椪柑学名Citrus poonensis,英文:PonkanChinese honey orange)属柑橘类,的一种,原产印度中部马哈拉施特拉邦那格浦尔之古老柑桔品种,为世界有名且栽培最广之宽皮柑。在年均温18℃以上之地区即可生产,但以20~22℃之年均温下能生产品质优异之椪柑。

椪柑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蔷薇类植物 Rosids
目: 无患子目 Sapindales
科: 芸香科 Rutaceae
属: 柑橘属 Citrus
种:
椪柑 C. poonensis
二名法
Citrus poonensis

台湾栽培历史 编辑

唐朝即由印度传入华南,公元1775年由广东潮州引入台湾植于新庄。台湾椪柑有高墙系及低墙系两种,1950年代在台北林口地区发现软枝系(枝条水平生长,树形似柠檬)。1970年代亦在东势发现无籽椪柑(果形较高、糖度较低)。台湾椪柑栽培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产区之变迁从最早云林二仑到彰化员林、新竹新埔,而后至台中东势、苗栗卓兰、嘉义梅山等地,曾有辉煌的椪柑生产。台湾椪柑栽培面积在1987年为1万4千多公顷,年产量为17万多公吨达最高峰,而后逐年减少到1997年之9,675公顷,年产量为14万公吨,目前有逐年愈来愈少之趋势。产季为每年十月至十二月以云、嘉、南地区之鲜采椪柑供应大部分市场;国历年过后,元月、二月为中北部:台中大坑、丰原、东势、石冈、苗栗卓兰及新竹宝山、新埔、峨嵋等地之贮藏椪柑供应市场,多少已有产区与市场区隔情形出现。[1]

产地 编辑

原产于印度,主要产地包括美国巴西台湾,其他产地如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中国南部等地。

在台湾,椪柑供应期由十月至翌年一月、二月。十到十二月为“青皮椪柑”产期,主要产地集中在台南、嘉义、台中。一至四月为“贮藏柑”供应期,一月采收而贮藏至四月,主要产地在台中、苗栗、新竹。嘉南地区日照充足,十月初椪柑果皮仍绿,但已稍具甜度,此时采收供应就是“青皮椪柑”。青皮椪柑不易贮藏,只能供应到十二月。而中、北部地区,日照不如南部充足,椪柑成长期间较长,成熟时,果皮橙黄,酸甜适度,又耐贮藏,贮藏技术好时可供应至四月。[2]

营养 编辑

为美国癌症学会所认定的30种抗癌蔬果之一,依据行政院卫生署台湾地区食品营养成分资料纪录,含有可贵的植物性化合物,分别存于皮肉之中,在果皮中含有类黄酮素,挥发油(柠檬油精属松烯类),果肉中含丰富的B-胡萝卜素、橘红素、类胡萝卜素、枸橼酸、多酚类,构成香味的Limonoid,氨基酸,无机塩中锌,纤维素、果胶,有机酸,维他命P,叶酸等,含维他命C高,A亦高,为自然美味养份完整的水果。[3][4]


椪柑(去皮打碎)
每100 g(3.5 oz)食物营养值
40 kcal(170 kJ)
10.00 g
膳食纤维1.50 g
0.20 g
2.20 g
维生素
维生素A equiv.
(21%)
171.30 μg
(3%)
343 μg
硫胺(维生素B1
(7%)
0.08 mg
核黄素(维生素B2
(5%)
0.06 mg
烟碱酸(维生素B3
(2%)
0.27 mg
吡哆醇维生素B6
(4%)
0.05 mg
叶酸(维生素B9
(2%)
8.20 μg
维生素C
(39%)
32.00 mg
维生素E
(1%)
0.15 mg
膳食矿物质
(2%)
21.00 mg
(2%)
0.30 mg
(2%)
8.00 mg
(2%)
14.00 mg
(2%)
74.00 mg
(0%)
2.00 mg
(3%)
0.30 mg
其他成分
84.00 g
参照美国标准的相对百分比
成人每日的参考膳食摄入量(DRI)
来源:(英文)美国农业部营养数据库

参考 编辑

  • 橘子(学名:Citrus reticulata,英语:Mandarin orange
  • 瓯柑(学名:Citrus tangerina,英语:Dancy tangerine
  • 桶柑(学名:Citrus tankan,英语:Tankan
  • 蜜柑(学名:Citrus unshiu,英语:Satsuma orange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農委會柑橘館. [2020-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0). 
  2. ^ 農委會柑橘館-椪柑. [2020-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0). 
  3. ^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FCF 橘子四悅冬果的營養成分. [2020-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0). 
  4. ^ 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 [2020-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