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

历史典故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变陈桥兵变的历史剧重演,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威逼利诱双管齐下,暗示宴会将军交出兵权,而各将军果然听从,翌日自行请辞。

过程 编辑

 
北宋军队服饰

宋太祖有一天召赵普问道:“从唐朝末世以来数十年皇帝已经换了八个家族了,战争频繁不休不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什么原因呢?朕想停止天下兵戈,使国家长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赵普回答:“陛下讲了这事,是天地人神之福啊。造成天下的混乱,非别的原因,就是藩镇的权力太大,君弱而臣强罢了。今日如想要解决这样的情况,唯有削弱藩镇的权力,限制他们的财政,将他们的精锐的军队没收,这样天下就会安定了。”[1]

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七月初九,宋太祖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罗彦瓌一众高级将领饮酒。酒至半酣,宋太祖对军将们说:“我若没有诸位,也当不了皇帝。虽然我贵为天子,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当了皇帝之后,我终日没有好好睡过。”众将问及原因,赵匡胤回答:“这也不难明白。试问皇帝这个位子,谁不想当呢?”此话令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敢再有异心?”赵匡胤说道:“谁不想要富贵?有朝一日,有人以黄袍披在你身上,拥戴你当皇帝。纵使你不想造反,还由得着你们吗?”[2]

守信等将领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笨到没有想过这事情,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宋太祖借机建议:“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下田地和宅第,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舞女,欢乐以安享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大臣们答谢说:“陛下能想到我们这事,对我们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第二天,各位军将就以生病为由请求辞职,宋太祖一一准,并且给予他们优厚的退休赏赐。[3]

开宝二年(969年)十月,宋太祖第二次“杯酒释兵权”,将手握重兵的将军与地方官吏的武将军权予以剥夺,委以虚职,并改以文官带军,将军权与财政大权全部集中到中央。

人事任免 编辑

  • 原任“侍卫都指挥使”兼“归德节度使”的石守信,改为“天平节度使”,但名义上还持有“侍卫都指挥使”的虚衔。
  • 原任“殿前副都点检”兼“忠武节度使”的高怀德,改为“归德节度使”。
  • 原任“殿前都指挥使”兼“义成节度使”的王审琦,改为“忠正节度使”[4]
  • 原任“侍卫都虞侯”兼“镇安节度使”的张令铎,改为“镇安节度使”。

结果 编辑

此番任免后,宋太祖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的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从此也不再授人。石守信虽然保留着“侍卫都指挥使”的头衔,却已没有任何实权。另一方面宋太祖又派李汉超镇守关南、马仁瑀镇守瀛州韩令坤镇守常山贺惟忠镇守易州、何继筠镇守棣州、郭进镇守西山、武守琪镇守晋阳、李谦溥镇守隰州、李继勋镇守昭义、赵赞镇守延州、姚内斌镇守庆州、董遵诲镇守环州、王彦升镇守原州、冯继业镇守灵武,“管榷之利,悉以与之,其贸易则免征税。故边臣皆富于财,以养死士,以募谍者,敌人情状,山川道路,罔不睹而周知之。故十余年无西、北之尤也”[5]

争议及真实性 编辑

“杯酒释兵权”一直被传为美谈,但少有人注意其真实性,此事不见于《太祖实录》。“杯酒释兵权”的说法最早出自王曾的《王文正公笔录》,司马光的《涑水纪闻[6]以及王巩在《闻见近录》也都持此说,但各家记载释兵权的过程多有抵牾,且疑点甚多。[7]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8]邵伯温《邵氏闻见录》[9]则是沿用司马光的说法,并考定日期为建隆二年六月甲午日。近代学者经过考证后,对“杯酒释兵权”提出质疑。邓广铭认为“世传的杯酒释兵权”那一戏剧性事件是查无实据的[10]。1945年,丁则良发表《杯酒释兵权考》,认为此事“全来自传闻,不足置信”。[11]1982年,徐规等撰文提出疑议,否定该事件的存在。[12]

但也有持反对意见者:王育济[13]与柳立言[14]都认为确有此事。

注释 编辑

  1. ^ 毕阮:《续资治通鉴》卷二。“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为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普回答:“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2. ^ 太祖忽屏左右,谓曰:“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守信等皆问何故。太祖曰:“是不难知矣。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守信等顿首曰:“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此言耶?”太祖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3. ^ 守信等皆顿首涕泣曰:“臣等愚不及此,惟陞下哀矜,指示可生之途。”太祖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等谢曰:“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遂皆称疾请罢。太祖许之,慰抚赐赍甚厚。
  4. ^ 《宋史·王审琦传》云“建隆二年,出为忠正军节度。在镇八年,为政宽简。”
  5. ^ 范镇:《东斋记事卷一》
  6. ^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7. ^ 《闻见近录》记载:“太祖即位,方镇多偃蹇,所谓十兄弟者是也。上一日召诸方镇,授以弓剑,人驰一骑,与上私出固子门大林内,下马酌酒。上语方镇曰,‘此处无人,尔辈要作官家者,可杀我而为之。’方镇伏地战栗。上再三谕之,伏地不敢对。上曰,‘尔辈既欲我为天下主,尔辈当尽臣节,今后无复偃蹇。’方镇再拜呼万岁。”
  8. ^ 《长编》卷二建隆二年秋七月戊辰“遣使修北岳庙”条
  9. ^ 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一
  10. ^ 《兩宋政治經濟問題》頁—六,知識出版社1988。. 
  11. ^ 《人文科学学报》,1945年41卷21期
  12. ^ 徐规; 方建新. 《「杯酒釋兵權」說獻疑》. 《文史》第14辑. 1982年7月 [2022-05-28].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2-05-28). 《再論「杯酒釋兵權」》,臺灣《第二屆宋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95. 
  13. ^ 王育济. 论“杯酒释兵权”. 中国史研究. 1996, (3): 116–125. ISSN 1002-7963. CNKI ZGSJ603.012. NSSD 9071837454485146484950 . 
  14. ^ 《杯酒释兵权新说质疑》,《大陆杂志》1990、6,80卷6期,又见《宋史研究集》第22辑。

参考 编辑

  • 宋史》卷二百五十 列传第九(石守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