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后坐力炮

(重定向自無後作力砲

无后坐力炮Recoilless rifle)是火炮的一种。特点是发射时利用向后喷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进炮弹的火炮。由于减少了传统火炮需求的后座以及制退机械,以及发射过程中,炮管承受的压力较传统火炮小,得以减少炮管厚度。所以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纵方便,适用于注重机动力的步兵单位,像是伞兵,山地步兵与特种部队。

美国106毫米无后坐力炮,照片中是以吉普车装载的型式。
无后坐力炮的运作方式

无后坐力炮的发射方式与弹药型态都与传统火炮类似,使用的弹药为弹头与发射药结合一体的金属药筒,发射时自后方装入炮管,关上炮闩之后击发。由于火药产生的部分气体在发射时自炮管后方排出,在发射同样重量的弹头时,无后坐力炮的射程较低,因此多使用装药量较大的弹头,获取较大的破坏力提升。除此之外,发射之后的后焰(back blast)及后喷物会暴露发射阵地,而且还使其无法在狭小空间内使用。

小型无后坐力炮可以直接以人力携带并且自肩上发射,为了寻求较为稳定的射击效果,许多无后坐力炮还是安装在轻便三脚架或在背在肩上使用。

历史

编辑

最早研制出无后坐力炮的是美国海军戴维斯炮英语Davis gun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4年出现,这是一种两管对接式双头无后坐力炮。该炮在向前射出弹丸的同时,向后喷出铅油质平衡物以保证炮身不后坐。英国将这种炮试验于对付齐柏林飞船潜艇上。

1917年俄国人梁布兴斯基也曾经发明过一种76.2毫米无后坐力炮,并曾在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使用过。

苏联在1923年也研制了多款无后坐力炮。第一种大量服役的无后坐力炮是德国发展出75毫米的有膛线的无后坐力炮给空降部队作为反坦克武器,后又推出了铁拳超口径滑膛无后座力炮。在二次世界大战德军攻占克里特岛时发挥功用,于是德国用相同的设计发展出105毫米的无后坐力炮,美国陆军模仿发展出相同的两种口径。美国亦发展出及使用90毫米的无后坐力炮。苏联亦发展出没有膛线的无后坐力炮,口径有73、82及110毫米。

美军无后坐力炮的首次实战使用是在1945年3月6日的冲绳岛战役。当时美军装备M18 57mm无后坐力炮和M20 75mm无后坐力炮,均采用断隔螺栓式炮闩,具有击发和退壳功能。炮闩边缘部分设有对称排气孔,M18有2个,M20有4个。排气孔轴线方向与膛线旋转方向相同,火药燃气从排气孔喷出时所产生的扭矩正好抵消炮弹在膛线上旋转所产生的扭矩,故发射时不但可以抵消后坐力,还可阻止炮身旋转。

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得到两种美援无后坐力炮实物之后即开始着手仿造。1946年7月,第50兵工厂以M18无后坐力炮作为母型开始仿制,根据实炮进行测绘,后美方提供了该炮的设计图。到1947年11月研制成功,兵工署将其命名为“民国36年式57mm无后坐力炮”。但当时不能生产管身和炮栓所用的合金钢,故到1949年所生产的95门炮,品质全部不合格,在设计试验中不是扳机连杆断裂就是抽壳钩变形,不能列装部队使用。而仿制M20式75mm无后座力炮时,最后仅完成了一部分设计图。联勤61兵工厂(后来改制为202厂)曾经生产43式75毫米无后座力炮以及51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

中华人民共和国52式57mm无后坐力炮在对印战争广泛使用,成为步兵营火力核心。炮班编制8人,携带52式无后坐力炮1门、炮弹17发。56式75mm无后坐力炮参加了珍宝岛战役。65式和78式82mm无后坐力炮参加了1979年对越战争。

参考文献

编辑
  • John Batchelor und Ian Hogg, Die Geschichte der Artillerie, Wilhelm Heyne Verlag, ISBN 345352068-8

相关条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