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盎格利亚王国
东盎格利亚王国(英语:Kingdom of East Anglia;古英语:Ēastengla Rīċe;拉丁语:Regnum Orientalium Anglorum)是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盎格鲁王国,范围包括现代英格兰的诺福克郡和萨福克郡,以及沿海沼泽地带(英语:The Fens)的东部。随着民族大迁徙,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不列颠定居后约于6世纪建立东盎格利亚王国。在第7和第8世纪由乌芬加王朝统治,但在794年臣服于麦西亚王国的霸权下,并在869年被丹人征服成为丹人法区。918年被威塞克斯国王长者爱德华征服后并入英格兰王国。
东盎格利亚王国 | |||||||||
---|---|---|---|---|---|---|---|---|---|
约6世纪-918年 | |||||||||
地位 | 独立 (869年前) 被丹人统治 (869–918) 麦西亚附庸国 (654–655、794–796、798–825) 丹麦维京人附庸国 (869–918) | ||||||||
常用语言 | 古英语、不列颠拉丁语 | ||||||||
宗教 | 盎格鲁萨克逊多神教
(七世纪前) 基督教(七世纪后) | ||||||||
政府 | 君主专制 | ||||||||
历史 | |||||||||
• 建立 | 约6世纪 | ||||||||
• 终结 | 918 | ||||||||
|
历史
编辑东盎格利亚王国大约建于6世纪上半叶,根据传说威哈被记录为第一位东盎格利亚国王,其后是乌法。[1]
一直到749年,东盎格利亚都是由乌芬加王朝统治,以半史实的乌法王命名。7世纪初,东盎格利亚王国在雷德瓦尔德国王的统治下成为一个强大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国。雷德瓦尔德是第一位受洗为基督徒的东盎格利亚国王,许多学者认为雷德瓦尔德就是埋葬(或被纪念)在伍德布里奇附近萨顿胡船墓内的人。雷德瓦尔德约在624年去世,在之后的几十年间,东安格利亚王国逐渐臣服在麦西亚王国的霸权之下。雷德瓦尔德之后的几位继承人都在战斗中阵亡,例如西格伯特。西格伯特在位时,透过主教勃艮第的费利克斯的指导,基督教稳固在王国内传播。
794年,埃塞尔伯特二世被麦西亚国王奥法下令处决。东盎格利亚失去独立直到825年,期间仅在796年于埃德瓦尔德的领导下短暂恢复独立。然而恢复独立的东盎格利亚命运多舛。869年,维京人击败东盎格利亚人征服了整个王国,国王殉道者埃德蒙被杀。879年后,维京人在东盎格利亚建立永久定居地。903年,威塞克斯国王长者爱德华的堂弟埃塞尔沃德为了争夺王位,诱使东盎格利亚的丹人发动战争。到917年,丹人接连失利后,东安格利亚臣服于爱德华并被并入英格兰王国。1016年丹麦国王克努特征服英格兰后,他在东盎格利亚王国的原址上建立东盎格利亚伯国,但于1066年诺曼征服后重新统一为英格兰王国。
聚落
编辑盎格鲁撒克逊人在东盎格利亚定居的时间比其他地区更早,有可能是在5世纪初便已定居[2]。东盎格利亚王国起源于盎格鲁人建立在古代爱西尼部落与古罗马城社文塔伊森诺龙(近今凯斯托圣埃德蒙)周边领土上的政治联盟[3]。
东盎格利亚地区在4世纪时人口大幅缩减。根据研究:“至少在这个地区,或是英格兰东部更广泛的土地,在4世纪后期似乎已经荒芜,可能包含整个小城镇与村落的消失。这不单纯只是聚落本地的位置、规模、特征的改变,而是实实在在的被遗弃。”[4]
根据比德的说法,东盎格利亚人(以及中盎格利亚人、麦西亚人和诺森布里亚人)是盎格恩(于今天德国北部)当地人的后裔[os 1]。东盎格利亚在大约704-713年首次被提到[eek 1]。虽然考古学和语言学证据表明该地区曾有大规模的日耳曼语族移民和定居,但是否所有移民都是盎格鲁人一直受到质疑。[5][6][7]
中世纪晚期的历史学家将东盎格利亚王国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七大王国之一,这是由杭廷顿的亨利在12世纪所订。一些现代历史学家认为盎格鲁撒克逊的政治局势实际上更加复杂,并质疑七大王国是否曾同时存在。[eek 2]
异教徒统治
编辑东盎格鲁王国最初由信仰盎格鲁异教的乌芬加王朝统治,乌芬加显然是以早期国王乌法的名字命名的,但他的名字也可能是从王朝的名字衍生而来,意思是“狼的后裔”[3]。关于王国早期历史及其统治者的最重要的史料来自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但他几乎没有提供东盎格利亚国王的年表或他们在位时间的资料[kease 1]。关于最早期的国王或王国的组成方式没有留下任何资料,不过可以推测王国的权力中心位在萨福克东部的斯内普和萨顿胡船墓密集地。“北方民族”(诺福克)和“南方民族”(萨福克)可能在第一批东盎格鲁国王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kease 2]。
乌芬加王朝最具影响力的国王是雷德瓦尔德,《英吉利教会史》记载他是乌法之孙,泰提尔之子[3]。在7世纪初雷德瓦尔德在位时,东盎格利亚曾短暂成为盎格鲁撒克逊英格兰最强大的王国之一,比德称之为亨伯河以南诸国的霸主[eek 3]。616年,东盎格利亚在艾德尔河战役击败并杀死诺森布里亚国王埃塞尔弗里斯,并扶植埃德温为王,足以显示其强大[eek 4]。雷德瓦尔德可能就是萨顿胡豪华船墓所纪念之人[eek 5]。
根据研究,萨顿胡船墓1号冢中发现一些文物和在瑞典文德尔时期出土的文物高度相似。过去曾有学者认为这代表乌芬加王朝是瑞典东部王室的后裔,不过现今认为这些瑞典出土的文物是在英格兰制造,而且乌芬加王朝不太可能来自瑞典[kease 3]。
基督教化
编辑盎格鲁撒克逊于7世纪逐渐基督教化。东盎格利亚没有留下任何以盎格鲁撒克逊神祇命名的聚落可以证明其基督教化的全面性。[rga 1]
604年,雷德瓦尔德成为第一位受洗的东盎格利亚国王。他供奉一个基督教祭坛,但同时也继续崇拜异教神[kease 4]。自616年起到624年雷达瓦尔德去世间,肯特和埃塞克斯国王短暂重新信仰异教,东盎格利亚国王是唯一信仰基督教的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雷德瓦尔德去世后,他的儿子厄尔普瓦尔德继位,不久后就在埃德温的影响下皈依基督教[3],但基督教不被东盎格利亚人接受,而厄尔普瓦尔德也死于异教徒里奇伯特手中。叛教三年后,随着厄尔普瓦尔德的弟弟(或义弟)西格伯特流亡法兰克王国期间接受洗礼,基督教重占上风[eek 6]。西格伯特在顿莫克(可能是今邓里奇)为勃艮第的费利克斯建立第一个东盎格利亚主教区[os 2]。西格伯特后来隐退到修道院,并支持他的兄弟埃格里克继位[os 3]。
麦西亚王国的侵略
编辑东盎格利亚王国在雷德瓦尔德领导下的辉煌时代,却很快被麦西亚国王彭达的崛起所掩盖。从7世纪中叶一直到9世纪初,麦西亚王国的势力不断扩大,从亨伯河到泰晤士河的广大领地,包括东盎格利亚和更东南方的地区,都受制于麦西亚王国的霸权之下[mercia 1]。
640年代初,彭达击败埃格里克和西格伯特[kease 4],后者死后被尊为圣人[8]。埃格里克的继任者恩那和他的儿子朱尔敏于654年的博坎普战役(Battle of Bulcamp)中阵亡[os 4],结果东盎格利亚成为麦西亚王国的附庸国[kease 5]。655年,东盎格利亚国王的埃塞尔赫尔加入彭达对抗诺森布里亚国王奥斯威,结果麦西亚王国在温韦德战役中大败,彭达和埃塞尔赫尔双双阵亡[eek 7]。
乌芬加王朝的末代国王是埃尔夫瓦尔德,他于749年去世[rga 2]。在7世纪末到8世纪末间,东盎格利亚继续存在于麦西亚霸权的阴影下。终于到794年,麦西亚国王奥法处决了东盎格利亚国王埃塞尔伯特,将王国纳入自己的控制下[mercia 2]。796年奥法去世后,埃德瓦尔德领导东盎格利亚人重新独立,但短暂的复兴被新任麦西亚国王肯沃夫镇压[mercia 3]。
825年,由埃塞尔斯坦领导的叛乱使东盎格利亚脱离麦西亚王国重新独立。麦西亚国王伯恩伍尔夫试图镇压叛乱但反遭杀害,他的继任者卢德卡也在827年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东盎格利亚人向威塞克斯国王埃格伯特提出请求,保护其免受麦西亚人的侵害,埃塞尔斯坦随后承认埃格伯特为宗主。虽然威塞克斯王国在8世纪时控制了被麦西亚王国吸收的东南地区,但东盎格利亚可以维持独立[mercia 4]。
维京人劫掠和定居
编辑865年,丹人率领异教徒大军入侵东盎格利亚,在前往诺森布里亚前占领东盎格利亚以确保马匹和过冬[eek 8]。丹人于869年返回塞特福德过冬,东盎格利亚国王埃德蒙率军袭击,他在海格里斯敦(关于这个地点的所在有很多种说法:983年纪录为布拉德菲尔德圣克莱尔,靠近埃德蒙后来的下葬地圣埃德蒙兹伯里;985年记录为诺福克的赫勒斯登或萨福克的霍克森;[9]现在则认为是埃塞克斯的莫尔登)战败被杀[3][rga 3][10]。从那时起,东盎格利亚实际上不再是个独立王国。丹人击败东盎格利亚人后,任命傀儡国王代替他们统治,并继续对麦西亚王国和威塞克斯王国的战争[11]。878年,异教徒大军的最后一波主力被阿尔弗雷德大帝击败,双方缔结和约后撤出威塞克斯[12]。880年,维京人在古斯伦的领导下重返东盎格利亚,据史学家称:“古斯伦迅速接纳了王权和传统,包括铸造硬币。”[13]
古斯伦统治的领土除了东盎格利亚、剑桥郡,以及贝德福德郡与赫特福德郡的部分地区外,可能还包括原本属于威塞克斯王国的埃塞克斯[14]。
并入英格兰王国
编辑10世纪初,东盎格利亚的丹人受到威塞克斯国王爱德华的压迫越来越严重。902年,爱德华的堂弟埃塞尔沃德因争夺王位失败而被流放,在诺森布里亚逗留后抵达埃塞克斯。他显然被英格兰一些或所有丹人接受为国王,并于903年诱使东盎格利亚的丹人对爱德华发动战争。结果埃塞尔沃德和东盎格利亚国王欧里克在沼泽地的战斗中战败身亡。[ase 1]
在911-919年,爱德华扩大他对亨伯河以南地区的控制,在埃塞克斯和麦西亚领土建立堡垒城镇,以控制丹人在河流上的行动。[15]917年,丹人在东盎格利亚的地位突然崩溃。一连串的失败最终导致他们失去北安普顿和亨廷登,以及埃塞克斯其他地区的领土。一位可能来自东盎格利亚的丹人国王在滕斯福德被杀。丹人虽然依靠海外增援的协助进行反击但还是被镇压,随着爱德华的军队深入,许多东盎格利亚的臣民叛逃,丹人最终被迫投降。[ase 2]
东盎格利亚被并入英格兰王国。东盎格利亚伯国在1017年成立于诺福克和萨福克,克努特大帝封高大的索克尔为伯爵[16]。重建后的教会制度将原本东盎格利亚的两个主教区合并为一个北埃姆罕主教区[3]。
古东盎格利亚方言
编辑东盎格利亚人说古英语。他们的语言具有历史重要性,这是因为他们是5世纪第一批抵达不列颠的日耳曼移民者之一,有学者说:“东盎格利亚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讲英语的地方。”[17]
古英语方言的证据来自对文本、地名、人名和硬币的研究[oea 1]。除了已知的诺森布里亚方言,麦西亚方言,西撒克逊方言和肯特方言外,A.H.史密斯是第一位主张古东盎格利亚方言存在的人,他承认主张这种方言存在只是假设,因为:“原始方言的语言边界不可能长期一直固定。[oea 2]”由于没有东盎格利亚手稿、古英语铭刻或契约等文字记录幸存下来,因此几乎没有证据支持这种方言存在。根据冯·费利岑在1930年代的一项研究,《末日审判书》中许多地名是来自当地法官的纪录,因此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地名和口语形式得到了部分保存。[oea 3]根据《末日审判书》还有后来的资料显示一个方言边界曾经存在过,这条边界将东盎格利亚和其相邻的郡分开,包含剑桥郡(以及人烟稀少的沼泽地)、诺福克郡和萨福克郡。[oea 4]
地理
编辑东盎格利亚王国的北部和东部与北海接壤,南部以古代的斯陶尔河划分和埃塞克斯王国的界线。历史学家理查·霍格特(Richard Hoggett)表示,北海提供王国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日耳曼北部的繁荣海上通路。王国的西部边界部分以大乌兹河为界,再往西接壤拉尔克河和肯尼特河,最远到达今天剑桥郡的康河。东盎格利亚王国规模最大时的领土包含今天的诺福克郡、萨福克郡和剑桥郡东部等地区。[aeac 1]
在罗马统治时代和盎格鲁撒克逊时代,该地区的东部边界受到侵蚀作用以及在北部海岸的沉积作用大大改变东盎格利亚的海岸线(在未来也持续作用)。在晚期,海水淹没了低洼的沼泽地区。随着海平面下降,在主要河口以及伯格城堡附近的“大河口”形成冲积层,成为一个大型的封闭沙嘴。[aeac 2]
史料来源
编辑由于没有东盎格利亚土地证书[note 1](以及其他文件)幸存下来,且学者们对于中世纪编年史的处理非常谨慎,再加上维京人的侵略使王国内的修道院几乎完全被破坏以及两个主教座消失,因此很少有关于东盎格利亚王国的可信记录留下[kease 6]。关于东盎格利亚王国早期的主要文献来自比德在8世纪写的《英吉利教会史》。东盎格利亚在《部族藏书》中第一次作为独立政治体记载,这本书被认为是在7世纪英格兰某地编纂的。[shoo 1]
下列为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史料,记载有关东盎格利亚王国的资讯与相关事件:[shoo 2]
- 《英吉利教会史》
- 《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 《部族藏书》:东盎格利亚的领土面积估计有3万海德(Hide,一种土地丈量单位,用以计算各地区应负担的的军役和税收),在资源上明显优于萨塞克斯和林赛等较小的王国。[eek 9]
- 《不列颠人的历史》
- 《圣福伦的一生》(Life of Foillan),著于7世纪。
后诺曼时代史料(有不同程度的历史可信性):
参见
编辑注释
编辑- ^ “土地证书”(charters)是盎格鲁-撒克逊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数量特别多的文献,反映出了当时的封建依附关系和土地制度,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资料来源
编辑- ^ 公有领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编).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本条目包含来自
- ^ Catherine Hills, The Anglo-Saxon migration to Britain: an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2016)
- ^ 3.0 3.1 3.2 3.3 3.4 3.5 Higham, N. J. East Anglia, Kingdom of. M. Lapidge; et al (编).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Anglo-Saxon England. London: Blackwell: 154–155. 1999. ISBN 978-0-631-22492-1.
- ^ Dark, Ken R. Large-scale population movements into and from Britain south of Hadrian's Wall in the fourth to sixth centuries AD (PDF). [2021-12-3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6-01).
- ^ Toby F. Martin, The Cruciform Brooch and Anglo-Saxon England, Boydell and Brewer Press (2015), pp. 174-178
- ^ Catherine Hills, "The Anglo-Saxon Migration: An Archaeological Case Study of Disruption," in Migrations and Disruptions, ed.
- ^ Coates, Richard. Celtic whispers: revisiting the problem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Brittonic and Old English. [2021-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 ^ Baring-Gould, Sabine. The Lives of the Saints 12 Internet Archive. Nimmo. 1843: 712 [2011-07-08].
- ^ Hidden East Anglia – Part 5 – The Last Mystery: Where Did Edmund Die?. [30 April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8 September 2015).
- ^ Keith Briggs, Was Hægelisdun in Essex?
- ^ Forte, Angelo; Oram, Richard D.; Pedersen, Frederik. Viking Empir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72. ISBN 978-0-521-82992-2.
- ^ Lavelle, Ryan. Alfred's wars: source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Anglo-Saxon warfare in the Viking Age. Woodbridge: The Boydell Press. 2010: 325. ISBN 978-1-84383-569-1.
- ^ Stafford, A Companion to the early Middle Ages, p. 205.
- ^ Hunter Blair, Peter; Keynes, Simon. An Introduction to Anglo-Saxon England 3r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79. ISBN 978-0-521-29219-1.
- ^ Wilson, David Mackenzie. The Archaeology of Anglo-Saxon England. 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76: 135–6. ISBN 978-0-416-15090-2.
- ^ Harper-Bill, Christopher; Van Houts, Elisabeth. A Companion to the Anglo-Norman World. Woodbridge: The Boydell Press. 2002: 7. ISBN 978-1-84383-341-3.
- ^ Kortmann, Bernd; Schneider, Edgar W. A Handbook of Varieties of English: a Multimedia Reference Tool. 1 Phonology. The Hague: Mouton de Gruyter. 2004: 163. ISBN 978-3-11-017532-5.
- Brown, Michelle P.; Farr, Carol Ann. Mercia: an Anglo-Saxon Kingdom in Europe. London, New York: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8264-7765-1.
- Carver, M. O. H. (编). The Age of Sutton Hoo: the Seventh Century in North-Western Europe. Woodbridge: Boydell Press. 1992. ISBN 978-0-85115-361-2.
- Fisiak,OldEastAnglian
- Hoggett, Richard. The Archaeology of the East Anglian Conversion. Woodbridge: The Boydell Press. 2010. ISBN 978-1-84383-595-0.
- Hoops, Johannes. Reallexikon der germanischen Altertumskunde.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 Co. 1986 [1911–1919]. ISBN 978-3-11-010468-4 (英语及德语).
- Kirby, D. P. The Earliest English King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ISBN 978-0-415-24211-0.
- ^ Kirby, p. 20.
- ^ Kirby, Earliest English Kings, p. 4.
- ^ Kirby, The Earliest English Kings, p. 54.
- ^ Kirby, The Earliest English Kings, p. 52.
- ^ Kirby, The Earliest English Kings, p. 55.
- ^ Kirby, The Earliest English Kings, p. 66.
- ^ Kirby, The Earliest English Kings, pp. 78–79.
- ^ Kirby, The Earliest English Kings, p. 173.
- ^ Kirby, Earliest English Kings, p. 11.
- Stenton, Sir Frank. Anglo-Saxon Engl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ISBN 978-0-19-821716-9.
- Yorke, Barbara. Kings and Kingdoms of Early Anglo-Saxon Englan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 ISBN 978-0-415-16639-3.
- ^ Yorke, Kings and Kingdoms, p. 58.
- ^ Yorke, Kings and Kingdoms, p. 61.
- ^ Yorke, Kings and Kingdoms, p. 61.
- ^ 4.0 4.1 Yorke, Kings and Kingdoms of Anglo-Saxon England, p. 62.
- ^ Yorke, Kings and Kingdoms of Early Anglo-Saxon England, p. 63.
- ^ Yorke, Kings and Kingdoms of Early Anglo-Saxon England, p. 58.
- Warner, Peter. The Origins of Suffolk.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6. ISBN 978-0-7190-3817-4.
延伸阅读
编辑- Hadley, Dawn. Stafford, Pauline , 编. Viking Raids and Conquest. Chichester: Blackwell. 2009. ISBN 978-1-4051-0628-3.
- Williams, Gareth. Brown, Michelle P.; Farr, Carol Ann , 编. Mercian Coinage and Authority.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8264-77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