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铮
(重定向自萧铮)
萧铮(1904年—2002年),字青萍,生于浙江永嘉县,中华民国土地改革研究者以及政治人物。曾任中华民国第一届立法委员、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经济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民国经济部政务次长、中国国民党六届中央常务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台湾土地银行董事长,是中国地政研究所以及土地改革协会创办人、《土地改革月刊》发行人。[1][2]
生平
编辑中华民国8年(1919年),萧铮于五四运动期间在温州参加抵制日货活动,结果被逮捕,后来经人调解后获释。中华民国13年(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华民国15年(1926年)在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工作。北伐战争期间担任浙江特派员,秘密回浙江动员农民迎接国民革命军。此时萧铮开始关注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中华民国18年(1929年)与夫人一同前往德国留学,研究该国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华民国21年(1932年)3月离德,返回中华民国。中华民国36年(1947年)中国土地改革协会成立,萧铮出任理事长。中华民国37年(1948年),萧铮当选浙江省温州县选区(浙江省第三区)的立法委员。之后萧铮向立法院提出“农地改革法案”,主张农耕土地应归农民所有。[2]
中华民国41年(1952年),台湾省政府通过《台湾省扶植自耕农条例草案》;萧铮并不满意,并建议行政院另外修订类似条例,最终立法院通过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中华民国43年(1954年),萧铮以代表团顾问身份出席第八届联合国大会,报告台湾土地改革情形。中华民国52年(1963年),再度以代表团顾问身份出席第十八届联合国大会,报告台湾土地改革情况。中华民国53年(1964年),担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华民国80年(1991年),中华民国内政部颁发内政奖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