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尾

安裝在東亞建築屋頂兩端的裝飾性瓦片
(重定向自鸱吻

chī,又称为鸱吻鸱甍鳌鱼,指的是一种安装在东亚建筑屋顶两端的装饰性雕塑,拥有鸟类翅膀的造型。

唐招提寺
南禅寺大殿复原的唐代风格鸱尾,只有在边缘上有鸟翼装饰,和屋顶的结合部没有兽咬、龙咬,亦没有任何装饰
独乐寺山门
标准的鸱吻风格,其尾部仍具有鸱尾的鸟翼,兽嘴咬住屋顶,但不会有明显分叉的鱼尾

鸱尾一开始起源自中国,最早在汉朝时期就有,在唐朝时底部添加装饰形成“鸱吻”;在宋朝时变得非常华丽多样,已经有现代造型的雏形;在明朝时其建筑意义和另一种神兽“蚩吻”的吉祥意义结合,此后中国屋顶装饰一步步以蚩吻为主流,但是鸱吻依然有少量存在。

日本的鸱尾也可写成沓形,中式鸱尾传至日本时,其形状和材质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先是变为了金色倒靴形鸱尾,再蜕变为了一种全新的装饰物“𩾇”。

台湾也有鸱尾,水龙卷、旋风,台人称“鸱尾”,海中见之其水矗立,高与天齐,为之“龙柱”,旋风过处屋瓦尽撒,古榕被拔数丈外,屋盖飞舞空中。是指水上龙卷风[1]

中国神话

编辑
 
鸱吻过渡到蚩吻的中间造型,既有鸱吻的边缘鸟翼,但在末端也开始出现蚩吻型的分叉鱼尾

“鸱”原本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是一种有着鱼头的怪鸟,一头三身,可以轻易呼唤海浪、刮起狂风,被闽南、广东地区的人奉为神兽。鸱一开始的原始状态是“鳌龟”,性情凶残,会食人,相传女娲为了补天而断了“鳌龟”的足,鳌龟从此失去了四肢,变化为只能在海里游荡的“鳌鱼”,鳌鱼想帮助女娲守望天穹来赎罪,通过其自身法力而飞上高处,此举得到女娲的祝福而变为鸟型的“鸱”,从此定为鸟型。

太平御览》有如下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于尾,以厌火祥。”文中所说的“越巫”指闽越巫师[2]

鸱和龙生九子中的“蚩吻”其实并无关系,由于在建筑上的鸱尾造型在明朝时期被设定为了蚩吻,加上鸱、蚩的发音一样,导致人们经常将两者视为同一种生物。

历史

编辑

鸱尾广泛运用在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尤其是以寺院,佛堂的正殿、皇宫的最高建筑之中,在东汉之后,由于装饰性的需要,中国建筑物屋顶的左右两端开始出现了各类装饰性瓦片,在3世纪到5世纪之间逐渐形成了一些统一的造型,这就是“鸱尾”的雏型。魏晋南北朝之后,随着佛教的发达,鸱尾逐渐从佛教、皇宫相关的建筑中扩散至全体中国建筑,成为屋顶边角装饰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唐朝中期开始,鸱尾和建筑物连接的部分开始出现像龙、鱼、麒麟、或者鬼面一样的造型,用来丰富审美,同时,批量生产瓦片的技术也在此时得到了质的飞跃,让鸱尾在精致化之下演变成了鸱吻。明朝时,鸱吻最外围的一圈鸟翼逐渐消失,底部的神兽的动作也从“直接趴在屋脊上”变为了“用嘴咬住屋脊的横梁”。除了纯粹为了装饰以外,当时的明朝中国人还给鸱吻添加了一个“防火消灾、平安守护”的吉祥含义,配合龙生九子的传说,由此再往蚩吻的造型进化。

与此同时,日本在飞鸟时代接受了来自隋朝和唐朝的鸱尾瓦片[3],在材质上,日本的除了用瓦片以外,也会直接用石头、青铜、黄铜或者黄金制作。现存最古老的日本鸱尾是石制的,位于群马县前桥市中的山王寺,一共有两个;第二古老的位于鸟取县的伯耆町,仅存一件。日本的鸱尾可能真的有储存水、用来灭火的功能,因为其中的结构中间呈现空心,而且连接处被黏合紧密,其中还有几个为管子预备的圆型空隙,但具体作用至今没有定论。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雅堂文集》·日·连横
  2. ^ 討論區. board.matsu.idv.tw. [2022-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7). 
  3. ^ 大河出版1972年 著 近藤豊‘古建筑の细部意匠’の“この起源はまだ决定的な说がなく、とにかく外来の…”のくだりより