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贬值

(重定向自貶值

贬值(英文:Devaluation)或货币贬值是指某一特定货币相对价值下降,此相对价值一般会以兑换为其他货币单位后的金额为准[1]

阿根廷比索兑美元的贬值

贬值的反义词是升值,是指货币的相对价值上升。货币的升值或贬值会反映在汇率上。

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不同,通货膨胀是指某一特定通货可购买的商品服务(即购买力)减少。

货币贬值后,需用较多的本国货币兑换等值外币,因此不利于进口,也会造成国内进口商品物价的上涨。不过对于商品出口而言,因为等值本国货币所对应的外币下降,对于出口有利[2]

早期的定义 编辑

早期典型的货币是用金或银制作的硬币,其中的重量及贵金属的比例均由政府订定。当政府需要钱但又缺乏贵金属时,会减少硬币的重量或贵金属的比例,使得货币的内在的价值变低,这就是贬值。

后来发行了纸币,在使用金本位银本位的货币制度下,政府允许民众将纸币兑换为等值的金或银。当政府缺乏贵金属时,会直接降低纸币与金或银的兑换价值,这也是贬值的一种,称为法定贬值。[3]

现代经济下的定义 编辑

现代的货币多半为法币,本身没有内在价值。在宏观经济学中,一货币的价值取决于该货币的总需求及总供给之间的关系。而不同国的汇率政策也有不同,有些国家使用浮动汇率制,而有些国家使用固定汇率制,其货币相对美元或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为一定值。

在使用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固定汇率是靠法定强制的资本管制或是靠政府调节外汇存底来维持。不过在遇到持续的资本外流贸易赤字时,可能会降低其汇率或改为浮动汇率,因此造成货币的贬值[4][5]

在一个开放的汇率市场中,若已预期一货币将要贬值,投机客就会卖出货币,兑换为其他外币,使该货币外汇存底减少,增加货币贬值的压力,若一国家的外汇存底已减到零,就会因无法再将货币兑换为外币而发生货币危机。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提出一个模型,提到当一个国家的名义汇率等于实际汇率(考虑不同国家之价差后调整的汇率)时就会发生货币危机[6]。不过实务上货币危机一般会发生在实际汇率已低于名义汇率的情形下,其原因是由于投机客没有完整的信息,有时当一些国家的汇率贬值后,其外汇存底已相当低,这样的国家就会成为投机客攻击的目标,这种情形下,汇率会快速且大幅的贬值,亚洲金融风暴就是这样的情形。

一般而言,持续的通货膨胀不会视为货币贬值,不过当通货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其货币相对黄金(或其他的外币)的汇率会自然下降,尤其是在一个国家有持续性预算赤字,不考虑借贷而以发行货币来处理时(常常是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更是如此,这种情形下的通货膨胀即可视为货币的贬值。

当一国家的货币严重贬值时,一般会发行新的货币以设法改善此情形,如2005年土耳其的里拉及罗马尼亚的列伊、2002年阿根廷的比索、1998年俄罗斯的卢布、1949年中华民国的金圆券新台币、1946年匈牙利的福林、1923年的德国马克。相反的,一国家会因其经济情形的好转、设法降低通货膨胀、或吸引外来投资者等原因而使其货币升值。

参照 编辑

参考及注解 编辑

  1. ^ 王睦舜. TOP 100經貿用語熱門榜. 书泉出版社. 2005: 288. ISBN 9861212213. 
  2. ^ 延智朱.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台北: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5: p271. ISBN 9571139319. 
  3. ^ 叶蜀君. 国际金融.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p71. ISBN 7302115869. 
  4. ^ 相反的,若持续有资本流入或贸易顺差则会造成货币的升值
  5. ^ 余永定. 一个学者的思想轨迹. 中信出版社. 2005: p353. ISBN 7508603826. 
  6. ^ Krugman, Paul and Maurice Obstf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0), Chapter 17 [Appendix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