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郡

(重定向自范陽國

范阳郡范阳国),西晋隋朝初以及唐朝天宝的郡国。在今北京天津保定一带。

建置沿革

编辑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1],封宗室司马绥为范阳王,改涿郡范阳国,隶属幽州治所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统八县:涿县、良乡县方城县长乡县遒县故安县范阳县容城侯国。相当于今河北内长城以东,永清县以西、保定霸州、紫荆关以北,北京房山以南。永嘉之乱后,国除为郡。

十六国时期,范阳郡相继为段部鲜卑(314年-319年)、后赵(319年-350年)、前燕(350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后燕(384年-399年)所有。长乐元年(399年),范阳郡入北魏[2]

北魏时,下统七县:涿县、固安县、范阳县、苌乡县、方城县、容城县、遒县。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范阳郡,领县直属幽州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幽州为范阳郡。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区西南),在今北京市大部、天津市海河以北、河北保定一部。下辖蓟县、潞县、武清县、范阳县、良乡县、昌平县、永清县(今河北省永清县永清镇)、安次县(今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九州镇)、固安县(今河北省固安县固安镇)、归义县(今河北省容城县晾马台镇)、广宁县(今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街道)。燕安禄山圣武元年(756年),改范阳郡为范阳府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燕史思明降唐,复为范阳郡乾元元年(758年),改范阳郡为幽州[3]。762年,范阳节度使改为幽州节度使,后来领卢龙军,称之为卢龙节度使。

长官

编辑

范阳相(265年-289年)

编辑

范阳内史(289年-)

编辑

范阳太守(-319年)

编辑

范阳内史(319年-330年)

编辑

范阳太守(330年-354年)

编辑

范阳内史(354年-370年)

编辑

范阳太守(370年-384年)

编辑

范阳内史(384年-398年)

编辑
  • 朝鲜幽州刺史墓(408年葬)壁画十三郡太守来朝图题字有“范阳内史来论州时”。[6]

范阳太守(398年-577年)

编辑

范阳郡守(577年-583年)

编辑

范阳郡太守(742年-758年)

编辑
  • 裴宽,河东闻喜人,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至天宝三载(744年)以范阳节度使兼任。[16]
  • 安禄山,柳城人,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至天宝十四载(755年)以范阳节度使兼任。[16]
  • 贾循,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以范阳节度使兼任。[16]
  • 封常清(755年,未任)
  • 李光弼,柳城人,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以范阳节度使兼任。[16]
  • 史思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至乾元元年(758年)以范阳节度使兼任。[16]

国主

编辑
  • 范阳康王司马绥,265年-278年在位。
    • 范阳王司马虓,279年-306年在位。
      • 范阳王司马黎(继子),307年-311年在位。
  • 赵王石勒,319年-330年在位,范阳为赵国封内的二十四郡之一。[17]
  • 范阳王慕容交,354年-362年在位。
  • 范阳王慕容德,362年?-370年、384年-398年在位。

注释及征引文献

编辑
  1. ^ 《晋书·地理志》称“魏文更名范阳郡”,《宋书·州郡志》则称“晋武帝泰始元年,分涿为范阳”。据孔祥军考证,晋武帝泰始元年始改涿郡为范阳国,参见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 ^ 牟发松等,2017,《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3. ^ 郭声波,2012,《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4. ^ 《资治通鉴·卷九十八·晋纪二十》
  5. ^ 《资治通鉴·卷一百〇三·晋纪二十五》
  6. ^ 刘永智. 幽州刺史墓考略[J]. 历史研究, 1983(2):87-97.
  7. ^ 《魏书 卷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二》
  8. ^ 8.0 8.1 《魏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五》
  9. ^ 《魏书 卷五十六 列传第四十四》
  10. ^ 《魏书 卷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
  11. ^ 《魏书 卷五十五 列传第四十三》
  12. ^ 《魏书 卷三十八 列传第二十六》
  13. ^ 13.0 13.1 《北齐书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14. ^ 《魏书 卷三十六 列传第二十四》
  15. ^ 《北齐书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16. ^ 16.0 16.1 16.2 16.3 16.4 《唐刺史考全编》
  17. ^ 《晋书 卷一百四 载记第四》:“以……范阳……合二十四郡、户二十九万为赵国,封内依旧改为内史。”

参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