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骧(?—?),字叔龙梓潼涪(今四川省绵阳东)人。蜀汉官员,李福之子,官至尚书郎、广汉郡太守。[1]

生平 编辑

李骧才智过人,为人超脱有器量,知名于当世。蜀汉后期,任黄门侍郎。蜀亡仕晋,被举为秀才,入朝担任尚书郎。当时与杜轸齐名,每次有论议,朝廷中没有人能胜过他们,人们称“蜀有二郎”。[2]

王崇寿良李密陈寿、李骧、杜烈一同入京都洛阳,被称为是梁、益二州有代表性的俊杰。寿良、李密、陈寿、李骧、杜烈五人虽然交情甚好但最终都疏远陌生了,只有王崇一人凭着宽厚和顺的性格,不分彼此,对待五人一视同仁,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3]

李骧与陈寿名望相同,两人原为好友。但后来与陈寿的友情出现了裂痕,两人互相诬蔑攻击,当时的有识之士以此批评了他。[4]

父亲 编辑

  • 李福,字孙德,平阳亭侯。

参考资料 编辑

  1. ^ 《益部耆旧杂记》:(李福)子骧,字叔龙,亦有名,官至尚书郎、广汉太守。
  2. ^ 《晋书》:时涪人李骧亦为尚书郎,与轸齐名,每有论议,朝廷莫能逾之,号蜀有二郎。
  3. ^ 《华阳国志》:与寿良、李宓、陈寿、李骧、杜烈同入京洛,为二州标俊。五子情好未必能终。惟崇独以宽和,无所彼此。
  4. ^ 《华阳国志》:初与寿齐望,又相昵友。后与寿情好携隙,还相诬攻。有识以是短之。亦自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