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印地语:जम्मू और कश्मीर;乌尔都语:جموں و کشمیر;克什米尔语:جوم تِ کشیر)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簏的克什米尔地区,因印巴领土争议,也被称为“印控克什米尔”,曾经为印度最北部邦,面积101387平方公里。该邦南面与旁遮普和喜马偕尔邦接壤,西北部与巴基斯坦接邻,东北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连。地理上查谟和克什米尔分为三大部分即查谟、克什米尔山谷和拉达克。
查谟和克什米尔邦 | |||||||||||
---|---|---|---|---|---|---|---|---|---|---|---|
已撤销的邦 | |||||||||||
1954年—2019年 | |||||||||||
2004年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地图 | |||||||||||
坐标:33°27′N 76°14′E / 33.45°N 76.24°E | |||||||||||
国家 | 印度 | ||||||||||
首府 | 斯利那加 (5月-10月) 查谟 (11月-4月)[1] | ||||||||||
面积 | |||||||||||
历史 | |||||||||||
• 印度宪法第370条,查谟和克什米尔邦成立 | 1954年5月14日 | ||||||||||
• 查谟和克什米尔邦重组法,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分割 | 2019年10月31日 | ||||||||||
| |||||||||||
今属于 | 印度 | ||||||||||
该地区伊斯兰教信徒约占68%,查谟和克什米尔邦曾是印度唯一大部分居民为穆斯林(68.31%)的邦,其他居民包括印度教占28.43%、锡克教占1.87%及藏传佛教信徒占0.89%。
在印度政府于2019年废除《印度宪法》第370条赋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特殊地位后,印度议会通过了《查谟和克什米尔邦重组法案》,其中包含将邦解散并将其重组为两个联邦领土的规定–西部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邦,东部的拉达克,自2019年10月31日开始生效。2019年10月31日,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分割成查谟和克什米尔和拉达克,两个中央直辖区。[2]
历史
编辑建立
编辑在1947-1948年印巴战争后,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分属由印度控制的(查谟、克什米尔山谷和拉达克)和巴基斯坦控制的(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和阿扎德克什米尔)地区。印度管理的领土在1951年选举了制宪议会,该议会于1954年批准该州加入印度。
该邦曾根据《印度宪法》第370条(1954年制定)之规定,拥有除国防、外交和通信等领域外的自治权,印度宪法中除上述权力外的所有规定在这一地区都不适用。[3]
现代
编辑在1980年代后期,对联邦政府高压政策的不满以及对1987年查谟和克什米尔立法议会选举的操纵的指控引发了暴力起义和武装叛乱,并得到了外界支持。在2008年克什米尔动乱之后,该地区的分裂主义运动得到了加强。
自1989年以来,伊斯兰激进分子与印度军队之间发生了长期,流血的冲突,他们都被指控侵犯人权,包括绑架,屠杀,强奸和武装抢劫。
重组
编辑2019年8月5日,印度联邦政府宣布废除《印度宪法》第370条,收回查谟和克什米尔邦自治权[4]。第370条被废止后,印度宪法所有条款将适用于这一争议地区[5]。印度政府计划将该邦分为查谟和克什米尔及拉达克两个中央直辖区[6]。
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解释,联邦政府废除370条的依据是此条第3款规定若要修改必须经过制宪议会(如无则为邦议会)同意,而该邦议会自2018年11月解散后一直处于空置状态,故国会有权废除此条[7]。根据翌日在联邦院和人民院获得通过的《查谟和克什米尔邦重组法》,查谟和克什米尔邦分割成查谟和克什米尔中央直辖区和拉达克中央直辖区。这引来了邻国巴基斯坦和中国的不满。(巴基斯坦宣称此地的主权并实际控制自由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中国实际控制的阿克赛钦由和田地区皮山县、和田县、策勒县、阿里地区日土县、噶尔县、札达县,昆仑走廊由喀什地区叶城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管理)
新规划在2019年10月31日生效。并根据该条将其人民院原本该邦分配到的6个席次一个分配给拉达克,另外五个留给查谟和克什米尔。
主要经济走向
编辑下表是表示查谟和克什米尔邦过往邦内生产总值,由印度统计和计划部门所公布的资料,单位为百万印度卢比。[8]
年份 | 查谟和克什米尔邦邦内生产总值 |
---|---|
1980年 | 11,860 |
1985年 | 22,560 |
1990年 | 36,140 |
1995年 | 80,970 |
2000年 | 147,500 |
2006年 | 539,850 |
2016年 | 1,323,000 (US$1,900万) |
2017年 | 1,065,000 (US$1,500万) |
2018年 | 1,166,000 (US$1,700万) |
行政区划
编辑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行政区曾划分为三个部分:查谟、克什米尔河谷和拉达克,可以进一步分为22个区。该邦重组时也做了相应分割
区域 | 名称 | 行政中心 | 面积 (km²) | 人口 2001 数据 |
人口 2011 数据 |
---|---|---|---|---|---|
查谟 | 卡图瓦县 | 卡图阿 | 2,651 | 550,084 | 615,711 |
查谟县 | 查谟 | 3,097 | 1,343,756 | 1,526,406 | |
桑巴县 | 萨姆巴 | 904 | 245,016 | 318,611 | |
乌坦布尔县 | 乌坦布尔 | 4,550 | 475,068 | 555,357 | |
雷阿西县 | 雷阿西 | 1,719 | 268,441 | 314,714 | |
拉朱里县 | 拉乔里 | 2,630 | 483,284 | 619,266 | |
旁切县 | 普恩楚 | 1,674 | 372,613 | 476,820 | |
多达县 | 多达 | 11,691 | 320,256 | 409,576 | |
拉姆班县 | 拉姆班 | 1,329 | 180,830 | 283,313 | |
吉什德瓦尔县 | 吉什德瓦尔 | 1,644 | 190,843 | 231,037 | |
分区总计 | 查谟 | 26,293 | 4,430,191 | 5,350,811 | |
克什米尔河谷 | 安南塔那加县 | 阿纳恩特纳格 | 3,984 | 734,549 | 1,069,749 |
库尔加姆县 | 库尔加姆 | 1,067 | 437,885 | 423,181 | |
普尔瓦马县 | 普尔瓦马 | 1,398 | 441,275 | 570,060 | |
绍皮恩县 | 斯胡皮延 | 612.87 | 211,332 | 265,960 | |
巴德加姆县 | 巴德加姆 | 1,371 | 629,309 | 755,331 | |
斯利那加县 | 斯利那加 | 2,228 | 990,548 | 1,250,173 | |
加恩德尔巴尔县 | 加恩德尔巴尔 | 259 | 211,899 | 297,003 | |
班迪波拉县 | 巴恩迪波雷 | 398 | 316,436 | 385,099 | |
巴拉穆拉县 | 巴拉穆拉 | 4,588 | 853,344 | 1,015,503 | |
库普瓦拉县 | 库普瓦拉 | 2,379 | 650,393 | 875,564 | |
分区总计 | 斯利那加 | 15,948 | 5,476,970 | 6,907,622 | |
拉达克 | 卡基尔县 | 卡尔吉尔 | 14,036 | 119,307 | 143,388 |
列城县 | 列城 | 45,110 | 117,232 | 147,104 | |
分区总计 | 列城和卡尔吉尔 | 59,146 | 236,539 | 290,492 | |
总计 | 101,387 | 10,143,700 | 12,548,925 |
人口和宗教
编辑区域 | % 面积 | % 人口 | 人口 | % 穆斯林 | % 印度教徒 | % 锡克教徒 | % 佛教徒及其他 |
---|---|---|---|---|---|---|---|
克什米尔 | 15.73% | 54.93% | 6,888,475 | 96.40% | 2.45% | 0.98% | 0.17% |
查谟 | 25.93% | 42.89% | 5,378,538 | 33.45% | 62.55% | 3.30% | 0.70% |
拉达克 | 58.33% | 2.18% | 274,289 | 46.40% | 12.11% | 0.82% | 39.67% |
查谟和克什米尔 | 100% | 100% | 12,541,302 | 68.31% | 28.43% | 1.87% | 0.89% |
查谟和克什米尔邦过去由三个分区组成:查谟、克什米尔和拉达克,又分为22个区。而锡亚琴冰川在印度军方控制之下,没有于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管理之下。基斯赫特瓦尔、拉姆班、雷阿西、桑巴、班迪波拉、加恩德尔巴尔、库尔加姆和绍皮恩是在2008年成立的地区,他们的区域包括与那些从他们所构成的区。
另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Desk, The Hindu Net. What is the Darbar Move in J&K all about?. The Hindu. 2017-05-08 [2019-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0) (英语).
- ^ Jammu Kashmir Article 370: Govt revokes Article 370 from Jammu and Kashmir, bifurcates state into two Union Territories. The Times of India. PTI. 2019-08-05 [2019-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5) (英语).
- ^ Kashmir – region, Indian subcontinent. [16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5 October 2016).
- ^ 胡龙华. 印巴衝突升温之際 莫迪政府取消克什米爾自治特權. 香港01. 2019-08-05 [2019-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5).
- ^ 印度取消印控克什米尔特殊地位 巴基斯坦强烈谴责. 新华网. 2019-08-05 [2019-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5).
- ^ Jammu Kashmir Article 370: Govt revokes Article 370 from Jammu and Kashmir, bifurcates state into two Union Territories. The Times of India. 2019-08-05 [2019-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5) (英语).
- ^ Amit Shah explains how government has power to revoke Article 370. The Times of India. 2019-08-05 [2019-08-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5) (英语).
- ^ CHAPTER III : Socio-Economic and Administrative Development (PDF). Jammu & Kashmir Development Report. State Plan Division, Planning Commission, Government of India. [2009-08-0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1-30).
- ^ Population by religion community – 2011. Census of India, 2011. The Registrar General & Census Commissioner, Indi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5).
- ^ Language – India, States and Union Territories (PDF). Census of India 2011. Office of the Registrar General: 13–14. [2018-10-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