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罗梅隆战役

菲罗梅隆战役英语:Battle of Philomelion)是发生于1116年拜占庭帝国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率领的远征军与罗姆苏丹国苏丹马立克沙军队间发生的一连串会战[2],战役中塞尔柱人大军虽然多次袭击拜占庭的部队,却始终无法突破拜占庭人的阵线,马立克沙的军队更在交战中伤亡惨重,为此他只得向阿莱克修斯一世递出橄榄枝诉诸和平。

拜占庭-塞尔柱战争
日期1116 年秋天
地点
结果 拜占庭帝国胜利[1]
参战方
拜占庭帝国 罗姆苏丹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阿莱克修斯一世 马立克沙
兵力
不明 不明

背景 编辑

伴随着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成功,拜占庭帝国的军队同时在大都督约翰·杜卡斯英语John Doukas (megas doux)的带领下,顺利夺回爱琴海沿岸与大部分西安那托利亚的内陆地区。然而当1101年十字军东征失败后,塞尔柱王朝以及达尼什曼德王朝的军队再度恢复对拜占庭领土的攻势。塞尔柱人的苏丹马立克沙也趁着十字军这次的失利,成功掌控安那托利亚的中部地带,并以以哥念为中心,巩固发展罗姆苏丹国的势力范围。由于当时的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年事已高,加上身患重病,导致他无法有效阻止塞尔柱人对安那托利亚的袭击,尽管如此,他仍在1113年的尼西亚围城战中挫败了罗姆苏丹国占领尼西亚的企图。1116年,阿莱克修斯的病情好转,得以亲自前往战场,并加强安那托利亚前线的防御。他的军队先后在洛帕迪翁尼科米底亚的小型战役中打败来袭的塞尔柱人部队[3],在获得后续部队的增援后,阿莱克修斯决定发起进攻[4]

战役前奏 编辑

 
阿莱克修斯一世

这次的军事行动中,阿莱克修斯一世带领庞大的拜占庭军队深入安那托利亚内陆,根据安娜·科穆宁娜所编写的历史文献记载,阿莱克修斯最初是打算攻占罗姆苏丹国的首都以哥念,不过之后阿莱克修斯显然放弃了原本的计划,将目标转为展示帝国强盛的军力,并准备沿着行军路线帮助当地的基督徒撤离塞尔柱人控制的土地[5]。拜占庭人在远征中首次采用由阿莱克修斯所创造的新式作战阵型,虽然安娜·科穆宁娜对新型阵法的描述极为不精确且模糊不清[6],但仍可从她描写军队的排列方式中推测出这是一种防御型的布阵:军队围绕成一个中空的大圆形,辎重队部署在中央,步兵分布在两翼,骑兵则置于二者之间[4],新阵型的优点在于能有效克制塞尔柱人依靠大量骑射手为主力攻击群的典型战术,于日后的阿尔苏夫战役中,狮心王理查一世也使用相似的阵型来对付萨拉丁的大军。

拜占庭的军队穿越桑塔巴里斯(Santabaris)后,分别向波利波图斯与凯德罗斯(Kedros)派出支队,在引开塞尔柱人的军队之后,拜占庭人旋即攻克菲罗梅隆,随后派出斥侯四处搜寻当地的基督徒人民,并将他们带到拜占庭军中严密保护,准备护卫百姓们安全撤离到拜占庭帝国控制下的领地[7][4]

战斗过程 编辑

当阿莱克修斯发觉一支人数众多的塞尔柱军队正从北面靠近后,他命令自己的军队开始往拜占庭领土的方向撤退,并将军队排列成新式的防御阵型,随军的平民则带着行李躲在队伍正中心。起初塞尔柱人的指挥官曼纳卢赫(Manalugh)对拜占庭军队的编队方式感到困惑,未敢冒然发起进攻,然而,当第二天苏丹马立克沙率领大军来到战场后,立即向拜占庭的部队发动攻击[8]。战役中,拜占庭的辎重车队以及后方遭到塞尔柱人袭击,拜占庭骑兵随即发动两次反击,首次的回击并不成功[9],不过第二次的还击则大有斩获,拜占庭右翼军队的指挥官小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阿莱克修斯一世的女婿以及安娜·科穆宁娜的丈夫)不仅打败了塞尔柱人的军队,更带领麾下士兵飞身直冲马立克沙的所在之处,击溃由苏丹亲自统帅的中军,连马立克沙也险些遭到俘虏[10]。夜幕降临后,塞尔柱人发动了一次夜袭,却又再度被拜占庭的军队击退,导致他们的部队士气低落。第二天,马立克沙再次发起猛烈的攻击,他的军队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拜占庭的大军,但依旧无法突破拜占庭人的防线,反倒使自己的人马损失惨重。隔日,马立克沙在眼见胜利无望的情况下,决定派出使者向阿莱克修斯一世请求缔结和平协议[11][12]

后续 编辑

阿莱克修斯一世和马立克沙两人会面时,阿莱克修斯解下自己昂贵的斗篷,将它披在苏丹马立克沙身上。双方订立条约,马立克沙承诺不再攻击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并象征性的承认一定程度上对拜占庭帝国的臣属。虽然安娜·科穆宁娜在她的记述中提到苏丹甚至同意撤离安那托利亚并将土地归还给拜占庭人,但考虑到现实情况这项不切实际的约定几乎不可能生效,应当仅是安娜·科穆宁娜夸大了协议的内容[13]。这场战役中拜占庭军队展现出引人注目的绝佳纪律与强大的战斗力,阿莱克修斯也经由这次战役证明其军队有足够的实力可以穿越塞尔柱人的地盘而不被阻挠[14]。然而这场战争却决定了马立克沙的命运,伴随失利而来的是他的名望和威信荡到谷底,很快马立克沙便被其弟梅苏德一世废黜,并在被刺瞎双眼后最终遭到杀害[15]。1118年阿莱克修斯去世后,他收复安那托利亚的雄心将交由他31岁的继承者约翰二世来继续实现。

相关条目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Norwich, John Julius. A Short History of Byzantiu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7: 264. 
  2. ^ Venning, Timothy; Frankopan, Peter. A Chronology of the Crusades. Routledge. 2015: 77 [2019-05-24]. ISBN 9781317496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4). 
  3. ^ Birkenmeier, p.78
  4. ^ 4.0 4.1 4.2 Birkenmeier, p.79
  5. ^ Komnene, ed. Sewter (1969), p.481
  6. ^ Komnene, ed. Sewter (1969), pp. 479-480
  7. ^ Komnene, ed. Sewter (1969), p.483
  8. ^ Komnene, ed. Sewter (1969), p.484-485
  9. ^ Komnene, ed. Sewter (1969), p.485
  10. ^ Komnene, ed. Sewter (1969), p.486
  11. ^ Komnene, ed. Sewter (1969), pp.486-487
  12. ^ Birkenmeier, p.79 footnote
  13. ^ Komnene pp. 487-488
  14. ^ Birkenmeier, pp. 79-80
  15. ^ Komnene, pp. 488-491

参考文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