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 (2006年电影)

2006年電影
(重定向自英女皇 (电影)

女王》(英语:The Queen)是一部由斯蒂芬·弗里尔斯爵士于2006年执导的电影,讲述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海伦·米伦饰演)在威尔士王妃戴安娜车祸逝世之后,与首相托尼·布莱尔麦克尔·辛饰演)一段在幕后紧密合作的关系。当中,影片特别刻划女王和首相两人在处理戴妃之死一事上,为了同时保持王室的低调与满足公众热切的关注,而要面对进退失据的窘局。此外,电影女主角海伦·米伦凭此在2007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女王
The Queen
香港版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斯蒂芬·弗里尔斯爵士
监制法兰索瓦·艾华路
戴维·卡梅伦·麦克拉肯
斯科特·鲁丁
编剧彼得·摩根
主演海伦·米伦
麦克尔·辛
詹姆斯·克伦威尔
施维亚·森丝
阿历·真宁斯
海伦·麦克洛瑞
配乐亚历山大·德斯普拉
摄影艾方索·毕托
剪辑鲁西娅·泽切蒂
制片商ITV工作室
法国电视三台
Canal+
Granada Film[*]
百代电影公司
BiM Distribuzione[*]
片长97分钟
产地 英国
语言英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意大利 2006年9月2日
(在威尼斯电影节首影)
英国 2006年9月15日
美国 2006年9月30日(局部)
加拿大 2006年10月13日(局部)
加拿大 2006年10月20日
澳大利亚 2006年12月26日 (局部)
台湾地区 2007年2月2日
香港 2007年3月1日
日本 2007年4月14日
发行商香港 高先影片
台湾地区 甲上娱乐
英国 百代电影公司
美国 米拉麦克斯影业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女王
香港英女皇
台湾黛妃与女皇
新加坡王妃与我[1]

剧情

编辑

英国1997年大选,当选的托尼·布莱尔成为18年以来首位工党首相。女王随后在画家为她绘官方人像画的时候,就向画家表达自己没有选举权而感到遗憾。而片中的女王也对托尼·布莱尔有点提防,这是因为托尼·布莱尔在选后提出要国家“现代化”,但托尼·布莱尔亦同时保证尊重王室的独立地位。稍后,托尼·布莱尔首次前往白金汉宫和女王进行每周汇报,席间女王又指令他组织新一届政府。

数个月后,威尔士王妃戴安娜与男友多迪·法耶兹法国巴黎遇上车祸丧生,全英国即时一片愁云惨雾,成千上万的民众前往白金汉宫,在宫殿外的栏栅前放下鲜花致哀。而托尼·布莱尔亦发表了一篇由副手阿拉斯泰尔·坎贝尔所写的演辞,内容形容戴安娜是“人民王妃”,此话一出,遂为坊间所广泛采用。

死讯传出的时候,王室家庭正在女王位于苏格兰阿伯丁郡的宅第巴尔莫勒尔堡渡假。当听到他们一向钟爱有加的戴安娜香消玉殒,家庭中年长的成员无不感到心情复杂。电影中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认为,由于戴安娜在去年与她的儿子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离婚,所以并不算是王室家庭中的成员,为此,她向托尼·布莱尔坚持,葬礼应该以“私人性质”交给戴安娜的后人办理。经过一番的犹豫,女王又答允了儿子的请求,让他乘搭女王飞行队的飞机前往巴黎办理后事,并把王妃的遗体运回英国。而查尔斯则保证戴安娜的灵柩一定会盖上王室旗帜,而非一件“没有装饰的木盒”。

在伦敦,群众的鲜花排山倒海般挤满了王宫的栏栅外面,使得卫兵平日的换班仪式也要移到别处举行。与此同时,英国的小报开始因为王室迟迟没有向公众发表任何吊唁,而不耐烦起来。至于查尔斯王子在戴安娜的遗体运返英国后,与托尼·布莱尔进行了简短的谈话,期间查尔斯同意托尼·布莱尔的看法,认为王室有必要更主动向公众表达哀思。到个这时候,托尼·布莱尔的支持度已因为事件不断急升,这很大程度是因为他的幕僚,包括他的太太谢丽·布莱尔给予不少有用的建议所造成的,但这批幕僚大多倾向共和,更认为君主制已过时落伍。

然而,托尼·布莱尔并不热情于共和,相反,他却设法向王室家庭施以援手,以免他日王室泥足深陷而无可求药。尽管他与王室的意见不尽相同,但他仍然对王室表示尊重,又对妻子对王室的态度加以叱责。(在稍后,托尼·布莱尔又表露自己是传统主义者,支持王室,并对工党党内对王室的鄙视方针加以愤斥)。经过数天以后,面临着与日俱增的沉重压力,托尼·布莱尔向身在巴尔莫勒尔堡的女王提出几道紧急措施,以期及时挽回民众对王室的信心。这些措施包括,女王应出席戴安娜在威斯敏斯特寺的公开丧礼、在白金汉宫以英国国旗半旗致哀(近400年以来首次)、以及亲自在王宫发表电视演说,向全国臣民讲述对戴妃之死的感受。

托尼·布莱尔的建议使王夫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王太后伊丽莎白皆感到相当愤怒。他们认为,采取这些措施,将等同向那些疯狂的传媒毫无尊严的投降,到时王室必处于更严峻的困境。女王明白到他们的理据,但同时也有所保留。当她稍后和母后谈话的时候,女王打趣地说社会的某些价值观已经改变,统治者若果不能再理解人民就应该让位,而王太后则叫女王不要忘记她当初成为公主时所下的誓言(即“无论长或短,我要献出一生……为你们服务”)。

最后英女王返回伦敦,除了视察宫殿外堆积如山的鲜花外,又发表电视演说,讲述戴妃的生活与工作。两个月以后,托尼·布莱尔前往王宫作一次每周汇报,这时女王的支持度已经回复正常,但她相信自己将永远无法从“那星期”回复过来。此外,女王又向托尼·布莱尔提醒到,支持他的民众终有一日也会反过来反对他。开了一番玩笑后,两人就走到了御花园,融洽地讨论起施政国计来。

演员列表

编辑
演员 角色 备注
海伦·米伦
Helen Mirren
英女王 这是她第三次饰演英国的女王与王后。她曾分别在1994年和2005年饰演英王乔治三世之妻夏洛特王后和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麦克尔·辛
Michael Sheen
托尼·布莱尔 麦克尔·辛曾在2003年出演同一角色
詹姆斯·克伦威尔
James Cromwell
菲利普亲王 詹姆斯·克伦威尔全名是“詹姆斯·奥列弗·康维尔”,与英国内战领袖奥列弗·康维尔的名字相近
阿历·真宁斯
Alex Jennings
查尔斯王子
海伦·麦克洛瑞
Helen McCrory
谢丽·布莱尔
施维亚·森丝
Sylvia Syms
英王太后
罗杰·艾兰
Roger Allam
罗宾·詹夫林
提姆·麦克穆兰
Tim McMullan
史蒂芬·蓝波特
麦克·巴齐利
Mark Bazeley
阿拉斯泰尔·坎贝尔
道格拉斯·里思
Douglas Reith
艾尔利勋爵

制作

编辑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由海伦·米伦饰演。

本片剧本由彼得·摩根(Peter Morgan)所写,百代电影公司制作。电影中饰演托尼·布莱尔麦克尔·辛(Michael Sheen)曾在2003年的电视剧《The Deal》饰演同一角色,而该剧和本片都同样由斯蒂芬·弗里尔斯爵士担任导演。

本片分别在英格兰伦敦白金汉郡霍尔顿府(Halton House)和苏格兰高地取景拍摄。

女主角海伦·米伦表示,由于自己的咀和女王同样是微微下弯,所以只要戴上假发眼镜便已经貌似女王[2]。此外,她又在拍摄时观看不少关于英女王的电影和纪录片,并时常以女王的照片傍身,以使自己能够模仿女王[3]。说话方面,美兰又接受了大量的说话训练,以便在电视讲话中一幕完全捕捉女王的神髓。据编剧摩根所说,制作到尾声的时候,一向习惯轻松倦怠的制作人员,见到美兰却恍如女王驾到,无不腰背挺直,双手放后,恭候她的到临。

历史准绳

编辑

本片编剧摩根的资料来源,主要是透过与接近首相和王室的人士所进行的大量访问而来。而这些访问的资料大多是互相支持的,好让摩根有足够的资料想像剧情[3]

剧中的不少角色都被认为能够反映出真人的性格。以谢丽·布莱尔为例,她对王室的敌视态度早为传媒广泛报导,例如《每日邮报》就曾经报导她拒绝行屈膝礼[4]。而据摩根所说,菲利普亲王爱以“卷心菜”(cabbage)作为对妻子的匿称[2]

本片对托尼·布莱尔也作了细致的刻划,例如在托尼·布莱尔私人办公室内放置了一把电吉他,以说明托尼·布莱尔在大学时代曾经参加乐队。至于有一幕托尼·布莱尔在唐宁街10号穿着纽卡素足球会毛衣早餐,则反映了他是纽卡素的支持者。

杂记

编辑
  • 截至2007年3月2日,本片在美国赚得5280万美元,在全球则一共赚得超过1亿美元[5]。以制作开支仅1500万而言,票房收益可谓十分之高。有趣的是,本片在获得金球奖和广泛发行以前,已经是一大成功。
  • 英国美国分别在2007年的3月12日和4月24日发行DVD。DVD将收录制作花絮,装作人员访问和英女王的传记。
  •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本人并没有对电影给予任何评语,但表示不希望勾起当年伤痛的回忆,所以现在和将来都不会看这电影[6]
  • 海伦·米伦得到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后表示,此奖应该是属于英女王的。

奖项

编辑
年份 颁奖典礼 结果 奖项 得奖者
2007年 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 最佳女主角 海伦·米伦
提名 年度最佳影片
提名 最佳导演 史蒂芬·费亚斯
提名 最佳原著剧本 彼得·摩根
提名 最佳配乐 亚历山大·德斯普拉
提名 最佳服装设计
2006年 第六十届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 获奖 最佳影片
获奖 最佳女主角 海伦·米伦
提名 出色英国电影
提名 大卫·利恩最佳导演奖 史蒂芬·弗莱斯
提名 最佳男配角 麦克尔·辛
提名 最佳原著剧本 彼得·摩根
提名 安东尼·阿斯奎斯最佳配乐奖 亚历山大·德斯普拉
提名 剪辑 鲁西娅·泽切蒂
提名 服装设计
提名 化妆及发型
美国演员工会奖 获奖 最佳女主角 (电影) 海伦·米伦
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 最佳电影导演 史蒂芬·弗莱斯
美国电影编剧工会奖 提名 最佳原著剧本 彼得·摩根
美国制片工会奖 提名 年度最佳影片
第64届金球奖 获奖 最佳女主角 (剧情片) 海伦·米伦
获奖 最佳剧本 彼得·摩根
提名 最佳剧集电影
提名 最佳导演 史蒂芬·弗莱斯
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 最佳女主角 海伦·米伦
提名 最佳影片
提名 最佳导演 史蒂芬·弗莱斯
提名 最佳编剧 彼得·摩根
多伦多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 最佳影片
获奖 最佳女角 海伦·米伦
获奖 最佳配角 麦克尔·辛
获奖 最佳导演 史蒂芬·弗莱斯
获奖 最佳编剧 彼得·摩根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 最佳女角 海伦·米伦
获奖 最佳编剧 彼得·摩根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 最佳女角 海伦·米伦
获奖 最佳配角 麦克尔·辛
获奖 最佳编剧 彼得·摩根
获奖 最佳配乐 亚历山大·德斯普拉
提名 最佳影片
国家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 最佳女角 海伦·米伦
获奖 最佳编剧 彼得·摩根
美国卫星奖 提名 最佳剧情电影
获奖 最佳剧情电影女主角 海伦·米伦
提名 最佳导演 史蒂芬·弗莱斯
提名 最佳原著剧本 彼得·摩根
全美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 最佳女角 海伦·米伦
芝加哥国际电影节 获奖 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 史蒂芬·弗莱斯
英国独立电影奖 获奖 最佳编剧 彼得·摩根
提名 最佳英国独立电影
提名 最佳导演 史蒂芬·弗莱斯
提名 最佳女角 海伦·米伦
提名 最佳技术成就 艾伦·麦克唐纳 (制作设计)
提名 最佳技术成就 丹尼尔·菲利普斯 (化妆)
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 最佳女角 海伦·米伦
获奖 最佳编剧 彼得·摩根
提名 金狮奖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英国奥斯卡” 卓莉小布情侣装最抢眼
  2. ^ 2.0 2.1 Gritten, David; 9 September 2006; 'I do look a bit like the Queen, you know'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每日电讯报;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06.
  3. ^ 3.0 3.1 Levy, Emanuel; The Queen according to Frear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manuellevy.com;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06
  4. ^ Rayner, Gordon; 21 April 2006; That b**** Princess Ann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每日邮报; retrieved 26 November 2006.
  5. ^ 存档副本. [2007-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6. ^ 存档副本. [2007-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