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澄观

(重定向自澄观

清凉澄观(737年—838年,一说738—839),俗姓夏侯,字大休,赐号清凉国师,唐朝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华严宗四祖。

清凉澄观
出生738年
唐朝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圆寂839年
承旨葬于终南山石室[1]
著名成就华严四祖
宗派华严宗
头衔清凉国师
徒弟与学生宗密僧睿法印、寂光
译作《四十华严》、《大方广佛华严经疏》、《随疏演义钞》

天宝七年(748年),[2]澄观依越州(今应天山)宝林寺霈禅师出家,精学勤诵《法华经》。

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依止昙一大师门下受具足戒,复依妙善寺常照禅师受菩萨戒。澄观广学法要,依于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回至越州开元寺昙一律师南山律学,转返金陵玄璧法师受学三论。 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澄观于瓦官寺听闻《大乘起信论》、《涅槃经》,从淮南法藏学海东新罗元晓之《大乘起信论疏义》,随后又前往钱塘(今杭州)从天竺寺法诜法师习《华严经》。[2]

简介

编辑

清凉澄观,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十一岁时,从越州宝林寺霈禅师出家。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正月起,到贞元三年(787年)十二月,历时四年,撰成《华严经疏》二十卷,即是现行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后又为弟子僧睿等作新疏的演义数十卷,即是现行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3],故有华严疏主之称。

贞元十二年(796年)奉召至长安审定罽宾沙门般若翻译南印度乌荼国进贡之《华严经》后分梵本,贞元十四年(798年)译成四十卷,亦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世称《四十华严》。德宗又诏令澄观作疏解释,于终南山草堂寺撰成《贞元新译华严经疏》[4]十卷。次年,为德宗皇帝讲《华严》,被授以“清凉国师”的称号。未几又参与翻译《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其后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各朝,澄观皆广受尊敬。文宗开成三年(838年)三月圆寂,享年一百零二岁[5]。后世尊为华严宗四祖。

澄观的弟子有一百多人,宗密、僧睿、法印寂光四人称门下四哲,其中继承他法统的是宗密。

贡献

编辑

澄观一生著有《华严经疏》等书四百余卷,讲《华严经》达五十遍。他的著述现存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六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九十卷、《华严经疏钞玄谈》九卷、《华严经行愿品疏》十卷、《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一卷、《华严经纲要》三卷、《大华严经略策》一卷、《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一卷、《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一卷、《华严法界玄镜》二卷、《三圣圆融观》一卷、《华严心要法门》一卷、《五蕴观》一卷、《十二因缘观》一卷等。另外,《华严经纲要》三卷和《十二因缘观》一卷存于日本金泽文库

典寿之序文称《七处九会颂释》为澄观作,《东域传灯目录》载《七处九会颂》作者为法藏[6]。《新编诸宗教藏总录》载《五蕴观》[7]、《十二因缘观》作者为澄观,有研究者认为《十二因缘观》可能是新罗义湘一系的作品[8][9]

澄观早年曾广泛参学禅教各家,对《大乘起信论》领会特深。他虽以振兴华严学说为己任,思想融合禅宗天台宗及《起信论》,从而融会禅教,强调唯心,着重于一心法界的论述。他认为“总该万有,即是一心;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他宣称迄至贤首法藏的古来诸德,对《华严经》所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的解释[10],都不得其旨,认为《华严经》于此提出了“一心缘起”,与《俱舍论》中举出的刹那缘起相同[11],并认为两译《华严经》和三译《十地经》中的“名色增长”翻译不妥,应改译为“名色开显” [12],以契合普光俱舍论记》中依据《成唯识论[13],而解读的“住名色根”[14]

由于当时正是禅宗六祖惠能弘布禅法的时期,早年又参访过牛头宗慧忠、道钦,荷泽宗的无名,以及北宗神秀一系的慧云等,澄观受禅宗影响颇深,从而极力融会禅教[15]。此诸宗融会、禅教一致的宗趣,对中唐以后的佛教界影响深远。

澄观曾立十誓以勉励自己,世人称为“清凉十愿”:一、体不损沙门之表。 二、心不违如来之制。三、坐不背法界之性。 四、性不染无碍之境。五、足不履僧寺之尘。 六、胁不触居士之榻。七、目不视非仪之彩。 八、手不释圆明之珠。九、舌不味过午之斋。 十、宿不离衣钵之侧。

参考文献

编辑
  1. ^ 佛陀教育基金會 各宗祖師傳記. [2019-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2. ^ 2.0 2.1 闡揚華嚴澄觀國師. [2020-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3. ^ 后世把疏、钞合刻,略称《华严经疏钞》
  4. ^ 又作《华严经行愿品疏》或《普贤行愿品疏》
  5. ^ 依《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二十五,历史学家多采此说。另《宋高僧传(卷五)本传》则说于元和年中圆寂,年七十余。
  6. ^ 东域传灯目录:“法藏撰……同七处九会颂一卷(同上)”
  7. ^ 有关之文,参见宗密《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述“二空观”。另外,辽僧志福《释摩诃衍论通玄钞》引《五蕴观》之文,谓清凉所述。
  8. ^ Ven. Bongak. 『十二因緣觀』의 저자와 사상에 대한 재고찰 (PDF). [失效链接]
  9. ^ 澄観撰『十二因縁観』의 著者問題 —新羅撰述의 可能性. [2022-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3). (该论文所提及的其中一个问题是《法界图记丛髓录》“观师十二因缘观”之观师为谁?因该书多次用清凉之名,故论文作者怀疑此观师非澄观。然而,《法界图记丛髓录》有段文字为:“观师释满足王法门云此教所说一切皆实,何以言化……”,应当就是出自澄观的《华严经行愿品疏》“问此教所设一切皆实,何以言化……”,因此无论《十二因缘观》是否作者为澄观,《法界图记丛髓录》所称“观师”确实即为清凉澄观。)
  10. ^ 世亲十地经论》:“经曰:‘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论曰:但是一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云何世谛差别?随顺观世谛,即入第一义谛。此观有六种:一、何者是染、染依止观,二、因观,三、摄过观,四、护过观,五、不厌厌观,六、深观。是中染依止观者,因缘有分,依止一心故。经曰:‘如来所说十二因缘分,皆依一心。所以者何?……’论曰:此是二谛差别,一心杂染和合因缘集观。”
    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小乘中,十二有支,三世次第,前后引生,如何说言:‘皆依一心’?下释云:离本识心,一切不成故。……是故十二有支,皆唯是识,识外无物。……言‘二谛差别’者,论主意将所依心体是真谛,能依有支是俗谛故,此一文名为‘二谛’,此释总标文也。言‘一心杂染和合因缘集观’者,释‘所以者何’下文,谓:‘一心’是真,‘杂染’是俗,即明此心,随染‘和合’,双辨‘二谛’,是《胜鬘》中不染而染等。”
  11. ^ 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古来诸德,但云:‘离本识心,一切不成。’而其释相,经生越世,此虽不失依持之义,未为得旨。今谓说主巧示:非唯‘三世不离真心’,今一念心,顿具十二,弥显前后,不离一心。此同《俱舍》第九,明刹那十二因缘也。”
  12. ^ 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名色增长是六处’者:不生五识,唯名十界,五识依生,乃名十处。识依相,即是增长,增长之言,宜译为开显。《俱舍》云:‘住名色根,说为六处。’谓:六根是别,以别依总,成于六,称‘住名色’。”
  13. ^ 玄奘成唯识论》:“识等五种,由业熏发,虽实同时,而依主伴、总别、胜劣、因果相异,故诸圣教,假说前后。或依当来现起分位,有次第故,说有前后。由斯识等,亦说现行因时,定无现行义故。复由此说生、引同时,润、未润时,必不俱故。”
  14. ^ 玄奘译《阿毘达磨俱舍论》:“住名色根,说为六处。”
    真谛译《阿毘达磨俱舍释论》:“约名色清净根,名六入。”
    玄奘译《阿毘达磨顺正理论》:“有色诸根,说为六处。”
    普光俱舍论记》:“名色是总,根是其别,以别住总,故言:‘住名色根。’五有色根,说为六处,虽数有少,如名色释,或由彼力能满六故,故《正理》云:‘有色诸根,说为六处。’又解:意住名根,眼等五根住色根,故云:‘住名色根,说为六处。’意虽过去,五在现在,从多分说,名为六处。”
  15. ^ 《随疏演义钞》卷二自述其心得说:“造解成观,即事即行,口谈其言,心诣其理,用以心传心之旨,开示诸佛所证之门。会南北二宗之禅门,摄台(天台)衡(南岳)三观之玄趣。使教合亡言之旨,心同诸佛之心……。”

参见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