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三国)

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
(重定向自王平 (三國)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自曹军投降刘备后成为北伐将领,官至镇北大将军,封安汉侯。

王平
王平 (三国)
镇北大将军
国家东汉蜀汉
时代东汉末年→三国
主君张鲁曹操刘备刘禅
何→王
姓名何平→王平
子均
封爵安汉侯
籍贯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县东北)
出生
逝世248年
蜀汉
祠庙成都武侯祠
亲属
王训

生平

编辑

王平少时在外家何氏生活,后改回本姓王。张鲁投靠曹操后,异民族的巴西郡夷王杜濩、賨邑侯朴胡带巴夷、賨民依附曹操,王平跟随二人到雒阳,代理校尉职权。217年,王平随曹操侵袭汉中,后来投降刘备,被拜为牙门将、裨将军。

临危自理

编辑

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王平作为参军马谡的先锋。到达街亭之后,马谡放弃守城,上山扎营,举动烦扰,王平多次劝谏马谡,但马谡不听。之后马谡被张郃打败,众军各自逃亡,只有王平领着千人,鸣鼓自守,使张郃疑汉军有伏兵不作追击,于是王平集合分散的军队,向诸葛亮大军处撤退。诸葛亮依军法斩杀马谡张休李盛,剥夺黄袭等人的兵权,而王平则因有作进谏而留为参军,统领五部及营地之事,后再封为讨寇将军,封亭侯。

挥军平剿

编辑

231年,汉军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再出祁山,王平为无当军[1]军监,驻守南围。将张郃数万大军引军进攻,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胜。

234年八月,汉军第五次北伐,诸葛亮病死军中,汉军撤退,时大将魏延与长史杨仪相争,军心大乱,随后魏延被王平所平定。不久,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扎汉中,兼任汉中太守。237年,再进封为安汉侯,代替吴懿督汉中。238年,大将军蒋琬住于沔阳,以王平为前护军,处理蒋琬府之事。243年,蒋琬还住涪城,拜王平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理汉中。

忠勇严整

编辑

244年春,曹魏大将军曹爽率十多万步骑攻向汉川,前锋已到达骆谷。当时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守御汉中,守兵不满三万,众将大惊,有将领说:“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此计后来被姜维视为上上之计。[2]但王平主张依先前魏延抵御魏军的“重门”之略[3],运用汉中崎岖地貌的地利优势阻止敌军,于是说:“非也。汉中与涪城相差千里。敌人得阳平关后,便为我军成祸害。现在宜先派遣护军将军刘敏、行参军武略中郎将杜祺在兴势山中安营,占据有利之地,多树旗帜,绵延百余里,制造守军比实际更多的假象。我亲自率军在刘敏之后,以防魏军经兴势山东的黄金谷分兵来袭;若敌人分军向黄金,我率千人亲自驻守,这样做,涪城之军就可到达,此计是上选。”护军刘敏也与王平有相同意向,遂立即实行。五月,魏军在兴势山受阻,又因补给线过长且运输动物几乎全部死亡,补给耗尽。

接着涪城及由成都出发的费祎之援军相继而至,逼得魏军退还,就如王平之意。当时,邓芝在东,马忠在南,王平在北,为蜀汉守着各路关口,皆有威名。

汉军预备反攻不堪重负的入侵魏军,曹爽的参军杨伟意识到危险,求曹爽放弃行动立即撤军,但邓飏反对,不顾自己缺乏军事常识与杨伟争论。杨伟未能说服他们,愤然说:“邓飏、李胜败坏国家,可以处斩。”曹爽不悦,拒绝了两人的建议。太傅司马懿最初就反对此战,再不能忽视如此危险的境况,写信给夏侯玄以示即将到来的灾祸,并警告对方该注意到数年前曹操在汉中争夺战中几乎遭刘备完败。汉军牢牢控制兴势山,阻止魏军前进,一旦另一支汉军断其退路,曹爽和夏侯玄就没命负这个责任了。夏侯玄读信,意识到危险的处境。当时司马懿之子、散骑常侍新城乡侯司马昭被曹爽作为征蜀护军,副于夏侯玄。

王平出兵夜袭司马昭的军营,但司马昭指示不贸然出战,随后王平撤军。司马昭对夏侯玄说:“费祎据险距守,进军不能与之交战,攻之也不行,应该立刻回师,以后再作打算。”夏侯玄说服曹爽下令撤军。郭淮估计形势不利,率本部先撤,免于大败[4][5]

248年,王平逝世。

人物

编辑
  • 王平终年在军中,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便命人读《史记》、《汉书》,即可略知大意,往往论说而不失其大义。
  • 为人遵守法度,不说戏言亦不嘲笑别人,从早朝到黄昏都能好好端坐,自律自重严整谨慎,是蜀汉后期常被托付重任的良将。但其性情狭隘,易起猜疑之心,又因出身卑微且是曹军降将,所以为人自轻自卑是其缺点。
  • “蜀中无大将,王平堪大任”,蜀汉后期杰出人才不足,连不识字的王平都要被托付重要职务。

家庭

编辑
  • 何氏

评价

编辑
  • 时人曰:“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后有张(张翼)、廖(廖化)。”(《三国志·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
  • 陈寿三国志》评曰:“黄权弘雅思量,李恢公亮志业,吕凯守节不回,马忠扰而能毅,王平忠勇而严整,张嶷识断明果,咸以所长,显名发迹,遇其时也。”“是时,王平在北,马忠在南,邓芝在东,咸著威绩。”“王平忠勇而严整。”“平生长于戎旅,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
  • 常璩:“果壮,警朗有思理。”(《三国志·蜀书·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 郝经:“王平朴鲁,有大将之略。虎卧北境,键闭剑门。”(《续后汉书》)

艺术形象

编辑

初为曹魏将领徐晃副将,随军攻汉中,但不受徐晃重用并遭到排挤,最后投降蜀汉。后成为诸葛亮南征和北伐将领,诸葛亮多次任命重要任务给王平,诸葛亮逝世后,蒋琬推荐他到永安防守东吴。

影视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汉晋春秋》引诸葛亮言有:“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等及曲长七十余人,突将、无前、---、散骑、武骑一千余人。”以此观之,“无当”当作“无前”解,为汉军突骑里的一种。
  2. ^ 《三国志·姜维传》: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臣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3. ^ 《三国志·姜维传》: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人。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
  4. ^ 《晋书》卷2作蜀将王林:蜀将王林夜袭帝营,帝坚卧不动。林退,帝谓玄曰:“费祎以据险距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宜亟旋军,以为后图。”
  5. ^ 《百战奇略·退战》:三国,魏将曹爽伐蜀,司马昭同行出骆谷,次于兴势。蜀将王平乘夜袭击,昭令坚卧不动,平退。昭谓诸将曰:“费祎据险拒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宜急旋军,以为后图。”爽等遂退,祎果驰兵趋三岭争险,爽等潜师越险,乃得退。

参考资料

编辑

延伸阅读

编辑

[]

 三国志/卷43》,出自陈寿三国志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官衔
前任:
吴懿
蜀汉汉中都督
237年—248年
继任:
胡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