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坦克

(重定向自邱吉爾戰車

丘吉尔坦克(英语:Tank, Infantry, Mk IV Churchill (A22))为英国在二战中开发的步兵坦克。此坦克以厚重装甲以及众多衍生车种在战场上担任英军主要坦克的重责,其开发起源并非二战产物,而是基于一战作战哲学而持续开发出之成品。

丘吉尔坦克
Tank, Infantry, Mk IV Churchill
最初生产及最常见的丘吉尔Mk IV型号
类型步兵坦克(Infantry tank)
原产地 英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41年 - 1952年(英国)[1]
使用方 英国
 苏联
 爱尔兰
参与战争/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
生产历史
研发者A20: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
A22:沃克斯豪汽车
研发日期1939年 - 1941年
生产日期1941年 - 1945年
制造数量7,368辆(所有型号)
基本规格
重量38.5 吨
长度7.4 米
宽度3.3 米
高度2.5 米
操作人数5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副驾驶/机枪手)

装甲16 - 102毫米
(Mk VII正面装甲增强为152毫米)
主武器多种不同版本,包括QF 2磅炮
QF 6磅炮
QF 75毫米炮
95毫米榴弹炮
副武器3英寸榴弹炮及1挺同轴贝莎机枪(丘吉尔Mk I)
2挺贝莎机枪(丘吉尔Mk II以后)
发动机贝德福德双6汽缸汽油引擎
350匹马力
功率/重量9.1马力/吨
悬挂螺旋弹簧
作战范围90公里
速度24公里/小时

发展历史

编辑

1939年9月设计的A20[2]原本是为了取代马提尔达II〔Matilda II〕沃伦泰步兵坦克的产品,主要用于应付一战常见的堑壕战、突破对步兵障碍物、打击固定防御阵地、横越地面充满火炮弹坑的战场,因此配备了重火力武装及高速行进能力,在1940年6月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Harland and Wolff)完成了四辆样车。早期的A20在车体两侧(一般坦克侧裙位置)各装的有一门QF 2磅炮[3]并计划在炮塔安装第三门火炮,但随后改为炮塔安装一门主炮,并把车体两侧的火炮改为安置于车头[4]。A20的开发刚好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时发生。

 
第厄普突击战中被德军击毁的丘吉尔坦克

法国沦陷后,堑壕战已非英军主要面对的情况。伍尔维奇理兵工厂(Woolwich Arsenal)的坦克设计主管H.E. Merritt修改了A20设计,以波兰战役及法国战役的经验开发出A22(步兵坦克Mk IV),并把新设计交由沃克斯豪汽车(Vauxhall Motors)[5]。在大撤退后英军损失大量军用车辆,而且德军的随时可能进攻英国本土,使英国的战争部(War Office)决定于一年内将A22投入量产。1940年7月,A22完成设计并在同年12月推出第一辆样车,至1941年6月完成了第一辆A22并名为丘吉尔坦克,在没有进行实际测试下,丘吉尔坦克的生产线仓促地开始[2]

丘吉尔坦克在进行生产的同时,一些测试指出丘吉尔坦克的引擎马力不足且不太可靠,亦出现了一些机械故障,而且早期型武器火力不足,主炮只是QF 2磅炮(40毫米口径),结果决定在车头加装QF 3英寸榴弹炮以发射高爆弹作火力支援,但在1942年8月第厄普突击战的第一次却实战显示出丘吉尔坦克的可靠性不足。

可靠性问题差点令军方把丘吉尔坦克停产而改为全力生产新推出的克伦威尔巡航坦克(A27M),为了继续生产,设计师又进行了修改,即1942年的、装有QF 6磅炮(57毫米口径)及新型焊接炮塔的丘吉尔Mk III,军方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配发了五辆丘吉尔Mk III作给生产商“第二次机会”。这五辆被称为“皇牌部队”(King Force)的丘吉尔Mk III在德军的反坦克炮下,只有一辆受损,其中一辆更受到约80次射击,随后突尼斯战役意大利攻防战更显出丘吉尔Mk III的作战能力,突尼斯战役中第48皇家坦克团(48th Royal Tank Regiment)[6]的丘吉尔Mk III更曾经以炮弹打中虎式坦克的炮塔和炮塔环中间的位置,从而把虎式坦克的炮塔卡死,使其丧失战斗力,这辆“战利品”现存于英国巴温顿坦克博物馆(Bovington Tank Museum)中[7]

 
被丘吉尔Mk III击毁的虎式坦克,炮塔编号131

1944年大君主行动中英军又装备了另一种重新设计的改进型——丘吉尔Mk VII(A22F),丘吉尔Mk VII装有更厚的装甲,车体亦作加阔,配有原用于丘吉尔Mk VI的QF 75毫米炮,至1945年又改名为A42。英国战争办公室在1944年中期曾要求澳大利亚陆军于巴布亚新几内亚马当省首府马当以丘吉尔坦克对M4谢尔曼作对比测试,证明丘吉尔坦克在丛林战的作战能力更好。

苏联租借法案下亦接收了301架丘吉尔Mk III及Mk IV,英国陆军则持续采用至1952年,架桥车衍生型车服役至1970年代。

爱尔兰陆军

编辑

爱尔兰陆军在1948年向英国战争办公室租借了四辆丘吉尔Mk VI作测试用途,至1954年正式购买,但他们却欠缺备用零件维修,结果他们把原有的贝德福德(Bedford)引擎改为从爱尔兰空军的超级马林海火战斗机(Seafire)拆下的劳斯莱斯梅林引擎装进车内,但测试失败,到1967年只有一辆丘吉尔坦克可服役,至1969年完全退役,其中一辆现存于克拉训练营(Curragh Camp)。随后爱尔兰陆军以现代化的轻型装甲车取代。

设计

编辑

丘吉尔坦克(A22)的车体以钢板作焊接而成,车体可分成四个部分——车头的驾驶员部分、战斗舱部分(包括炮塔)、引擎部分及变速箱部分,悬挂系统位于车体两侧的底下,而履带则覆盖车体两侧顶部,配11对10英寸路轮,但平地时只有中间的9对路轮实际接地分担全车重量,最前的路轮在爬过障碍才发挥效用,最后的路轮则用于拉紧履带,因此就算部分路轮损毁仍保持有限行动力。原本A20的车体各装有一门QF 2磅炮,这设计明显沿自一战坦克的多武器作战思想,由于实际用途有限,且在车身突出的火炮在穿越障碍时容易损毁,至A22时则改为两个舱门,令车组人员在逃生时较为快速。丘吉尔坦克是第一辆采用Merritt-Brown变速箱的坦克,此变速箱特点是可通过控制两个动力轮的转速差来令转向,车辆可作原地旋转,在低档位时效果更显著。全数丘吉尔坦克的炮塔皆采用维克斯Mk IV坦克潜望镜(Vickers Tank Periscope Mk IV)。

最早期服役的丘吉尔I配有流线形炮塔及QF 2磅炮,而为了令坦克能够同时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又参考了法国B1重型坦克Char B1),在车头装上QF 3英寸榴弹炮,理论上炮塔的主炮装填时可用榴弹炮的高爆弹来填充火力空档,但有如其他多炮塔坦克般,另一门火炮的射击角度往往受限于车体方向,若转向车体又会影响主炮的瞄准,难以协调,因此丘吉尔Mk II又拆除了车头榴弹炮改用球型机枪座代替。

由于QF 2磅炮的火力不足以对付德军坦克,丘吉尔Mk III改用了QF 6磅炮及焊接式炮塔,北非战场时部分丘吉尔坦克甚至在战场上换装从被击毁的M4谢尔曼中的75毫米炮,这种命名为NA75的衍生型随后又在意大利战场服役。

丘吉尔坦克的装甲设计经过深思熟虑,早期型版本最薄处为16毫米、最厚为102毫米,至丘吉尔Mk VII提升至最薄处为25毫米,正面达152毫米[8],达到了德军虎式坦克正面(车体102mm,炮塔正面135-200mm)的防护水准,虽然还是无法抵抗德军虎豹坦克的钨芯高速穿甲弹,但已可抵挡普通穿甲弹,从而减低被击毁的几率,而早期型亦会焊上附加式装甲板来加强防护力。由于丘吉尔坦克的引擎由此至终也没有进行升级,加厚装甲后的重量使行进速度更低,丘吉尔Mk VII极速只有每小时20.5公里,引擎设计本身也引致很多机械故障问题。

另外,为加强反坦克能力而升级主炮导致炮塔内活动空间不足,增加了人员操作难度,装甲虽可抵挡大部分德军的反坦克攻击,但QF 6磅炮威力对德军的中型坦克仍然不足,后来的丘吉尔Mk VII装备的QF 75毫米炮虽然具有相当火力,但初速也比德军有75毫米炮为低,主炮至退役前没有再升级过,反而各种特别用途衍生型却能为盟军在战场执行各种奇特任务,英国陆军第79装甲师各个排就大量采用协助作战,包括扫雷、架桥、运送物资、清理障碍、火焰发射、铺设地毯来开通临时进路等,这些丘吉尔坦克与英军的M4谢尔曼特别用途改装型被合称为“霍巴特滑稽坦克”(Hobart's Funnies)[9]

衍生型

编辑
 
 
 
 
 
 
 
丘吉尔I
 
 
 
 
 
 
 
 
 
 
 
 
 
 
 
 
 
 
 
 
 
 
 
 
 
 
 
 
 
 
 
 
 
 
 
 
 
 
丘吉尔Mk II
 
 
 
 
 
 
 
 
 
 
 
 
 
 
 
 
 
 
 
 
 
 
 
 
 
 
 
 
 
 
 
 
 
 
 
 
 
 
 
 
 
 
 
丘吉尔Mk IICS
 
丘吉尔Mk III /
丘吉尔Mk IV
 
 
丘吉尔Oke
 
 
 
 
 
 
 
 
 
 
 
 
 
 
 
 
 
 
 
 
 
 
 
 
 
 
 
 
 
 
 
 
 
 
 
 
 
 
 
 
 
 
 
 
 
 
 
 
 
 
丘吉尔AVRE
 
丘吉尔NA75丘吉尔Mk VI
 
 
丘吉尔Mk V
 
 
丘吉尔Mk IX
 
 
 
 
 
 
 
 
 
 
 
 
 
 
 
 
 
 
 
 
 
 
 
 
 
 
 
 
 
 
 
 
 
丘吉尔ARK
 
丘吉尔Mk X丘吉尔Mk VII(A22F)
 
 
丘吉尔Mk XI
 
 
 
 
 
 
 
 
 
 
 
 
 
 
 
 
 
 
 
 
 
 
 
 
 
 
 
 
 
 
 
 
 
 
 
 
 
 
 
丘吉尔鳄鱼
 
 
 
 
 
丘吉尔Mk XIII
 
 
 
 

丘吉尔坦克有很多版本,包括[10]

坦克

编辑
 
丘吉尔Mk I
 
丘吉尔Mk IV
  • 丘吉尔 Mk. I(303架[11]
炮塔装有一门QF 2磅炮(备弹150发)及贝莎同轴机枪,车头装有一门QF 3英寸榴弹炮
  • 丘吉尔Mk. II(1,127架[11]
以机枪取代车头的榴弹炮,又名“丘吉尔Ia”。
  • 丘吉尔Mk. II CS(Close Support,近战支援型)
炮塔装有一门榴弹炮,原有的主炮改为装在车头。

丘吉尔Mk III

编辑

(675架[11]

炮塔上装有QF 6磅炮(备弹84发),并改用焊接炮塔。
  • 丘吉尔Mk IV(1622架[11]
与Mk III相似,但改用早期型炮塔。
  • 丘吉尔Mk V(241架[11]
炮塔装有一门95毫米榴弹炮(备弹47发)。
  • 丘吉尔Mk VI(200架[11]
重新设计版本,主炮为一门QF 75毫米炮,部分Mk III/Mk IV亦有更新至Mk VI。


丘吉尔Mk VII(A22F)

编辑

(1,600辆[11]

第二种重新设计版本,又名“重型丘吉尔”,同样采用75毫米炮,车体加阔,装甲加厚。于诺曼底登陆首次服役,至1945年改名为A42。
  • 丘吉尔Mk VIII(1,600架[11]
以Mk VII改用95毫米榴弹炮(备弹47发)。
旧车改装型
  • 丘吉尔Mk IX
以Mk III/Mk IV换装Mk VII的炮塔,加厚变速箱的装甲,亦对悬挂系统作改良,而部分保留QF 6磅炮的版本则命名为LT(轻型炮塔,Light Turret)。
  • 丘吉尔Mk X
以Mk VI作Mk IX相同的改装版本。
  • 丘吉尔Mk XI
以Mk V换装Mk VIII的炮塔并加厚装甲。
  • 丘吉尔Mk XIII
装有75毫米炮,履带加阔,装甲加厚,改良了车长观察口,无须再打开仓门观看

英国以丘吉尔为基础研发的实验性坦克。

装甲加厚至152毫米,换装17磅炮,重量增加至51吨,有良好的穿甲和防护性能,但为了追求防护,机动性非常的糟糕,路面极速仅有16公里。

特别用途型

编辑
 
丘吉尔AVRE的230毫米迫击炮
 
加装大型帆布卷筒的丘吉尔AVRE
 
丘吉尔AVRE Mk VII
 
丘吉尔Mk I 3英寸榴弹炮(A22D)
 
丘吉尔ARK Mk II
 
丘吉尔袋鼠装甲运兵车
丘吉尔鳄鱼及其轮式油缸
  • 丘吉尔Oke(喷火坦克)
取名自设计者J.M. Oke少将,以Mk II/Mk III换装火焰喷气器,车尾拖有一架具装甲的轮式油缸并以喉管连至坦克上。
  • 丘吉尔NA75
以Mk III/Mk IV换装从被毁坏M4谢尔曼拆出的75毫米炮[2](备弹84发)。
  • 丘吉尔AVRE(皇家工兵坦克)
由英军第七十九装甲师将丘吉尔坦克改造而成,皇家工兵团使用的多用途版本。以丘吉尔III或丘吉尔IV装配230毫米迫击炮,发射40磅(18千克)炮弹,内装28磅高爆弹头,可一举摧毁敌军防线,亦可加装大型卷筒在流沙及软地铺上3米阔的钢管强化帆布,为其他车辆开路[12]。1941年至1952年服役于英国陆军美国陆军,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二战后的丘吉尔AVRE改用165毫米皇家兵工厂L9爆破炮(Demolition gun)。
丘吉尔ARV Mk I为无炮塔版本但加装吊臂,Mk II则加装固定的炮塔和一门假炮。
无炮塔型,加装活动式桥架,分Mk I和Mk II型。
  • 丘吉尔鳄鱼(喷火坦克)
以丘吉尔VII把车头机枪改为火焰喷气器,车尾同样拖有一架轮式油缸,轮式油缸可装1820升燃料[13],火焰射程超过100码。
  • 丘吉尔Mk I 3英寸榴弹炮(A22D)
装有固定式3英寸榴弹炮英语QF 3-inch 20 cwt,只生产了50架但未实际服役。
  • 丘吉尔连枷(Flail)或丘吉尔蟾蜍(Toad)
加装滚动铁链转轮排雷型。
  • 丘吉尔大东方号(Great Eastern)
比丘吉尔ARK更大型的装甲架桥车,桥架长60尺,未实际服役[14]
以丘吉尔坦克的底盘改装成的装甲运兵车

参考资料

编辑
  1. ^ 英国陆军一直保留丘吉尔连枷/丘吉尔蟾蜍作后备车辆,直至1960年代中期
  2. ^ 2.0 2.1 2.2 CHRIS BISHOP. THE ENCYCLOPEDIA OF WEAPONS OF WORLD WAR II. NEW YORK: BARNES JkNOBLE BOOKS. 1998: 29. ISBN 0-7607-1022-8. 
  3. ^ CHURCHILL TANKS and their VARIANTS-Prototype A 20. [2010-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7). 
  4. ^ Churchill Infantry Tank 1941-1945 p4
  5. ^ ARMOUR WELDING ON THE CHURCHILL TANK MARK VII
  6. ^ With Churchills to war : 48th Battalion Royal Tank Regiment at war, 1939-45, by Peter Gudgin. Sutton, 1996. ISBN 0-7509-1239-1
  7. ^ Carruthers, Bob. German Tanks at War. London: Cassell. 2000. ISBN 9780304353941. 
  8. ^ 上田信日语上田信 (イラストレーター); Dasha. 戰車機械結構圖鑑1. 台北县中和市: 星光出版社. 2007: 70、71. ISBN 9789576776564. 
  9. ^ David Porter; 翻译:卡米柚子. 鋼鐵雄師 : 西線盟軍坦克. 台北县板桥市: 枫书坊文化. 2010: 104、105. ISBN 978-986-6326-28-8. 
  10. ^ The Churchill Infantry Tank (A.22). [2009-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0).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David Porter; 翻译:卡米柚子. 鋼鐵雄師 : 西線盟軍坦克. 台北县板桥市: 枫书坊文化. 2010: 181. ISBN 978-986-6326-28-8. 
  12. ^ David Porter; 翻译:卡米柚子. 鋼鐵雄師 : 西線盟軍坦克. 台北县板桥市: 枫书坊文化. 2010: 110,111. ISBN 978-986-6326-28-8. 
  13. ^ David Porter; 翻译:卡米柚子. 鋼鐵雄師 : 西線盟軍坦克. 台北县板桥市: 枫书坊文化. 2010: 108. ISBN 978-986-6326-28-8. 
  14. ^ Churchill Great Eastern Ramp. [200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