为扩张新字体。当时,扩张新字体还不常用于印刷,但该字符集对此产生了巨大冲击。尤其是人们发现“森鷗外”的“”只能以简化的“”代替时,新的字符集广为诟病,有人称之为“森鴎外への冒涜”(对森鸥外的亵渎。此话使用略字体一方面是为了讽刺,另一方面也因为新的字符集根本没有收录“”和“”)[2]

然而,该字符集收录的表外字大部分仍然未简化,如“”“”“”。

本来,收录扩张新字体是因为官方当时尚未对表外汉字作任何规范,83JIS委员会便臆测将来《常用汉字表》会收录更多汉字,并类推简化,遂将78JIS中位于编码的第1水准的旧字体移动到第2水准,然后在原来的位置上放置新字体。这导致78JIS系统中打出来的旧字体在83JIS系统中会显示为新字体,因此83JIS上市以来,用户普遍反映不佳,难以使用。但后来《表外汉字字体表》中规定的字形却几乎都是康熙字典体[3],于是新收录的简化字成为了扩张新字体。

扩张新字体例
正字 扩张 说明
鷽(うそ)”与“鶯(うぐい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鸟,但二者扩张新字体均为“[1],事实上“”一般用作“”的俗字。中文简化字中“鷽”“鶯”分别简作“鸴”[4]“莺”。
”于《表外汉字字体表》中收录为“简易惯用字体”。
*
*
中文简化字并入“尽”。

缩减使用 编辑

1990年制定的JIS X 0212(补助汉字日语補助漢字)增补了“”“”“”等扩张新字体对应的正字体“”“”“”,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对使用Shift JIS编码的电脑的支持,这些电脑依然无法显示传统字体。1992年,国语审议会日语国語審議会认为,需要一个统一的字符编码来解决各文字处理器字体不一的问题。

2000年2月发布的JIS X 0213日语JIS X 0213:2000(新扩张JIS编码),使Shift JIS编码开始能够显示“”“”“”等正字体。

同年12月,国语审议会日语国語審議会发布《表外汉字字体表》,确定了“表外汉字使用传统字形”的方向(但亦有例外,例如“”使用了表内汉字“”简作“”的简化方法)。

2004年的JIS X 0213日语JIS X 0213:2004(改正新扩张JIS编码)更改了字形的细节,表外汉字的辵部由一点的“⻌”改为两点的“⻍”。2007年1月发售的Windows Vista附带的字体(MS GothicMS 明朝的更新版和新加入的Meiryo)采用了新标准,结果出现了“”等汉字在某些系统显示为“⻌”部(一点),在另一些系统却显示为“⻍”部(两点)的乱象。

朝日新闻社亦于2007年1月更改《朝日新闻》的表外汉字字形,使之符合《表外汉字字体表》的标准。

现状 编辑

扩张新字体“
正字体“
  • 2000年发布的《表外汉字字体表》收录了“”、“”等扩张新字体,视为“简易惯用字体”,其正字体视为“印刷标准字体”,但“”则只收录了略字,正字“”未收录(参见新字体)。
  • 日本的字典、辞典(尤其是汉和辞典)会以“俗字”的形式收录扩张新字体。
  • 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准1级以上的测试(2级以下只涉及常用汉字)允许使用扩张新字体作答。
  • 奈良县葛城市的“”是扩张新字体。
  • 2012年的一次调查中,东京学艺大学的51名日本大学生被要求书写、选择适切的字(適切な字),但许多学生在手写文字选择的环节中选了电脑上无法输入的扩张新字体,如“包帯に血が_にじ”选了“”而非“”(日文输入法无法输入“”),这显示出扩张新字体的使用并非单纯地由其出现频率、字体的简略程度决定。[1]

电算处理 编辑

对于一些存在正字和扩张新字体,但是JIS或Unicode未分码的汉字(例如“”),一些OpenType字体支持透过CSS属性font-feature-settings在网页上选择具体字形,例如font-feature-settings:'jp90';表示采用JIS X 0208-1990的标准显示文字。[5][6]示例如下:

原文
jp78(JIS C 6226-1978)
jp83(JIS X 0208-1983)
jp90(JIS X 0208-1990)
hojo(JIS X 0212-1990)
jp04(JIS X 0213:2004)
nlck(国語審議会)

注:

  • 以上文字仅为展示不同属性效果用,一些微小的设计差异并不属于扩张新字体范畴(例如“”的是否带短横”);一些属性下显示的文字实际上有分码的汉字,例如“涜・瀆”“掴・摑”。
  • 以上字型采用衬线体展示,不同设备、不同具体字体下的显示效果可能有差异。

Microsoft Word等文书处理软件中,Windows内建的日语输入法支持在特定环境下利用隐藏字符异体字选择器来输入JIS90汉字,但是要在输入法详细设定中开启相关功能。具体方法为在设置中“変換”选项卡中点击“詳細設定”,在“変換文字制限”栏目中选择“変換文字制限をしない”(不限制变换文字)。输入新旧字体重码的文字时,扩张新字体会显示为“環境依存”。

参见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拡張新字体の認識について (PDF). ヨーテボリ大学 文学部 言語・文学学科. [2013-07-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1-04) (日语). 
  2. ^ 潘钧. 第六章 现代日语中的汉字. 《日本汉字的确立及其历史演变》. 商务印书馆. ISBN 978-7-100-09617-1 (中文(中国大陆)). 
  3. ^ 洪仁善. 《战后日本的汉字政策研究》. 商务印书馆. ISBN 978-7-100-07632-6 (中文(中国大陆)). 
  4. ^ 但“鸴(鷽)”并未收入中国《通用规范汉字表》,导致该字也出现了类似扩张新字体的问题,已有部分字词典(如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以“鷽”取代“鸴”。
  5. ^ Syntax for OpenType features in CSS. Adobe.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英语). 
  6. ^ Registered features - definitions and implementations. Microsoft. 2018-08-17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2)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