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文

(重定向自范文忠

范景文(1587年—1644年),字梦章,号思仁,又号质公直隶吴桥县(今河北吴桥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人称‘二不尚书’:不受嘱,不受馈。

范景文
签名:
大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籍贯直隶吴桥县
族裔汉族
字号字梦章,号思仁,又号质公
谥号文贞
文忠(清朝追谥)
出生万历十五年(1587年)
逝世崇祯十七年(1644年)
出身
  •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同进士出身

生平

编辑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授东昌府推官天启五年(1625年)二月,为吏部文选郎中,不依魏忠贤,亦不附东林党 (惟谢国桢在《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仍将其定义为东林党系统人物[1]),尝言:“天地人才,当为天地惜之。朝廷名器,当为朝廷守之。天下万世是非公论,当与天下万世共之。”以病辞去。

崇祯时,召为太常寺少卿,崇祯二年(1629年)七月,擢右佥都御史,当时清兵南掠,京师戒严,景文率所部八千人勤王,军无所犯。崇祯三年(1630年)三月,擢兵部添注左侍郎。后以父丧去官。崇祯七年(1634年)冬天,起南京右都御史。不久,拜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2]遣兵戍池河浦口杨嗣昌夺情辅政,景文与之不合,被削籍为民。[3]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京师陷落,明思宗自缢。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前往双塔寺旁的古井下自杀。赠太傅文贞清朝文忠[4]

家族

编辑

范永年,字延龄,号仁元,官至南宁府知府

著作

编辑

绘画,崇祯十二年(1639年)作《五大夫松图》。有诗五首,收录于《列朝诗集丁集第十一

另有着《昭代武功编》,日后成为清初谷应泰编写明史纪事本末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延伸阅读

编辑

[]

 维基文库阅读此作者作品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明史卷二百六十五》,出自《明史

参考文献

编辑
  1. ^ 谢国桢撰《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就这五十个宰相看来,我们可分为三个系统,第一是东林党,像文震孟钱龙锡孙承宗范景文等人,可以当得沉重,皆不愧一时的正人。”
  2. ^ 陈寅恪撰《柳如是别传》,依《国榷》与《明史·吕维祺传》记载,将范氏任兵部尚书的时间改为崇祯十年。
  3. ^ ·张廷玉等,《明史》(卷265):“父永年,南宁知府。景文幼负器识,登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东昌推官。以名节自励,苞苴无敢及其门。岁大饥,尽心振救,阖郡赖之。用治行高等,擢吏部稽勋主事,历文选员外郎,署选事。泰昌时,群贤登进,景文力为多,寻乞假去。天启五年二月起文选郎中。魏忠贤暨魏广微中外用事,景文同乡,不一诣其门,亦不附东林,孤立行意而已。尝言:“天地人才,当为天地惜之。朝廷名器,当为朝廷守之。天下万世是非公论,当与天下万世共之。”时以为名言。视事未弥月,谢病去。崇祯初,用荐召为太常少卿。二年七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京师戒严,率所部八千人勤王,饷皆自赍。抵涿州,四方援兵多剽掠,独河南军无所犯。移驻都门,再移昌平,远近恃以无恐。明年三月擢兵部添注左侍郎,练兵通州。通镇初设,兵皆召募,景文综理有法,军特精。尝请有司实行一条鞭法,徭役归之官,民稍助其费,供应平买,不立官价名。帝令永著为例。居二年,以父丧去官。七年冬,起南京右都御史。未几,就拜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屡遣兵戍池河、浦口,援庐州,扼滁阳,有警辄发,节制精明。尝与南京户部尚书钱春以军食相讦奏,坐镌秩视事。已,叙援剿功,复故秩。十一年冬,京师戒严,遣兵入卫。杨嗣昌夺情辅政,廷臣力争多被谪,景文倡同列合词论救。帝不悦,诘首谋,则自引罪,且以众论佥同为言。帝益怒,削籍为民”。
  4. ^ ·张廷玉等,《明史》(卷265):“景文曰:“固结人心,坚守待援而已,此外非臣所知。”及都城陷,趋至宫门,宫人曰:“驾出矣。”复趋朝房,贼已塞道。从者请易服还邸,景文曰:“驾出安归?”就道旁庙草遗疏,复大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遂至演象所拜辞阙墓,赴双塔寺旁古井死。景文死时,犹谓帝南幸也。赠太傅,谥文贞。本朝赐谥文忠。
  • 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