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光明是指光源发出的明亮、光亮,常用来代指。与黑暗相对。

科学研究 编辑

物理学上,(light,或bright)通常指的是人类眼睛可以见的电磁波可见光),从光源发出光线,照射在物体上,再反射到人的眼睛中受到视知觉的感知。[1]

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上的某一段频谱,一般是定义为波长介于400至700奈(纳)米(nm)之间的电磁波,也就是波长比紫外线长,比红外线短的电磁波。有些资料来源定义的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也有不同,较窄的有介于420至680nm,较宽的有介于380至800nm。根据光源的强弱分别为亮度(luminance),根据颜色的亮度分别为明度(brightness)。

文化艺术 编辑

诗歌文学语言美术影视艺术建筑设计等艺术领域,光明常和安全、坦率、力量、美好、乐观、值得期待的、善良、天堂神祇等正面、积极的意象相联系,和代表负面意象的黑暗相对立。

思想哲学 编辑

例如在宗教中,光明(英语:brightness;世界语:lumo)是个经常出现的概念,常被用于展现神性智慧,与黑暗相对立。

造像中,通常在头顶有代表光明的圆盘。几乎在所有宗教中,都认识到神祇的身体会发出光明,并作为其神性的象征。同时,有些宗教还声称神祇会将光明灌注到凡人的体内,开启其智慧,神祇的光明就像神力的外延和介质,因此也是智慧的象征。

这个世界性的认识并非偶然。在近现代濒死体验研究中,生活于基督教社区的、死而复生者很大部分表示在弥留之际会见到一束温暖、不刺眼的亮光,耶稣或者自己的已故的眷属会站在其中迎接自己[2][3]。在佛教的净土信仰中,也提到成功往生极乐净土的众生会见到阿弥陀佛和诸圣人会在一片温柔慈祥的光明中授手来迎[4]。在某些宗教中,光明可以作为崇拜对象,也许是和古人的太阳崇拜、火崇拜、光明崇拜具有同源性[5],如祆教拜火教)、摩尼教[6]萨满教[7]基督教犹太教[8]。从中可见,光明伴随着种种正面意象的认识,是出于人类对黑暗的恐惧,对光明的向往的本能,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特征。

佛教中的光明 编辑

佛教对光的认识 编辑

早在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印度数论派(Samkhya)和胜论派(Vaisheshika)的学者已形成了光的理论。数论派认为光是组成世间万物的五微尘(tanmatra,即“五唯”——香、味、色、触、声)之一。这五种元素的粒子性并没有被特别说明,并且似乎是被作为连续状态来理解的。

另一种观点来自胜论派,他们提出了一种原子理论,认为物理世界是由非原子的以太、时间和空间所构成。最基本的原子分别是土(prthivı),水(pani),(agni)和空气(vayu),这里的意思和通常意义上的这几种物质并不等价。这些原子结合形成双原子分子,然后进一步结合以形成更大的分子。这些实物原子被视作是运动的,这种运动似乎还被理解为非瞬时性的。他们认为光线是高速的火(tejas)原子流。当火原子以不同速度运动、以不同形式组合时,光粒子可以展现不同的特征。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的《毗湿奴往世书》(Vishnu Purana)里,阳光被称为“太阳的七辉线”。

印度佛教徒,比如五世纪的陈那菩萨(Dignāga)和七世纪的法称(Dharmakirti),发展出了一种原子论哲学,认为组成现实世界的原子实体其实是光或能量的瞬间流动。光被认为是和能量等同的原子整体,类似于现代光子概念,但是他们把所有物质都一概视作由这些光能粒子所构成。

光明在佛教中的象征意义 编辑

佛教认为天人的身体会散发光明,这是东方神佛造像中带着顶光的理论来源。有些天层的天神还会以光明为食物,而没有世间人类、畜生等的食欲;有的天神则以光明为语言,比如色界光音天人,不会说话,而是以光明为沟通媒介,一人想说话则发出光明,另一人看见便能明白他的心意[9]

天人尚且有光明,证果圣人更是如此。佛教旗所用到的五色,据佛经讲,是释迦牟尼佛成佛时,从身上散发出的种种光明色彩,每种色彩都有对佛陀的福、德的表征意义[10]。在佛经中,经常提到佛陀将要宣说大法时,会入甚深禅定,发出种种异样的光明,被此光明所普照的人,会消除罪业,增加智慧,甚至达到开悟的程度,故汉传佛教有“佛光普照”的偈语。在净土崇拜中,光明也代表着菩萨阿罗汉诸圣的智慧慈悲法性内德,净土中处处充满了光明,如阿弥陀佛的全称“阿弥陀婆佛陀”,梵语的本意就是“无量光明觉者”,再如净琉璃净土的本尊药师佛,通身如同琉璃,透明洁净,发出祥和的“琉璃光明”[11]。另有以日、月象征的日天月天神祇,或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两者的光明一强一弱,分别代表了力量与慈悲。因为光明是法性的显现,在藏传佛教某些教派,也将佛教所称众生本自具足的佛性称为“光明”[12]

寺院命名 编辑

基督教和天主教中的光明 编辑

在基督教中,黑暗代表撒旦、邪恶。光明代表着耶稣基督或圣母玛利亚,是公义的象征。

注释 编辑

  1. ^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 (1987). International Lighting Vocabula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umber 17.4. CIE, 4th edition. ISBN 978-3-900734-07-7.
    By the International Lighting Vocabulary, the definition of light is: “Any radiation capable of causing a visual sensation directly.”
  2. ^ 王云岭,杨同卫,朱世英, 濒死体验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PDF), [2019-01-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1-20) :“……脱离肉体,飘然而去,从全新的视角(通常是从上方)看问题。情感上得到解脱。飘向远方,通常到另一房间或大楼,去观察那里的情形。常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被拖进黑暗的隧道,但光明就在前面,感觉越发轻盈,越来越快乐,充满爱意。在隧道出口处碰到某个人,常常是已经死去的亲戚或朋友,但有时也可能是宗教人物和“人形光影”。
  3. ^ 关启文, 靈魂存在嗎?——瀕死經驗的啟示, 中外医学哲学 
  4. ^ 见《西藏生死书》,以及“净土三经”对极乐净土的描述。
  5. ^ 姜亮夫,《楚辞今译讲录》:“光明崇拜是一切民族在原始时代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而屈原的作品里说光明崇拜的多得不得了。在北方,有光明崇拜痕迹的只有墨子。”
  6. ^ 马西沙, 民間宗教救世思想的演變, [2020-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7. ^ 汤惠生, 北方游牧民族萨满教中的火神、太阳及光明崇拜, 《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 第2期, [2019-0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19) 
  8. ^ 例如《圣经·旧约·创世纪》:“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上帝、耶和华或耶稣的形象总是伴随着光明,甚至于基督教派生出的一些新型宗教如摩门教也称看见上帝从光明中降下。
  9. ^ 见《大楼炭经》、《大智度论》等
  10. ^ 如《华严经》等
  11. ^ 见《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12. ^ 果灿居士,《佛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