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

荷蘭巴洛克畫家
(重定向自林布蘭特

伦勃朗·哈尔门松·范赖恩荷兰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荷兰语:[ˈrɛmbrɑnt ˈɦɑrmə(n)soːn vɑn ˈrɛin] ;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巴洛克绘画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绘画的主要人物,被称为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1];在2004年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当中,他排行位于第九[2],次于第八的安妮·法兰克。他所处的年代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荷兰的科学艺术与商贸成就达到顶峰。

伦勃朗·范赖恩
Rembrandt van Rijn
出生伦勃朗·哈尔门松·范赖恩
Rembran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07-15)1606年7月15日
荷兰共和国莱顿
逝世1669年10月4日(1669岁—10—04)(63岁)
荷兰共和国阿姆斯特丹
知名于绘画、版画
知名作品尼古拉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1632)
伯沙撒王的盛宴英语Belshazzar's Feast (Rembrandt)》(1635)
夜巡》(1642)
沐浴的拔示巴英语Bathsheba at Her Bath (Rembrandt)》(1654)
布尔公会的理事英语Syndics of the Drapers' Guild》(1662)
运动荷兰黄金时代
巴洛克绘画
签名

伦勃朗年少成名,惟半生潦倒。其作品在他在世时即享有盛名[3],几乎当时所有重要的荷兰画家都出自他的门下[4]。伦勃朗的顶峰之作当属肖像画包括自画像以及取自圣经内容的绘画。他的一系列自画像如同一部独一无二的自传,画家的自我审视真诚而不矫饰[1]

在油画和版画创作中,伦勃朗展现了他对古典意象的完美把握,同时加入了他自身的经验和观察。比如圣经场景的绘画中,同时体现了他对圣经文本的理解,对古典构图的运用,以及他对阿姆斯特丹犹太族群的观察[5]。正由于这种感同身受的力量,他被称为“文明的先知”[6]。伦勃朗的著名画作有《夜巡》、《月亮与狩猎女神》、《犹太新娘》及《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等。

在伦勃朗的作品中,明暗对照法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着重捕捉光线和阴影的绘画技术让人物栩栩如生[7]。与同时代的画家不同,伦勃朗表现的并非是人物的美貌或财富,而是经过深刻洞察后的人性与内在心理。写实的呈现方式,毫不掩饰时间与岁月在模特身上留下的印记是伦勃朗作品的一大特点。他的作品题材多样,从经典的历史场景,故事传说到日常生活场景与人像。他的两任妻子,莎斯姬亚·伦勃朗斯托芬英语Hendrickje Stoffels,经常成为他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原型。

2009年2月27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水星上33.2°S, 271.8°W的大撞击坑命名为伦勃朗撞击坑[8]

生平

编辑
 
代表作之一:《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

伦勃朗于1606年7月15日生在荷兰共和国时期的莱顿。“伦勃朗”这个名字也许来自他的外曾祖母伦布婕(Reijmptje),“伦布婕”和“伦勃朗”的发音很相近。[9]他是家中第八个孩子,父亲是磨坊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他们共育有十个孩子。宽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条件让他在家乡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10岁到14岁期间,他进入了管制严格的拉丁文学校就读,并接受了最初的美术教育,并于14岁进莱顿大学并主修哲学,不过他很快就放弃了在哲学方向发展的道路。

1621年,伦勃朗决定全身心投入于绘画并在一个当地画家Jacob van Swanenburgh的画室中做学徒。1624年,他获得了在荷兰当时最著名的画家彼得·拉斯特曼阿姆斯特丹的画室中当学徒的机会并在拉斯曼手下工作了六个月。彼时,他已经基本掌握油画素描蚀刻画的技巧并发展了自己的风格,与同门好友扬·列文斯英语Jan Lievens一起在自己的家乡莱顿开画室招徒作画,期间画了许多自画像;1631年离开莱顿去阿姆斯特丹,30年代就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画家。他的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1650年代后,他的画更为宽阔有力,利用叠色使画面更加有立体感。 从1640年代开始,他经常到乡村漫步和作画,创作了许多反映大自然的素描版画,风格质朴。1661年是他作画最多的一年,1663年以后就作画较少,结交了许多中下阶层的市民,眼界更为开阔,技巧更为成熟,创造力达到顶峰。

 
伦勃朗的名作《夜巡

1642年伦勃朗创作《夜巡》,也是他生涯的转折点之一。《夜巡》是阿姆斯特丹射击协会的一群人合资请伦勃朗绘制的。伦勃朗在这些志愿民兵的群像构图上,未依照当时军人需依身份及军衔排列的不成文规定[10],因此造成民兵不满,要求重画,但伦勃朗没有答应,因此告上法庭,伦勃朗因此受到许多的攻击及疏远[11]

伦勃朗和他的妻子莎斯姬亚·伦勃朗生有4个孩子,只有最小的一个存活,但他妻子在生孩子后不久去世。

他和女仆斯托芬英语Hendrickje Stoffels住在一起,斯托芬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为此受到教会的谴责为“罪恶的生活”。由于他为了画画经常采购大量的衣物和绘画工具,从不计较财产,所以很快就到了破产的边缘。

晚年的伦勃朗获得一个翻身的机会。阿姆斯特丹刚刚建成的市政厅,需要一幅表现古代荷兰英雄西菲利斯(Claudius Civilis) 反抗罗马暴政的巨幅画作。 然而他的画却让政府官员对他彻底失望了,英雄西菲利斯是毒眼残疾人这没错, 但他没有像其他画家只画他健全的那一侧,最后为了生计,他将这幅画砍得七零八落。[12]

1669年他在贫病中去世,身边只有女儿陪伴,死后葬在西教堂一个无名墓地中。

伦勃朗一生留下600多幅油画,300多幅蚀版画和200多幅素描,几乎画了100多幅自画像,而且几乎他所有的家人都在他的画中出现过。

时期和风格

编辑
 
月亮与狩猎女神
  • 1625 - 1631 莱顿时期,受到彼得·拉斯特曼的影响,这个时期的作品以小幅,精致为特点。画中人物的服饰与首饰被清晰地描绘出来。宗教主题较多。
  • 1634 - 1636 阿姆斯特丹时期,浓墨重彩的大型油画与人物肖像画成为主流。
  • 1640后,家庭的悲剧让他的绘画风格变得朴素与低沉。绘画的主题由原来旧约故事变成了新约的故事,浮华的风格变为了深沉的情感表达。油画的尺寸也缩小了,充满了阴影与自然的力量。
  • 1650年代,伦勃朗重新开始进行大型油画创作并且运用丰富的色彩。他重新采用了史诗与宗教题材的作品,只是更加爱表现在一组群像中孤立的人物。
  • 晚年。他绘制了众多的自画像,在自画像中真实的表现了他饱经生活的悲欢离合之后沧桑衰老的面容。

自画像

编辑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丢勒一样,伦勃朗对自画像有着特殊的情感,一生之中留下了数量众多的自画像,包括速写素描版画油画等创作手法,每一时期创作的自画像都反映了画家当时的艺术特色,其晚年的自画像和同时期的其他作品一样,笔触豪放而概括,形象生动而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其他作品

编辑

文学作品(例如诗歌和小说)

编辑
  • 伦勃朗画集(米哈伊尔·莱蒙托夫的俄罗斯语言诗,1830年)
  • 加斯帕德·德·努伊特(Gaspard de la nuit):伦勃朗和卡洛特的幻想小说( Aloysius Bertrand的法语散文诗,1842年)
  • Moi,la Putain de Rembrandt(西尔维·马顿的法语小说,1998)
  • 范瑞恩(Van Rijn)(莎拉·艾米丽·米亚诺(Sarah Emily Miano)2006年小说)
  • 我是伦勃朗的女儿(Lynn Cullen的2007年小说)
  • 伦勃朗事务(2011小说,丹尼尔·席尔瓦( Daniel Silva))
  • 《解剖课》(2014年小说,尼娜·西加尔)
  • 伦勃朗的镜子(金·德维勒克斯(Kim Devereux)的2015年小说)

电影

编辑
  • 《被盗的伦勃朗》(1914年,电影由Leo D. Maloney和JP McGowan执导)
  • 一个大的悲剧/TragödieEINESGroßen(1920 film directed by Arthur Günsburg)
  • 失踪的伦勃朗(1932年电影,莱斯利·史密斯( Leslie S. Hiscott)执导)
  • 伦勃朗 (1936年,亚历山大·科达导演的电影)
  • 伦勃朗 (1940电影)
  • 伦勃朗(de schuilkelder)的伦勃朗/邦克的伦勃朗(1941年,杰拉德·鲁滕(Gerard Rutten)执导的电影)
  • 伦勃朗 (1942年,汉斯·斯坦霍夫执导的电影)
  • 伦勃朗:自画像(1954年纪录片,莫里·罗兹曼)
  • 伦勃朗,范·德门斯(Schilder van de Mens) /伦勃朗,人画家(1957年,电影由Bert Haanstra执导)
  • 伦勃朗( Rembrandt)fecit 1669(1977年,乔斯·斯特林( Jos Stelling)执导的电影)
  • 伦勃朗:公众的眼睛和私人的凝视(Simon Schama的1992年纪录片)
  • 伦勃朗 (1999年电影,查尔斯·马顿( Charles Matton)导演)
  • 伦勃朗:父亲与儿子(1999年,大卫·迪瓦恩导演)
  • 窃取伦勃朗(2003年,电影由Jannik Johansen和Anders Thomas Jensen执导)
  • 西蒙·沙玛(Simon Schama)的艺术力量:伦勃朗(2006年BBC纪录片系列,西蒙·沙玛(Simon Schama)
  • 守夜(2007彼得·格林纳威导演的电影)
  • 伦勃朗的J'Accuse(彼得·格林纳威( Peter Greenaway)的2008年纪录片)
  • 伦勃朗演义(2011年电影,玛琳·戈里斯(Marleen Gorris)执导)
  • 伦勃朗演义(2011年电影,玛琳·戈里斯(Marleen Gorris)执导)
  • 伦勃朗的夏玛:晚年的杰作(西蒙·夏玛的2014纪录片)
  • 伦勃朗:来自伦敦国家美术馆和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2014纪录片,凯特·曼索尔)

门生学徒

编辑

博物馆的收藏

编辑

伦勃朗收藏在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的画作有《夜巡》、《犹太新娘》等。其他画作收藏在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圣彼得堡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伦敦的国家美术馆柏林画廊、德累斯顿的历代大师画廊、纽约市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弗里克收藏、华盛顿特区的国家艺廊、法国的卢浮宫瑞典国立博物馆、德国的威廉高地宫殿等地[13]。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的家现在是伦勃朗故居纪念馆,收藏他许多的蚀刻版画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Gombrich, p. 420.
  2. ^ 「最偉大荷蘭人」選舉告魯夫上榜. 苹果日报. 2004-10-13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5) (中文). 
  3. ^ Gombrich, p. 427.
  4. ^ Clark, p. 203.
  5. ^ Clark, pp. 203-4.
  6. ^ Clark, p. 205.
  7. ^ 《伦勃朗》. Cmcart.com. [201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8. ^ Mercury: Rembrandt. Gazetteer of Planetary Nomenclature. USGS Astrogeology. [200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5-28). 
  9. ^ Bonafoux, Pascal. 第一章:雄心壯志. 《林布蘭:陰影中的亮光》. 发现之旅. 26. 王鹏、陈祚敏/译 2002年3月1日初版四刷. 台北: 时报文化. 1996年1月15日: 第14页 [2017年12月18日]. ISBN 957-13-188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7月25日) (中文(台湾)). 
  10. ^ 伦勃朗:《夜巡》. 北京文艺网. 2012-09-10 [2015-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2). 
  11. ^ 月桂. 倫勃朗(伦勃朗)《夜巡》. 大纪元. 2009-03-29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5). 
  12. ^ 画公子. 不作死就不會死 林布蘭1606-1669. 句句有梗的西洋艺术小史 (大雁出版基地). 2022-03. 
  13. ^ Clark 1974, pp. 147–50. See the catalogue in Further reading for the location of all accepted Rembrandts

参考文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Template:伦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