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猞猁”号炮舰

“猞猁”号炮舰(德语:SMS Luchs[b][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德意志帝国海军黑鼬级六艘炮舰中的第四艘。同舰级其他几艘分别是“黑鼬”号[d]“虎”号[e]“埃贝尔”号[f]“茄格亚”号英语SMS Jaguar[g]“豹”号[h]

1900年后在中国水域活动的“猞猁”号(“卢克斯”号)[1]
历史
动工日 1898年
下水日 1899年10月18日
停用 1914年
结局 1914年9月28日被凿沉
技术数据
舰级 黑鼬级
舰型 炮舰
排水量 1,108 t(1,091 long ton
全长 65.2米(214英尺) o/a
全宽 9.1米(30英尺)
吃水 3.59米(11.8英尺)
动力输出
动力来源
速度 13.9(25.7千米每小时;16.0英里每小时)
续航距离 9节(17千米每小时;10英里每小时)航速下达到2,580海里(4,780千米;2,970英里)
乘员
  • 9名军官
  • 121名水手
武器装备

设计 编辑

“猞猁”号总长65.2米(214英尺),舷宽9.1米(30英尺),舰首吃水3.56米(11.7英尺),满载排水1,108公吨(1,091长吨;1,221短吨)。该舰的推进系统由一对立式三胀蒸汽机组成,每台蒸汽机驱动一个螺旋桨,蒸汽由四台燃煤舒尔茨-桑尼克罗夫特式英语Schulz-Thornycroft[i]锅炉提供。“猞猁”号在1,345匹公制马力(1,327匹指示马力)输出功率下最高时速可达13.9(25.7千米每小时;16.0英里每小时)。该舰可以在9节(17千米每小时;10英里每小时)的航速下达到巡航半径约为2,580海里(4,780千米;2,970英里)。舰上通常配置有9名军官和121名士兵。火力方面,“猞猁”号装备了两门10.5厘米(4.1英寸)SK L/40主炮组,以及482发子弹。此外,舰上还配备了六挺机枪[16][17]

服役记录 编辑

 
一艘鸡貂级炮舰停靠在青岛港

“猞猁”号于1898年在但泽的帝国造船厂铺设龙骨。该舰于1899年10月18日下水,并于1900年5月15日加入德国海军[18]。入役初,该舰与防护巡洋舰“维纳塔”号[j]以及无防护巡洋舰“兀鹰”号[k]一起被分配到美洲基地。[21]

1904年8月,在黄海海战中严重受损的俄国海军战列舰“太子”号[l]以及其他三艘驱逐舰前往德国在山东青岛的海军基地寻求庇护。由于德国保持中立,东亚分舰队扣留了“太子”号等舰。8月13日,俄国舰只从三艘英国轮船上补充了煤炭供应,但德国海军装甲巡洋舰“俾斯麦侯爵”号[m]和防护巡洋舰“汉莎”号[n]接到命令阻止俄国军舰离开港口。随后“猞猁”号及其姊妹舰“虎”号与“赫塔”号[o]和“兀鹰”号巡洋舰加入了德军舰只增援。[24]

1909年12月和1910年1月初,“猞猁”号与装甲巡洋舰“肖恩霍斯特”号[p]以及轻巡洋舰“莱比锡”号[q]一起在香港度过了圣诞节和新年。1910年1月,这三艘舰只先后访问了曼谷马尼拉等东亚港口,并在苏门答腊北婆罗洲稍作停留。3月22日,这几艘军舰返回位于青岛的德国港口。[27]

“猞猁”号于1914年9月28日在胶州湾租借地青岛战役中沉没。其三艘姊妹舰也在围攻中沉没,其中包括同一天自沉的“鸡貂”号。[28]

脚注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译名参考自《英汉机电工程词典》[2]
  2. ^ “SMS”为德语“Seiner Majestät Schiff”的缩写,是“国王和女王陛下的船舰”(His/Her Majesty's Ship)的意思。[3]
  3. ^ 译名参考自《无畏之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4],另有来源译作“卢克斯”号[1]或者“天猫”号[5]
  4. ^ 译名参考自《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4],另有来源译为“白鼬”号[6]、“伊尔提斯”号[5]、“伊尔蒂斯”号[7]或“伊尔底斯”号[8]或“鸡貂”号[9]
  5. ^ 译名参考自《无畏之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4],另有来源译作“老虎”号[10]或者“猛虎”号[11]
  6. ^ 译名参考自《舰船百科全书》[12],另有来源译作“公猪”号[13]或者“野猪”号[14]
  7. ^ 译名参考自《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第6辑》[7],另有来源译作“美洲虎”号[4]
  8. ^ 译名参考自《德国通史 第4卷 民族国家时代 1815-1918》[13]
  9. ^ 译名参考自《战舰世界:世界海军强国主力舰图解百科:1880-1990》[15]
  10.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9]
  11.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20]
  12. ^ 译名参考自《第〇次世界大战》[22]
  13.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23]
  14.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9]
  15.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9]
  16.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25]
  17.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26]

引文 编辑

  1. ^ 1.0 1.1 中宣部宣传教育局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007,第52页.
  2. ^ 上海交通大学《英汉机电工程词典》编辑部 2001,第167页.
  3. ^ 朱鸿飞 2016,第87页.
  4. ^ 4.0 4.1 4.2 4.3 章骞 2013,第91页.
  5. ^ 5.0 5.1 崔华杰 2016,第30页.
  6. ^ 刘怡 & 阎京生 2011,第24页.
  7. ^ 7.0 7.1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第6辑 2014,第218页.
  8. ^ 读图|1900年德国公使镜头中的上海. 澎湃新闻. 2016-06-22 [2020-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4) (中文(中国大陆)). 
  9. ^ 【话说上海】秘境寻踪|宝隆医生、凤阳路、陕西南路,同济和上海理工的渊源都在这里. www.sohu.com. 2018-10-16 [2020-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7) (中文(中国大陆)). 
  10. ^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1992,第435页.
  11. ^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第6辑 2014,第219页.
  12. ^ 顾慧丽 1998,第104页.
  13. ^ 13.0 13.1 邢来顺 2019,第500页.
  14. ^ 章骞 2013,第148页.
  15. ^ 布鲁斯·泰勒 2021,第236页
  16. ^ Gröner,第142–143页.
  17. ^ Gardiner,第260页
  18. ^ Gröner,第142–153页
  19. ^ 19.0 19.1 19.2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44页.
  20. ^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24页
  21. ^ Naval Notes,第693页
  22. ^ 萧西之水 2015,第89页.
  23. ^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48页.
  24. ^ Togo Bound for the South? (PDF). New York Times. 14 August 1904 [11 Ma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28). 
  25. ^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58页
  26. ^ 日本海人社 & 德国巡洋舰史,第106页
  27. ^ Hildebrand, Röhr & Steinmetz,第107页
  28. ^ Gröner,第143页.

参考书籍 编辑

  • Gardiner, Robert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0-85177-133-5.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0-87021-790-9. 
  • Hildebrand, Hans H.; Röhr, Albert; Steinmetz, Hans-Otto. Die Deutschen Kriegsschiffe (Band 7) [The German Warships (Volume 7)]. Ratingen: Mundus Verlag. 1993. OCLC 310653560. 
  • Naval Notes. R.U.S.I. Journal (London: Royal United Services Institute for Defence Studies). 1900, XLIV: 684–699. doi:10.1080/03071840009420016. 
  • 章骞. 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第1版.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3年7月. ISBN 9787547405413. OCLC 876800013 (中文(中国大陆)). 
  • (英)克里斯·马歇尔. 舰船百科全书. 顾慧丽(译).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06. ISBN 7-114-02882-2 (中文(中国大陆)). 
  • 邢来顺 (编). 德国通史 第4卷 民族国家时代 1815-1918. 凤凰文库·历史研究系列·大国通史丛书.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9-01. ISBN 978-7-214-21488-1 (中文(中国大陆)). 
  • (英)布鲁斯·泰勒 (编). 战舰世界:世界海军强国主力舰图解百科:1880-1990. 邢天宁译. 南京: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02. ISBN 978-7-5594-5404-1 (中文(中国大陆)). 
  • 上海交通大学《英汉机电工程词典》编辑部. 英汉机电工程词典.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09. ISBN 7-111-01387-5 (中文(中国大陆)). 
  • 日本海人社 (编). 德国巡洋舰史. 世界舰船.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0-06 [2020-01-25]. ISBN 9787543664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5) (中文(中国大陆)). 
  • 萧西之水. 第O次世界大战.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5-02. ISBN 978-7-113-18810-8 (中文(中国大陆)). 
  • 中宣部宣传教育局;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编). 国耻国难专题教育读本 中学生版.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06. ISBN 978-7-5041-3739-5 (中文(中国大陆)). 
  • 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武汉市志 军事志.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06. ISBN 7-307-01278-2 (中文(中国大陆)). 
  • (德)狄德满. 西文义和团文献资料汇编 A BIBLIOGRAPHY OF WESTERN LANGUAGE MATERIAL ON THE MOVEMENT. 崔华杰 (译).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6-09. ISBN 978-7-5607-5620-2 (中文(中国大陆)). 
  • (英)山姆·威利斯. 战舰图文史 第3册 从1850年到1950年 彩色典藏版. 朱鸿飞 译. 北京: 金城出版社. 2017-01. ISBN 978-7-5155-1348-5 (中文(中国大陆)). 
  • 刘怡; 阎京生. 逆天而行. 经典战史回眸·旧日本海军发展三部曲.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10. ISBN 978-7-307-09044-6 (中文(中国大陆)). 
  • 徐蓝 (编).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第6辑.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4-08. ISBN 978-7-5012-4702-8 (中文(中国大陆)). 

拓展阅读 编辑

  • Nottlemann, Dirk. Jordan, John , 编.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mall Cruiser in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Part III: The Gunboats.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2022: 63–79. ISBN 978-1-4728-4781-2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