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安提柯王朝陆军

马其顿安提柯王朝陆军,是马其顿王国安提柯王朝时期的陆上武装力量,存在时间从前276年到前168年。它是希腊化时期希腊最强大的陆军,维持到前168年彼得那战役战败为止,并被解散。然而,在前150年到前148年安德里斯库斯自立为马其顿国王这段短暂的时间它被重新组建。

马其顿安提柯王朝陆军
存在时期前276年-前168年, 前150年-前148年
国家或地区马其顿王国安提柯王朝
功能作为马其顿安提柯王朝的陆上武装力量
规模18,600 (约前222年)
25,500 (约前197年)
43,000 (约前172年)
参与战役克里莫尼迪兹战争
克里昂米尼战争
同盟者战争
第一次马其顿战争
克里特战争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
埃托利亚战争
反纳比斯战争
第三次马其顿战争
第四次马其顿战争
指挥官
著名指挥官安提柯二世
安提柯三世
腓力五世
珀尔修斯
安德里斯库斯

在前270年代安提柯二世时,它仅是一支不大并以佣兵为主的军队,以此为基础,它最后发展成为希腊化时期希腊半岛上最强大的军队。它参与许多战争,先后与许多不同的国家对抗过,如伊庇鲁斯亚该亚同盟雅典斯巴达埃托利亚同盟以及罗马共和国,更不用说威胁马其顿北方边界的无数个色雷斯和塞尔特部落。

马其顿安提柯王朝陆军以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陆军结构为基础,步兵以马其顿方阵为主干,这种方阵的士兵有着较小的盾牌且手持非常长的萨里沙长矛。作战时无数的马其顿小方阵组成整条阵列,在一场战争中通常马其顿方阵占了全部军队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不等[1]。在安提柯的马其顿方阵的侧翼旁,还会安置精锐部队轻盾兵、数量庞大的同盟和雇佣步兵和其他附属部队,以及为数不少的马其顿骑兵和同盟骑兵。

安提柯二世的陆军

编辑

安提柯二世接手他父亲德米特里一世在希腊的部队后,手头上仅有为数不多且大部分驻于希腊各地的雇佣兵而已[1]。但安提柯利用这些仅有的兵力去抵御入侵的塞尔特人,并在前277年于利西马其亚击败一支敌军,获得这场胜利的安提柯被马其顿人被拥护为国王,毕竟至从前279年塞尔特人入侵过后马其顿已经陷入好几年的无政府状态了。前274年,伊庇鲁斯皮洛士开始进犯马其顿,安提柯的军队在数个战役遭到失败,甚至军中许多人都受皮洛士感召而都投奔到他的阵营[2] 。结果安提柯几乎丧失马其顿全境,再一次手上仅剩不多的从员和雇佣兵。当皮洛士转战伯罗奔尼撒半岛并于前272年突袭斯巴达城时[3],重整旗鼓的安提柯军为斯巴达人提供相当有力的援助,最后皮洛士在安提柯、斯巴达、阿戈斯联军攻击下战死于沙场。安提柯二世在皮洛士逝世后收复马其顿,并拥有马其顿直到前239年自己逝世为止。在这段时期,安提柯王国很可能没有大规模常备军,他仅有的常备部队仅有雇佣军和自己少量的骑兵卫队、步兵卫队,即所谓的阿格玛[4]。当一有严重的战事发生,王国会大量召集农民来组成军队以应战争需要[5],而几乎所有的海外领地和驻军都是由雇佣兵组成。又因为马其顿先前遭受蛮族肆虐,王国财政困境,使安提柯二世宁愿雇佣便宜许多的加拉太和塞尔特佣兵,少用较昂贵的希腊佣兵[6]。在统治上,安提柯直接统辖马其顿本土,而在新领地他设立将军和军队去控制该地[7]。安提柯二世的统治稳固了安提柯王朝在马其顿的统治,尽管在他统治的时期马其顿的实力弱于亚历山大大帝之时,一直到后续的安提柯国王接位后马其顿的实力才逐渐超越。

前239年-前168年的陆军

编辑

后继的德米特里二世腓力五世的父亲,德米特里他统治马其顿十年,在这段时期他多次与北方的色雷斯人、塞尔特人、伊利里亚部落作战,当然他也跟亚该亚同盟埃托利亚同盟发生冲突。在德米特里去世后,安提柯成为德米特里之子腓力五世的摄政,后来安提柯还被举为国王,成为安提柯三世。这个阶段,斯巴达克里昂米尼三世的主导下国势复兴,斯巴达人并与阿拉图斯领导下的亚该亚同盟争夺伯罗奔尼撒,爆发战争。阿拉图斯为了击败斯巴达人,他与马其顿人和解,并请求安提柯三世协助。安提柯三世随即率领马其顿军南下参加克里昂米尼战争,并于前222年的塞拉西亚战役统领联军,这支联军以马其顿军为主体,其中有13,300名马其顿士兵和5,300名马其顿的雇佣军,结果这场战役联军决定性击败克里昂米尼三世。

腓力五世时期和改革

编辑

安提柯三世逝世后,德米特里之子腓力五世继承他原有的王位。几乎是腓力一登上王位战局就爆发,埃托利亚同盟、斯巴达、厄利斯(Elis)与马其顿开战,同时达耳达尼亚的部落也入侵马其顿边界,这使得腓力五世在前220年到前217年相当忙碌,也给他一个机会获得军事上的经验和历练。腓力统治时期生涯最高潮就是马其顿与罗马共和国爆发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前他与迦太基将军汉尼拔结盟[8]。战争最后没有分出决定性胜负,双方协定了腓尼基和约,条约中让马其顿保有战争中从罗马盟友埃托利亚同盟手中夺来的新领地。在前205年到前201年或前200年间,腓力利用这段相对和平的时期重组了军队征兵制度,并且引进较严格的军事训练规范[9]

这段时期并没有维持太久,腓力五世与塞琉古帝国安条克三世组成了一个同盟,让腓力可以向小亚细亚帕加马王国为首的另一个联盟用兵,其帕加马盟友包含雅典、罗德岛,而罗德岛等国最后希望罗马能介入这场战争[10],导致罗马和马其顿的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爆发。前199年,罗马人在对付马其顿的战争中遭到一些军事上的小挫败,但外交上他们成功把亚该亚同盟拉入罗马阵营[11]罗马执政官提图斯·昆克蒂乌斯·弗拉米宁于前198年率领一支罗马军队前往希腊,并进军腓力防守的阿乌斯河谷,腓力甚至谨慎的在河谷中安置了投射机具和投射部队,这造成罗马人不少损伤[12]。弗拉米宁最后透过迂回的方式,越过马其顿的防线,从侧翼突袭马其顿军,击跑了腓力,并使罗马军可以打开色萨利的大门,进入该区。前197年,马其顿安提柯王朝的军队与罗马军队在色萨利的库诺斯克法莱战役展开决战,是役马顿顿受到决定性惨败,8,000名战死、5,000名被俘,这数量已经占了战役前马其顿军的一半数量[13][14]

惨遭大败后腓力五世的马其顿王国变得很衰弱,疆土失去希腊的领地和色萨利,使王国退回古老的疆界。因此腓力决定要发起有系统的改革,重新强化安提柯王国,尤其是关于人力资源上。为了增加马其顿的人口以利未来的争战,腓力鼓励生育,并把新占的色雷斯人妥善地移民到马其顿境内[15]。有鉴于先前战争中马其顿临海的城市易受到敌人舰队攻击,腓力在前187年秋季把这些城市和城镇的部分人口迁移到靠近培奥尼亚(Paeonia)的边界,接着迁移色雷斯人到边界,使临海的区域人口密度不至于太高,且这样一来边界也有人力可充分防守。另外,这些移居到城市和城镇的色雷斯人效忠于国王,且是一支监视可疑市民的力量。其他方面,新的贵金属矿场被发掘,而旧的则往深处开采。随着农业产值和港口贸易增加,王国的岁收也进一步增长[16]

珀尔修斯和王朝终结

编辑

整体而言,在腓力五世临死之刻这套社会和经济改革已经让王国国力加强,他的继任国王珀尔修斯继续这套措施。归功于马其顿两代国王的努力,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前夕珀尔修斯兵力已达30,000名步兵和5,000名骑兵,还储存10年份的军粮,他的金钱可供目前军队的俸禄外,还可雇佣10,000名佣兵,甚至兵器和装备可供目前军队人数的三倍士兵使用[17]。当前168年罗马执政官卢基乌斯·埃米利乌斯·保卢斯彼得那战役粉碎击败马其顿军后,他发现马其顿国库还留有6,000塔兰同[18][19]。在第三次马其顿战争期间,珀尔修斯在战场上凑足43,000名士兵,其中29,000名是马其顿人。相比安提柯三世的塞拉西亚战役,当时安提柯的军队仅有13,300名马其顿士兵。而腓力五世的库诺斯克法莱战役时,军队仅有18,000马其顿步兵、2,000名马其顿骑兵和5,500名雇佣兵,之后经过这么多年和平、繁荣时期,马其顿人口在珀尔修斯时已经可以多召集9,000名士兵[17]。无论如何,安提柯王朝的军队在彼得那战役战败,20,000-25,000名士兵被杀、11,000名被俘.[20][21][22]。第三次马其顿结束后,安提柯王国被迫解体,珀尔修斯以战俘身份被带往罗马,王朝终结。马其顿被罗马分为四个不相属的共和联邦。

安菲波利斯的军事规范

编辑
 
腓力五世

腓力五世大约在前二世纪初的时候,引进一套新的陆军训练教范,安菲波利斯规范就是其中一套规范。安菲波利斯规范内明订了遗失武器和装备要罚款多少,如遗失头盔(konos)要罚二奥波勒斯,遗失萨里沙长矛要罚三奥波勒斯,遗失盾牌则要罚一德拉克马[23]。从这一份规范中得知普通的方阵步兵(phalangite)装备着皮革胸甲或是亚麻胸甲,而不是穿金属制作成的胸甲,金属胸甲只有军官会配戴,只有军官要因遗失金属胸甲而罚款。规范中也说明野营时规定,如持盾卫队要立即为国王和他的从员设立营帐[24]

步兵

编辑

轻盾兵和阿格玛

编辑

亚历山大大帝时的军队类似,安提柯的军队也有属于类似持盾卫队功能的精锐部队,不过他们称之为轻盾兵(Peltasts)。这支部队是正规部队中的最精锐步兵卫队,必须注意到他们跟同名且使用标枪、松散队形的轻盾兵不同,之所以同名是因为两者都使用轻盾(pelte)。安提柯军中轻盾卫队的作用比较类似亚历山大的持盾卫队,大战役时它安置保护马其顿方阵旁来保护方阵侧翼,在其他状况它也可以用来作突袭、强行军、或特别作战用[25][26],如他们在突袭林塞斯蒂斯的特别行动中[27],或攻陷凯法利尼亚岛时作为打击力量用[28]。在彼得那战役中,轻盾卫队作为步兵方阵的一部分作战,尽管其他部队已经溃散但他们仍战到最后一兵一卒,死战不退。轻盾卫队可能总数有5,000名,其中有一个2,000名的禁卫营称为阿格玛[1][29][30]。轻盾卫队组织的次级单位可能以千人为单位(chiliarchiai),就如同方阵的组织一样[1]

至于持盾卫队,安提柯的军队仍保留这个称号,但它已经不是作战单位,而是一个军官团并具有国王卫士团的功能。如库诺斯克法莱战败后,腓力五世派一位持盾卫队成员去拉里萨烧毁国家文件档案[31]

铜盾兵和白盾兵

编辑

如同亚历山大时期的马其顿方阵,安提柯的方阵步兵主要也是来自各地区的马其顿农民征招而来[32][33],而一些居住于马其顿国内的蛮族如色雷斯人和其他蛮族等,他们可以加入军队服役并从国王那边获得土地做为回报[1]。安提柯王朝马其顿方阵在陆军的比例比亚历山大时期还要高,塞拉西亚战役时占全军的34%,库诺斯克法莱时62%,最后在彼得那占49%[1]。安提柯的马其顿方阵本身可能分成两个兵团,为铜盾兵(Chalkaspides)和白盾兵(Leukaspides)[1][34][35],在前222年塞拉西亚战役的安提柯三世军中,这两兵团合起来共10,000名,虽然他们各兵团准确的人数不清楚。铜盾军可能具有长期作战需要的作用,在许多次的远征军中出现铜盾军,但没有提到白盾军[1]

骑兵

编辑

安提柯军队的骑兵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安提柯军的骑兵比例远低于亚历山大时期,在亚历山大时期骑兵和步兵比是1:6,但在安提柯王朝后期比例变成1:20[24]。但须知道腓力二世时期的军队骑兵比例与安提柯时的类似,且亚历山大需要如此高的骑兵比例是因为长程远征需要,东方有非常广大的距离需要巡防。尤其在伊朗地区,亚历山大需要能快速且机动的部队来掌控整个广大地区,这也是相当重要的关键。然而,安提柯王朝的指挥官并不用面对骑兵为主体的敌人,且希腊城市距离较短且多山的环境下,骑兵不需要如此多,而使他们反而偏向用较重装步兵作战[36]。塞拉西亚战役的安提柯三世军中,仅有300名马其顿骑兵,但在腓力五世时期骑兵已经明显增加,前197年腓力五世的库诺斯克法莱战场上有2,000名马其顿和色萨利骑兵[1]。在计算安提柯军中马其顿骑兵的准确数量时,须考量到色萨利骑兵存在,色萨利持续提供骑兵给予安提柯诸王,就如同当年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大帝之时一样。然而,色萨利骑兵在前196年以后就逐渐少被安提柯王朝使用,因为罗马人于库诺斯克法莱战役战胜后把一部分色萨利给予他们的盟友埃托利亚同盟,并且让色萨利脱离马其顿控制[37]。到了安提柯王朝后期珀尔修斯的第三次马其顿战争,经过腓力五世大规模扩充人口和30年的和平时期,珀尔修斯已经可以在战场上集中3,000名完全由马其顿人所组成的骑兵。而骑兵中最精锐的骑兵卫队则是由一小支皇家骑兵组成,又被称为“圣团”。这支小队人数似乎介于300到400人间,就如同安提柯三世在塞拉西亚300名马其顿骑兵和腓力五世在库诺斯克法莱之时的400名骑兵卫队人数类似[1]

因为马其顿产马量不足,军队需要从盟邦或雇佣骑兵来补足骑兵的数量。在塞拉西亚战役,安提柯三世除了300名马其顿骑兵外,还拥有600名同盟骑兵和300名雇佣骑兵[38]。且在彼得那战役上安提柯军还有由奥德里西亚国王科提斯三世(Cotys III)带领的1,000名精锐色雷斯骑兵[39],毕竟方阵极需要骑兵保护侧翼,而安提柯王朝又缺乏足够的骑兵数量,如彼得那战役就因为这项缺乏足够骑兵的弱点而让方阵爬上崎岖的山地追击,造成方阵队形凌乱而吃了败战。

安德里斯库斯时期

编辑

在彼得那战败近20年后,前149年,一位佣兵安德里斯库斯自称是珀尔修斯的继承人,他前往塞琉古国王德米特里一世处请求,希望塞琉古能协助他复国,然而德米特里一世却把他抓住并送往罗马[40]。在路上安德里斯库斯设法脱逃,并逃往马其顿北方的色雷斯部族庇护,在那里他得到色雷斯奥德里西亚国王特雷斯三世(Teres III)帮助并得到100名士兵和其他色雷斯部族送来的另外100名士兵[41][39]。以这些兵力为基础,安德里斯库斯开始准备他的军事行动,他很快就在战场上击败数个马其顿共和联邦的军队[42],这时的安德里斯库斯的色雷斯军队主要是由掷标枪的轻盾兵和一些轻装骑兵组成。后来,安德里斯库斯决定性击败普布利乌斯·尤维恩蒂乌斯(Publius Juventius)带领下的罗马军队,占据了马其顿并开始自称是马其顿腓力六世。并在前148年于色萨利击败另一支罗马军队,但安德里斯库斯与亚该亚同盟作战时遭到挫败。接着一支由罗马克温图斯·凯奇利乌斯·梅特路斯·马其顿尼库斯(Quintus Caecilius Metellus Macedonicus)所带领的军队入侵马其顿,并在第二次彼得那战役与马其顿军展开会战[43],这场战役因为安德里斯库斯的骑兵指挥官帖列斯帖斯(Telestes)叛逃,使得马其顿军遭到大败,毕竟马其顿的骑兵由上层阶级所组成,他们宁愿支持罗马人而不太愿意支持安德里斯库斯[44]。这场战争由罗马胜利告终,马其顿被纳入罗马行省中。[45]

脚注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Head, 1982, p.18
  2. ^ 普鲁塔克, Life Pyrrhus, 26
  3. ^ 普鲁塔克, Life of Pyrrhus, 29
  4. ^ Tarn, 1913, p.193
  5. ^ Tarn, 1913, p.194
  6. ^ Cary, 1978, p.235
  7. ^ Tarn, 1913, p.195
  8. ^ 波利比乌斯, Histories, 9-11
  9. ^ Errington, 2008, p.194
  10. ^ 李维, History of Rome, 5-9
  11. ^ Penrose, 2005, p.74
  12. ^ Hammond, 1965, p.52
  13. ^ Head, 1982, p.81
  14. ^ Hammond, 1988, p.60-82
  15. ^ Walbank, 1940, p.236
  16. ^ 李维 XXXIV.24.2
  17. ^ 17.0 17.1 Walbank, 1940, p.256
  18. ^ 波利比乌斯 XVIII.35.4
  19. ^ 李维 XLV.40
  20. ^ Head, 1982, p.83
  21. ^ 李维 XLIV.40-43
  22. ^ 普鲁塔克, Life of Aemilius Paullus 18-23
  23. ^ Heckel & Jones, 2006, p.24
  24. ^ 24.0 24.1 Connolly, 2006, p.80
  25. ^ Walbank, 1940, p.290
  26. ^ 阿里安 1.8.4
  27. ^ 李维 XXXI.36.1
  28. ^ 波利比乌斯 V.4.9
  29. ^ 李维 XLII.51
  30. ^ 波利比乌斯 XVIII.24.8
  31. ^ 波利比乌斯 XVIII.33.1-7
  32. ^ Walbank, 1940, p.289
  33. ^ 波利比乌斯 V.97.3-4
  34. ^ Connolly, 2006, p.77
  35. ^ 李维 XLIV.41
  36. ^ Tarn, 1930, p.27
  37. ^ Head, 1982, p.12
  38. ^ 波利比乌斯 2.65
  39. ^ 39.0 39.1 Webber, 2001, p.14
  40. ^ 李维 49.21
  41. ^ 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 XXXII.15.6-7
  42. ^ 波利比乌斯 XXXVI.10.4
  43. ^ 李维 50.14
  44. ^ Sekunda, 1995, p.80
  45. ^   本条目包含来自公有领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编). Andriscu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 

来源

编辑
  • 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 "Bibliotheca Historica"
  • 李维, "History of Rome"
  • 普鲁塔克, "Life of Pyrrhus"; "Life of Flamininus"; "Life of Cleomenes"; "Life of Aemilius Paullus"
  • 波利比乌斯, "Histories"
  • Chaniotis, Angelos (2006), "War in the Hellenistic World"
  • Cary, M. (1978), "A History of the Greek World 323 to 146 BC"
  • Connolly, Peter (2006), "Greece and Rome at War"
  • Errington, R. Malcom (2008), "A History of the Hellenistic World 323-30 BC"
  • Hammond, N.G.L (1965), "The Opening Campaigns and the Battle of the Aoi Stena in the Second Macedonian War", JRS, Vol.56, p. 39-54
  • Hammond, N.G.L (1984), "The Battle of Pydna", JHS, Vol.104, p. 31-47
  • Hammond, N.G.L (1988), "The Campaign and the Battle of Cynoscephale in 197 BC", JHS, Vol.108, p. 60-82
  • Hammond, N.G.L & Walbank, F.W. (1988), "A History of Macedonia: Volume III, 336-167 BC"
  • Hammond, N.G.L (1989), "The Macedonian State"
  • Head, Duncan (1982), "Armies of the Macedonian and Punic Wars 359 BC to 146 BC"
  • Heckel, Waldemar & Jones, Ryan (2006), "Macedonian Warrior"
  • Morgan, J.D. (1981), "Sellasia Revisited", AJA, Vol.85, No.3, p. 328-330
  • Penrose, Jane (2005), "Rome and her Enemies: An Empire created and destroyed by War"
  • Sekunda, Nick (1995), "Seleucid and Ptolemaic Reformed Armies 168-145 BC (2) The Ptolemaic Army"
  • Tarn, W.W. (1913), "Antigonos Gonatas"
  • Tarn, W.W. (1930), "Hellenistic Military and Naval Developments"
  • Walbank, F.W. (1940), "Philip V of Macedon"
  • Walbank, F.W. (1967), "A Historical Commentary on Polybius", Volume III
  • Webber, Christopher (2001), "The Thracians 700 BC-AD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