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膺(?年—169年),字元礼颍川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人。东汉党锢之祸受害者。

李膺的祖父李修汉安帝时期曾任太尉,父亲李益曾任赵国的国相。李膺举孝廉出仕,后被司徒胡广征辟,历任青州刺史、渔阳蜀郡太守,任内申明法令,恩威并举,初任青州刺史时,青州郡守县令畏惧他的威严明察,大多听到他就任的消息后便辞官而去。其后转任护乌桓校尉,当时鲜卑多次侵犯边境,李膺常常顶着箭石,将其打败驱除,使得敌人非常畏惧。因公事而被免官,回到纶氏县居住,教授的学生常常达到千人。[1]

李膺的访客很多,但李膺只见“清流之士”,奸邪小人一概不见,被李膺接见的访客都是受宠若惊,时谓“登龙门”。其中有一个访客最特别,该访客就是孔融。孔融拜访李膺时说与后者有亲戚之系,李膺接见后就请教孔融,孔融答曰:“从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李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周礼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李膺大奇之,立刻以宾礼待孔融。时陈韪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听之反答:“想君小时,必也然之”陈韪登时哑口无言。

永寿二年(156年),鲜卑进攻云中,征度辽将军。延熹二年(159年),为河南尹,揭发宛陵大姓羊元群之罪,反坐罪,罚左校。司隶校尉应奉知情,上疏为李膺等说情,得以免刑。任为司隶校尉,与太学生郭泰等交游,反对宦官专擅,并致力于弹劾他所认为的奸佞之人,是太学生心目中的“天下楷模”,有人以被李膺接待过为荣,视为“登龙门”[2]。时宦官张让张朔野王县令,被李膺逮捕处决。张让向桓帝诉冤,桓帝诏李膺入殿,李膺据理对答,桓帝以无罪开释。李膺的名气既大,其好友陈蕃、杜密、王畅等人也备受知识分子崇拜。太学生视他们为正义和知识的化身,为其编了歌谣:“天下模楷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天下俊秀王叔茂(王畅)。”又称李膺、杜密为“李、杜”。延熹九年(166年),张成善说风角,占卜得知将有大赦令于是要儿子杀人,后果真大赦天下,李膺心里愤慨仍处死张成儿子,于是张成的弟子牢修控告李膺等人结党,“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将李膺等人关入北寺狱,株连达二百多人。后贾彪说服外戚窦武等出面援救,桓帝才将李膺赦免,但不许为官,居于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史称第一次党锢之祸

建宁二年(169年)窦武与太傅陈蕃谋诛宦官,任李膺为长乐少府,宦官事先迫使灵帝逮捕窦武。窦武与王甫军激战,兵败自杀,宦官进一步逮捕“党人”,李膺及杜密等百余人被捕入狱处死,迁徙、禁锢者“六七百人”,史称第二次党锢之祸

儿子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后汉书/卷67》,出自范晔后汉书
 东观汉记

注释

编辑
  1. ^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第五十七》: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征,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
  2. ^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李膺传》:“是时朝庭日乱,纲纪颓阤,膺独特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客接着,名为登龙门。”
东汉八俊 李膺 · 荀翌 · 杜密 · 王畅 · 刘祐 · 魏朗 · 赵典 · 朱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