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湖
高湖(?—?),字大渊,渤海郡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南北朝时期后燕和北魏官员,官至宁西将军、凉州镇都大将。他也是北齐开国君主文宣帝高洋的高祖父。
高湖 | |||||||
---|---|---|---|---|---|---|---|
姓 | 高 | ||||||
名 | 湖 | ||||||
字 | 大渊 | ||||||
族裔 | 汉族 | ||||||
氏族 | 渤海高氏 | ||||||
| |||||||
生平
编辑高湖的祖父高庆及父亲高泰分别在后燕担任司空及吏部尚书,而高湖年轻时就因为机智而才思敏捷、有器度的特质与兄长高轁知名于当时,并获得崔逞的敬重。高湖在后燕历任显要职位,而在建兴十年(395年)后燕出兵进攻北魏的参合陂之战前夕,高湖向慕容垂说:“魏燕两国是友邦,他们有内乱,我们派兵支援他们;我们有需要,他们也没有背弃。两国和好多年,往来不绝。早前因为向拓跋珪求马不果而留下他的弟弟,不对的是我们而非他们。此时本应该修补两国关系,安定国家,但今天却要派太子率兵远征。而且魏主拓跋珪雄武有谋略,他们的兵马都精锐强盛,受尽艰险苦困。而太子年轻,心高气锐,轻敌好胜,难以独力统军。此行兵凶战危,希望再加考虑。”慕容垂却遭言辞恳切的高湖触怒,将他免了官。参合陂之战以燕军大败告终,慕容垂在翌年(396年)亲征北魏尝试扭转形势,但在途中去世。太子慕容宝继位后,再起用高湖为征虏将军、燕郡太守。永康二年(397年),慕容宝放弃燕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市)而逃还前燕故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但期间其宗室间仍有内乱,高湖见国家衰败如此,就领三千户投降北魏[1]。
高湖降魏后获赐东阿侯爵位,加右将军,总管代东诸部。太武帝在位时任宁西将军、凉州镇都大将,出镇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并在当地施行德政。到他七十岁时去世,获赠镇西将军、秦州刺史,谥曰敬。
家庭
编辑夫人
编辑子
编辑注释
编辑- ^ 《魏书·高湖传》
- ^ 王连龙, 《北魏高树生及妻韩期姬墓志考》, 《文物)》 (第2期), 2014年, (第2期): 47–50 [2018-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2)
延伸阅读
编辑[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