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三國)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自曹軍投降劉備後成為北伐將領,官至鎮北大將軍,封安漢侯。
王平 | |||||
---|---|---|---|---|---|
鎮北大將軍 | |||||
國家 | 東漢→蜀漢 | ||||
時代 | 東漢末年→三國 | ||||
主君 | 張魯→曹操→劉備→劉禪 | ||||
姓 | 何→王 | ||||
名 | 平 | ||||
姓名 | 何平→王平 | ||||
字 | 子均 | ||||
封爵 | 安漢侯 | ||||
籍貫 | 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縣東北) | ||||
出生 | ? | ||||
逝世 | 248年 蜀漢 | ||||
祠廟 | 成都武侯祠 | ||||
| |||||
生平
編輯王平少時在外家何氏生活,後改回本姓王。張魯投靠曹操後,異民族的巴西郡夷王杜濩、賨邑侯朴胡帶巴夷、賨民依附曹操,王平跟隨二人到雒陽,代理校尉職權。217年,王平隨曹操侵襲漢中,後來投降劉備,被拜為牙門將、裨將軍。
臨危自理
編輯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發動第一次北伐,王平作為參軍馬謖的先鋒。到達街亭之後,馬謖放棄守城,上山紮營,舉動煩擾,王平多次勸諫馬謖,但馬謖不聽。之後馬謖被張郃打敗,眾軍各自逃亡,只有王平領着千人,鳴鼓自守,使張郃疑漢軍有伏兵不作追擊,於是王平集合分散的軍隊,向諸葛亮大軍處撤退。諸葛亮依軍法斬殺馬謖、張休及李盛,剝奪黃襲等人的兵權,而王平則因有作進諫而留為參軍,統領五部及營地之事,後再封為討寇將軍,封亭侯。
揮軍平剿
編輯231年,漢軍第四次北伐,諸葛亮再出祁山,王平為無當軍[1]軍監,駐守南圍。魏將張郃數萬大軍引軍進攻,王平堅守不動,張郃不能勝。
234年八月,漢軍第五次北伐,諸葛亮病死軍中,漢軍撤退,時大將魏延與長史楊儀相爭,軍心大亂,隨後魏延被王平所平定。不久,王平升任後典軍、安漢將軍,輔助車騎將軍吳懿駐紮漢中,兼任漢中太守。237年,再進封為安漢侯,代替吳懿督漢中。238年,大將軍蔣琬住於沔陽,以王平為前護軍,處理蔣琬府之事。243年,蔣琬還住涪城,拜王平為前監軍、鎮北大將軍,統理漢中。
忠勇嚴整
編輯244年春,曹魏大將軍曹爽率十多萬步騎攻向漢川,前鋒已到達駱谷。當時蜀漢鎮北大將軍王平守御漢中,守兵不滿三萬,眾將大驚,有將領說:「今力不足以拒敵,聽當固守漢、樂二城,遇賊令入,比爾間,涪軍足得救關。」此計後來被姜維視為上上之計。[2]但王平主張依先前魏延抵禦魏軍的「重門」之略[3],運用漢中崎嶇地貌的地利優勢阻止敵軍,於是說:「非也。漢中與涪城相差千里。敵人得陽平關後,便為我軍成禍害。現在宜先派遣護軍將軍劉敏、行參軍武略中郎將杜祺在興勢山中安營,佔據有利之地,多樹旗幟,綿延百餘里,製造守軍比實際更多的假象。我親自率軍在劉敏之後,以防魏軍經興勢山東的黃金谷分兵來襲;若敵人分軍向黃金,我率千人親自駐守,這樣做,涪城之軍就可到達,此計是上選。」護軍劉敏也與王平有相同意向,遂立即實行。五月,魏軍在興勢山受阻,又因補給線過長且運輸動物幾乎全部死亡,補給耗盡。
接着涪城及由成都出發的費禕之援軍相繼而至,逼得魏軍退還,就如王平之意。當時,鄧芝在東,馬忠在南,王平在北,為蜀漢守着各路關口,皆有威名。
漢軍預備反攻不堪重負的入侵魏軍,曹爽的參軍楊偉意識到危險,求曹爽放棄行動立即撤軍,但鄧颺反對,不顧自己缺乏軍事常識與楊偉爭論。楊偉未能說服他們,憤然說:「鄧颺、李勝敗壞國家,可以處斬。」曹爽不悅,拒絕了兩人的建議。太傅司馬懿最初就反對此戰,再不能忽視如此危險的境況,寫信給夏侯玄以示即將到來的災禍,並警告對方該注意到數年前曹操在漢中爭奪戰中幾乎遭劉備完敗。漢軍牢牢控制興勢山,阻止魏軍前進,一旦另一支漢軍斷其退路,曹爽和夏侯玄就沒命負這個責任了。夏侯玄讀信,意識到危險的處境。當時司馬懿之子、散騎常侍新城鄉侯司馬昭被曹爽作為征蜀護軍,副於夏侯玄。
王平出兵夜襲司馬昭的軍營,但司馬昭指示不貿然出戰,隨後王平撤軍。司馬昭對夏侯玄說:「費禕據險距守,進軍不能與之交戰,攻之也不行,應該立刻回師,以後再作打算。」夏侯玄說服曹爽下令撤軍。郭淮估計形勢不利,率本部先撤,免於大敗[4][5]。
248年,王平逝世。
人物
編輯家庭
編輯母
編輯- 何氏
子
編輯- 王訓,王平之子。
評價
編輯- 時人曰:「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後有張(張翼)、廖(廖化)。」(《三國志·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
- 陳壽《三國志》評曰:「黃權弘雅思量,李恢公亮志業,呂凱守節不回,馬忠擾而能毅,王平忠勇而嚴整,張嶷識斷明果,咸以所長,顯名發跡,遇其時也。」「是時,王平在北,馬忠在南,鄧芝在東,咸著威績。」「王平忠勇而嚴整。」「平生長於戎旅,手不能書,所識不過十字,而口授作書,皆有意理,使人讀史漢諸紀傳,聽之備知其大義,往往論說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戲謔。然性狹侵疑,為人自輕,以此為損焉。」
- 常璩:「果壯,警朗有思理。」(《三國志·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 郝經:「王平樸魯,有大將之略。虎臥北境,鍵閉劍門。」(《續後漢書》)
藝術形象
編輯初為曹魏將領徐晃的副將,隨軍攻漢中,但不受徐晃重用並遭到排擠,最後投降蜀漢。後成為諸葛亮南征和北伐將領,諸葛亮多次任命重要任務給王平,諸葛亮逝世後,蔣琬推薦他到永安防守東吳。
影視
編輯- 中國大陸 中國中央電視台電視劇《三國演義》(1994年):崔岱
- 中國大陸電視劇《三國》(2010年):王歡
- 中國大陸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2017年):郝榮光
註釋
編輯- ^ 《漢晉春秋》引諸葛亮言有:「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等及曲長七十餘人,突將、無前、---、散騎、武騎一千餘人。」以此觀之,「無當」當作「無前」解,為漢軍突騎裏的一種。
- ^ 《三國志·姜維傳》:維建議,以為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臣重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遊軍並進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遊軍並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
- ^ 《三國志·姜維傳》:初,先主留魏延鎮漢中,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人。及興勢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
- ^ 《晉書》卷2作蜀將王林:蜀將王林夜襲帝營,帝堅臥不動。林退,帝謂玄曰:「費禕以據險距守,進不獲戰,攻之不可,宜亟旋軍,以為後圖。」
- ^ 《百戰奇略·退戰》:三國,魏將曹爽伐蜀,司馬昭同行出駱谷,次於興勢。蜀將王平乘夜襲擊,昭令堅臥不動,平退。昭謂諸將曰:「費禕據險拒守,進不獲戰,攻之不可,宜急旋軍,以為後圖。」爽等遂退,禕果馳兵趨三嶺爭險,爽等潛師越險,乃得退。
參考資料
編輯延伸閱讀
編輯[編]
官銜 | ||
---|---|---|
前任: 吳懿 |
蜀漢漢中都督 237年—248年 |
繼任: 胡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