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基

台灣物理學家

许云基(1924年7月16日),台湾台中人,为原子核物理学[3][4]:34。在从台中一中毕业后,许云基曾赴日本内地的京都帝国大学工学部就读,并于战后转回国立台湾大学电机系并自该系毕业[5]:161

许云基
2016年的许云基
出生 (1924-07-16) 1924年7月16日99岁)
日治台湾台中州大甲郡外埔庄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
母校台中一中京都帝国大学国立台湾大学
知名于戴运轨等人完成台湾暨战后全亚洲首次人工撞击原子核实验
奖项1992年中华民国物理学会特殊贡献奖[1]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原子核物理学
机构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
著名学生林清凉[2]:15
受影响自太田赖常

1947年,许云基成为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的助教,与戴运轨太田赖常等人一同于台大重建荒胜文策团队当年在台大制作、曾完成世界第二次人工撞击原子核实验的考克饶夫-瓦尔顿加速器英语Cockcroft–Walton generator,并成功于1948年完成了台湾暨战后全亚洲首次人工撞击原子核实验。尔后,许云基接手了太田赖常主持的原子核物理实验室[6],并领导台籍技师们屡次改良该实验室之设备[5]:166,使其成为1960年代亚洲最先进的原子核实验室[2]:4[7]:99-100。尔后,许云基由助教渐次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进而在1962年成为台大物理系的系主任[8]。1985年,许云基从台大物理系退休,于1989年成为该系的名誉教授[2]:15,21[5]:180,并在2005年起率领重建原子核实验室成为台大物理文物厅[9][10][11]:151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许云基于1924年生于日治台湾台中州大甲郡外埔庄[a][3],中学时期就读于台中一中[6]。在从台中一中毕业后,许云基赴日本内地的京都帝国大学工学部就读,并在就读该校时期听过荒胜文策开设的课程,同时得知该校原子核实验室的木村毅一等人正从事的原子核实验[5]:161二战结束后,许云基从京都帝国大学电气系转至台大电机系就读[6],并于1947年夏天从该系毕业[3]。在毕业前夕,许云基受到化学系助教张苕旭[b]推荐前往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的原子核击破实验小组,该系副教授太田赖常并希望许云基能在毕业后第二天就来报到[12]:914。但是许云基在毕业后却先回大甲家中休息了一段期间,并于该年9月底才返回台北,10月正式开始于台大物理系任职[6][3][13]:157。为此,许云基受到了狠狠的一番责备[12]:914。根据许仲平的说法,当时的许云基为人温和且谦虚,讲话时常无意地用一只手遮住口,直到晚年仍是如此[12]:914

任职台大物理系 编辑

 
目前展示于台大物理文物厅的考克饶夫-瓦耳顿型直线粒子加速器
 
当年的台大物理系原子核实验室成员合照(左起:许东汤、周木春、许云基、刘远中、林松云、许玉钏)。

许云基在1947年10月向太田赖常报到并成为该系助教后,太田赖常便安排许云基住到气象馆后面的红砖屋,先将该系之盖革计数器修好后,从抽真空学起[13]:157[6][14]:53[15]:8,10。尔后,许云基跟随戴运轨和太田赖常,与河田末吉协同台籍技师许玉钏、周木村、林松云等人重组荒胜文策等人当年在台大制作、曾完成世界第二次人工撞击原子核实验的考克饶夫-瓦尔顿加速器英语Cockcroft–Walton generator[c][14]:53[2]:21[11]。为了得到充足的实验材料,他们除了向当时资源较丰富的化学系借取之外,也向中国广播电台台湾电力公司等单位要到了报废的真空管与大弹壳等物品作为其实验材料[12]:914

之后,他们的重组加速器计划在1946年10月开始进行[15]:8,并于1948年5月13日下午8时35分以高速质子撞击,使其分裂成两个α粒子,完成了台湾暨战后全亚洲首次人工撞击原子核实验[4]:24[5]:161,162[2]:4[10][14]:53[15]:6[7]:99。同年6月20日,他们重复进行实验,证明其结果具有再现性[14]:53[15]:6。为了保持进度,许云基在那段期间将新婚妻子寄托在大甲老家,并时常与太田赖常和许玉钏、林松云一同睡在实验室内过夜,醒过来后便继续工作[3][7]:100。该加速器目前被国立台湾大学校方展示于台大物理文物厅,即原物理学讲座原子核实验室[10]。对于当年制作加速器的这段往事,许云基回忆道:“嘿!当时我们怎么有这么多力气?[7]:100”而被问到当时会不会怕加速器漏电与辐射问题时,他则回答:

1949年,由于太田赖常受到二二八事件的波及而被国民政府遣返日本[5]:164,许云基接手了太田赖常主持的实验室[6]。接着,许云基领导台籍技师们屡次改良原子核物理实验室[5]:166。首先,他的团队制作威尔逊云雾室以观测α粒子轨迹,改良了太田赖常时期只能观察而无法记录其轨迹的缺点[5]:167。接着,他们改造加速器以产生高能的中子,并提高原子核反应的层级,并利用氦-4反应产生14.1MeV的高能中子来研究其所引起的子核反应[6]。许云基团队也将该加速器之离子源改装为无线电频段离子源英语RF antenna ion source,并为了进行离子溅射实验而将加速器彻底改装为重离子加速器[5]:167。另外,他们的研究团队也使用以派热克斯玻璃烧杯和中广报废的高功率真空管电极改造而成的水银整流管制造重水。经过约一年的努力,他们成功制作出98%的重水[6]

1954年3月1日,美国在比基尼岛试爆氢弹,并造成该岛周围海域严重辐射污染,而在该处海域污染的鱼类也被运回台湾。为此,当时的台湾省渔会[d]将那些鱼运至台大二号馆大厅,利用许云基团队自制之盖革计数器检测其放射性[4]。另外在1960年代,许云基率领的团队开始自制碳-14侦测器[5]:169,主要目的是了解二战后大气层核试验对台湾稻米辐射量的影响,结果他们发现台湾树木里的放射性碳含量比欧洲还高[6]。在当时,该团队运用放射性碳定年法协助当时的考古人类学系[e]作文物鉴定以及地质系作化石地层相关研究[9][6][16]:3-4,为台湾当年唯一具备该技术之团队[3]。而台湾长滨文化遗迹年代的测定,就是在这段期间由许云基带领的团队所完成的[5]:169[9]。他们并希望能运用该技术测量宇宙射线的变化[16]:3-4。许云基团队的这些研究让台大物理系的原子核实验室成为1960年代亚洲最先进的原子核实验室,并发表了近三十篇论文[2]:4[7]:99-100。1961年,时任副教授的许云基获得国际原子能委员会的补助,前往日本东海村原子能研究所日语日本原子力研究所进行为期二年的专题研究[5]:168[17]:8。在台大物理系任职期间,许云基经由一篇篇论文的累积,由助教渐次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进而在1962年10月起担任台大物理系的系主任[8]。1965年,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f]成立物理研究中心,许云基则和沃尔夫冈·克洛尔一同成为台大物理系于该中心的讲座教授[5]:167

晚年 编辑

 
建成于1931年5月3日[18]台北帝国大学理化学教室校舍。内有台大物理文物厅,即为当年的原子核实验室。

1985年,许云基从台大物理系退休,并在1989年与沃尔夫冈·克洛尔一同成为台大物理系的名誉教授[2]:15,21[5]:180。在他退休后,由于原子核实验室空间不足,导致其加速器被迫拆解,但林松云和许玉钏二位技师因为不舍而将其零件四处分藏各处近二十年[10][11]:151。他们二人甚至将那些零件分藏在仓库、地下室、浴室天花板等处[9][7]:100-101。到了2004年,台大物理系决定重组该加速器,并在2005年起由许云基偕同林松云和许玉钏二位技师,一同率领重建原子核实验室成为台大物理文物厅,并于该年11月21日正式开幕[9][10][11]:151。该次重建过程并被制成了纪录片《冲破原子核[2]:9,21。许云基总结三十八年的教职生涯:“很困难的时代,但大家很认真”[6]

著作 编辑

  • 《电离层之研究》,1948年[19]
  • 《14百万电子伏特下砷的中子总截面》,1963年[20]
  • 《核多片相机之计数效率》,1963年[21]
  • 《14百万电子伏特下镨的中子总截面》,1963年[22]
  • 《台湾树木之辐射性碳含量》,1964年[23]
  • 《碳-14定年低背景计数器》,1965年[24]
  • 《14.1百万电子伏特下氩-40(n,α)与硫-37反应中阿法粒子的能量与角分布》,1965年[25]
  • 《碳-14定年法 1》,1965年[26]
  • 《稻米中辐射性碳含量之测量》,1966年[27]
  • 《14.1百万电子伏特下氮-14(n, 0)与硼-11反应中阿法粒子的能量与角分布》,1968年[28]
  • 《用于研究(n, α)反应之威尔逊云雾室》,1968年[29]
  • 《14.1百万电子伏特下碳-12(n, α)与铍-9的反应》,1969年[30]
  • 《由14.1百万电子伏特中子引发之氖-20(n, α)与氧-17的反应》,1972年[31]
  • 《14.1百万电子伏特下钙-40(n, α)与氩-37的反应》,1973年[32]
  • 《14.1百万电子伏特下碳-12(n, α0)与铍-9反应的DWBA分析》,1974年[33]
  • 《用于研究14百万电子伏特中子诱发反应之望远计数器》,1975年[34]
  • 《氦-氖激光的铝冷阴极表面处理》,1975年[35]
  • 《14.1百万电子伏特下硫-32(n, α)与硅-29反应之研究》,1976年[36]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台中市外埔区
  2. ^ 许云基在台中一中的同学。
  3. ^ 该事件本末请详见条目荒胜文策
  4. ^ 中华民国全国渔会
  5. ^ 今人类学系。
  6. ^ 科技部

参考资料 编辑

  1. ^ James M. Nester. 2014年物理學會特殊貢獻獎得獎人簡介 (PDF). 物理双月刊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2015年2月, 37 (1): 136–137 [2015-08-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8-14)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臺灣物理史數位典藏計畫 (PDF).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 2007-03-29 [2015-01-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6-28)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周华. 【对话春运】:92岁高龄台湾物理学家Hsu Yuin-Chi之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中国航空旅游网. 2014-02-13 [2015-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9) (中文(中国大陆)). 
  4. ^ 4.0 4.1 4.2 郑伯昆. 再談早期台大核子物理實驗室. 物理双月刊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99年2月, 29 (1): 23–35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4) (中文(台湾)).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张幸真. 台灣知識社群的轉變-以台北帝國大學物理講座到台灣大學物理系為例: 20. 2003-07-31 [2012-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8) (中文(台湾)).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林夏玉. 碳十四同位素定年. 台大校友双月刊 (国立台湾大学). 2006-05-01, (45) [2015-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8) (中文(台湾)).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张幸真. 與原子阿公們偕行的日子:台大原子核實驗室復原紀錄片拍攝側記 (PDF). 新活水双月刊 (中华文化总会). 2005年7月, (1): 98–101 [2015-08-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8-14) (中文(台湾)). 
  8. ^ 8.0 8.1 臺大物理系 歷屆系主任. 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 2015-03-25 [2015-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2) (中文(台湾)). 
  9. ^ 9.0 9.1 9.2 9.3 9.4 臺大物理文物廳 原子核物理 人物歷史. 台大物理文物厅. [2015-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4)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10.2 10.3 10.4 原子核物理實驗室. 台大物理文物厅. [2014-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04) (中文(台湾)). 
  11. ^ 11.0 11.1 11.2 11.3 刘子铭; 杨松翰、蔡明达、刘建甫. Hi! NTU 解讀臺大的82個密碼. 台北市: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10年4月 [2014-12-03]. ISBN 978-986-02-286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28) (中文(台湾)). 
  12. ^ 12.0 12.1 12.2 12.3 许仲平. 許雲基與台灣首次原子核擊破實驗. 科学月刊 (科学月刊杂志社). 1993-12, 24 (12): 913–917 (中文(台湾)). 
  13. ^ 13.0 13.1 刘广定. 中国完成的第一个核反应. 中国科技史杂志 (北京市: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0, 31 (2): 153–164 [2015-07-18]. ISSN 1673-144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8) (中文(中国大陆)). 
  14. ^ 14.0 14.1 14.2 14.3 刘广定. 史實再探──六十年前臺灣大學完成的我國第一個核分裂實驗 (PDF). 科学史通讯. 2009年3月, 32 [2014-11-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1-22) (中文(台湾)). 
  15. ^ 15.0 15.1 15.2 15.3 刘广定. 初探民國 34~37 年的中國核子科學. 中华科技史学会会刊. 2006年12月, (10): 7–10 [2015-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中文(台湾)). 
  16. ^ 16.0 16.1 臺大物理系研究發展概況 (PDF). 时空 (台大物理系学生会). 1967, (5): 1–6 [2015-08-2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8-21) (中文(台湾)). 
  17. ^ 陈政宏; 刘贞辰. 台大物理系研究發展簡史. 时空 (台大物理系学生会). 1991年9月, (26): 6–13 [2015-08-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1) (中文(台湾)). 
  18. ^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紀事 (PDF). 台大校史馆. 2012-11-13 [2015-02-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9-03) (中文(台湾)). 
  19. ^ 许云基. 電離層之研究 (学位论文). 1948 [2015-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4) (英语). 
  20. ^ 许云基; 黄家裕; 郑伯昆; 戴运轨. Neutron Total Cross Section of Arsenic at 14 Mev.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63-04-01, 1 (1): 1–5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21. ^ 黄家裕; 黄振麟; 许云基; 戴运轨. Counting Efficiency of Nuclear Multiplate Camera.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63-10-01, 1 (2): 33–38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22. ^ 许云基; 黄家裕; 戴运轨. Neutron Total Cross Section of Praseodymium at 14 Mev.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63-10-01, 1 (2): 39–41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23. ^ 吕世宗; 戴运轨; 许云基. Radiocarbon Concentration in Taiwan Wood.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64-04-01, 2 (1): 1–5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24. ^ 许云基; 黄家裕; 林松云; 许玉钏; 周木春; 吕世宗; 戴运轨. Low Background Counter for Carbon-14 Dating.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65-04-01, 3 (1): 1–9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25. ^ 许云基; 黄家裕; 黄朝阳; 林松云. Energy and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Alpha-Particles in the Ar40(n,α)S37 Reaction at 14.1 Mev.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65-10-01, 3 (2): 90–97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26. ^ 许云基; 黄家裕; 许玉钏. Carbon-14 Dating. I.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65-10-01, 3 (2): 120–122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27. ^ 许云基; 吕世宗; 戴运轨. Measurement of Radiocarbon Content in Rice.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66-04-01, 4 (1): 35–37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28. ^ 许云基; 黄家裕; 张镜清. Energy and Angular Distribution of Alpha Particles in the 14N(n, 0)11B Reaction at 14.1 MeV.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68-04-01, 6 (1): 1–6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29. ^ 许云基; 黄家裕; 林松云; 周木春; 许玉钏. Wilson Cloud Chamber for the Study of the (n, α) Reaction.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68-10-01, 6 (2): 119–122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30. ^ 许云基; 黄家裕; 林松云; 许玉钏; 周木春. 12C(n,α)^9Be Reaction at 14.1 MeV.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69-04-01, 7 (1): 1–6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31. ^ 林松云; 许玉钏; 周木春; 黄家裕; 黄振麟; 许云基. 20Ne(n, α)17O Reaction Induced by 14.1 MeV Neutrons.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72-10-01, 10 (2): 69–75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32. ^ 彭忠朝; 林松云; 周木春; 许玉钏; 黄振麟; 许云基. 40Ca(n, α)37Ar Reaction at 14.1 MeV.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73-10-01, 11 (2): 119–129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33. ^ 彭忠朝; 黄振麟; 许云基. DWBA Analysis of the 12C (n, α0)^9 Be Reaction at 14.1 MeV.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74-04-01, 12 (1): 52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34. ^ 彭忠朝; 林松云; 许玉钏; 许云基. Counter Telescope for Studying 14 MeV Neutron-induced Reac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75-04-01, 13 (1): 26–33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35. ^ 彭忠朝; 许玉钏; 林松云; 周木春; 崔伯铨; 许云基. Surface Treatment of the Al Cold Cathode for He-Ne Laser.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75-04-01, 13 (1): 127–129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36. ^ 彭忠朝; 林松云; 周木春; 许玉钏; 黄振麟; 许云基. Investigation of the 32S(n, α)29Si Reaction at 14.1 MeV.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中华民国物理学会). 1976-04-01, 14 (1): 62–66 [2015-08-16]. doi:10.6122/CJP.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

教育职务
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
前任:
戴运轨
系主任
1962年10月-1966年7月
继任:
黄振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