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饼或称蜜蜂窦是一道流传于马来半岛一带的糕点,使用面粉粘米粉鸡蛋椰浆砂糖拌成面糊,让面糊沾点在蜂巢装的饼模模上,再放进热油内将其炸熟,成品类似蜂巢或几何图案的大圆花瓣,吃起来薄而脆。虽然材料简单且廉宜,但制作过程麻烦,需要长时间站在热油旁,摇晃饼模直到面糊脱落,再用筷子不停地翻动糕点的每个孔洞,让它在热油中定型,加上马来西亚炎热的气候,制作过程非常艰辛,使得这糕点通常只有在华人农历新年马来人开斋节印度人屠妖节才会见其踪影。其外型与与中国南部一带流传的“糖环”类似,但是制作方式并不相同。

蜂巢饼
流传于喀拉拉邦的Achappam

蜂巢饼是一道源自南印度的食品,在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将其称为“Achu Murukku”,在喀拉拉邦(Kerala)则叫做“Achappam”。后来这糕点流传至马来人社群,因沾面糊下锅油炸的模具是由黄铜(Loyang)所制,因此被称为“黄铜饼(Kuih Loyang)”。早期土著嫁给华人成为娘惹后,开始将这道马来食品带入华人社会,再进行改良,成为流传于南洋华人社会中,成为农历新年中必备的食品之一。华人因糕点的圆盘形且充满洞柱,而联想成蜂窝,因此将其称为“蜂巢饼”或“蜜蜂窦”,也有福建人将其称为“蜂窝菊”(Pang Siu Kiok),后来这道糕点也传入当地的印度社区中,也成为该族群的佳节糕点之一。近年来,在马来社区中,因有人认为其形状类似玫瑰花,而将其称之为“玫瑰花饼(Kuih Ros)”

参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