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本净
(重定向自自性清淨)
心性清净,意译为明净心、明光心、光净心、明心、清净心(巴利语:pabhassara citta),佛教术语,形容心非常清净而又光明的状态,经由禅定修行,就可以体验到这个状态。部派佛教中,大众部与分别说部皆主张心的本性是清净的,禅定修行只是恢复了心的本来状态,又称为本性清净(梵语:prakṛti-prabhāsvara-citta)、自性清净心。
大乘佛教中通常将心性本净,对应到菩提心或如来藏。如来藏学派继承了这个学说,随后由此发展出佛性、如来藏等学说。藏传密宗的大手印及大圆满传承,重点都在于发现自我的清净本性。
概论
编辑巴利语:pabhassara、梵语:prabhāsvara是形容词,意为极明净,非常清净而又光明,巴利语:pabhassara citta意为极为清净光明的心。经由禅定修心,体验到心达到明净的状态[1]。
印顺法师认为,部派佛教中,对于心性,有三派说法:
- 心性无记:犊子派
- 心通三性:说一切有部与经量部
- 心性本净:分别说部与大众部
大乘佛教,在大体上继承了心性本净说法。
各派学说
编辑上座部
编辑说一切有部与犊子部皆反对心性本净说,认为它不了义,主张心的本性为无记,但是可以经由禅定与内观修行使它成为清净[2]。
《成实论》认为,心性本净是不了义说,是为了劝诱众生而说[3]。
大众部
编辑《异部宗轮论》记载,大众部主张心性本净,但受烦恼染污所以成为不净[4]。
分别说部
编辑分别说部主张心性本净[5][6]。现存法藏部所传《舍利弗阿毘昙论》[7]。
大乘佛教
编辑《瑜伽师地论》卷54:“又复诸识自性非染,由世尊说一切心性本清净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毕竟不净能生过失,犹如贪等一切烦恼。亦不独为烦恼因缘,如色受等,所以者何?以必无有独于识性而起染爱,如于色等。”
相关条目
编辑注释
编辑- ^ 《增支部》‧一集‧第六弹指品: “诸比丘! 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而无闻之异生,不能如实解,故我言无闻之异生不修心。诸比丘! 心者,是极光净者,能从客随烦恼得解脱,而有闻之圣弟子能如实解,故我言有闻之圣弟子修心。”
- ^ 《顺正理论》卷72:“若抱愚信,不敢非拨言此非经,应知此经违正理故,非了义说。若尔, 此经依何密意?依本客性,密作是说。谓本性心必是清净,若客性心容有染污。本性心者,谓无记心,非戚非欣任运转位,诸有情类多住此心,一 切位中皆容有故,此心必净无染污故。客性心者,谓所余心,非诸有情多 分安住,亦有诸位非皆容有。断善根者必无善心,无学位中必无染故。”
- ^ 《成实论》卷3:“但佛为人说心常在,故说客尘所染,则心不净。又佛为懈怠众生,若闻 心本不净,便谓性不可改,则不发净心,故说本净。”
- ^ 《异部宗轮论》:“心性本净,客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
- ^ 《大毘婆沙论》卷27:“分别论者,彼说心性本净,客尘烦恼所染污故,相不清净。”
- ^ 《顺正理论》:“分别论者作如是言:唯有贪心今得解脱,如有垢器,后除其垢;如颇胝迦由所依处显色差别,有异色生。如是净心贪等所染,名有贪等,后还解脱。圣教亦说心本性净,有时客尘烦恼所染。”
- ^ 《舍利弗阿毘昙》卷18:“心性本净,为客尘染,凡夫未闻,故不能如实知见,亦无修心。圣人闻故,如实知见,亦有修心。心性清净,离客尘染,凡夫未闻,故不能如实知见,亦无修心。圣人闻故,如实知见,亦有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