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顿·格拉瑟

米尔顿·格拉瑟(英语:Milton Glaser、1929年6月26日—2020年6月26日[1][2])是一名美国平面设计师,以其设计作品而闻名,包括“I Love New York”标志[3][4]、1966年为鲍勃·迪伦设计的海报、DC漫画石溪大学校徽、布鲁克林啤酒厂英语Brooklyn_Brewery标志;以及1969年的好利获得情人节打字机英语Olivetti Valentine的图形作品。[5][6]

米尔顿·格拉瑟
Milton Glaser
2000年的格拉瑟
出生(1929-06-26)1929年6月26日
 美国纽约市布朗克斯
逝世2020年6月26日(2020岁—06—26)(91岁)
 美国纽约市曼哈顿
教育程度
知名于I Love New York标志
配偶雪莉·格顿1957年结婚)
奖项库珀·休伊特国家设计奖英语National_Design_Awards终身成就奖,2004年
国家艺术奖章,2009年
网站MiltonGlaser.com

1954年,格拉瑟与其他设计师共同创立图钉工作室英语Push_Pin_Studios,并与克莱·费尔克英语Clay_Felker合作创办了《纽约》杂志,并成立米尔顿·格莱泽公司,1969年,他亦制作并设计名为“短片”的16毫米反战短片,俗称为《米奇在越南》,由惠特尼·李·萨维奇(亚当·萨维奇的父亲)导演。

格拉瑟的艺术作品经常展示在各种展览中,并典藏于世界各地许多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品。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设计无数海报、出版物和建筑设计。他因其工作而获得了许多奖项,其中包括2009年由贝拉克·奥巴马总统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奖,并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平面设计师。[6]

职业

编辑

米尔顿·格拉瑟出生于纽约市布朗克斯[3],他的父母是匈牙利犹太人英语History_of_the_Jews_in_Hungary移民尤金和埃莉诺(婚前姓伯格曼),他的家庭定居在南布朗克斯英语South_Bronx,父亲经营一家干洗店和裁缝店,而母亲则是家庭主妇。[7]在进入曼哈顿的音乐艺术高中英语High School of Music & Art之前,格拉瑟曾与艺术家拉斐尔·索耶英语Raphael_Soyer摩西·索耶英语Moses Soyer兄弟一起上绘画课程。[8]

毕业于纽约的柯柏联盟学院后,他与雷诺·拉芬斯英语Reynold_Ruffins西摩·施瓦斯特英语Seymour Chwast爱德华·索雷尔英语Edward_Sorel于1954年共同创立了图钉工作室英语Push_Pin_Studios[9],1957年,图钉工作室开始发行《图钉月刊》供给朋友和客户参阅,工作室的初衷目的为“重新定义并扩展设计师、插画家和视觉文化的印记”,其设计作品摒弃传统,倾向于“对历史风格的重新演绎”[9],格莱泽和施瓦斯特在此后共同指导图钉工作室长达二十年,使其成为图形设计领域的指导性参考人物。[9]

1974年,格拉瑟成立自己的设计公司米尔顿·格莱泽公司,并于第二年离开图钉工作室。1983年,格莱泽与沃尔特·伯纳德合作,成立了位于纽约市的出版设计公司WBMG,该公司设计了全球50多种杂志、报纸和期刊。[6]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格拉瑟亲自设计和插画400多幅海报,他的作品深受20世纪早期艺术家的影响,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包括富有趣味性的、迷幻的图形,色彩的爆发,以及轮廓和大胆的几何线条。[10]他的作品展示在纽约的库珀·休伊特国立设计博物馆英语Cooper_Hewitt,_Smithsonian_Design_Museum伦敦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以及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并曾在国际展览中展出[6]。个展曾在巴黎庞毕度艺术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6]

1988年,格拉瑟设计了卡内基音乐厅对面的意大利餐厅德拉艺术餐厅(Trattoria Dell'Arte)的视觉设计。[11]

2008年,格拉瑟成为纪录片《传达讯息并令人愉悦:米尔顿·格拉泽的世界》的主题人物。[12]2019年,《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向仍在90岁工作的格拉瑟致敬。[13]同年,格拉瑟重新设计意大利传播机构Pomilio Blumm的历史性“犀牛”标志。[14]基于这项经验,一部名为《社会设计故事》的纪录片于Amazon Prime VideoUSA和UK上播出。[15]

逝世

编辑

2020年6月26日,在91岁生日当天,格拉瑟因中风肾衰竭于纽约市逝世。[16]

个人生活

编辑

格拉瑟是乐团Luscious Jackson英语Luscious Jackson的成员盖比·格拉瑟 (Gabby Glaser)的叔公。 他也是平面设计师史蒂文·布劳尔英语Steven Brower的远房堂兄;格拉瑟是布劳尔的母亲的表兄。[17]

作品

编辑

巴布·狄伦海报

编辑

1966年,格拉瑟为巴布·狄伦的《最伟大的金曲英语Bob Dylan's Greatest Hits》设计了一张海报,这是狄伦的第一批海报之一。这张海报描绘了狄伦侧面的脸孔,头发呈现出迷幻的涡旋状。海报底部用格拉瑟的一种字体“Baby Teeth”写着“狄伦”(Dylan)。格拉瑟设计这张海报的灵感来自马塞尔·杜尚于1957年创作的《自画像》,以及当时的新艺术风格,他表示:“那幅画对颜色和形状产生了影响。”

这张海报的印刷和分发量达到了600万张,作为收藏品售价数百美元。[18]

I Love New York

编辑
 
I Love New York标志

格拉瑟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他的“I Love New York”标志。 在1970年代中期,鉴于纽约市的犯罪率日益上升,1977年,纽约州聘请广告公司Wells Rich Greene英语Mary_Wells_Lawrence和格拉瑟设计一个促进旅游业的标志,就在前往会议的计程车后座上,格拉瑟突发奇想设计了这个标志。其中,主标志由大写字母“I”和一个红心组成,叠放在美国打字机英语American_Typewriter字体“NY”的上方,他的灵感来自于罗伯特·印第安纳的“”设计,由于格拉瑟热爱纽约,他因而免费将他的作品提供给这座城市作为公共财产使用。这个标志每年为纽约州带来3000万美元的收入,并成为流行文化的象征。

九一一袭击事件后,该标志成为促进公众之间团结的象征,格拉瑟设计了一个修改版本,上面写着“我比以往更爱纽”以回应袭击。 红心的一边有一个小小的黑色烧焦区域,隐喻著世界贸易中心遭受的攻击。[19][20]

纽约杂志

编辑

1968年,格拉瑟与克莱·费尔克英语Clay_Felker合作创办了《纽约》,该杂志致力于反映当时纽约市发生的各种事件,并站在读者的立场,其中广受欢迎的专栏是“地下美食家”并介绍了纽约市的廉价餐厅。 格拉瑟与杰罗姆·施耐德英语Jerome_Snyder合作撰写长达七年的专栏,成为杂志的亮点之一,《纽约杂志》自出刊后便成为城市杂志的典范,并激发了一系列的模仿潮。

1977年,格拉瑟离开《纽约杂志》,1993年,由于格拉瑟与该杂志的历史渊源,他被小约翰·肯尼迪选中,与他的合作伙伴麦克·伯曼英语Michael_J._Berman合作,为他们的初创号《乔治杂志英语George_(magazine)》策划主题思路等导向。

字体设计

编辑

1970年,格拉瑟设计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字体“Glaser Stencil”[21],灵感来自几何无衬线字体,如Futura和Avant Garde。[22]格拉瑟还设计了以下字体:


奖项

编辑

2004年,格拉瑟因其对当代设计实践的深远和有意义的长期贡献,获得了库珀·休伊特国立设计博物馆英语Cooper_Hewitt,_Smithsonian_Design_Museum国家设计奖英语National_Design_Awards终身成就奖。[6]

2009年,他在白宫巴拉克·奥巴马总统和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授予国家艺术奖章。格拉瑟是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平面设计师。[6]

2015年,格拉瑟被评为纽约新犹太之家英语The_New_Jewish_Home的2015年“八名80岁以上的荣誉得主”之一。

作品

编辑

参考来源

编辑
  1. ^ 中央通讯社. 我愛紐約標誌設計師葛拉瑟過世 享耆壽91歲 | 國際. 中央社 CNA. 2020-06-27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中文(台湾)). 
  2. ^ 經典的「我愛紐約」標誌出自他手!美國平面設計大師 Milton Glaser 分享他對設計及生活的態度 | ShoppingDesign. www.shoppingdesign.com.tw.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0) (中文(台湾)). 
  3. ^ 3.0 3.1 Milton Glaser Still Hearts New York (Published 2016). 2016-07-29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6) (英语). 
  4. ^ Fifty Years Of Loss - Forbes.com. web.archive.org. 2007-11-18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8. 
  5. ^ Valentine, Italy’s Iconic Ruby Red Typewriter. ELLE Decor. 2020-05-28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25) (it-IT).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Biography. miltonglaser.com. [July 18,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31) (美国英语). 
  7. ^ Wack, Arianne. Getting to Know Milton Glaser, the Godfather of Modern Design. Hyperallergic. 2014-04-02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3) (美国英语). 
  8. ^ Milton Glaser, Master Designer of ‘I ♥ NY’ Logo, Is Dead at 91 (Published 2020). 2020-06-27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英语). 
  9. ^ 9.0 9.1 9.2 Pushpin Gallery. www.pushpininc.com.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6). 
  10. ^ Ten Signature Images From Milton Glaser’s Eclectic Career (Published 2020). 2020-06-30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7) (美国英语). 
  11. ^ CURRENTS; A Bistro With Humor, From Glaser (Published 1988). 1988-11-17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10) (英语). 
  12. ^ Artist With His Signature on the City (Published 2009). 2009-05-22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英语). 
  13. ^ Why This Famous Graphic Designer, at 90, Still ♥s NY (Published 2019). 2019-07-04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5) (英语). 
  14. ^ Morto Glaser, disegnò iconica scritta I love NY - Design e Giardino - Ansa.it. Agenzia ANSA. 2020-06-27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7) (意大利语). 
  15. ^ A Social Design Story - A journey with Milton Glaser (2020). Radio Times.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17) (英国英语). 
  16. ^ Bonanos, Christopher. Milton Glaser, Co-founder of New York Magazine and Creator of ‘I❤NY,’ Dies at 91. Intelligencer. 2020-06-26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7) (英语). 
  17. ^ Brower, Steven. My Uncle Milton - A Milton Glaser Remembrance by Steven Brower. The Comics Journal. 2020-07-10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2) (美国英语). 
  18. ^ Magazine, Smithsonian; Edwards, Owen. How Milton Glaser Came to Design the Iconic Poster of Bob Dylan. Smithsonian Magazine.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1) (英语). 
  19. ^ I Love NY Creator Dies. Speakeasy News.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2) (美国英语). 
  20. ^ 'Adweek' on Milton Glaser's Enduring I ♥ NY Logo | School of Visual Arts | SVA NYC. School of Visual Arts | SVA | New York City. [2024-03-05] (英语). [失效链接]
  21. ^ Glaser Stencil™ font family | Linotype.com. www.linotype.com.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9).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Milton Glaser - Font Designer of Glaser Stencil. www.linotype.com. [2024-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30). 
  23. ^ 23.0 23.1 23.2 23.3 23.4 Chwast, Seymour. The Push Pin Graphic, A Quarter Century of Innovative Design and Illustratio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Chronicle Books. 2004: 249–50. 

书籍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