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II坦克
六号坦克B型 (德语:Panzerkampfwagen VI Ausf.B Tiger II,通称“虎王坦克”或“虎II坦克”),是一款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研发的重型坦克[a]。亦有资料将其简称为“虎B”(Tiger B)[6]。其军械库存号为Sd.Kfz. 182[6]。虎王坦克还有一个非正式名称“Königstiger”[6](该词在德语中为“孟加拉虎”之意)。盟军士兵常常会从字面上将这款坦克的名称误译为“虎王”(King Tiger)或“帝王之虎”(Royal Tiger)[7][8]。
虎式坦克B型 Panzerkampfwagen VI Ausf.B Tiger II | |
---|---|
类型 | 重型坦克 |
原产地 | 纳粹德国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44–1945 |
参与战争/冲突 | 二战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亨舍尔 / 保时捷(炮塔) |
研发日期 | 1942 |
生产商 | 亨舍尔/保时捷(炮塔) |
单位成本 | 321,500国家马克 |
生产日期 | 1943–1945 |
制造数量 | 492辆[1]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68.5公吨(装备保时捷炮塔) 69.8公吨(装备亨舍尔炮塔)[2] |
长度 | 7.38米(车体) 10.286米(33英尺9英寸)(炮向前)[2] |
宽度 | 3.755米[2] |
高度 | 3.09米[2] |
操作人数 | 五人(车长、炮手、装填手、通信兵、驾驶员) |
装甲 | 25—185毫米(1—7英寸)[2] |
主武器 | 1门KwK43 88毫米坦克炮 保时捷型炮塔可携带80发炮弹[3] 亨舍尔型炮塔可携带86发炮弹[3] |
副武器 | 2挺7.92毫米MG34 携带5850发弹药[2] |
发动机 | V-12 迈巴赫HL 230 P30汽油机 690匹 [4] |
功率/重量 | 8.97匹/公吨 |
变速 | 迈巴赫OLVAR EG 40 12 16 B(8个前进档、4个倒车档)[4] |
悬挂 | 扭力杆悬挂 |
底盘高度 | 495至510毫米[2] |
燃料容量 | 860升(190英制加仑)[2] |
作战范围 | 于公路上行驶:170公里[5] 越野时:120公里[5] |
速度 | 公路上最大速度:41.5公里/时[5] 能允许持续行进:38公里/时[5] 越野时:15-20公里/时[5] |
虎王坦克是虎I坦克的继任者,它继承了虎I坦克的重装甲风格,还有着豹式坦克那样的倾斜装甲。虎王坦克重达70公吨,前装甲有100到180毫米厚[9],装配一门88毫米KwK 43 L/71式坦克炮[b]。没有炮塔的猎虎式坦克歼击车与虎王坦克共用同一种底盘[10]。
虎王坦克通常会被划配到国防军和武装党卫队的重装甲营中。第一支将虎王坦克投入作战的部队是德军的第502重装甲营[11]。而东线第一支装配虎王坦克的部队则是第501重装甲营。该营截止到1944年9月1日共计接收了25辆虎王坦克[12]。
研发
编辑德国人最初在1937年提出了重型坦克的研发计划。亨舍尔最初与当局签订了设计协议,1939年,斐迪南·保时捷也与官方签订了设计协议[13]。两方推出的原型车均使用了同款由克虏伯设计的炮塔,两种原型车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车体、传动、悬挂系统和车载设备上[13]。
亨舍尔原型车的底盘设计比较常规,布局类似豹式坦克,安装了倾斜装甲。它的引擎和负重轮布局方式和虎I坦克相似——引擎安装在车体后部,两侧各有9个钢圈负重轮;重叠排列的负重轮内部配有弹簧,与横向扭力杆相连。然而,为了降低保养的难度,当这款原型车的钢圈轮被运用在后期型的虎I坦克上时,负重轮是以重叠的方式排列,而不是像采用橡胶轮缘负重轮的虎I坦克早期型的“行走机构”(Schachtellaufwerk)那样将负重轮交叉排列[14]。
保时捷研发的原型车将炮塔装在了车体后部,而将发动机放在中部。该车使用与象式重坦克歼击车相同悬挂装置。这种悬挂装置两侧各有6个安装在成对的弹簧转向架上的负重轮。每对轮上还装有短的纵向扭杆。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节省空间,还能够降低维修难度。一种原型车上安装了一款与油气混合车上的传动系统相似(只是没有蓄电池)的汽电传动。该车的两套传动装置互相独立,由汽油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驱动链轮这一混合动力驱动链组成,以并联方式排列在坦克的两侧。此前,一些美国设计和VK4501(P)曾经运用过这种动力系统,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没能够投入量产。尽管保时捷博士的非正统设计并不受青睐,但后来部分的猎虎坦克歼击车却安装了保时捷设计的悬挂[15]。
设计
编辑最终,亨舍尔赢得了竞标,随后所有的虎II坦克均由该公司制造[16]。虎II坦克有两种炮塔。第一种炮塔常常被称为“保时捷炮塔”,是因有说法认为该炮塔是保时捷为他们的原型车设计的。不过事实上,这种炮塔是由克虏伯设计的,亨舍尔和保时捷推出的原型车上均使用了这款炮塔。该炮塔正面是弧形的,而两边的装甲则有大弧度的倾斜。为了容纳车长的指挥塔,炮塔的左面有一个很难制作的弧形凸起。有50个这样的炮塔被装在了亨舍尔制造的底盘上,所得的虎II坦克也参加过实战。不过,虎II坦克主要安装另一款炮塔。该炮塔被称为“亨舍尔炮塔”。这种炮塔采用了厚得多的平装甲板,并消除了保时捷炮塔正面的“射击陷阱”。由于它的侧面倾斜度比起保时捷炮塔要来得小些,所以侧面没有为了容纳车长指挥塔而产生的凸起[17]。
虎II坦克的炮塔上安装了一门KwK43 88毫米坦克炮。这门火炮配上一部几乎所有(除了部分早期型虎II坦克没有安装)虎II坦克都安装的Turmzielfernrohr 9d(炮塔瞄准镜),不仅准确度高,威力也很强大。测试结果表明,虎II坦克在1000米外打击2米高、2.5米宽的标靶时首发命中率为100%,在1500米外打击上述标靶时首发命中率为95-97%,2000米外则是89-97%(命中率高低与发射的炮弹种类有关)。虎II坦克在实战中的命中率稍微低一些,1000米距离的命中率超过95%,1500米外超过80%,2000米外则为60-76%。虎II坦克主炮使用PzGr39型穿甲弹(Panzergranate 39/43;Panzergranate,缩写为PzGr,在德语中是穿甲弹的意思)时能在100米外击穿202毫米的30度倾斜钢板、在2000米外击穿132毫米厚的30度倾斜钢板。如发射PzGr. 40/43,那么上述两个数据可分别提高至238毫米和153毫米。另外。主炮可以发射对付防护薄弱目标相当有效的SpGr43型高爆弹(Sprenggranate 43;S)。在射程内均可击穿90毫米装甲板的HlGr39式高爆反坦克弹(Hohlgranate或Hohlgeschoss 39;HlGr是单词Hohlgranate或Hohlgeschoss的缩写,在德语中是高爆反坦克弹(HEAT)的意思)则对有装甲和无装甲的目标都比较有效[18]。
虎II坦克的炮塔由一台变速勃林格斯特姆L4S液压马达提供动力。该马达的动力则通过一个二级传动轴由坦克的主发动机提供。炮手可以通过他右手边的一个控制杆调节炮塔转动的速度[19]。控制杆推到低速档时,炮塔转动一圈需时60秒,此时炮塔转速和引擎转速无关。控制杆推到高速档时,炮塔转速和引擎当时的转速有关,若引擎以2000 rpm 转动,炮塔可以在19秒内转一圈,若引擎以3000 rpm 的最大转速运作,炮塔转速可达10秒一圈。炮手可以通过踏板或他左手边的一个控制杆控制炮塔旋转的方向和速度[19]。这套炮塔转动机构精度高,而且运行平稳,炮手在停下炮塔之后手动微调炮塔就能够开火。而当时大部分其它坦克上的炮手在最终开火之前都需要手动微调炮塔。在坦克没有动力的时候,炮手可以在装填手的帮助下(后者在此时会转动他的副手轮)手动让炮塔缓慢地转动起来[19][20]。
和所有的德国坦克一样,虎II坦克由汽油机驱动。为其提供驱动力的的690匹V形12缸迈巴赫HL 230 P30同样也为比虎II坦克轻得多的豹式坦克和虎I坦克提供动力。和许多二战时期的重型坦克一样,虎II坦克的动力不足,而且对燃料这种在当时的德国供应不足的资源消耗量很大。它使用的变速系统为迈巴赫OLVAR EG 40 12 16 B型,有8个前进档和4个倒车档。它能能够控制虎II坦克安装的亨舍尔L 801式舵机。亨舍尔L 801式舵机采用双半径设计,故障率较高。坦克两侧的九对车轴均装有支撑用的扭力杆。虎II坦克有8对重叠排列的负重轮。这些安放于履带内的负重轮直径为800毫米,拥有橡胶垫和钢制外胎[21]。
与虎I坦克一样,每辆虎II坦克均配有战斗用和稍窄的铁路运输用两套履带。运输用履带减小了载荷的全宽,使用这种履带的坦克(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铺装路面上做短距离行驶。按照操作规范,乘员组应该在坦克被卸载之后为坦克换上战斗用履带。虎II坦克的对地压强为0.76千克/平方厘米[22]。
指挥坦克
编辑虎II坦克的指挥型名叫“虎式坦克B型指挥坦克”(德语:Panzerbefehlswagen Tiger Ausf. B),有Sd.Kfz. 267和Sd.Kfz. 268.两种衍生型。虎II坦克指挥型的发动机舱装甲得到了加强,为了给无线电台和其它额外的装备留出空间,虎II坦克指挥型仅能携带63发8.8厘米炮弹[6]。Sd.Kfz. 267备有FuG 8和FuG 5电台各一台,它看上去和一般的虎II坦克有两个显著的不同之处:一是指挥型的炮塔顶上有一根两米长的天线;二是在它后装甲盖板上原本用来安装深潜用装备的地方,有一根安装在绝缘底座(该底座的型号为105mm Antennenfuß Nr. 1)上、有筒状装甲防护的“Sternantenne D”(德语,意为“星形天线D”)。[6]而Sd.Kfz. 268则备有FuG 7和FuG 5两台电台,它的炮塔顶部和后装甲盖板上分别有一根长为2米、1.4米的天线[23]。
生产
编辑虎II坦克的研发工作在二战后期才结束,制造数量也相对较少。纳粹当局最初订购了1,500辆虎II坦克,这个数字略高于虎I坦克的制造数1,347辆。然而虎II坦克的生产却数次因盟军的轰炸而暂停[24]。比如说1944年9月22日至1944年10月7日的5次空袭炸毁了占亨舍尔95%(按面积计算)的车间。据估计这几次空袭,使得亨舍尔少制造了657辆虎II坦克[25]。在二战中德国仅仅制造了492辆虎II坦克。其中于1943年有一辆虎II坦克下线、1944年有379辆下线、1945年有112辆下线。虎II坦克的满负荷生产从1944年中期一直持续到了战争结束[1]。
猎虎坦克歼击车与虎II坦克使用相同的底盘[10]。另外一款从未投产的重型自行火炮“Grille 17/21/30/42”也计划使用虎II坦克的底盘[26]。
相关的改良计划
编辑迈巴赫HL 234,一款旨在将迈巴赫HL 230改造为燃油喷气式的设计,预期能将动力从HL 230的800PS提高到900PS。德国的坦克发展委员会(Entwicklungskommission Panzer)在HL 234的研发计划提出后不久即将其纳入了发动机的设计和采购计划中。另外,相关部门还曾经用一款名为AK-7-200的传动系统来替代原来的Olvar-B传动系统。然而,当坦克及机械化装备部指出这款传动驾驶性能差后,这个计划也就中止了[27]。克虏伯还曾经计划为虎II坦克换上新式的10.5厘米KwK L/68主炮,但坦克及机械化装备部(Wa Pruf 6)却并不赞成这一计划,因为德国陆军当时还没有正式接纳那款加农炮。另外,如果换装105毫米的主炮,虎II坦克的炮塔还得重新设计并安装新的瞄准具;因为弹药采用分装式的缘故,105毫米主炮的射速较慢。而且,虎II坦克上也没有拿来装下多出的那名副装填手的空位。除以上计划之外,提高虎II坦克观察系统的稳定性、主炮的稳定性;为虎II坦克安装自动装填机;为虎II坦克装上一台蔡司立体测距仪;为虎II坦克的乘员舱加装暖气;让虎II坦克多携带12发弹药;为虎II坦克的乘员舱加压;装上空气净化系统;为虎II坦克加装防毒系统这些建议都先后被提出过。但是,这些建议不是仅停留在空谈阶段,就是在战争结束之前都没能落实[27]。
数据
编辑- 变速箱:迈巴赫OLVAR EG 40 12 16 B(8个前进档,4个倒车档)[21]
- 无线电台:FuG 5,指挥型额外配备一台FuG 8(Sd.Kfz. 267)或FuG 7(Sd.Kfz. 268)[6]
- 弹药:
- 火炮瞄准具:双目式Turmzielfernrohr 9b/1(TZF 9b/1),1944年5月后改为单眼式的9d (TZF 9d) [28]。
车体前部 | (首下) | 100毫米40°倾斜 | (首上) | 150毫米40°倾斜 | |
车体侧面 | (下半部分) | 80毫米90°倾斜 | (上半部分) | 80毫米65°倾斜 | |
车体后部 | 80毫米60°倾斜 | ||||
车体顶部 | 40毫米0°倾斜 | ||||
车体底部 | (前半部分) | 40毫米90°倾斜 | (后半部分) | 25毫米90°倾斜 | |
炮塔前部 | (亨舍尔炮塔) | 180毫米80°倾斜 | (保时捷炮塔) | 60-100毫米弧形 | |
炮塔侧面 | (亨舍尔炮塔) | 80毫米69°倾斜 | (保时捷炮塔) | 80毫米60°倾斜 | |
炮塔后部 | (亨舍尔炮塔) | 80毫米70°倾斜 | (保时捷炮塔) | 80毫米60°倾斜 | |
炮塔顶部 | (亨舍尔炮塔) | 44毫米0–10°倾斜 | (保时捷炮塔) | 40毫米0–12°倾斜 | |
战史
编辑分配
编辑除了一部分用于研究和训练、五辆拨给了装甲教导师以外,所有的虎II坦克都被分配到了隶属于德国国防军或武装党卫队(SS)的重装甲营(schwere Panzer Abteilung)中[29]。
一个标准的(重型坦克)营有45辆坦克[29]
营部 3辆虎II坦克 | ||||||||
一连连部 2辆虎II坦克 |
二连连部 2辆虎II坦克 |
三连连部 2辆虎II坦克 | ||||||
一排 4辆虎II坦克 |
二排 4辆虎II坦克 |
三排 4辆虎II坦克 |
一排 4辆虎II坦克 |
二排 4辆虎II坦克 |
三排 4辆虎II坦克 |
一排 4辆虎II坦克 |
二排 4辆虎II坦克 |
三排 4辆虎II坦克 |
使用虎II坦克的部队有:[30]
机动性和可靠性
编辑早期型的虎II坦克的可靠性差,这主要体现在坦克的密封件和垫圈密封性差和所用的动力传动系统负荷过重上(后者是因为传动系统本来是为比虎II坦克重量轻一些的车辆设计的)[31]。二级行星传动系统最初常常发生故障[32]而车组成员训练的不足更是加重了这一问题——仅仅受过有限的操作其它坦克训练的驾驶员常常会被调到已经启程开往前线作战部队中[31]。
501重装甲营(s.H.Pz.Abt. 501)在抵达东线时,45辆虎II坦克只有8辆能够作战,故障主要是由动力传动系统的故障造成的。被分配到装甲教导师的5辆虎II坦克在它们能够被用于作战之前就抛锚了。乘员为了防止这些坦克被盟军缴获,只得将它们炸毁[33]。
不过,可靠性的问题随着后续的对密封圈,垫片和传动系部件的改进,以及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对维护维修的保障而改善了不少。1944年12月15日以后的报告显示,这一阶段有72%的四号坦克、80%的虎II坦克、61%的豹式坦克能够作战。这一结果说明虎II坦克的可靠性确实得到了提高[34]。虎II坦克余留的可靠性问题大都是由于那个时期德军缺乏润滑油和备件造成的。
总的来说,尽管存在缺陷,虎II坦克仍是一种可怕的武器。它的88厘米口径主炮足以在有效射程内摧毁那个时代盟军所有的装甲战斗车辆[35]。另外,抛开它最初可靠性方面的问题,虎II坦克作为一款如此重的车辆,还是相当灵活敏捷的。德国当代的资料和测试结果显示,虎II坦克的战术机动性与大部分盟军和德军的坦克一样好,甚至更好[36]。
战史
编辑虎II坦克首次登场是在诺曼底登陆战中:1944年7月18日,第503重装甲营(s.H.Pz.Abt. 503)的一连在该日发生于特罗阿尔恩与代穆维尔之间地区对抗加拿大军的战斗中使用了虎II坦克。两辆虎II坦克在这次战斗中被毁,另外,连长的座车不慎落入了一个良木行动中被炸出的弹坑,坦克被困在了里面,无法出来[37]。
在东线,虎II坦克的首次登场是在1944年8月12日抵抗利沃夫-桑多梅日攻势的战斗中。第501重装甲营的虎II坦克在当日参与了对巴拉诺夫桑多米尔斯基附近的维斯瓦河上桥头堡的攻击行动。在通往Oględów的路上,3辆虎II坦克在一批T-34-85坦克向它们发起的伏击中被毁[38]。因为当时德国坦克上的弹药常常会爆炸,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所以德军不再允许将主炮的弹药放在坦克的炮塔内。因此,虎II坦克的载弹量降低到了68发[39]。至多有14辆第501重装甲营的虎II坦克在1944年8月12日至13日的战斗中被苏联的T-34-85坦克、IS-2重型坦克、以及在不方便的沙地上的ISU-122发起的突袭或侧翼攻击击毁[40]。
1944年10月15日,第503重装甲营的虎II坦克在铁拳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在此次作战中支援奥托·斯科尔兹内的部队夺下了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此后,轴心国一直控制着布达佩斯直到二战结束。这次作战结束后,503重装甲营又转战德布勒森。该营一共在匈牙利战区坚守了66天,并以损失25辆虎II坦克的代价歼灭了苏联人至少121辆坦克、244门反坦克炮及其它火炮、5架飞机和1辆火车。该营损失的25辆虎II坦克中,有10辆是因被苏联人击中而烧毁、2辆被送回了维也纳大修,另外13辆则是被乘员因故炸毁。虎II坦克乘员们这样做的目的通常是防止它们的坦克落入同盟国之手。其中一名坦克王牌库特·肯斯佩尔(一共摧毁了162辆敌军的装甲战斗车辆)即是第503重装甲营的一员。他在1945年4月29日的一次战斗中死在了他的虎II坦克上[41]。
虎II坦克同样参加了1944年12月的阿登反击战[42]、抵抗苏联维斯瓦河-奥德河攻势的战斗(1945年1月)、抵抗苏联东普鲁士攻势的战斗(1945年1月)[43][44]。另外,在1945年3月的巴拉顿湖战役、[45]1945年4月的施劳弗高地战役、欧战最后一场大战柏林战役中也能够看到虎II坦克的身影。[46]
SS第103重装甲营(s.SS Pz.Abt. 103)称他们从1945年1月到4月以损失45辆虎II的代价歼灭了500名敌人,而且损失的45辆虎II坦克大部分还是因机械故障或燃料耗尽而被乘员自行炸毁的[47]。
火炮和装甲的表现
编辑虎II坦克的重装甲和长射程火炮使得它足以击败所有与之正面交锋的盟军坦克。在西线,虎II坦克的优势格外明显——除了1945年才问世的M26潘兴坦克以外,英美两国的军队没有任何可用的重型坦克。德国武器测试局的坦克及机械化装备部(Wa Pruf 6)的报告指出,122毫米D-25T坦克炮,同盟国最重的坦克炮(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坦克炮),当射击角度大于30度时即无法击穿虎II坦克的正面装甲。不过,一份写于1945年2月的R.A.C 3.d.文件指出,英国的QF 17磅炮(口径76.2毫米)在发射脱壳穿甲弹时,理论上能在1100米外击穿虎II坦克的炮塔,在1200米外击穿虎II坦克的首下。然而,这很可能是在射击偏角为0度时得到的数据[49]。因为虎II坦克的正面装甲实在太厚,所以盟军不得不想办法对虎II坦克发起侧翼攻击,从虎II坦克装甲稍薄的侧后面击毁它。但是,这也使得虎II坦克在大部分的战斗中拥有了战术优势[50]。另外,虎II坦克主炮的有效射程也超过了当时盟军的坦克炮——它可以在2.5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上击毁当时所有的盟军坦克正面[35]。
苏联人的测评
编辑1944年8月,苏联人在桑多梅日附近俘获了两辆虎II坦克。很快,苏联人就把这两辆虎II坦克送到了位于库宾卡的试验场。在运送途中,这两辆虎II坦克出了好些机械故障。这两辆虎II坦克的冷却系统无法适应过热的天气——这造成了坦克的发动机过热、变速箱出现故障。有一辆虎II坦克的右侧悬挂被完全替换,尽管这样造成了坦克性能的下降。平均下来,这两辆坦克每10-15公里就会出一次故障。测试结果表明,虎II坦克的主炮KwK43 88毫米坦克炮在精度和穿甲能力方面与苏联的122毫米D-25T坦克炮相当。后者经测试可以在400米距离击穿虎II坦克的炮塔所有部位。苏联人还拿一辆虎II坦克的装甲用100毫米和152毫米口径的火炮进行了射击测试。苏联人发现,虎II坦克的焊接工艺比起其它德国坦克要差得多。所以,尽管炮弹并没有贯穿虎II坦克的装甲板,但是也常常会造成虎II坦克内部装甲板的大量剥离,后者会导致虎II坦克的传动受损,失去战力。进一步测试结果表明,虎II坦克的装甲板质量也比虎I坦克和豹式坦克差。因为德国缺乏钼,所以虎II坦克的装甲板用了钒取代钼。这导致了虎II坦克装甲板延展性的降低[51]。
后来的射击测试表明,100毫米BS-3和122毫米A-19火炮在发射穿甲弹时可以在1000–1500米的距离上击穿虎II坦克的炮塔装甲,这说明虎II坦克炮塔的质量指数为0.86。不过,被用作标靶的虎II坦克的主炮和炮盾在进行测试时都被拆掉了。这使得炮弹能够击穿装甲开口(比如原来火炮所在的位置和观察孔)附近的位置。此前打在上面的100毫米口径炮弹和装甲的损伤也对炮弹对火炮开口右侧的击穿有影响[52]。虎II坦克车体和炮塔的侧部装甲则可以被苏联的85毫米火炮和美国的76毫米火炮发射的穿甲弹在800–2000米的距离上击穿[51]。另外,100毫米BS-3和122毫米A-19在向虎II坦克前装甲的焊缝射击3–4次后,也能够在500–600米的距离上将之击穿[53]。
装甲测评的争议
编辑一种观点基于苏联战时测试,认为稀有金属的缺乏严重损害了虎王的装甲质量。苏联于1944年将缴获的102号虎II在库宾卡进行了测试,称苏制122炮和100炮能在500米打穿首上的焊缝,在1500米打穿炮塔正面,多次中弹后的非穿透损害(凸痕)也导致装甲焊缝开裂和装甲表面大面积崩塌照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苏联人把测试中的虎王的装甲质量问题归因于缺少钼,不过苏联未对其他坦克的装甲进行对比试验来验证他们的观点。
现存的虎II坦克
编辑现在唯一一辆还可以行驶的虎II坦克由法国索米尔的装甲博物馆(Musée des Blindés)持有。这辆虎II坦克上安装的是亨舍尔炮塔,而且对公众开放参观,其余现存的虎II坦克还有:
- 英国多实郡的博文顿坦克博物馆藏有一辆虎II坦克。这辆由软钢制成的坦克是虎II坦克的第二辆原型车(保时捷炮塔)。另外,还有一辆装备亨舍尔炮塔的虎II坦克曾被租借到位于英国斯里文汉的国防学院(见下)。
- 英国牛津郡斯里文汉的国防学院中有一辆装备亨舍尔炮塔的虎II坦克。该车原隶属于501重装甲营,车体编号280093,炮塔编号104,涂有“Zimmerit”防磁涂层[54]。英国第11装甲师第23轻骑兵团的上士罗伯茨声称是他击毁了这辆虎II坦克。当时他所在的乘员组驾驶的是一辆雪曼坦克。然而,这辆虎II坦克当时实际上已经因为履带和传动受损而被它的乘员遗弃了[55]。这辆虎II坦克在失去战力之前,曾有人为其拍了一张照片。照片中,这辆虎II坦克位于一片甜菜地中,炮塔转向为90度[56]。现在,这辆坦克已经回到了博文顿坦克博物馆展出。
- 英国莱斯特郡的惠特克罗夫特收藏行的收藏家凯文·惠特克罗夫特计划重制一辆虎II坦克。它会使用一些其它虎II坦克上的部件,但同样会使用不少新造的部件。惠特克罗夫称他已经凑齐了重制虎II坦克必需部件中的70–80%,而且还在不断弄到更多部件。他目前已经向公众展示的部件有:一块完整的虎II坦克前倾斜装甲板、虎II坦克的主炮KwK43 88毫米坦克炮、发动机盖板、1/3的车体后部、履带,以及约2/3的车体左侧装甲板(被分成了两部分)[57]。该工程的目标是造出一辆能够行驶的虎II坦克。
- 在法国的芒特–拉–朱莉有一辆虎II坦克的半成品。人们913区域公路的地下挖出了这辆损坏的虎II坦克。在一次2001年的尝试性的探索性挖掘中,人们修复了炮塔的一些部件。进一步的挖掘现因经济原因而暂停。人们正在计划将这辆虎II坦克整个挖出来并将它修复,然后放至温辛的战争纪念馆中展出[58]。
- 俄罗斯的库宾卡坦克博物馆有一辆于奥格莱多被苏联红军缴获的虎II坦克。这辆虎II坦克装备亨舍尔的炮塔,炮塔编号为002(502)。库宾卡博物馆向公众开放,但是,因为这辆虎II坦克所在的位置是军事基地,所以参观会受到一些限制。
- 比利时拿戈卢的十二月44博物馆(December 44 Museum)藏有一辆经修复后复原的虎II坦克。公众可以在该馆的室外陈列区找到这辆虎II坦克。该车的完工日期为1944年10月,装备亨舍尔炮塔,车体编号为280273,炮塔编号则是213。这辆本属于第501重装甲营的虎II坦克于1944年12月24日被其乘员遗弃于拿戈卢。这辆虎II坦克的炮口制退器和前1/3的炮管是利用豹式坦克的部件重制的。另外,该车的挡泥板也是后来重制的。它的不少外部和内部配件都剥落了,大部分扭力杆也都坏掉了,但是它的引擎和变速箱还是完好的。
- 德国蒙斯特的德国装甲博物馆藏有一辆装备亨舍尔炮塔的虎II坦克。只要缴纳入场费,公众就能看到这辆陈列于室内的虎II坦克。这辆虎II坦克原隶属于第501重装甲营,其车体编号为280101,炮塔编号为501。
- 美国诺克斯堡的巴顿装甲和骑兵博物馆中藏有一辆装备亨舍尔炮塔的虎II坦克。这辆虎II坦克的完工日期为1944年9月,车体编号为280243。美军于1944年12月24日在特鲁瓦蓬附近发现了这辆被乘员遗弃的虎II坦克。为方便教学,阿伯丁试验场的工作人员在1940年代晚期切开了这辆坦克的左侧。2010年12月14日,这辆虎II坦克被转送到了位于本宁堡新建的美国陆军装甲博物馆中。
- 瑞士军事博物馆藏有一辆虎II坦克。这辆装备亨舍尔炮塔的虎II坦克最初是图恩坦克博物馆的展品,但从2006年9月开始被租借到了瑞士军事博物馆中。工作人员正准备对其进行大修以让这辆坦克能够动起来。这辆坦克是二战后由法国送给瑞士的,它原属于第506重装甲营,车体编号为280215[59]。
同时代的类似坦克
编辑- 英国的黑王子步兵坦克,未投入量产
- 苏联的IS-2
- 美国的T29重型坦克,未投入量产
- 美国的T26E4“超级潘兴”,少量实战测试,未投入量产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Jentz 1996, p. 288.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Jentz and Doyle 1997, pp. 162–165.
- ^ 3.0 3.1 3.2 3.3 Jentz, Thomas; Doyle, Hilary. Kingtiger Heavy Tank 1942–45. Osprey Publishing. 1993: 23. ISBN 185532282X.
- ^ 4.0 4.1 4.2 4.3 4.4 4.5 Jentz and Doyle 1993, p. 28 (figure D)
- ^ 5.0 5.1 5.2 5.3 5.4 Jentz and Doyle 1993, p. 33.
- ^ 6.0 6.1 6.2 6.3 6.4 6.5 Jentz and Doyle 1993, p. 16.
- ^ Buckley 2004, p. 11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Tank Spotter's Guide, Bovington 2011 p. 63
- ^ 9.0 9.1 Jentz and Doyle 1993, pp. 12, 15.
- ^ 10.0 10.1 Schneider 1990, p. 18.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 37.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 40.
- ^ 13.0 13.1 Jentz & Doyle 1993, p. 3.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p. 10–12.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p. 8–10.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 17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p. 13–16.
- ^ 18.0 18.1 18.2 Jentz and Doyle 1993, pp. 23–24
- ^ 19.0 19.1 19.2 Pz.Kpfw.VI Tiger Ausf. E & B Technical Manual: 62–63.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 24
- ^ 21.0 21.1 Jentz and Doyle 1993, pp. 11–12.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 13.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p. 16–17.
- ^ Manchester 1968, p. 498.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 17.
- ^ Parada, George. Grille series. Achtung Panzer!. [2009-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8-21).
- ^ 27.0 27.1 Jentz, Thomas; Doyle, Hilary. Germany's Tiger Tanks: VK45.02 to TIGER II Design, Production & Modifications. Schiffer Publishing, Ltd. 1997: 144–154. ISBN 0764302248.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 19.
- ^ 29.0 29.1 Jentz and Doyle 1993, p. 36.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p. 37–42.
- ^ 31.0 31.1 Jentz and Doyle 1993, p. 34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 11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 35.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p. 18, 33–36.
- ^ 35.0 35.1 Jarymowycz 2001, p. 258.
- ^ Jentz and Doyle 1993, pp. 33–34.
- ^ Schneider 2000, p. 133.
- ^ Zaloga 1994, p. 14.
- ^ Schneider 2000, p. 46.
- ^ Pyatakhin, Dmitry; Parada, George. Tiger-Tamers: Battle for Sandomierz Bulge – August of 1944. Achtung Panzer!. [2009-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31).
- ^ Számvéber, 2000. p. 147.
- ^ Schneider 2005, pp. 214–216.
- ^ Schneider 2000, p. 47.
- ^ Schneider 2000, pp. 89–91.
- ^ Schneider 2005, p. 217.
- ^ Schneider 2005, pp. 300–303.
- ^ Schneider 2005, pp. 304, 324.
- ^ Pallud 2006, p. 152
- ^ Jentz, Thomas; Doyle, Hilary. Kingtiger Heavy Tank 1942–45. Osprey Publishing Ltd. 1993: 34–36 [2014-02-17]. ISBN 185532282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30).
- ^ Jarymowycz 2001, p. 274.
- ^ 51.0 51.1 Was the Tiger really King?: Testing the King Tiger at Kubinka. The Russian Battlefield. 19 September 2005 (updated 19 September 2011) [2009-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3).
source: Tankomaster #6 1999.
- ^ Bird, Lorrin Rexford; Livingston, Robert D. WWII Ballistics - Armor and Gunnery. Overmatch Press. 2001: 90.
- ^ Zheltov, Igor. TankoMaster Special Issues 02, 2002: Isoif Stalin. Tekhnika molodezhi. : 33.
- ^ Jentz and Doyle 1997, p.108.
- ^ Schneider 2005, p. 212.
- ^ Parada, George. Tiger II Gallery 2. Achtung Panzer!. [2009-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9).
- ^ Gallery of parts. Wheatcroft Collection. [2009-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 ^ Memorial Vexin 44. vexinhistoirevivante.com. [2009-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21).
- ^ Tiger II. Schweizerisches Militärmuseum Full. [2009-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5).
- 注释
- ^ Panzerkampfwagen –缩写Pz.或Pz.Kfw. (装甲战斗车辆之意)
Ausführung –缩写:Ausf. (型号之意)
虎王坦克的全名“Panzerkampfwagen Tiger Ausf. B(虎式坦克B型)”和其指挥型的全名“Panzerbefehlswagen Tiger Ausf. B(虎式坦克B型指挥型)”只在训练中,或是在维修手册、组织和装备表中使用。(Jentz and Doyle 1997)
。有时候这款坦克也会被记为“Pz. VI Ausf B”(注意不要把这个名字和虎I坦克的正式名称“Pz. VI Ausf H(六号坦克H型)”搞混) - ^ Kampfwagenkanone –缩写:KwK意为“坦克炮”
延伸阅读
编辑- Buckley, John. British Armour in the Normandy Campaign, 1944. London: F. Cass. 2004. ISBN 978-0-7146-5323-5.
- Jarymowycz, Roman. Tank Tactics: from Normandy to Lorraine. Boulder: L. Rienner Publishers. 2001. ISBN 978-1-55587-950-1.
- Jentz, Thomas; Doyle, Hilary. Germany's Tiger Tanks – Vk45 to Tiger II: Design, Production & Modifications. West Chester: Schiffer Publishing. 1997. ISBN 978-0-7643-0224-4.
- Jentz, Thomas; Doyle, Hilary. Kingtiger Heavy Tank, 1942–45. London: Osprey. 1993. ISBN 978-1-85532-282-0.
- Jentz, Thomas. Panzertruppen 2: The Complete Guide to the Creation & Combat Employment of Germany's Tank Force 1943–1945. Schiffer. 1996. ISBN 978-0-7643-0080-6.
- Manchester, William. The Arms of Krupp, 1587–1968: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Industrial Dynasty That Armed Germany at War. Boston: Back Bay Books. 2003. ISBN 978-0-316-52940-2.
- Pallud, Jean-Paul. Rückmarsch! : the German retreat from Normandy : then and now. Old Harlow: Battle of Britain International Ltd. 2006. ISBN 978-1-870067-57-7.
- Perrett, Bryan. Sturmartillerie and Panzerjager 1939–45. London: Osprey. 2000. ISBN 978-1-84176-004-9.
- Schneider, Wolfgang. Elefant Jagdtiger Sturmtiger: Rarities of the Tiger Family. West Chester: Schiffer Publishing. 1990. ISBN 978-0-88740-239-5.
- Schneider, Wolfgang. Tigers in Combat I. Mechanicsburg: Stackpole Books. 2000. ISBN 978-0-8117-3171-3.
- Schneider, Wolfgang. Tigers in Combat II. Mechanicsburg: Stackpole Books. 2005. ISBN 978-0-8117-3203-1.
- Számvéber, Norbert. Nehézpáncélosok. A német 503. nehézpáncélos-osztály magyarországi harcai.. Hadtörténeti Levéltár. 2000. ISBN 978-963-00-2526-3.
- Wilbeck, Christopher. Sledgehammers: Strengths and Flaws of Tiger Tank Battalions in World War II. The Aberjona Press. 2004. ISBN 978-0-9717650-2-3.
- Zaloga, Steve. IS-2 Heavy Tank 1944–1973. London: Osprey Publishing (UK). 1994. ISBN 978-1-85532-396-4.
参见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Information about the Pz.Kpfw.Tiger Ausf.B "Tiger II" at Panzerworl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iger II at the Armorsit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Pantiger, A Redesigned Tig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S. intelligence report,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