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一般指的是任何部分或全部以石材为原料制成的工具。在考古学上,人类使用石器的时期称为石器时代。石器的制法和形状常常作为判断遗迹年代和文化性质的主要标志。虽然现代仍存在着以使用石器为主的社会和文化,但大多数石器都与已经消失的史前文化(特别是石器时代)有关。考古学家经常研究这种史前社会,并把对石器的研究称为石器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石器使用和制造的文化意义,民族考古学是相当重要的研究领域。[1]

燧石制造的石斧
斯科巴遗址英语Skorba Temples的石器

历史上,石材已被广泛用于制造各种不同的工具,包括箭头矛头石臼 。石器可以是磨制石器打制石器,以后者制造工具的人被称为燧石敲打者

打制石器的材料为隐晶质,如燧石放射虫岩玉髓黑曜石玄武岩石英岩,借由一种被称为石器消去法(Lithic reduction)的过程制作而成。有种简单的消去方式是用锤石或类似的敲击加工器从材料的石核敲下石片。如果消去策略的目标在于生产石片,那么剩下的石核一旦变得过小而无法利用就可能被丢弃。然而,在某些策略中,燧石敲打者会先将石核消去成粗糙的单面双面预制件,接着使用软锤剥落技术或施加压力,借此剥落边缘以进一步消去。

更复杂的石器消去形式包括高度标准化的石叶英语Blade (archaeology)(blade),这种石器可以被接着塑造成各种工具,如刮削器英语Scraper (archaeology)刀具镰刀细石器 (microlith)。一般来说,打制石器因制造容易,几乎遍及所有尚未使用金属的社会,工具石通常很充裕,也易于运输和磨制。

演化

编辑
 
一系列史前石器

考古学家将石器以具有独特技术或形态特征的工业(也称为复合体或技术复合体)来分类。[2][3]

格雷厄姆·克拉克(Grahame Clark)在1969年第2版的《世界史前史》中提出一种燧石打击工具的演化过程,他认为“主要的石器技术”是以模式一到模式五的固定顺序出现,[4]并为其指定相对年代:模式一和模式二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模式三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模式四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模式五属于中石器时代。然而,该演化过程并不通用,也就是它没有对所有石器技术作出解释;此外演化过程也不是同步的,即不会同时在不同地区有效。例如,模式一在非洲早已被模式二取代,欧洲却过很久才开始使用模式一。

克拉克的方案在考古学界深受欢迎,其优点之一是术语简单。 例如“模式一与模式二的过渡”。模式过渡也是目前最感兴趣的议题。 因此旧石器在文献中被分为四种“模式”,每一种模式都代表着不同形式的复杂性,且大多数情况会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预模式 I

编辑

肯亚

编辑

2011年至2014年在肯亚图尔卡纳湖发现距今330万年前的石器,早于人属动物(genus homo)约一百万年,[5] [6]已知最古老的人属化石约为240万至230万年前。[7]这些石器可能是由阿法南方古猿所制造,这种猿人保存最完整的化石例子是露西 ,她与这些最古老的石器同时位于东非,这些石器也可能是肯亚平脸人(320万至350万年前,1999年发现的上新世古人类化石)所制作。[8] [5] [9] [10] [11]这些石器的年代是透过测定所在的火山灰层以及现场岩石的磁力异常特征(由于磁极反转而指向北方或南方)的年代来确定。[12]

埃塞俄比亚

编辑

埃塞俄比亚迪基卡(Dikika) 发现了表面有沟槽,遭到石器切割、切碎的动物骨骼化石,附近200码处为赛莲的遗址,赛莲是生活在距今约330万年前的年轻阿法南方古猿女孩。[13]

模式一:奥都万工业

编辑
 
一个典型奥都万的简单砍砸工具。这个例子来自自巴利亚多利德的杜罗河谷。

人属动物(genus Homo)最早使用的石器是模式一[14]来自所谓的奥都万工业,该工业是以在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发现大量此类石器的遗址类型来命名(实际上有多处遗址)。奥都万工具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主要是使用石核形式。这些石核是河边砾石,或与之相似的岩石,经球形锤石的敲击造成贝壳状裂缝,使石片从表面脱落而形成刀刃,通常还会形成一个尖端。钝端在接近身体这一侧的表面;尖端则在远离身体的另一侧表面。奥都万是一种敲击技术。原始人类会抓住近侧表面,将远侧表面用力砸向他所希望分离或敲碎的物体,如骨头或块茎。

已知最早的奥都万工具可以追溯到26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初期,在埃塞俄比亚戈纳英语Gona, Ethiopia被发现。 [15]在此之后,奥都万工业传播到非洲大部分的地区,不过考古学家目前不确定是哪种人种最先开发奥都万工业,有些猜测认为是南方古猿,有些则认为实际上是巧人[16] 非洲大部分奥都万工具的使用者是巧人(Homo habilis),但大约在190万到180万年前,直立人继承了这些工具。该工业在260万年前-170万年前在南非和东非蓬勃发展,也借由直立人的旅程从非洲传播到欧亚大陆,他们在180万年前将它带到了最东边的爪哇,160万年前传播到中国北方[来源请求]

模式二:阿舍利工业

编辑
 
双面器(三面体),旧石器时代初期,出土自位于扎格罗斯山麓的阿马尔·梅德(Amar Merdeg),伊朗国家博物馆
 
一把典型的阿舍利手斧;这个例子来自西班牙萨莫拉的杜罗河谷。 边缘的小缺口来自再加工。

最终以阿舍利工业开始发展出更复杂的模式二工具,阿舍利是以法国的圣阿舍利遗址命名,其特点不是石核,而是双面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形式是手斧[17]阿舍利最早出现在170万年前的肯亚西图尔卡纳地区以及南非。

奥杜威的挖掘者路易斯·李奇定义了一个“发达的奥都万”(Developed Oldowan)时期,他认为他看到了奥都万与阿舍利有所重叠的证据。在他对这两个工业的种别特异性(species-specific)观点中,奥都万等同于巧人,阿舍利等同于直立人,而发达的奥都万则被指配给巧人。但是,后来对直立人化石的追溯远早于阿舍利工具;也就是说,直立人最初必然使用模式一。因此,没有理由认为发达的奥都万必须属于巧人,也可能属于直立人。反对“发达的奥都万”观点的人则将发达的奥都万划分给奥都万和阿舍利。然而,毫无疑问,巧人和直立人是共存的,因为巧人的化石最迟在140万年前就被发现,与此同时,非洲直立人发展了模式二。无论如何,模式二的浪潮随后蔓延到欧亚大陆,在那同时有两种模式被使用。直立人可能并非唯一离开非洲的人类;欧洲化石有时与匠人联系在一起,匠人是与非洲直立人同时代的人种。

奥都万工具在石头上获得锋利边缘,是出于偶然和可能无事先准备的操作导致,阿舍利工具与奥都万工具相反,是制造过程的计划性产物。制造者会从一块坯料开始,可能是从一块巨石所敲下的大石头或石板。从这个坯料中移除大块石片作为石核,接着将石核摆在砧石上,以硬锤击打边缘,粗略地塑造工具。然后,必须用木头或骨头作为软锤再次加工,或重新修饰,经全身性精细凿击,凿出一种由两个凸面相交形成锋利边缘的工具。这样的工具是用于切片;撞击不但会毁损边缘还会割伤手。

模式二工具有的呈盘状,有的呈卵状,有的呈叶状且尖锐,还有一些外观瘦长,远离身体的一端尖锐,近身体的一端粗钝,显然是用来钻孔。模式二工具是用于屠宰,非复合型(无刀柄),不适合用于杀戮,杀戮必然改用其它办法。模式二工具较奥都万大。坯料会不断产生石片,直到其修饰成最终成品工具本身。边缘经常通过进一步修饰而变得锋利。

模式三:莫斯特工业

编辑
 
勒瓦娄哇技法制作的工具。此例来自La Parrilla(西班牙瓦拉多利德)。

欧洲的阿舍利石器最终被一种被称为莫斯特工业的石器技术所取代,莫斯特工业命名自法国的勒穆斯捷岩棚英语Le Moustier遗址,1860年代在那里首次发现了一些例子。莫斯特是从阿舍利演变而来,采用了勒瓦娄哇技法,生产出更小更锋利的刀状工具以及刮削器。也被称为“预备石核技术英语Prepared-core technique”(prepared core technique),从加工好的石核中打出石片,然后再进行修饰。[18] 莫斯特工业主要是由尼安德特人开发和使用,尼安德特人是欧洲和中东的本土人种,但大体上类似的工业同时也在非洲普遍存在。[19]

模式四:奥瑞纳工业

编辑

模式四工业的长石叶英语Blade (archaeology)(不是石片)广泛使用于5万到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虽然更早之前的尼安德特人已小量制作过石叶,[20]奥瑞纳文化似乎是第一个以使用石叶为主的文化。[21]与勒瓦娄哇石片技术相比,石叶的使用迅速提升石核的使用效率,而勒瓦娄哇石片技术与以使用石核工作的阿舍利技术相比具有类似的优势。

模式五:细石器工业

编辑
最普遍认可的假设是几何形细石器(geometric microliths)被用于类似鱼叉这样的投掷物上。
细石器和箭矢呈现梯形,带有用于加固尖端的吊架,发现于Tværmose(丹麦)的泥炭沼泽中

模式五石器涉及生产用于复合工具的细石器,主要加固在柄上。[22]例如马格德林文化。这种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黑燧石等可用材料,尽管在制造小石片方面需要更高复杂的技能,但在木柄或骨柄上安装锋利的燧石刀刃是细石器的关键创新,主要是因为手柄可以保护使用者免于燧石的伤害,同时也改善了器具,使其更能充分利用。

新石器工业

编辑
 
一排新石器文物,包括手镯、斧头、凿子和打磨工具。
 
打磨的新石器时代硬玉斧英语jadeitite图卢兹博物馆

磨制石器在史前日本出现在日本旧石器时代,时间大约从公元前4万年到公元前14000年。[23]在其它地方则从在公元前1万年开始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变得很重要。这些打磨的工具由较大粒度的材料制成,例如玄武岩翡翠绿岩英语Greenstone (archaeology)和某些不适合剥落的流纹岩。绿岩工业在英国湖区很重要,被称为兰代尔斧工业英语Langdale axe industry(Langdale axe industry)。磨制石器包括石凿(Celt)和,制造方法属于劳动密集型,十分耗时,通常以水作为润滑剂,对磨料石材反复研磨。

新石器时代,大型斧头是将燧石结核英语Nodule_(geology)切削成粗糙的形状制成,即所谓的“粗加工”(rough-out)。此类制品的交易范围很广。然后对粗糙部分进行打磨,使表面具有精细的光洁度来制成斧头。打磨不仅提高了制品的最终强度,也意味着斧头可以更容易地穿透木材。[来源请求]

原料来源

编辑

古人类一般选用质地比较坚硬的矿物作为原料,如火石(燧石)、石英等。这些原料主要通过采集、开采、交换等手段获得。

发展过程

编辑
  • 旧石器时代早期:这时的石器比较简陋,一般将天然砾石加以敲击,然后再稍作加工。形状不规则,一件石器有很多用途。
  • 旧石器时代中期:这时的石器比较复杂,打制技术有很大提高,加工也比较精细。
  • 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时的石器已经出现了穿孔和磨光技术。
  • 中石器时期细石器开始大规模普及。
  • 新石器时代:这时出现了磨制石器
     
    在瑞士的一个公元前27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了斧头,从左到右依不同的生产阶段排列
  • 近现代:十九世纪,欧洲人在太平洋西部加罗林群岛中的一个雅蒲岛发现当地人仍然使用石制货币,称之为雅浦岛石币,这种石币表面十分光滑,布满图案,可见当时已独自发展出良好的雕刻技术。

石器的分类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Sillitoe, Paul; Hardy, Karen. Living Lithics: ethnoarchaeology in Highland Papua New Guinea. Antiquity. 2 January 2015, 77 (297): 555–566. doi:10.1017/S0003598X00092619. 
  2. ^ Clarke, David. Analytical Archaeology 2nd.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8: 372–373. ISBN 0231046308. 
  3. ^ Kadowaki, Seiji. Dynamics of Learning in Neanderthals and Modern Humans Volume 1. 2013: 59–91. ISBN 978-4-431-54510-1. doi:10.1007/978-4-431-54511-8_4. 
  4. ^ Clarke, Grahame. World Prehistory: a New Outline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31. 
  5. ^ 5.0 5.1 Harmand, Sonia; Lewis, Jason E.; Feibel, Craig S.; Lepre, Christopher J.; Prat, Sandrine; Lenoble, Arnaud; Boës, Xavier; Quinn, Rhonda L.; Brenet, Michel. 3.3-million-year-old stone tools from Lomekwi 3, West Turkana, Kenya. Nature. 20 May 2015, 521 (7552): 310–315. Bibcode:2015Natur.521..310H. PMID 25993961. doi:10.1038/nature14464. 
  6. ^ Foley, R. A.; Mirazón Lahr, M. The evolution of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12 April 2011, 366 (1567): 1080–1089. PMC 3049104 . PMID 21357230. doi:10.1098/rstb.2010.0370. 
  7. ^ Morelle, Rebecca. Oldest stone tools pre-date earliest humans. BBC News. 20 May 2015 [2016-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9). 
  8. ^ Drake, Nadia. Wrong Turn Leads to Discovery of Oldest Stone Tools. National Geographic News. 20 May 2015 [2022-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9. ^ Thompson, Helen. The Oldest Stone Tools Yet Discovered Are Unearthed in Kenya. Smithsonian Magazine. May 20, 2015 [2022-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10. ^ Wilford, John Noble. Stone Tools From Kenya Are Oldest Yet Discovered. The New York Times. 20 May 2015 [2022-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0). 
  11. ^ Oldest Known Stone Tools Discovered: 3.3 Million Years Old. May 20, 2015 [2022-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12. ^ Zastrow, Mark. How a disparate team found the world's oldest stone tools. Nature Index. 1 April 2016 [2022-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13. ^ McPherron, Shannon P.; Alemseged, Zeresenay; Marean, Curtis W.; Wynn, Jonathan G.; Reed, Denné; Geraads, Denis; Bobe, René; Béarat, Hamdallah A. Evidence for stone-tool-assisted consumption of animal tissues before 3.39 million years ago at Dikika, Ethiopia. Nature. August 2010, 466 (7308): 857–860. Bibcode:2010Natur.466..857M. PMID 20703305. doi:10.1038/nature09248. 简明摘要ScienceDaily (August 11, 2010). 
  14. ^ Clarke's "chopper tools and flakes."
  15. ^ Semaw, S.; M. J. Rogers; J. Quade; P. R. Renne; R. F. Butler; M. Domínguez-Rodrigo; D. Stout; W. S. Hart; T. Pickering. 2.6-Million-year-old stone tools and associated bones from OGS-6 and OGS-7, Gona, Afar, Ethiopia.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03, 45 (2): 169–177. PMID 14529651. doi:10.1016/S0047-2484(03)00093-9. 
  16. ^ Toth, Nicholas; Schick, Kathy. https://archive.org/details/humanpastworldpr0000unse/page/48 |chapterurl=缺少标题 (帮助). Scarre, Christopher (编). The Human Past: World Prehistory &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ies. Thames & Hudson. 2005: 46–83. ISBN 978-0-500-28531-2. OCLC 1091012125. 
  17. ^ Clarke's "bifacially flaked hand axes."
  18. ^ Clarke's "flake tools from prepared cores."
  19. ^ Pettitt, Paul, The Rise of Modern Humans, Scarre, Chris (编), The Human Past: World Prehist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ies 2nd,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49–151, 2009 
  20. ^ Lewin, R.; Foley, R. A. Principles of Human Evolution 2. UK: Blackwell Science. 2004: 311. ISBN 0-632-04704-6. 
  21. ^ Clarke's "punch-struck blades with steep retouch."
  22. ^ Clarke's "microlithic components of composite artifacts."
  23. ^ "Prehistoric Japan, New perspectives on insular East Asia", Keiji Imamur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ISBN 0-8248-18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