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

(重定向自通識科

通识教育(英语:Liberal Education),有两层意义;一是指通才教育;二是指全人教育。通识教育作为近代开始普及一门学科,其概念可上溯至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思想,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博雅教育意念。

近代高等学校中的通识教育思想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这个跨学科,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自20世纪后,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一项必修科目。

各地情况

编辑

高中课程

编辑

大专课程

编辑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辖下8所院校于90年代开办各类型的通识课程供本科生修读:[1]

“拓展科目”(Broadening Courses), 分四范畴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tudies)、科学技术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文化价值研究(Culture and Value Studies) 及信息技术研究(Information Technology Studies)。

书院通识(College General Education)和大学通识(University General Education)。 大学通识包括四范畴科目,分别为文化传承(Our Own Heritage)、自然、科技与环境(Nature,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社会与文化(Society and Culture)、自我与人文(Self and Humanities)。

四范畴科目(工商管理、科学、工学、人文社会科学)及“通识科目”(GNED courses),“通识科目”由教学促进中心(Centre for Enhanced Learning & Teaching)负责统筹开设。 跨学科课程事务处(IPO)与各学院通力合作,糅合多个不同学科的知识,致力培育出具竞争力的跨学科专才。理、工、商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各学院的同学均可以于修毕首年本科课程后,申请修读跨学科课程。

“拓宽视野”(Broadening)通识科目,五范畴科目(哲理判断、价值判断、审美判断、历史判断及科学判断),由通识教育中心联同校内外专家及大学各院系。通识教育中心(General Education Centre)于1998年设立,中心主要负责协调通识教育的各方面工作,同时亦提供师资,开设部分科目。

2008年,教育发展及精进教育处(Office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Gateway Education)成立,精进教育(Gateway Education)由各院系及教育发展及精进教育处开办。中国文化中心(Chinese Civilisation Centre)于1998年成立,中心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从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建筑、科技等各方面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要义,学习欣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

“分布要求”(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分四范畴为人文学科(Humanities)、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商务与传理(Business and Communication)、科学(Science)

四范畴科目,分别为理性思考(Rational Thinking)、价值与社会(Values and Society)、文化与理念(Culture and Ideas)以及科学科目(Science Courses) Cluster Courses: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创意与创新)、 Humanities and the Arts(人文与艺术)、Management and Society(管理与社会)、Science, Technology, Mathematics and Society(数理、科技与社会)、Values, Cultures and Society(价值、文化与社会)

通识教育包含三个范围,通识基础课程、通识拓宽课程及通识巩固课程。通识拓宽课程的范畴涵盖四个组别:一、人性,诠释及观点;二、群体,社会及文化;三、自然,科学及技术及四、正向教育与价值教育。[2]

台湾的通识教育起源于东海大学。1956 学年度,东海大学正式实施“通才教育”,并聘请美国有关专家前来指导。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84年4月5日,公布《大学通识教育选修科目实施要点》,通知各公私立大学及独立学院,要求各大学院校在“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化”、“社会与哲学”、“数学与逻辑”、“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等七大学术范畴内开授各种选修科目,办理通识教育共4至6学分之课程。这是台湾地区各大学全面办理通识教育教学之开始。[3]

  • 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采用的是知识广度的理念,即包含数理、文学等的“全方位”学习。由1980年,学校逐步把通识课程移为各院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该核心课程共分为以下十类:外国文化、历史A、历史B、文艺A、文艺B、文艺C、伦理、科学A、科学B、社会分析。[4]

美国常春藤盟校基本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文凭跨越文理分科,称为“文理学士”(英语:BLibStud)。

  • 巴黎政治大学是一所培养法国精英人才的名校,从1872年成立以来为法国培养了大量的精英人才。其育人理念是以经济、法律、社会学和历史学作为基础学科,以广泛的知识面、国际眼光和与职业实践相结合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评价

编辑

正面

编辑

通识教育能较为容易把社会人士训练成为“全能的人”。[5]

负面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香港各大學通識教育現況概覽 (PDF). [2019-03-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05). 
  2. ^ 香港教育大學 通識教育. [2021-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8). 
  3. ^ 黄俊杰. 5. 大學通識教育探索:臺灣經驗與啟示. 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2015-04-10: 74-79. ISBN 9789863500520. 1950 年代东海大学的“通才教育”培育不少人才,可视为台湾的大学通识教育的滥觞。 
  4. ^ 梁定澎. 美國大學通識教育模式. [2012-07-20]. (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模式.pdf 原始内容 请检查|url=值 (帮助) (PDF)存档于2012-04-15) (中文(繁体)). 
  5. ^ Advantages & Disadvantages of 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2012-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