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府儒考棚

(重定向自臺灣省城儒考棚

台湾府儒考棚(又称台湾省城儒考棚)原为光绪十七年新建省会台湾府小北门街内建筑群之一,俗称“考棚”,为台湾仅存的考棚建物以及现存少有的清朝官署建筑,尺度、工法及用材均极为罕见[1],位于台中市西区,于2006年11月17日公告为市定古迹[1]

台湾府儒考棚
台湾省城儒考棚
考棚
位置 台湾台中市西区民生路39巷内
坐标24°08′14″N 120°40′37″E / 24.137253°N 120.676926°E / 24.137253; 120.676926
建成时间 清朝光绪17年(1891年)
官方名称台湾府儒考棚
类型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衙署
详细登录资料
儒考棚与三民新村2017年10月修复与拆除工程
儒考棚屋梁2017年时情况
台湾府儒考棚x 中岛GLAb
日治初期的考棚曾做为台中厅厅舍
儒考棚主楼涌泉阁(日治时期迁至水源地公园水浴场与野球场之间,1950年代塌毁)
日治时期的涌泉阁

历史

编辑

清治时期

编辑

光绪十三年(1887年)刘铭传来台勘察后,确定选择桥仔头作为省会,亦为台湾府府治所在,周围改为台湾县,而原台湾府与台湾县则改成台南府安平县[2]。光绪十五年(1889年)八月始,由台湾府台湾县知县黄承乙监造、吴鸾旗为总理,工人则主要来自兵勇,另外还有从上海招募来的50名木工与泥水匠师。筑城费用共21万5000银两[注 1],由彰化苗栗云林、台湾四县的经费分摊。然而城尚未筑完,便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二月停工,而接任刘铭传的邵友濂更是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二月将省会移到台北府,之后因经费不足,直到乙未割台时城池仍处于未完工状态[2][3]

日治时期

编辑

1895年12月5日,民政支部由彰化移到台中,第一代的台湾县知事儿玉利国即将台湾儒考棚作为会议室使用。1896年3月底,台湾县改制为台中县,为了增建台中县厅厅舍,台湾儒考棚改由警察部事务所使用,楼上作为重要事件的审议所。1901年11月,台中县改制为台中厅。1913年2月,台中厅厅舍动工,故陆续拆除旧时厅舍,剩余现址作为警察俱乐部而得以保留至今。木造两层楼的考棚主楼建筑则无偿让与台中市役所,并在1924年9月5日将移地至水源地公园改建,于同年11月5日竣工;时任台中州知事本山文平将其命名为“涌泉阁”[4]

战后

编辑

1950年代,在水源地公园内的考棚主楼因年久失修崩毁而被拆除,至今无迹可寻。台中州厅旁的考棚则是遭民众占用,台中市政府直到2009年才取得土地所有权。2006年11月17日台中市文化局将其登录为市定古迹,2014年11月11日台中市文化资产处公告扩大保存范围[5]。2017年9月儒考棚与紧邻的三民新村开始进行古迹修复与周边景观改造工程,并在2019年12月修复完工,建物被包覆为室内展演空间与咖啡馆。

建筑特色

编辑
省城

台湾省城的城墙接近八角形,厚1丈5尺,而城门高1丈5尺3寸。城垣实际完成部分为大北门经小北门到西门这段约650丈长的部分,此外大多仅筑成150公分高的墙基。城门部分则共有八门四楼,分别是大东门“灵威门朝阳楼”、小东门“艮安门”、大西门“兑悦门听涛楼”、小西门“坤顺门”、大南门“离照门镇平楼”、小南门“巽正门”、大北门“坎孚门明远楼”、小北门“乾健门”,此外在大北门外还设有接官亭。当时在城内部分则建有台湾县署、文庙、儒考棚、演武厅、城隍庙等建筑[2]

儒考棚

建筑主体为五开间,均为福州木构架工法之官署格局作法,正间抬梁,左右次间穿斗,前后有轩,圆形柱珠,设色以黑漆为主,二侧有附属房舍,并残留有台湾日治时期迁建后之加设隔板构造痕迹。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这笔工程款包括了建考棚的28000两、衙署20000两、文庙30000两与城隍庙8000两[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台湾府儒考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2. ^ 2.0 2.1 2.2 张志远. 台灣的古城. 台北县新店市: 远足文化. 2007年9月: 108-111页. ISBN 978-986-6731-00-6. 
  3. ^ 3.0 3.1 周郁森. 清代臺灣城牆興築之研究 (PDF). 国立成功大学: 36-38 (中文(繁体)). [永久失效链接]
  4. ^ 台中市役所. 臺中市史. 台湾新闻社. 1934-01-20. 
  5. ^ 市定古迹“台湾府儒考棚”修正公告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4-11-29.,台中市文化资产处,2014-11-21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