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不信

(重定向自韓簡子

韩不信(?—?),,名不信,一名不佞[1],字伯音[2],谥,又称韩简子,是韩起的孙子[3]韩须之子[4],晋国的卿大夫。韩须死后,韩不信继位,韩不信死后,他的儿子韩庚继位。[5]

韩简
晋卿
君主
子嗣韩庄子
谥号
政权晋国(春秋)
父亲韩须

答天子

编辑

前510年秋季八月,周敬王富辛石张前往晋国,请求增筑成周的城墙。周敬王说:“上天给周朝降下灾祸,使我的兄弟王子朝等人发生乱心,以此成为伯父晋定公的忧虑。我几个亲近的甥舅之国也不得休息,到现在已经十一年了。诸侯来戍守成周也已经五年。我没有一天忘记此事,忧心忡忡地好像农夫的盼望丰收,提心吊胆的等待收割时候到来。伯父如果延伸大恩,重建晋文侯晋文公的功业,缓解周室的忧患,向周文王周武王求取福佑,以巩固盟主的地位,宣扬美名,这就是我很大的心愿。从前周成王会合诸侯在成周筑城,以作为东都,尊崇文治。现在我想要向周成王求取福佑,增修成周的城墙,使戍守的将士不再辛劳,诸侯得以安宁,把坏人放逐到远方,这都是晋国的力量。谨将这件事托付给伯父,让伯父重新考虑,以使我不致于被百姓怨恨,而伯父有了光荣的功绩,先王会赐予伯父福佑的。”[6]

晋国中军佐士鞅对中军将魏舒说:“与其在成周戍守,不如增筑城墙。天子已经这么说了,即使以后有事,晋国可以不参加。服从天子的命令让诸侯缓一口气,晋国就没有忧患了。不致力去做这件事,又该去做什么呢?”士鞅同意了,于是派韩不信回答说:“天子有命令,岂敢不承奉而奔走报告诸侯,工作的进度和工程量的分配,都听从天子的命令。”[7]

营成周

编辑

前510年十一月,晋国的魏舒、韩不信,齐国的高张,宋国的仲几,卫国的世叔申,郑国的国参,曹国人,莒国人,薛国人,杞国人,小邾国人在狄泉相会,重温过去的盟约,晋国下令增筑成周的城墙。[8][9]

十一月十四日,晋国大夫士弥牟开始为成周城墙的工程设计方案,计算长度,估计高低,度量厚薄,测算沟渠的深度,观测用土的数量,商议运输的远近,预算完工的日期,计算人工,考虑器材,记下所需要的粮食,以命令各国服役。按照国家的大小分配劳役和工程地段,记下来交给诸侯的大夫们,而归总交到刘文公那里。韩不信监工,以此作为既定方案。[10]

前509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初七日,魏舒与诸侯的大夫在狄泉会合,准备增筑成周城墙。这一回,魏舒把事情交给韩不信和周王的大夫原寿过,跑去大陆泽去打猎,放火烧荒,回来以后,魏舒死在甯,继任为中军将的士鞅撤除了安置魏舒尸体的柏木外棺。[11]

前509年三月十六日,夯土工作开始,宋国的仲几不接受工程任务,说:“滕国薛国郳国,是为我们服役的,让他们完成工程就行了。”薛国的宰臣说:“宋国无道,让我们小国和周朝断绝关系,带领我国事奉楚国,所以我国常常服从宋国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的时候说:‘凡是我国的同盟,各自恢复原来的职位。’或是服从践土之盟,或是服从宋国,我们都唯命是从。”仲几说:“践土之盟本来就是让你们为宋国服役的。”薛国的宰臣说:“薛国的始祖奚仲住在薛地,做了夏朝的车正,奚仲迁居到邳地,仲虺住在薛地,做了成汤的左相。如果恢复原来的职位,我国将会接受天子的官位,为什么要为诸侯服役?”仲几说:“三代的事情各不相同,薛国哪里能按旧章程办事?为宋国服役,也是你们的职责。”士弥牟对仲几说:“我国的中军将士鞅刚执政,对往事不很熟悉,您姑且接受工程任务,我去查看一下旧档案。”仲几说:“即使您忘了,盟约时所告诉的山川鬼神难道会忘记吗?”士弥牟大怒,对韩不信说:“薛国用人作证明,宋国用鬼神作证明,宋国的罪过大了,而且仲几自己无话可说,用鬼神来向我们施加压力,这是欺骗我们。‘给予宠信反而招来侮辱’,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了,一定要惩罚仲几。”于是就抓了仲几回国。三月,晋国人把仲几送到京师。[12]增筑城墙的工程在三旬后完工,各诸侯的戍守部队都回国了。[13]

范、中行之乱

编辑

前497年,晋国的赵鞅以赵氏宗主的身份杀了族弟邯郸午,邯郸午与荀寅士吉射有姻亲关系,彼此和睦,范氏中行氏因此进攻赵氏,赵鞅逃亡到晋阳。[14][15][16]

范氏的族人范皋夷不受士吉射的宠信,想要在范氏族中发动叛乱。梁婴父受到荀跞的宠信,荀跞想让他做卿。韩不信和荀寅互相不和,魏曼多也和士吉射互相不和,所以范皋夷、梁婴父、荀跞、韩不信和魏曼多五个人策划,准备驱逐荀寅以梁婴父取而代之,驱逐士吉射以范皋夷取而代之。荀跞对晋定公说:“国君对大臣们下达命令说,先发动祸乱的人处死,这盟书沉在黄河里。如今士吉射、荀寅、赵鞅三个大臣开始发动祸乱,而唯独驱逐赵鞅,处罚已经不公正了。请把他们都驱逐。”冬季的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侍奉晋定公讨伐范氏和中行氏,没能攻克。[17][18][19]

荀寅和士吉射准备进攻晋定公,齐国的高彊劝谏说:“多次骨折就成良医了,只有攻打国君是行不通的,百姓是不会赞成的。我正是因为攻打齐国国君才来这里了。知氏韩氏魏氏三家不和睦,可以把他们全部战胜。战胜他们,国君还去依靠谁?如果先攻打国君,这是促使他们和睦。”荀寅和士吉射不听,前去攻打晋定公。晋国国人帮助晋定公,荀寅和士吉射战败,知氏、韩氏、魏氏三家跟着就去攻打他们。十八日,荀寅和士吉射逃亡朝歌。[20][21][22]

韩氏、魏氏替赵氏在晋定公那里请求让赵鞅回来。十二月十二日,赵鞅进入绛邑,在公宫里盟誓。[23][24][25]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史记索隐·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索隐曰韩简子。
  2. ^ 《春秋经传集解·昭公三十二年》:伯音,韩不信。
  3. ^ 《春秋经传集解·定公元年》:简子,韩起孙不信也。
  4. ^ 《世本八种·张澍稡集注本》:澍按庄子,简子之子,春秋分纪引世本云,韩平子须生简子不信,不信生庄子庚,庚生虎。
  5. ^ 《史记·卷四十五·韩世家第十五》:贞子卒,子简子代。简子卒,子庄子代。
  6. ^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秋,八月,王使富辛与石张如晋,请城成周。天子曰:“天降祸于周,俾我兄弟并有乱心,以为伯父忧。我一二亲昵甥舅不皇启处,于今十年。勤戍五年。余一人无日忘之,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伯父若肆大惠,复二文之业,弛周室之忧,徼文、武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则余一人有大原矣。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今我欲徼福假灵于成王,脩成周之城,俾戍人无勤,诸侯用宁,蝥贼远屏,晋之力也。其委诸伯父,使伯父实重图之,俾我一人无征怨于百姓,而伯父有荣施,先王庸之。”
  7. ^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范献子谓魏献子曰:“与其戍周,不如城之。天子实云,云欲罢戍而城。虽有后事,晋勿与知可也。从王命以纾诸侯,晋国无忧,是之不务,而又焉从事?”魏献子曰:“善。”使伯音对曰:“天子有命,敢不奉承以奔告于诸侯,迟速衰序,于是焉在。”
  8. ^ 《春秋·昭公三十二年》: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几、卫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薛人、杞人、小邾人城成周。
  9. ^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冬,十一月,晋魏舒、韩不信如京师,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寻盟,且令城成周。
  10. ^ 《春秋·昭公三十二年》:已丑,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财用,书糇粮,以令役于诸侯。属役赋丈,书以授帅,而效诸刘子。韩简子临之,以为成命。
  11. ^ 《左传·定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辛巳,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魏子莅政。卫彪傒曰:“将建天子,而易位以令,非义也。大事奸义,必有大咎,晋不失诸侯,魏子其不免乎?”是行也,魏献子属役于韩简子及原寿过,而田于大陆,焚焉。还,卒于甯。范献子去其柏椁,以其未复命而田也。
  12. ^ 《左传·定公元年》:孟懿子会城成周,庚寅,栽。宋仲几不受功,曰:“滕、薛、郳,吾役也。”薛宰曰:“宋为无道,绝我小国于周,以我适楚,故我常从宋。晋文公为践土之盟,曰:‘凡我同盟,各复旧职。’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仲几曰:“践土固然。”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若复旧职,将承王官,何故以役诸侯?”仲几曰:“三代各异物,薛焉得有旧?为宋役,亦其职也。”士弥牟曰:“晋之从政者新,子姑受功。归,吾视诸故府。”仲几曰:“纵子忘之,山川鬼神其忘诸乎?”士伯怒,谓韩简子曰:“薛征于人,宋征于鬼,宋罪大矣。且己无辞而抑我以神,诬我也。启宠纳侮,其此之谓矣。必以仲几为戮。”乃执仲几以归。三月,归诸京师。
  13. ^ 《左传·定公元年》:城三旬而毕,乃归诸侯之戍。
  14. ^ 《左传·定公十三年》:晋赵鞅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贡五百家,吾舍诸晋阳。”午许诺。归告其父兄。父兄皆曰:“不可。卫是以为邯郸,而寘诸晋阳,绝卫之道也。不如侵齐而谋之。”乃如之,而归之于晋阳。赵孟怒,召午,而囚诸晋阳,使其从者说剑而入,涉宾不可。乃使告邯郸人曰:“吾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叛。夏,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邯郸午,荀寅之甥也;荀寅,范吉射之姻也,而相与睦,故不与围邯郸,将作乱。董安于闻之,告赵孟曰:“先备诸?”赵孟曰:“晋国有命,始祸者死,为后可也。”安于曰:“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请以我说。”赵孟不可。秋,七月,范氏、中行氏伐赵氏之宫,赵鞅奔晋阳,晋人围之。
  15. ^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后二年,晋定公之十四年,范、中行作乱。明年春,简子谓邯郸大夫午曰:“归我卫士五百家,吾将置之晋阳。”午许诺,归而其父兄不听,倍言。赵鞅捕午,囚之晋阳。乃告邯郸人曰:“我私有诛午也,诸君欲谁立?”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反。晋君使籍秦围邯郸。荀寅、范吉射与午善,不肯助秦而谋作乱,董安于知之。十月,范、中行氏伐赵鞅,鞅奔晋阳,晋人围之。
  16. ^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十五年,赵鞅使邯郸大夫午,不信,欲杀午,午与中行寅、范吉射亲攻赵鞅,鞅走保晋阳。
  17. ^ 《左传·定公十三年》: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婴父嬖于知文子,文子欲以为卿。韩简子与中行文子相恶,魏襄子亦与范昭子相恶。故五子谋,将逐荀寅,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代之。荀跞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为盟书沈之河。今三臣始祸,而独逐鞅,刑巳不钧矣。请皆逐之。”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
  18. ^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范吉射、荀寅仇人魏襄等谋逐荀寅,以梁婴父代之;逐吉射,以范皋绎代之。荀栎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乱者死。今三臣始乱而独逐鞅,用刑不均,请皆逐之。”十一月,荀栎、韩不佞、魏哆奉公命以伐范、中行氏,不克。
  19. ^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定公围晋阳。荀栎、韩不信、魏侈与范、中行为仇,乃移兵伐范、中行。
  20. ^ 《左传·定公十三年》:二子将伐公。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丁未,荀寅、士吉射奔朝歌。
  21. ^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范、中行氏反伐公,公击之,范、中行败走。丁未,二子奔朝歌。
  22. ^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范、中行反,晋君击之,败范、中行。范、中行走朝歌,保之。
  23. ^ 《左传·定公十三年》:韩、魏以赵氏为请。十二月,辛未,赵鞅入于绛,盟于公宫。
  24. ^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韩、魏以赵氏为请。十二月辛未,赵鞅入绛,盟于公宫。
  25. ^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韩、魏为赵鞅谢晋君,乃赦赵鞅,复位。

其他参考书目

编辑
  • 杨伯峻 《白话左传》
前任:
韩须
晋国韩氏宗主
第八代
继任:
韩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