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琨满语ᠶᡠᠩ
ᡴᡠᠨ
穆麟德转写yung kun,1743年3月11日—1803年2月16日),满洲正蓝旗人,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将军,号玉华主人,喜好吟诗唱和。大清和恭亲王弘昼第七子,乾隆帝之侄,喀喇沁多罗郡王丹巴多尔济的岳父。封不入八分辅国公散秩大臣出身,历任荆州将军宁夏将军绥远城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等八旗驻防将军,后因罪被嘉庆帝贬为奉国将军嘉庆八年(1803年)永琨过世后,嘉庆帝谕道:“永琨系朕叔父和恭亲王之子,本为近派宗室,今闻溘逝,朕心殊为悼惜,著派散秩大臣绵懃携带陀罗经被赏赐,仍带侍卫十员,赐奠茶酒。永琨从前原系不入八分公爵,嗣因获罪革去,今既病故,著加恩开复不入八分公爵。”[1]

不入八分辅国公 永琨
大清不入八分辅国公
前任:考封所得
继任:三等镇国将军 绵仲
大清乌里雅苏台将军、兼正红旗蒙古都统、兼内大臣
国家清朝
时代清代中期
主君清圣祖清世宗清高宗
爱新觉罗
永琨
封爵不入八分辅国公(1776年,34岁)
族裔满洲
旗籍正蓝旗
氏族爱新觉罗氏
出生清朝高宗乾隆八年二月十六日亥时
1743年3月11日)
逝世清朝仁宗嘉庆八年正月二十五日申时
1803年2月16日)
1803年2月16日(1803岁—02—16)(59岁)
直隶省顺天府

生平 编辑

近派宗室 编辑

永琨出生于乾隆八年二月十六日亥时(1743年3月11日),其父亲为雍正帝第五子,乾隆帝弘历之弟,和恭亲王弘昼,母亲则是嫡福晋吴扎库氏(副都统五什图之女)。因此永琨是乾隆帝的侄子,是当时的近派宗室之一。

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十九日(1776年2月8日),通过考封制度,永琨等二十名宗室子弟获封爵位,永琨被封为不入八分辅国公,并且任命在散秩大臣上行走(从二品武职)。[2]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三日(1781年12月8日),永琨被授为正二品正白旗蒙古副都统[3]

乾隆五十三年二月(1788年3月),乾隆帝加恩,让永琨在乾清门行走[4]同年七月,被调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5]

乾隆五十六年七月二十四日(1791年8月23日),扎萨克固山贝子丹巴多尔济被调离正红旗蒙古都统之位,乾隆帝任命驻藏办事大臣保泰补授此职,而在其未到时,让永琨暂时署理该职位。[6]十一月十三日(12月8日),49岁的永琨被升任为从一品正红旗蒙古都统。[7]

驻防将军 编辑

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793年2月2日),因为时任广州将军善德年纪老迈,乾隆帝于是决定让其返京补授正红旗蒙古都统一职,而其所遗留的广州将军由现任荆州将军云骑尉富昌调任,而原本的都统永琨则是调去担任从一品的荆州将军一职。[8]

乾隆五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1793年6月7日),乾隆帝认为宁夏将军管辖当地的满州官兵,且其辖区与蒙古游牧地区相近,因此时任宁夏将军一等褒绩公隆兴不适合担任该职,所以让他回京候旨。而荆州将军永琨乃是近派宗室,因此不适合让其任职于汉人聚居区,因此让其调任去担任宁夏将军一职。其留下的荆州将军改由庆桂接任。[9]

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一日(1794年3月31日),时任宁夏将军永琨等上奏朝廷,说明宁夏将军所管辖的蒙古正四品佐领正五品防御等职位都有所缺失,因此希望可以从当地的蒙古八旗里一起拣选保举,乾隆帝便同意按其所说,因为乾隆帝认为佐领防御等作为办理当地各佐领事务的人,而宁夏当地的左右翼蒙古若分开拣选,则应该升迁的人员并不足以满足官职的需求,所以决定同意永琨所求,二者合并一同拣选。[10]十二月二十六日(1795年1月16日),永琨被调任为绥远城将军[11]

乾隆六十年八月四日(1795年9月16日),乾隆帝因为想到恒瑞在外任职已久,又考虑其乌里雅苏台将军之职颇为重要,因此让永琨补授正白旗汉军都统,并且担任乌里雅苏台将军之职,而恒瑞则改任绥远城将军。[12]九月七日(10月19日),永琨又被调去担任黑龙江将军,并且乾隆帝说道:“永琨是我的侄子,最近的宗室成员,想来他会顾惜体面,等他到黑龙江时,必须要痛惩陋习,为朝廷实心办事。”[13]九月二十一日(11月2日),由于打牲乌拉总管舍尔图被革职发往伊犁充当苦差,因此乾隆帝便让吉林将军秀林和刚上任的黑龙江将军永琨一同商议后,从齐齐哈尔城协领内拣选一人推荐。[14]

嘉庆元年(1796年),直隶大名道皂头段文经与元城县快头徐克展因为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打着“大明”旗号,以八卦教名义发动武装起义,杀死当时的大名道道员熊恩绂。而永琨在这一年捕获了他的同党郑见贵,因此因功被交部议叙。[15]同年十二月七日(1797年1月4日),太上皇乾隆决定罢免掉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地的八旗兵有关于云梯演习方面的训练,这件事起初是因为乾隆本来认为,驻守在各地省城的八旗满兵终日无所事事,因此下令将云梯相关的演习加入日常操练之中。但在兵部通过并下达相关命令之后,在黑龙江等这三个地方,黑龙江将军永琨上奏认为黑龙江地方对于演习一事有所不便,而乾隆也考虑到了这三个东北省份,武艺素来都很好,而当地的形势又与中原等地有所差异,所以便下令停止在这三个省份推行演习一事。[16]

嘉庆二年五月十二日(1797年5月27日),永琨被调任为乌里雅苏台将军[17]八月,永琨先是兼任了镶白旗汉军都统一职,到了这个月的二十日(10月9日),永琨再被任命兼任正红旗蒙古都统之职。[18]

嘉庆四年正月二十一日(1799年2月25日),永琨再兼任内大臣之职。[19]

革职守陵 编辑

嘉庆四年,首先在三月十七日(4月21日),嘉庆帝认为永琨年老有腿疾,加上乌里雅苏台地寒,其负责的带领官兵打围等事。想必不能妥办,因此让他来京,只管理都统的事务就可以了。[20]五月三十日(7月2日),嘉庆帝又因其过往政绩平常加上滥用职权等问题,革去了永琨的都统职位和公爵,赏给他二品奉国将军爵位,并让他去清东陵当差。[21][22]

嘉庆五年三月十一日(1800年4月4日),嘉庆帝谕旨说道,考虑到之前说永琨声名平常并无证据,加上擅用八百里驿递,只不过是失察属下沿用旧习,而后嘉庆又说到永琨乃和恭亲王之子,和他是从兄弟的关系,若是让他在陵园久居,则不能体现嘉庆自己笃爱宗支的本意,因此加恩让永琨补授正二品的正白旗汉军副都统之职,并回京当差。[23]十一月时,再让他管理圆明园的八旗事务。

嘉庆八年(1803年),永琨过世后,嘉庆帝谕道:“永琨系朕叔父和恭亲王之子,本为近派宗室,今闻溘逝,朕心殊为悼惜,著派散秩大臣绵懃携带陀罗经被赏赐,仍带侍卫十员,赐奠茶酒。永琨从前原系不入八分公爵,嗣因获罪革去,今既病故,著加恩开复不入八分公爵。”[1]

家庭 编辑

编辑

  • 弘昼(1712年-1770年):大清和恭亲王,乾隆帝五弟,乾隆朝著名的“荒唐王爷”。

编辑

编辑

编辑

  • 绵令(1765年-1797年):永琨长子,完颜氏所生。爵封三等辅国将军,官至正四品二等侍卫。[24]
  • 绵仲(1768年-1814年):永琨次子,完颜氏所生。曾过继给其八叔永璔为嗣,后因其父过世时,并无儿子可以继承,于是又回归。爵封三等镇国将军,官至正四品二等侍卫。[24]
  • 绵俸(1768年-1770年):永琨三子,王氏所生。早夭。[24]
  • 绵柔(1777年-1780年):永琨四子,完颜氏所生。早夭。[24]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六經堪叢書·國史列傳 11》.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2.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九百九十九》:「宗人府奏請、應封宗室明該等二十人。照考試繙譯騎射等第、將應得品級襲封。得旨、明該、明贊、俱授為奉恩將軍。文獻、興瑞、明充、崇敏、永蕚、俱授為一等奉國將軍。弘超、綿佐、崇寧、俱授為三等輔國將軍。永瑍、亮瑚、俱授為二等鎮國將軍。永琨、授為不入八分輔國公。恒慶、永育、恒伯、俱授為三等奉國將軍。永璨、授為一等鎮國將軍。永蕃、賓靖、俱授為二等輔國將軍。晉昌、授為一等輔國將軍。」.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3.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一百四十三》:「以輔國公宗室永琨、為正白旗蒙古副都統。」.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4. ^ 《六經堪叢書·國史列傳 11》:「五十三年二月,在乾清門行走。」.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5.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三百九》:「調正白旗蒙古副都統永琨、為鑲藍旗滿洲副都統。以內閣學士扎郎阿、為正白旗蒙古副都統。」.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6.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三》:「諭曰、丹巴多爾濟所出正紅旗蒙古都統員缺。著保泰補授。保泰未來之前。著永琨署理。」.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7.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以鑲藍旗滿洲副都統宗室公永琨、為正紅旗蒙古都統。」.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8.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四百十九》:「又諭曰、善德年已及邁。著留京補授正紅旗蒙古都統。所遺廣州將軍。著富昌調補。富昌所遺荊州將軍。著永琨補授。」.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9.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七》:「又諭、寧夏將軍。管轄本城駐防滿洲官兵。且與蒙古游牧較近。隆興不宜此任。著來京候旨。永琨乃近派宗室。亦不宜在漢人地方。著調補寧夏將軍。所遺荊州將軍員缺。著慶桂補授。慶桂至荊州。永琨交代後。再赴新任。更換隆興來京。」.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0.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四百四十八》:「乾隆五十九年。甲寅。三月。戊子朔。諭、據永琨等奏稱、寧夏蒙古佐領防禦缺出。請無論翼分。將八旗蒙古歸并揀選保舉等語。佐領防禦。乃辦理佐領事務之人。如遇缺出。理宜選擇保薦。寧夏蒙古應陞之員較少。如按翼揀選。恐不得人。著照所請。嗣後凡遇蒙古佐領防禦缺出。無論翼分。歸并揀選保舉。」.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1.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四百六十七》:「調西安將軍舒亮、為黑龍江將軍。綏遠城將軍圖桑阿、為西安將軍。寧夏將軍永琨、為綏遠城將軍。以熱河副都統保成、為寧夏將軍。」.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2.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四百八十四》:「又諭曰、恒瑞在外年久。但烏里雅蘇臺將軍職任緊要。著永琨補授正白旗漢軍都統。授為烏里雅蘇臺將軍。即由該處前往更換恒瑞。其所遺綏遠城將軍員缺。即著恒瑞補授。永琨接奉此旨。將將軍印務交副都統署理。即前赴烏里雅蘇臺。恒瑞俟交代後。再行起程前來。」.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3.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七》:「諭、黑龍江將軍員缺。著永琨調補。圖桑阿、著授為正白旗漢軍都統。調補烏里雅蘇臺將軍。圖桑阿接奉諭旨。將將軍印信交副都統署理。由彼馳驛赴烏里雅蘇臺任。永琨交代圖桑阿後。亦即由彼馳驛赴黑龍江任。俱不必來京請訓。……永琨係朕之姪。最近宗室。想應顧惜體面。至黑龍江時。務須痛懲陋習。實心辦事。」.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4. ^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七》:「又諭、現在舍爾圖所遺打牲總管員缺。應於齊齊哈爾城協領內。揀選人明白能辦事者一員。交秀林、永琨、二人商同揀選。照例保題引見補放。」.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5. ^ 《国史大臣列传·宗室永琨列传》:“嘉庆元年,以获段文经匪党郑见贵交部议叙。”
  16. ^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之十二》:「罷盛京吉林黑龍江兵、演習雲梯。先是以各直省省城。駐防滿兵無事。令以雲梯。添入技藝演習。兵部咨行。及盛京等三省。黑龍江將軍永琨。以黑龍江地方不便為言。上以三省遵滿洲舊習。武藝素強。地方形勢又與各省城不同。故併罷之。」.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7. ^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之十七》:「辛亥。以三姓副都統額勒伯克、為黑龍江將軍。調黑龍江將軍永琨、為烏里雅蘇台將軍。以打牲烏拉總管吉祿、為吉林副都統。調吉林副都統賽沖阿、為三姓副都統。」.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8. ^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一》:「以肅親王永錫、為鑲藍旗漢軍都統。烏里雅蘇台將軍永琨、為正紅旗蒙古都統。……」.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19. ^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之三十八》:「以定親王綿恩、正藍旗護軍統領永臶、右宗人晉昌、烏里雅蘇台將軍永琨、禮部尚書德明、為內大臣。」.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20. ^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一》:「諭內閣、永琨年老有腿疾。烏里雅蘇台地寒。所帶官兵打圍等事。想必不能妥辦。永琨著來京、專理都統事務。其烏里雅蘇台員缺。著綿佐補授。」.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21. ^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五》:「又諭、永琨在將軍任內。聲名平常。朕在藩邸時。素所深知。故將永琨補授都統。令其回京。原以永琨身係近支宗室。烏里雅蘇台將軍、職任緊要。永琨在彼儻有劣蹟。礙難辦理。是以曲加保全也。前據永琨等所奏偷竊馬匹駝隻二摺。當經一面批交部議。一面即行發回。永琨並不計及此事該部議覆與否。率用日行八百里咨文。馳遞理藩院。徒勞驛站。據理藩院將永琨、薩木丕勒多爾濟、那敏泰參奏、現已交部議處。永琨糊塗不曉事體。若仍留都統之任。恐將來又獲罪戾。轉非朕保全之意。永琨即著革去都統。賞給奉恩將軍。前往東陵當差。那敏泰、亦著革去副都統。賞給驍騎校。薩木丕勒多爾濟、著交理藩院照例議處。」.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22. ^ 实录所记载的奉恩将军应是误载,因为《国史大臣列传》和《爱新觉罗宗谱》都是记载二等奉国将军,且之后的实录也是写作“前以永琨在将军任内声名平常又擅用八百里驿递公文。是以将其公爵将军斥革。赏给奉国将军。……并著仍兼奉国将军。”
  23. ^ 《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之六十一》:「又諭、前以永琨在將軍任內聲名平常又擅用八百里驛遞公文。是以將其公爵將軍斥革。賞給奉國將軍。令其在陵居住。今思永琨在將軍任內聲名平常。尚無實據。其限行八百里驛遞。不過失察屬員相沿舊習。永琨乃和恭親王之子。於朕為從兄弟。若令其在陵久住。不足示朕篤愛宗支之意。現在德楞泰已授內大臣。不必兼副都統。所有正白旗漢軍副都統員缺。加恩著永琨補授。即回京當差。並著仍兼奉國將軍。」. 명실록·청실록. [2022-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爱新觉罗宗谱·1册甲一·第2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